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老大被迫开船。
船至湖心,林寒涛向船老大道歉,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船老大笑了,说:“要不是及时说出你们是新四军,到了湖水深处,我就准备沉船,将你们全淹死。”
为了确保林寒涛等人的安全,船老大把船停在湖心,驾一只小船先上岸,进入江苏高淳县境内了解情况。
就这样,在群众的掩护下,林寒涛一行晚上上了岸。
肖锐锋是第一时间通过第3战区军统的朋友,获得准确的消息,这样的局面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他曾多次将预警情报分析,和敌人兵力调动的情报上报给南方局。
他此时正在川北;军情紧急迫不得已;于是他让梅雪兰潜入敌人军统机要情报通信室;用特殊频率向延安和重庆南方局报告了这个天大的消息。
1月17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命令和谈话,反侮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法审判”。
1月30日,蒋介石亲自出马,以行政院长名义发表撤销新四军番号的所谓“训令”,从而把第二次*高潮推到了顶峰。
党中央和南方及时应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和在全国人民中的声望。
皖南事变后不久,很快新四军军部的重建,使部队由原来的6个支队扩编为7个正规师,新四军从此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蒋介石妄图通过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来达到取消新四军的*阴谋也彻底遭到破产。
二.
随着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方认为:中国军队之所以能坚持长期抗战,主要是依靠外国的支援,于是制定了“国际政策”,其核心内容是:破坏第三国对中国的支援;使各国外交使团脱离*政府,尤其是要做好美,英,意,德,捷克等国的外交工作,使其停止从军火和道义上援华。
在希特勒德国及其伙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的全球战略中,远东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因此,他们同中国又同日本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军事关系,特别是德国,从1928年起,大批的军事顾问就一直在蒋介石的军队中供职,在许多部队中,德国的顾问配到了营一级。
德国,捷克曾多次卖给蒋介石数量可观的枪械,以及飞机,坦克,装甲车等一系列的军事物资。
日本外相广田为了破坏德,中关系,抓住希特勒与共产主义不共戴天的这一特点,到德国到处游说,指责蒋介石政权跟苏俄打得火热,国民党已与共产党搞统一战线,蒋介石的抗战是受了斯大林的唆使。
经广田外相这一外交挑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中国的抗战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最初的同情中国抗战转向怂恿日本侵略中国。
国民政府驻德国使馆蒋方震,百里是他的字,年轻时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因成绩名列榜首,日本天皇赐指挥刀以示褒奖,后又去德国深造,他才华横溢,受到德军最高统帅兴登堡元帅的器重。
蒋百里不但军事理论造诣很高,还精通德,日,英等国语言。
为了应对日本的挑拨,摆脱外交困境,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蒋介石决定派儒将出身的外交家蒋百里出使西欧,同日本展开外交战。
蒋介石赋予蒋百里使命有三,争取欧洲各国道义上同情和物资上援助。
使尽一切办法破坏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合作和联盟,至少要说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不要与日本搞得那么火热,不要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不要干涉,妨碍中国政府的自主抗战。
在受到希特勒亲自接见后突然神秘回国。
肖锐锋敏锐地判断蒋百里一定给蒋介石带回了事关战略格局的绝密情报。
他一方面从容应对特务和宪兵的秘密监视,调查,一面寻找获取蒋百里情报的突破口。
为了摆脱日益逼近的中统残杀,肖锐锋将掌握的一个日本间谍的线索同时透露给了军统和中统,制造了两个特务机关之间互不相让的“狗咬狗”局面。
与此同时,他通过德国驻华使馆官员,以及国民党高层官员,最终获取到德国即将在6月下旬对苏联发动闪电战的“巴巴罗萨计划”。
事后,由于觉察到了“巴巴罗萨计划”的泄露,表面与肖锐锋关系不错,暗中却一直心存怀疑的中统某些人,下决心要找到证据置其于死地。
中统针对肖锐锋开始了更精心的调查。
很快,与肖锐锋小组有关联的川北*地下党人员胡文岳突然被捕并叛变。
肖锐锋又一次面临严重危机。
但是,他却毅然拒绝了让其撤离重庆的指示,继续进行情报搜集。 。 想看书来
第五十八章。希特勒作战意图
一。
在军事实力方面,当时苏军的武器装备相比较德国来说,还有很大的不足。
但是大量新研制的武器已经开始投入制造生产,对于苏军来说,最终要的是时间,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将武器生产出来,并装备到部队中去。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军事参谋送来的一份来自延安的绝密情报分析;却使得斯大林有了这个顾虑。
斯大林从桌上的烟盒中拿起烟丝放入烟斗按了按;点燃,吸了一口,慢慢吐出一缕烟雾。
他的眼睛端详着手中的雪茄,像是漫不经心地在研究香烟上的标牌,而实际上是等待着将军们的看法。
“不到最后的时候;不要作出决定。”
斯大林说。
与此同时在世界上有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化,为实施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德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拟订对前苏联作战的具体行动方案。
该方案于12月底完成,并被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该计划主要内容有: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是李勃上将。
他指挥屈席勒尔将军的第18集团军,布施将军的第16集团军和霍普纳将军的第4装甲集群,由克勒尔将军的第1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共有26个师。
李勃的任务是率部从东普鲁士东北部出发,占领800公里以外的列宁格勒,消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和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并与芬兰军队会合。
李勃对面的苏军是波罗的海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三个集团军。
李勃把霍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当作开膛破肚的尖刀,部署在中间,充当先锋,首先冲到德维纳河畔的道加夫皮尔斯,抢占桥梁,不停顿地冲向列宁格勒,切断波罗的海沿岸与内陆的联系,把苏军打得晕头转向,乱成一团。
跟在其后的两个集团军迅速扫荡苏军残兵,把苏军驻波罗的海沿岸的部队压缩到海岸后再加以消灭。
霍普纳南面的是中央集团军群,由博克元帅指挥,凯塞林元帅的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这是兵力最强的集团军群,计有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施特劳斯上将的第9集团军,克鲁格上将的第4集团军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共51个师。
博克的总目标是占领莫斯科,但其当前任务是包围和消灭白俄罗斯的苏军,占领斯摩棱斯克,打通奥尔沙陆桥,为下一步占领莫斯科创造条件。
由于当面苏军西方方面军呈前沿部署,博克把2个装甲集群部署在两翼,北面是在东普鲁士的霍特,南面是在华沙附近的古德里安,准备对苏军实施大纵深迂回包抄。
博克想撒开一个大网,同时伸出两支铁臂,在600公里外的斯摩棱斯克合拢,把斯摩棱斯克以西的苏军连根拔起,一锅煮熟,一步跳到莫斯科的大门口。
但缺乏军事业务专门训练,又爱干预战役战术细节的希特勒担心这两支铁臂会因伸得太长而被苏联人砍掉,坚决主张合拢的地点是350公里外的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
博克哭笑不得,大失所望。
只得更改初衷,把一个大网变成好几个小网,博克的两支铁臂在明斯克合拢,切断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堵住苏军的退路。
与此同时,施特劳斯的第9集团军和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从北南向前伸出,再合紧,把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苏联第10集团军也扔进肉锅。
由于装甲部队的速度快,装甲集群和步兵集团军收网和架锅几乎能同步完成。
一俟苏军入网,进锅,2个集团军分兵疾速追赶装甲部队,而2个装甲集群不待步兵赶上,就向斯摩棱斯克伸出铁臂,在斯摩棱斯克筑起铁墙,后面的步兵继续东进,把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之间的苏军挤成肉饼。
二.
博克南部的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是龙德施泰特元帅,由第4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
龙德施泰特在整个《巴巴罗萨计划》中充当配角,其所辖兵力有40个德国师,14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匈牙利军,他的总任务是占领基辅,进至伏尔加河。但其第一阶段任务是占领基辅,占领西乌克兰,消灭当地的苏军西南方面军一部。
龙德施泰特的部队实际由北南两个集团组成。
北集团部署在波兰卢布林地区,有赖歇瑙元帅指挥的第6集团军,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第1装甲集群和斯图尔纳格尔指挥的第17集团军。
南方集团是驻罗马尼亚的德国第11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龙德施泰特的主力是北集团左翼的第6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群,共20个师。
这两个集团军从卢布林地区出发,第6集团军在左,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在右,贴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南缘,先奋力突破苏军的防御,向东南直逼基辅,在接近基辅以西约130公里的日托米尔时,第6集团军与第1装甲集群分兵,前者转向东,从南北两翼钳击基辅,占领基辅附近第聂伯河上的渡口。
后者抛开步兵,先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