的才智。主公让我从一名平头老百姓变成了高贵的国士,就像是把对儿子的恩情分给了我。我就是再神经错乱,也不至于做不忠不义之人呀。古人说,左手拿天下地图,右手掐自己的喉咙,连蠢人都不会做。何况我以为自己还能分清菽麦呢。我因为多喝了几杯酒而说主公个“老”字,这实在是我太欠考虑了。主公其实不老,况且创业之人,哪能以老少来论高低。西伯九十岁还有雄心壮志呢。今天我辜负了慈父一般的主公,我真是罪该万死呀!至于说到内外之言,那是我设想马超北伐立功,好和我辅助主公,共同###曹操。我哪敢有别的意思呀?马超显然是误解了我说的话,这真让我痛心哪!我和庞统是贴心的朋友,两人曾经共同发誓要辅佐主公。庞统死后我心情难过,不知不觉便堕落了。而您孔明先生是当世之英才,是成大事的人。如果您能明查我的本心,我一定从头做起,好好努力,自爱而又自爱。”
很不幸的是,诸葛亮对彭羕的一番辩白根本听不进去,他下令把彭羕诛死了。
(《三国志。彭羕传》:羕于狱中与诸葛亮书曰:“仆昔有事于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暗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会人来西,仆因法孝直自炫鬻,庞统斟酌其间,遂得诣公于葭萌,指掌而谭,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虑明定,即相然赞,遂举事焉。仆于故州不免凡庸,优于罪罔,得遭风云激矢之中,求君得君,志行名显,从布衣之中擢为国士,盗窃茂才。分子之厚,谁复过此。羕一朝狂悖,自求菹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为首兴事业,而有投江阳之论,不懈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颇以被酒,脱失‘老’语。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主公实未老也。且夫立业,岂在老少,西伯九十,宁有衰志,负我慈父,罪有百死。至于内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讨曹操耳,宁敢有他志邪?孟起说之是也,但不分别其间,痛人心耳。昔每与庞统共相誓约,庶托足下末踪,尽心于主公之业,追名古人,载勋竹帛。统不幸而死,仆败以取祸。自我堕之,将复谁怨!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天明地察,神祗有灵,复何言哉!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耳。行矣努力,自爱,自爱!” 羕竟诛死,时年三十七。)
(四)铁腕管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篇 斗争策略(4)
诸葛亮在诛杀彭羕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并给蜀人留下了一个铁腕人物的形象。根据《蜀记》郭冲五事记载,当时诸葛亮的铁腕治理已经使得老百姓很有怨言了。最后连法正这样的人也实在看不过去了。
彭羕是法正推荐的人,对于诸葛亮杀彭羕这件事,他出于避嫌并没有提什么反对意见。但当越来越多的人怨恨诸葛亮的严刑峻法时,法正还是站了出来,给诸葛亮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昔日汉高祖刘邦入关时,主动约法三章,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秦地百姓由此而感激刘邦;可是你诸葛亮却借用主公威力,不施恩于人民。你这样做很不利于新政权的巩固。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将刑法变得宽松一点。惟有这样,也才能获取民心。”
对于法正的建议,诸葛亮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刘备的江山社稷,所以他理直气壮地对法正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是无道君主当政,其苛捐杂政让老百姓怨气沸腾,于是匹夫一呼,天下便大乱。汉高祖接过这样的天下,自然不能再施行铁腕政治,而是改以温和的政治以进行调和。但是益州的情况不同,刘璋这个人本来就很懦弱,加上刘焉在世的时候就过于温和,导致官员之间互相奉承,根本就无法打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川蜀人士越来越蛮横无礼,居功自傲,把君臣之间的关系都颠倒了。你给他很高的官职,官职高到极限,他便开始发贱;你对他施恩,该给的都给完以后,他便反过来怠慢你。之所以有这些弊端,就是因为刘焉、刘璋的懦弱温和造成的。如今我诸葛亮要做的就是:执行威严的法律,让人们知道感恩;限制人们的官爵,一旦加爵他便会感到荣耀。只要这样恩威并施,理顺上下规矩,才能让我们的政权强大起来。”
诸葛亮这番话让法正哑口无言。很显然,诸葛亮说的很在理。有时候,为了政权的巩固,错杀几个人也是很正常的。
(《蜀记》引郭冲五事: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原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五)论资排辈
对于刘备的老红人,诸葛亮采用的是赞美和纵容之法,对于新加盟的猛将或刚刚涌现的有功之臣,他却采用了压制的方式。
以老将黄忠为例,他曾在定军山战役中大败曹将夏侯渊,是刘备取得汉中的重要功臣。刘备在自立汉中王的时候,立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便提出意见,说:“黄忠的名望向来不如张飞、马超,现在却让黄忠与他们处于相同的排列。张飞、马超见识过黄忠的功劳,可能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关羽在远处,恐怕会不高兴这样的任职安排。所以我想问问,是不是非要这样任命?”
诸葛亮说这番话,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他虽然在质疑刘备的人事安排,但却故意站在关羽立场上来说这话。你搞不清他是在贬低黄忠,还是在暗示关羽的嫉贤妒能。总之,他话中有话,但又不直说,谁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想要说什么?
好在刘备有自己的主见,根本没有听诸葛亮的建议,还是把黄忠升为了后将军。
(《三国志。黄忠传》: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篇 斗争策略(5)
关羽听说黄忠被升为后将军,果然大怒,他说:“大丈夫绝不和老兵同列!”而且还拒绝接受前将军的官职。
这时刘备派去的大臣费诗表现出了很高明的说服才华,他对关羽说:“大凡建功立业之人,使用的人才绝对不会是一个。高祖刘邦一开始用了萧何、曹参,陈平、韩信后来投奔。论功行赏时,韩信排在最高位,但从没听说萧何、曹参为此而动怒。这次咱家汉王以一时之功而提拔黄忠,让他与君侯您同列,难道主公真的就认为黄忠和你一样一样重要吗?况且君侯您同咱家汉王亲如一体,休戚与共,祸福共担。如果我是您的话,我肯定不管官职多高,爵禄多厚,我都会毫不在意的。我只是一个受命的使者,君侯您不愿意受拜也罢。我这就返回,只不过我为您惋惜,恐怕将来你会后悔的呀。”
费诗的话让关羽恍然大悟,立马接受了刘备封给自己的官职。
(《三国志。费诗传》: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官场谋略
诸葛亮对黄忠任职一事的质疑,尽管被刘备否定了。但他循规蹈矩和论资排辈的风格并不没有让刘备反感,相反这正是刘备所需要的。因为在政权草创阶段,最需要的就是立规矩和定制度。
前面我们曾经提过诸葛亮杀彭羕的事情,尽管诸葛亮执法的证据不是很充分,但却得到了刘备的支持。可见,诸葛亮已经看透了刘备的心理。只要是站在维护刘备统治的立场上,即使错杀几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诸葛亮一系列的表现看,他已经深谙官场谋略。毫无疑问,他接下来的发展空间将继续扩大。
。。
第十二篇 工作伙伴(1)
诸葛亮有几个不错的工作伙伴。这些人才能有高有低,但他们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绝不会成为诸葛亮的竞争对手。
(一)许靖
许靖,是一个让诸葛亮“为之拜”(《三国志。许靖传》)的人物。此人曾是刘璋手下的蜀郡太守。
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