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报告:“奉命护送两个日本小孩到指挥所来,交给首长。”
聂荣臻亲切地说:“辛苦啦,快放下箩筐休息休息。”
他慈爱地抚摸着这两个日本小女孩。
两个日本女孩分坐在两个箩筐里。
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中,脚跟被炸伤。
聂荣臻看到箩筐里各放着几个雪花梨,还放着为孩子赶苍蝇的苍蝇拍子,很感兴趣地问:“孩子送来之前,在你们那儿是怎样安排饮食的?”来人回答:“我们四分区政治部的袁心纯副主任规定,按团职干部负重伤的伙食标准特别照顾,供给奶粉、罐头、白糖、水果。”
“嗯,做得对!”聂荣臻满意地点了点头,逗着两个小女孩。
但他并不知道,精心照料和护送日本孩子的民兵,其母是瞎子,被日军用刺刀活活捅死了。
而那位袁心纯副主任,后来竟被日军用马刀砍了头!聂荣臻用小刀削雪花梨喂那个大的女孩,女孩不伸手去接。
聂荣臻笑了,明白孩子的意思,赶紧用水冲洗干净,小姑娘这才高兴地接过去吃了起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节百团大战和大战中的动人故事(3)
聂荣臻抱起那个正在熟睡的小女孩,交待警卫员赶紧抱到村里,设法找正在哺乳期的妇女,给孩子喂奶,还要军区的医生为小女孩治伤。
那个大女孩则一直跟在聂荣臻身边,常常用小手拽着聂荣臻的裤腿,走到哪里跟到哪里。
聂荣臻还和小姑娘在指挥所外的土场上合了个影,这张照片后来成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后来,聂荣臻考虑到战事频仍,两个孩子留在中国会很困难,孩子也会伤感,还是送回去交给孩子的亲戚抚养比较好,于是找了最可靠的老乡,把两名日本孤儿送往石家庄的日军兵营。
他把本应给独生女儿聂力的深沉的父爱,给了这两个战火中的敌国遗孤。
为了防止孩子在半路上饥饿啼哭,他特地准备了各种食品。
孩子上路前,他依依不舍地挨个抱起来,摸摸头,以示祝福。
聂荣臻对老乡说:“请把这两个孩子送到敌人那里去吧。”
说完,他郑重地交给那位老乡一封亲笔信,信没有封口,信中说: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
一女仅五六岁,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
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是日本军阀挑起了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对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
这是中日两大民族的空前浩劫。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是迫于侵略而自卫。
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是受日本军阀逼迫。
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
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的日本军阀血战到底。
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石家庄日军收到这两个小孩之后,回信表示感谢。
事隔40年后的1980年,《解放军报》上发表了姚远方写的《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日本《读卖新闻》社奇迹般地找到了当年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她住在日本国九州的宫崎县都城市,这才知道那个小的女孩在送回石家庄后,死在医院里了。
美穗子后来回到了日本,现在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
美穗子1980年秋应聂荣臻邀请来华访问时,眼含热泪,以额头接触聂荣臻那双温暖的大手,表达她深深的感激之情。
美穗子说,一些日本旧军人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非常感动和惭愧,更加认识到了侵华战争的罪恶。
聂荣臻回答说:“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 日本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
聂荣臻救美穗子,构成中日人民友谊史上一个被广为传颂的动人故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节无线电波的启示,突出重围(1)
这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日军,利用无线电测向技术,紧跟聂荣臻的指挥部,轰炸、合围,然后得意地宣布:“聂荣臻已阵亡”。
聂荣臻从军区司令部的电台呼叫声中得到启示,命一支50人的小分队,带电台到另一地发报,诱敌成功,然后机警地突破重围,发表声明,驳斥敌人的谣言。
1941年秋季,晋察冀的北岳、平西地区经历了一次规模最大的反“扫荡”战役。
战前,敌我双方都进行了紧张周密的准备和部署。
日军指挥这次作战的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
他调集5个师团、6个旅团的大部加上部分伪军共7万余人,对北岳区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并制定了以“铁壁合围”为核心,“梳篦式清剿”、“马蹄形堡垒线”、“鱼鳞式包围阵”等各种“扫荡”形式相配合的战役计划。
他还规定,要对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妄图一举“歼灭五台山的共产军”。
冈村宁次把这次行动称为“百万大战”,意在报复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聂荣臻于7月上旬就发现了日军大“扫荡”的征候。
7月10日,他向军区部队发布了敌情通报。
7月14日,他向总部报告,发现日军两个师团沿平汉线北调,一部沿德石路西调,并反复“扫荡”平汉路两侧地区,估计不久将对北岳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以求华北“明朗化”,军区正积极做各种准备。
7月22日,他发布了军区关于准备秋季反“扫荡”的作战训令:这次敌人“扫荡”,兵力必大,时间必长,可能用“步步推进,分区清剿”的办法,斗争将特别残酷。
接着又接连发布了反“扫荡”政治工作指示,侦察、通信、供给、坚壁清野等具体指示。
命冀中加强“青纱帐”攻势,以分散敌兵力。
各分区组织武装宣传队,加强反“扫荡”宣传,严格盘查可疑分子,打击敌特活动。
8月14日,他得知日军的大“扫荡”已经开始。
西线共有二万多兵力,北面向上寨、下关,中间向高洪口、耿镇等地,南面自娘子关、盂县向上社、活川口等地,共分10路,对二分区进行分进合击、“铁壁合围”。
另派出约1500人的部队轻装奔袭漫山、蛟潭庄等根据地后方机关。
不久,又传来东线由石家庄、新乐、定县等地的万余敌人,在向平汉路东冀中七分区“扫荡”后,突然调头向平汉路西进攻。
聂荣臻对参谋长唐延杰说:“敌人这一招够狠毒,想先将我二分区主力消灭,西可彻底切断冀晋边,把我们与晋西北割裂开,南可切断我与晋冀鲁豫的联系,平汉路西进和北部南进之敌,意在钳制我军,与进攻二分区之敌遥相呼应。
小股敌人奔袭我后方机关,意在造成我后方混乱。
为今之计,有关部队要以小部队在合击圈内用游击战与敌人周旋,主力应立即跳出合围圈。
极力避免与敌人决战。”
各部接到命令,部队分散,利用有利地形,穿插自如,使冈村宁次合围消灭八路军部分主力的阴谋破了产。
而日军自己反而疲惫不堪。
接着,日军进行了第二步计划。
8月23日开始,出动七万多兵力,向平西及北岳地区四面八方全面进攻,用的仍然是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结合“清剿”的战术。
聂荣臻当天发布命令:要求各分区主力按地区以营为单位适当分散,适时转移和隐蔽,极力避免与敌决战,以保存有生力量。
另以主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开展广泛的游击战,所有民兵、游击队都要积极活动在敌人周围,积极组织阻击、伏击,随时随地一有机会就袭击扰乱敌人。
破击敌人的交通供应线,打击其运输供应部队,迟滞消耗敌人,掩护机关和部队转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节无线电波的启示,突出重围(2)
8月28日,日军仍然找不到八路军主力,反而被游击战搞得精疲力竭,惊恐不安,只能到处搞“三光政策”。
8月29日起,冈村宁次使出了杀手锏。
用重兵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以阜平为中心,从四面八方铁桶般团团围住,利用伪军、汉奸和密探将“聂总部”可能突围的每一条大道和小路都查明、堵死,然后步步为营,分进合击,在每一条山沟里采取纵队行进,纵队下又分横队行进的办法,逐渐缩小包围圈,企图将聂荣臻和他的指挥机关一网打尽。
反“扫荡”一开始,聂荣臻没有离开中心区,只是在8月23日命一分区的一团,调来掩护军区指挥机关,这一方面是指挥全局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日军,好让军区的主力和各分区部队跳到外线。
8月27日,军区突围队伍到达阜平的马驹石,没有发现敌情,就在村子内外宿营。
聂荣臻正在屋里与唐延杰等研究敌情,突然传来敌机的声音。
侦察科长罗文坊急喊:“司令员!敌机要轰炸了,快到外面去隐蔽!”聂荣臻立即跑到屋外的小树林里,卧倒在一个土坎边。
天空中,4架日本飞机轮番着俯冲轰炸,弹片在聂荣臻的上空横飞,炸起的瓦片、泥土落满他的全身。
敌机飞走了。
聂荣臻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了解伤亡情况。
这一次空袭,军区机关突围队伍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