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サ揭桓鲂∩酱澹稚弦豢榈兀掀桨驳娜兆印2荒苋冒傩展饺兆樱倚睦锸翟谀压!
  伏后道:“小弟,你别再说傻话了。你我贵为帝后,实是无家可归之人。秋天后边有冬天,那冬天过去就是春天。你可让赵兴去请来我父和董承将军商议一下,请他们出个主意,看有没有办法。然后到扬安殿召见曹操和张扬二将军,表倚重之意。他们都已位居三公,自不会不顾大局自相残杀。”
  献帝让赵兴传旨,召见辅国将军伏完和安集将军董承。他说:“你们两位大人,都是我的长辈,我就是你们的孩子,现在孩子即将落入虎口,你们也无力相救。现在就是想请你们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不要让两只老虎一齐向我扑来,那样我不是顷刻之间就被撕成两半了吗?再说,老虎也有不伤人的时候,你们看看我这头小鹿,该先去找哪只虎为伴呢?”
  伏完道:“前时我们在河内几个月,张扬将军是尽力相待的,皇上要回洛阳,他也陪同而来,并出资修了这座扬安殿和内宫,使皇上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他无加害皇上之意,臣以为在这关键时刻有事是可以和他计议的。”伏完虽是献帝岳父,但也只是心平气和地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董承道:“现在看来,曹操的力量比较雄厚,不能小视。这次若不是他派曹洪及时援救,洛阳就危险了。听说曹操决策,主要是听从谋士荀彧的意见,据说他主张把皇上接到颍川。这次曹操亲自来洛阳,恐怕他就是怕张扬再把皇上接回河内,这事要请皇上斟酌而定。”
  献帝刘协道:“好吧,我就和他们当面鼓对面锣,直接谈谈再说。”
  刘协命赵兴去传旨,通知曹操和张扬到金殿议事,二人准时到达。献帝刘协开门见山地说:“二位将军退敌有功,朕心怀感激,但现在朕一贫如洗,无物可赏,权且记下,后必重赏。现在我们在洛阳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困难,特请大司空和大司马来此相商。”
  张扬干脆利索:“臣启陛下,依我之见,可定都河内郡野王,那里是京畿之地,物华天宝,民富兵强。复兴汉室有望。”
  

曹府赐名(2)
曹操针锋相对:“臣启陛下,依我之见,可定都颍川郡许县,那里人杰地灵,得颍川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汉室复兴,在此一举。”
  献帝不慌不忙道:“二位将军乃朕左膀右臂,皆是股肱之臣,同朝议事,不必剑拔弩张。朕力排众议,舍生忘死回到东都,朕对于洛阳有深厚感情,朕确定,都城就是洛阳。眼下为了暂避李傕锋芒可以离开一时。朕前时已在河内逗留数月,深得张扬将军厚爱,朕没齿不忘,现在也考虑随曹将军到颍川巡视数月,再作定夺,朕恳请二位将军,察我之心,体谅我的苦衷!”
  曹操听了当然高兴,心里乐滋滋的,但闭口不言,想听张扬的反应。张扬听献帝刘协话语恳切,又不是说改定都城,也不好再公开反对,只得说:“陛下若要去颍川,恕臣不能陪同,我要回到河内去了,以防袁绍南攻。”
  献帝刘协看张扬情绪稳定,言之有理,就道:“张爱卿真是明理之人,你的大司马之职永任不变,还兼河内太守,为国尽心尽力。希望不久时日,能再相会。”
  曹操也说:“我可留下曹洪在洛阳防守,张将军有事可以调遣。刚刚有新郑县令派人送来一批桑葚干儿,可以分开让两军兵士食用,曹某暂迎皇上到颍川,与张将军后会有期。”
  就这样,第二天,献帝就移驾往许地去了。
  幸许
  许地,是曹操选定的发迹地。他迎献帝幸许,还要在此极力留住小皇帝,定为许都。
  曹操为什么会一下子看中这个地方呢?此地在历史上可是个很出名的地方。相传公元前22世纪的唐尧时期,尧帝老了,他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要把帝位传给一个叫许由的人。这位许由是一个高士,他听说后,以为尧这话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颍水边去洗了自己的耳朵。然后,又跑到许地隐居起来,长期住在这里,并传下了后代。这许地因许由而得名。许地一带草木茂盛,水清甘甜,久喝此地的水,能轻身延寿,传说许由就是因长喝这里的水,得道成仙的。
  许由的后裔——公元前11世纪的文叔,受周武王之封,在许地建立许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置许国故城为许县,属颍川郡。到汉献帝建安元年九月,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是为许都。
  曹操这年春天二月再到颍川驻军许地时,一天夜里,一位鹤发童颜的白胡老人,闯营求见,曹操以礼相待。白胡老人对曹操说:“古人有言:得颍川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失颍川者失中原,失中原者失天下。将军有意治国安邦,为啥不在颍川打下基业呢?”
  曹操虚心求教:“老先生有何高见,请不吝赐教。”
  白胡老人道:“我这里写有十六个字,请将军一阅。”
  曹操双手把字纸接在手中,只见上面写的四句话是:
  地下用兵,
  地上储粮,
  房中藏玺,
  房外筑墙。
  曹操一连看了几遍,心中不甚明白,还想请教于白胡老人,抬头一看,老人已走。随即让人找来谋士荀彧。荀彧一看,顿时明白。他说:“从颍阴城向东到许县城,挖一条四十五里的藏兵洞,这叫地下用兵;在许地、鄢陵一带屯田,这叫地上储粮;能迎接大汉皇帝移驾都许,这叫‘房中藏玺’;整修许县内城宫室,外部城墙,使许县、颍阴、繁阳三城畅通连环,这叫‘房外筑墙’。我的理解,若能照办,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曹操拍手称快,说道:“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
  白胡老人所言四项,曹操已按荀彧的理解,实施了三项,现在就差这“房中藏玺”了。现在已迎皇帝到许地,曹操决定举行一个隆重的迎驾仪式,让献帝刘协有个好心情,对许地、对曹操本人产生好感,心甘情愿定下许县为都城,实现自己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宏愿,平定中原,平定北方,力求统一全国。
  深秋九月,天高云淡,日丽风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曹府赐名(3)
这天,许地古城,黄罗漫卷,旌旗飘扬。通往许县皇帝行宫的大道上,文官武将排列有序,城外周围数十万大军勒马雄立。寅时,礼炮声中,一乘黄舆缓缓驶进城门。曹操率群臣跪拜,山呼万岁,这就是曹操为迎接汉献帝刘协而举行的大仪礼。曹操跪在一块四尺见方、乌黑发亮的石板上恭迎,献帝刘协禁不住热泪滚滚。在洛阳处于穷途末路的哀怜之主,突然得救,受到如此的礼遇,他怎能不被感动得泪如泉涌呢?
  而曹操跪在石板上,心里也在思虑着,完成“房中藏玺”的大事,就可以取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
  献帝刘协,住在行宫里,感到异常舒适,就像他住在沁园里那时的心情一样,怡然自得。但他毕竟还是摸不透曹操的底细,就让赵兴扮作化缘的小和尚,外出打听情况。
  赵兴出去时,刘协交代他先把太尉杨彪请来。杨彪来见,看到献帝住的虽是旧殿,但粉刷一新,室内窗明几净,献帝左右有数十名美女服侍,有一俏丽少妇负责指挥,各样活儿都有人干,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心中暗自佩服曹操用心良苦。杨彪看那少妇,不是一般人家出身,就问她姓名及何方人氏,那少妇只答道:“姓尹,南阳人。”其余再不说话,侍立一边。杨彪让她到外边休息,她道:“荀彧先生有交代,他要随时来检查,让我们服侍皇上,不得离开。”
  杨彪道:“我是太尉杨彪,我让你离开休息,你就可以离开,有事情我再喊你进来。”
  尹氏出去后,杨彪向汉献帝说:“圣驾临许,龙体康泰,臣甚感欣慰,不知陛下近日所想何事?”
  献帝道:“事已至此,朕也只能同意把许县定为临时都城,在洛阳已封曹操为司空,看他如何行事。朕年幼之时尚能求王允除掉董卓,李傕、郭汜作乱,朕又赖汝之力,逃离险境,今若曹操行不义之事,请你设计除掉他。”
  杨彪道:“曹操智谋过人,非董卓、李傕能比,他迎皇帝都许,决不会容我总领朝政,陛下应早作安排。”
  献帝问:“以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杨彪答:“曹操谋士荀彧是个正派之人;皇上可封他为尚书令;处理日常政务;这样皇上不至于完全成为曹操的傀儡。”
  正在这时,荀彧来了,行跪拜大礼:“小民荀彧,叩见皇上。”
  献帝急忙扶起,赐座,说道:“先生请坐。曹将军迎朕来许,是先生之意,朕已知晓。正欲召见先生,封你为尚书令,表朕倚重之心。”
  荀彧说:“圣上美意,荀彧感激涕零,但圣上重大决策,要与曹公相商,不然君臣生隙,对我大汉朝廷不利。”
  献帝说:“曹将军现在何处?”
  荀彧说:“曹公一家老小,原来住在这宫中,为迎陛下,他让一家数十口人,都搬到临时军营搭建的房子里去了。”
  献帝刘协听了,心中自想:都说曹公多疑,滥杀无辜,为人奸诈;现在倒是我小肚鸡肠,多疑曹公了。想到这里,就对荀彧说:“尚书令,你带朕去曹将军家探视一下吧。”
  荀彧说:“臣忠心耿耿,望皇上明鉴,我不求做官,只求能为国家统一献出微薄之力,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请皇上一定要信任曹公,君臣一心,同仇敌忾,扫荡割据群雄,统一国家。”
  献帝刘协紧握荀彧之手,热泪盈眶。
  曹府
  汉献帝刘协到了许地,就像是一只虎皮鹦鹉一样落入了曹操的金笼之中。他无可奈何地看着曹操的脸色行事,自己身为天子,倒不敢越雷池一步。曹操的思路也非常清晰:日常琐事,尽量顺从献帝刘协的心意,有关大事决策,必须由他自己来定。他要求献帝降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