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搅局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搅局者-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重要的是,凭借这两样独家经营的商品,通江商号将会名声大振,更会获得难以估值的人脉资源,通江商号也必定会借着这个机会,一飞冲天,从荆州这个舞台登上全国的大舞台,成为大汉朝的商业巨擘。



  陈舒是新一代武陵遗民当中商业头脑最为杰出的后起之秀,这样的前景他当然看得出来,试想,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王衡淡淡的道:“只要你们好好做事,我总不会亏待了你们!”



  王衡的这句话让几人都是浑身一震,一起深深向他拜伏了下去。



  又谈了一会儿,陈舒等人便主动告辞了,只留下了韩达一个人,他将跟随王衡。



  王衡随意的问了一下韩达的年纪和表字,韩达恭敬的回答他今年十八岁了,有一个表字仲通。



  王衡又考较了一下韩达的学问,结果很让他惊喜,韩达很是学过不少儒家经典,文章写得不错,于算学一道也很有一些研究,王衡身边正好就缺这么一个人,刺史府里最多的就是义从,他们动动拳脚跑跑腿是把好手,不过论起文字工作就不大来得了,而府里的仆人也都没读过什么书,虽然在来到荆州之后,王衡也让府里的少年奴仆们开始读书,不过时日尚短,不堪大用,所以许多文字工作都需要王衡自己来完成,很是浪费了他不少时间,现在韩达来了,当可分担不少王衡的文字工作,减轻他的工作量。



  再经过一番询问,初步确定韩达还是一个心性纯良的青年之后,王衡便初步认可了他。王衡对林宾的安排也比较满意,没想到林宾这样一个心机深沉的人,安排来跟随自己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单纯的青年,这也算是投自己之所好了吧。



  于是,韩达便担任了王衡的“秘书”。



  也许说来好笑,王衡这样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都需要秘书了,可是王衡跟普通的孩子可不一样,他承担的学习和工作量抵得上好几个普通的成年人,确实需要一个秘书来分担压力。



  韩达没有想到,他一来就被王衡委以如此重任,他其实是林宾的外甥,来之前,林宾对他说过,一定要在王衡面前好好表现,多做事少说话,力争成为王衡的心腹,如果能够成功,他日后的前程不可限量。



  刚才王衡考较他的时候,韩达紧张得无以复加,话都说不清楚了,他本来以为自己的表现很差,不会被王衡看重了,可是没想到,王衡竟然这么快就认可了他。



  王衡虽然只有十三岁,可是来之前,林宾对韩达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因为王衡年纪小而轻视他,对待他要像对待真正的主君一般尊重,而且要绝对的忠诚,切记守口如瓶,以后就算是韩达的父母亲还有林宾这个舅父,要向韩达打听王衡的情况,也绝对不能泄露出去。



  如果说,韩达刚开始是因为林宾的话才尊重王衡的话,在王衡考较过他的学问之后,他发自心底的再也不敢对王衡有任何轻视之意了,因为王衡问他的每一句话都问到了要害之处,而且思维缜密,尤其是在算学上的造诣,韩达敢肯定,就算是教自己算学的那个在武陵汉人遗民中算学造诣最深的老夫子,在王衡面前也只有蒙童的水平。



  王衡叫来姚纲,让他给韩达把住处安排好,然后便扔给韩达几本书,韩达接过来一看,几本都是他没有学过的经学典籍,还有一本则是一本他从未见过的算学书籍,虽然这本书并不厚,可是里面的算学内容之深度是韩达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



  王衡道:“这本书是我自己编写的。这些书籍你空闲的时候可以自己看,有不懂的地方问我就可以了。”



  韩达又是深深一拜,他知道这些书籍有多么珍贵,尤其是那本王衡自己编写的算学书籍,如果拿出去的话,一定会被抢得头破血流的,可是王衡就这么交给了自己。



  “谢公子恩典!”



  有了韩达这么一个秘书,王衡确实轻松了不少,他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了。



  这天下午,王衡约好了去黄忠的军营里看一下训练的情况,吃过午饭,休息片刻,王衡便带上了姚纲等义从去了军营。



  荆州州兵的军营设在了城东,面积很大,足可容纳数万军队。



  在王叡来荆州上任之前,荆州州兵根本就无力组建起来,这个军营也是年久失修,十分破败,直到黄忠应征担任了荆州兵曹从事之后,在他的主持之下,荆州州兵才开始组建,军营也进行了整修,现在的军营已经是焕然一新。



  当王衡等人来到军营的时候,黄忠已经等候在了辕门之外。



  看到王衡来到,黄忠向他施了一礼,然后将他们带进了军营。



  今天黄忠全身甲胄,身姿笔挺,自有一股威风凛凛,王衡跟在后面不由得暗暗赞叹,黄忠果然是一个天生的将军。



  进了军营没多远,便是一个巨大的校场,校场被压得平平整整,现在上面已经站了数千军士在演练阵法。



  黄忠向王衡介绍道:“公子,这里是我们先行招募的五千精锐士卒,现在已经可以演练军阵了。这段时间又招募了五千稍弱之兵,由军官带领着在东校场训练队列。”



  黄忠将王衡一行人带上了校场北端的点将台,然后做了一个手势,点将台上的一名军令官挥动旗帜,只见台下的一名军官开始指挥起士卒们演练起来。



  王衡定睛一看,这名军官正是赵丑,他被调入军中之后已经担任了校尉。



  随着军官们的指挥,排列在方阵最前面的长枪兵一排接一排的向前刺出长矛,动作雄健有力,接下来,后面的弓弩兵分成三排,以三段式向已经预设好的草人靶子射出箭矢,只见一排排密集的箭矢如被激怒的马蜂一样铺天盖地的越过天空,扑向了那些靶子,将这些射得跟刺猬一样,而且这些弓弩手一排射完一排又起,丝毫没有间断,箭矢遮云蔽日,场面十分震撼。



  王衡虽然读了不少兵法,可是实际的战争场面还没亲眼见过,今天见了这场演练,也让他觉得大开眼界了,这也让他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有了一些概念。



  可以想见,如果这些箭矢是射向人体的话,将会造成多么悲惨的后果?



  王衡感慨着,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弩这种代表着这个时代最高技术的兵器确实还是效率最高的杀人利器。
18 黄汉升巧服赵丑 王叔平大扩作坊
  黄忠不但自己是弓神,他对弓弩手的训练确实也有独到之处,这些弓弩手训练有素,射击精准,最重要的是他们配合默契,三段式射击似乎是无休无止一般,永远覆盖着方阵前七十至一百步的范围,可想而知,如果敌军想从正面冲击方阵的话,这片区域将会成为一片敌军永远冲不过来的死亡地带。



  弓弩手之后,又有一千刀盾手左盾右刀,冲向了想象中的敌军,他们一个个也都是身手矫健,勇猛无比,这让王衡看得也是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能置身在这战场之上。



  这让王衡发现,原来自己的血液里也跟其他男人一样,有着向往战争的因子,只不过原来生活在和平年代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整个演练进行了近一个时辰才结束,从演练中看得出来,黄忠最擅长也是最喜欢用的兵种还是弓弩兵,这五千士卒中有一半都是弓弩兵,其他一半士卒是由长枪兵和刀盾兵组成的。



  黄忠带兵果然很有一套,这些士卒被他带了仅仅一个多月,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水准,战法娴熟,队列整齐,配合默契,士气高涨,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可是当王衡对黄忠发出赞叹的时候,黄忠只是微微一笑道:“公子,这些弓弩兵都是南阳大族送来的健仆,他们以前都曾习射,受过训练,因此这一个多月主要是训练他们的配合,如若不然,我就算有通天之能,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生手训练成熟练的弓弩手。倒是长枪手和刀盾手有一大半是在武陵招募的,他们大都有一些功夫底子,训练起来也不为难。”



  弓弩兵算得上是一个技术兵种了,需要的训练时间要长得多,倒是长枪兵和刀盾兵的训练没有那么多技术含量,武陵这地方民风剽悍,黄忠招兵的标准又高,招来一批有功夫底子的士卒自然不难,而这弓弩手倒确实要很承那些南阳大族的情了。



  大族的健仆一般都会接受军事训练,军事技能与军事素养远远超过普通百姓,服从性也很不错,因此是最好的兵源了,只可惜如果没有得到地方大族的支持,谁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将这些兵源交出来。



  这一些南阳大族送出这几千健仆,自然是看在黄忠和张机的面子上,同时也是一种在王叡身上的政治投资,既然是投资,当然就是要有回报的,王衡也准备有所回报,让其他人也看到投资的好处。



  听了黄忠的话,王衡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曹操在陈留起兵的时候,那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看来他招的兵大部分都是陈留卫氏等大族支持的健仆。



  黄忠接着说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刺史派来的三百义从担任了这支军队的各级军官,他们武艺精熟,又有战斗经验,他们的存在至少让这支军队增加了三成战斗力。”



  说到这里,黄忠又叹道:“可惜荆州无马,现在军中的马匹也只有一百多匹,只能装备斥候,要不然的话,哪怕能够装备一千骑兵,与步兵相配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还可以上升几成。”



  王衡点头道:“以后荆州一定会有足够的战马的!”



  就在这时,赵丑大步走上点将台,单膝跪下抱拳道:“末将赵丑前来交令!”



  黄忠示意赵丑起来,王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