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时贸贸然去上班的话,这个“假”杨达除了不认识公司里的所有人外,还对自己以前负责的工作也一概不知。这样会引起公司里的人怀疑,即使是不怀疑,也给人家不好的印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许仕林决定要对自己工作的公司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他翻过了杨达所有的文件,还真的找出了一些公司的资料,了解到公司的一些大概情况。
原来他就职的这间公司叫柏杨广告,老板叫王柏杨,四十多岁,长得瘦小,但挺jīng干的。
公司规模不大,才十几人。主要部门有市场部、客服部、设计部、财务部、人事部、网管部等等。
杨达所在的部门是市场部,他的直接领导叫杨晓,市场部经理。杨达翻看电脑上的相册,找到了这个杨晓的照片。
照片上一个眼睛大大,扎着马尾的女孩。看样子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和杨达差不多。看上去应该还比他小呢。
许仕林心中暗暗好笑,想不到这杨达竟然被一个小女孩领导,真够窝囊的。但是想到他以后也要跟着这个女孩做下手,心情就乐不起来。
其它部门的人都能通过相册找到对应的人,杨达便一一记住样子和名字,好在上班时能够对号入座,不致于露出马脚。
但杨达手中的资料毕竟有限,只能从中一窥公司全貌。但想要详细了解,就有点困难了。
看着看着,他突然眼前一亮,竟然无意中发现了公司的网址。
连忙登陆公司网站,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柏杨广告公司虽只有十几人,但网站做得很jīng美,很大气。而且内容也真够齐全的,全面介绍了公司的架构、业务内容、最新动态,等等。
杨达不禁高兴得直拍大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他马上将网站加入收藏,并认真研究起公司网站的各项内容,务求将公司的一切情况都尽收心中,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杨达浏览公司架构时,发现了市场部和网管部都由公司副总胡坚分管。而网管部的主管赫然写着一个名字:肖星。
肖星?好耳熟的名字啊,好像在哪里听过。杨达嘀咕道。
;
第七章 初露身手
() 经过两天地狱式的学习,杨达实在憋得慌,便出去走走,散散步。
走到一处街区公园时,杨达见这里绿树婆娑、繁花似锦,碧湖翠堤、风景宜人,便被吸引了进去。
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看着如画的风景,如鲫的游人,杨达顿觉心情舒爽,之前读书的疲劳一扫而光。
行至一处大榕树下,杨达见到前面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不时发出叫好声,便凑上前去看个热闹。
原来,这里正有举办挥毫雅集。
在一排铺了书法毯的桌子上,摆好笔墨纸砚。一位身穿中山装,身材高大而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正在挥毫。看样子,应该是位书法家。
只见他展开洁白的宣纸,手提狼毫,饱蘸墨汁,笔走龙蛇。不一会,一行游刃有度、遒劲苍美的大字便展现眼前。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掌声雷动。
杨达上前仔细一看,见字体写得很潦草,用的是草书,若是普通人很难认出写的是什么字。但为何这围观的人都对这书法赞叹不已呢?杨达心想,要不就是这人官做得很大,周围的人都在奉承他;要不就是这些围观的人附庸风雅,不懂装懂。
凭着多年书法修为,杨达一眼便认出了这草书的内容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只见书卷气中隐约透出一股六朝风骨,杨达知道这男子书的是宋高宗赵构的手法。
想当年,宋高宗的一贴书法《洛神赋》名动京师,自成一家,确立了自己在书坛的江湖地位。可以说,他是书法成就最大的一位中国皇帝之一。这里为何有之一呢,因为前面还树着他父亲宋徽宗赵佶的书法丰碑。
当初,许仕林高中状元时,就凭着自己文章的书法获得宋高宗的垂青。高宗连夜召见许仕林,与他秉灯夜谈,共同探讨书法之经验,惹得其它考生徒生无数的羡慕妒忌恨。
绍兴年间,也由此引起了一股学习书法的热cháo,人们争相学习书法,以迎合当时皇上的喜好。倘若自己的书法被皇上看上,就会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名扬天下。
杨达鼓掌赞道:“好一幅宋高宗的赵氏书法,你这临摹的应该是他的小草《洛神赋》。”
那书法家听了,大吃一惊。能看出这书法书体、派别的,没十数年的功夫不能练就。想不到这年轻人的竟能一眼就看出,还能准确说出我临摹的源贴。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实在难得。
书法家连忙拱手行礼道:“这位年轻人,眼光实在厉害。我看这里除了你,应该没人看得出这书法的内容和门派了。”
杨达也拱手还礼道:“这位兄台过奖了。我只是碰巧遇上熟悉的书法而已。”
他又仔细端详了一下这幅书法作品,笑着对书法家说:“兄台的临摹相似度已达七成,功力已相当不错。”
书法家一听,顿觉不爽了。一直以来,他都是按赵构遗下的方法来学书法,先学楷书,后学行、草书,如此循序渐进。经过数十年的苦练,毛笔也写坏数百根,终于领悟到赵氏书法的真谛,所写字体也公认达到九成以上相似的境界。现在这年轻人竟然说只有七成相似,真是出人意外。看来,来者不善,这人不是来踢场的,就是来蒙人的。
书法家皮笑肉不笑地说:“这位小阿哥,在下不才,万望赐教。”
杨达指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龙”字说道:“赵构的这篇小草《洛神赋》笔意圆润,一气呵成。尤其是这个‘龙’字,流畅浑厚,飞动沉着。赵构作为大宋皇帝,自视为真龙天子。甩以,他书写龙字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书**力,将龙的真意表露无遗。他的龙字,在洒脱中,隐隐透露出一股霸气。”
杨达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看了下那个书法家的表情。
书法家听了,一脸的惊讶。想不到这个年轻人的分析头头是道,一针见血地道出赵构书法的jīng髓所在。看来,这人绝非等闲之辈。
杨达见到书法家那吃惊的表情,心中暗自偷笑:“我可是亲自和高宗探讨研究过书法的,说起对赵氏书法的认识,别说现在,就是在当时绍兴年代,也无出我之右者。”
杨达继续说道:“你这龙字,虽说是形状极似,但婉丽有余,霸气不足,还是缺乏一种龙飞九天、志在天下的神韵。实际上,这种神韵极难习得,因为你不在他当时的位置,是领悟不到的。书法中,形占七分,神占三分。你临摹赵构的字,只能习得形极似,却难习得神相似。”
杨达的一番话,听得围观的群众啧啧称奇,更听到那位书法家冷汗直流。心想道,我几十年功力,竟被这小子一眼看穿,真是深不可测啊。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真本事,竟敢如此神气。
书法家连接拉着杨达的手说道:“这位小哥真是神人啊,对赵氏书法的理解可谓是炉火纯青。想必你也是jīng通这赵构的书法,还请你赏脸,挥毫一笔,让大家见识见识。”围观的人也跟着一齐起哄。这年头,谁不喜欢看热闹啊。
年少气盛的杨达本想显摆一下,正好顺水推舟。他装着推却一番,却盛情难却,便笑着道:“献丑了。”说罢,拿起一支毛笔,蘸满了墨水。
他沉思了一会儿,运笔如飞,行云流水般写下几行大字。
围观人的看着这龙飞凤舞的字体,直皱眉头,指指点点,就是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就连认出写的什么字,也是无处着手。
但书法家毕竟是有练过的,一眼便认出了那几行字:腾文鱼以jǐng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这是《洛神赋》里的几句诗词。
杨达写这几句词的原由,是因为这里面有“龙”字。这样,就可以和书法家之前写的龙作对比了。
其实,要想写龙,只需写“六龙俨其齐首”几个字便可,但他非要将这一个完整的句子写出来。除了想表达完整的句意外,杨达还想通过这几句词告诉书法家,我可是jīng通《洛神赋》的,无论是记的语句,还是书体的相似度,都比你强了不止一个等级。
;
第八章 无意中升级
() 书法家细看了杨达这书的几行字的笔法、章法和笔势,简直和赵构所写的一模一样。尤其是那“龙”字气势磅礴,仿佛要挣脱纸张的束缚,脱纸而出,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势跃然纸上。
书法界有言:“唐言结构,宋尚意趣”。宋代的书法最讲究意趣,即是讲究意境和神韵。其实,临摹宋代的作品,不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只要神韵对了,那临摹书法的功力基本上可以圆满了。这杨达的书法,可以说是完全将赵构书法的形和神都展现了出来。如果将两者的书法放在一起,凡人根本很难分得开来。
书法家大力地拍了一下大腿,就像欣赏一幅稀世珍宝一样,来回不停地观赏着这幅书法,并不时大声叫“好”。看来,他是彻底被杨达征服。
杨达望着书法家那如获至宝的眼神,一种自豪与快乐油然而生:看来,我在现代这个社会中,还是有大展身手的时候。文曲星的潜能正在逐渐被开发出来呢,待全部潜能都开发之时,就是我回复文曲星真身之rì。那时不管什么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