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跑了一个,在缅北跑了吴启光,一共就跑了两个,说了半天没有谁了。分到六十五团第一营的有十多个,就回来一个黄树开,分到二、三营的也回来不两个,大家就疑惑,那些人都哪儿去了?起码还缺三个排差不多有一百来人,有四分之一的人没回来。
后来有人说,没有了,就是都留在缅甸了,但留在缅甸的不是人,是他们的白骨,战死了。都补充到步兵连去打, 必然就有牺牲。
在缅北,尽管大家都在一个师,但是战事频繁,根本无暇联络,除非同在一个排、一个班可以了解确切信息,在另一个营、另一个连就很难了解彼此状况,部队也从来不发布伤亡之类的消息。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深信历史不会把你们忘记(2)
抗日战争的有些场面是很感人的。今天如果部队开始进攻,
都抢着去,你是营长我也是营长,你是团长我也是团长,都抢着要打头阵,谁捞不到打都不平,都有意见。这种精神,这种气势,能不打胜仗吗?我去我绝对和他拼到底,没有说你去了我才不去呢,没有。
缅北战争的残酷就表现在森林作战,隐蔽性太强,伤亡就要大。不一定从哪来两枪就打倒你两个,他打两枪就跑了再找根本逮不着,大森林里没阳光,十米以外见不到人,白天和晚上差不多。
但不管什么理由,不往前冲那是不可能的,干什么来了, 不是为了祖国,为了打败日本人来当兵的吗?忘了当初的誓言啦?“不灭倭奴誓不归”嘛,我们在部队的时候老唱这首歌, 鼓舞志气。
这些同学牺牲了,我心里挺不好受,都是当初一起从广东走过来的,现在没有了。其中就有在八莫遭遇战牺牲的李同学, 他是广东师范学校毕业的,没有人看见他的尸体,但是没有了就是牺牲了。
战争的结果就是这样,胜利也不是容易换来的,牺牲了连掩埋都不掩埋,部队在前进打仗没工夫,尸首搁在那儿半天就被蚂蟥、蝼蚁都给吃光了,家中连封阵亡通知书都没有收到, 更谈不上抚恤金,挺惨的。
后来就想开了,行啊,都是为祖国嘛,为民族解放做点牺牲是必然的,你们倒下了也是光荣的,我没倒下是捡着了。我没倒下是因为年纪小,被分在了二线连队,伤亡的可能性相对小,要是分到步兵连里也够戗,能不往前冲吗?我也是跟日本人拼了。为了国家民族的兴亡,你们的白骨永远留在缅北的原始森林了,但是我深信历史是不会把你们忘记的。
结果后来的历史真就把他们遗忘了,可在我心里他们都是烈士,是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他们是死得其所,但有谁想起他们来?
学生教导营第一任营长是邱钟岳,黄埔十四期,他从六十五团少校团副位置上调过来。一连连长李德威,黄埔十五期, 原来是六十五团上尉指导员,一排中尉排长李大良是黄埔十八期,二排中尉排长廖可彦是黄埔十八期,三排少尉排长陈积年是黄埔十七期,我被分配在一连三排。
连长李德威打过我十八大板。
那次我去找邱钟岳,提了一个要求,我说我离开家乡这么长时间了,从没看到亲人,这次在曲靖看到一个同族的堂哥,打算礼拜天休息的时候去看看他,晚上不回营了。他不置可否。
堂哥在第八兵站当采购员,我是礼拜天去的,礼拜一早晨回来的,就不行了,没批准啊,按军纪要打我十八板。
我自己拿着扁担去找连长李德威:“报告连长我回来了, 挨处分了。”连长就笑了。
执行的都是我们同学,一个班出来一个人打两下,也不能真打,扁担落下来时是后半截落下来,同学之间舍不得打,扁担高高举,慢慢落。
排长陈积年对我很好,说你也不吭一声还以为你不回来了。我说我哪里知道回不来,去了人家给我做吃的,吃完了饭才知道天已经晚了。回来要走十几里的乡村小路。
在曲靖我们又训练了三个月,和在缅甸、印度训练时一样严格。训练内容除了队列操练,还要练三角瞄准、班排连攻防, 比在印缅舒服一点的就是取消了夜间训练。
训练之余,我担任图书管理员工作,把同学手里的书籍集中起来,放在图书室供大家阅读。
不久,上面下令挑二十个学生成立军官训练班,训练半年下去当排长。这是第一次从我们学生中选干部,我肯定争取不上,才不到十八岁,连当兵也不够年龄。李自成被选上了。
过一段又挑第二批,这次是选驾驶员去跟美国教官学开车。我估计差不多能被选上,开辆吉普,带个团长以上的干部,你到哪儿我就开哪儿,不挺好吗。结果也没有份儿,大概还是嫌我小。
一个月后,六十五团一营营长陶逸调任学生教导营营长, 邱钟岳调任一营营长。李涛把老婆接来了,住在师部旁边,他老婆是广东人。刘建章、傅忠良、赵霞都住在师部,没接家属。
在曲靖我们还参加了一场婚礼,学生大队时的少校指导员陆志民结婚了,学生大队解散后,他一直在六十五团当少校干事,新娘子小个儿,很漂亮,跟我们讲广东话。结婚后陆志民不想跟部队走了,通过一些关系,调到省政府当科长,本来少校没有资格当科长,大概是考虑他参加远征军回来的缘故,那以后再没有他的消息了,估计后来解放战争云南起义时他也跟着起义了。
第二节 咸盐水就饭(1)
四月末,一个命令下来,部队出发。光知道要到前线,去哪个前线不知道。排长陈积年是广东人,跟我关系挺好,我负责管理连里的图书馆,他总来借书。我问他:“我们去哪儿?”“去湖南。” “到湖南干啥?”“反攻,湘西战场兵力不足,我们去。” 我们是空运到芷江的,途中有一架飞机失事了,起飞不久
撞在山上,一架C47 运输机能装四十多人,一个排的人报销了。
到芷江一下飞机,命令我们急行军赶赴六十里外的安江,大家合计前面是啥战斗啊,怎么这么紧张,也没听说还有等着我们打的仗啊?
抗战胜利前夕轰炸日本本土的飞机从哪儿起飞的? 不是从美国,那距离太远航油不够,是从芷江的飞机场起飞的。
日本人为了解除来自芷江机场的空中威胁,集中十余万大军直奔湘西芷江。湘西战役是何应钦为最高指挥, 黄埔三期的王耀武率领四方面军打的,他手下部队有十万多点,与日军相比不占优势,所以蒋介石下令,命廖耀湘率领新六军的二十二师、十四师火速空运芷江。这是当时中国对日作战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但是新六军参加湘西战役,有一些史料没有记载。
年纪大的同学就说,现在我们开始全面反攻了,从芷江起飞的飞机,都飞到日本本土轰炸东京了,日占区的很多军事设施也都被我们摧毁了,所以日本人要来侵占芷江飞机场。
芷江的飞机很多,不少是美国的鲨鱼式战斗机,这种飞机很小很简单很灵活,都是陈纳德的十四航空队的,就是飞虎队,这时他的大部分飞行员都是中国飞行员,已经被训练出来了。陈纳德原来在美国什么也不是,但在中国出名了,罗斯福对他是要啥给啥。他老婆就是陈香梅,西南联大的,广东人。
B29 是抗日战争后期出产的,天天从芷江机场飞到日本上空去轰炸,飞得很高,在一万公尺以上扔炸弹下来轰炸。美军投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就是用的B29 。
全国各个战场上已经开始全面反攻,很多人已经看到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中国的。
编者注:芷江机场,抗战时期为中美空军重要军事基地和前线机场,有“远东第二大机场”之称,因“飞虎队” 的进驻而驰名。
芷江在湖南西部,日军从长沙、邵阳进攻芷江需要翻过海拔很高的雪峰山,湘西地形很复杂,都是大山,抬眼一望,山连着山,那时候湘西的土匪就很多。
赶到安江后我们驻在江边的小龙田,江上架起浮桥运输卡车、大炮。
小龙田离安江县城也就五里地,安江地方不大,但窑子到处都是。李涛下令了:上下官兵,一、不许上小馆;二、凡是逛窑子的通通逮回来。其实这个命令在云南时候已经下过一次了,但这个任务师部特务连执行不了,一看是个营长、团长就行礼,惹不起啊。李涛就下令由我们学生教导营执行。我们不管那个,学生不讲情面,什么营长、团长,通通都滚蛋。不管是谁,谁不服从立马带走,连师长都不行,命令是你下的,你下令你不执行谁执行?
我们就背着冲锋枪,三个人一组巡查。那些老鸨子一看到我们就头疼,怎么又来了?把生意都给搅了。到饭馆一看到军官吃饭,就讲:“回去吧,别吃了。”“刚要来,付了款了。”
“不行,付了也不行,就是不能吃,执行命令。”
这样军纪就好多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 咸盐水就饭(2)
在云南,供应我们每人每天一二两豆油、二两花生,没有黄豆就给蚕豆,一斤半青菜,供给保障很严格,远征军回来的嘛,大家就想吃这个。
到湖南就不行了,当地的物价天天涨,我们的副食金不够用,今天发下来明天拿着钱出去买,啥也买不来。开饭了一端饭碗,一个班就一碗汤,咸盐水里漂着几根白菜,我说这是啥
伙食啊?
我这个人不安分,就觉得这里有问题,连长贪污了吧?他把菜金都吃了,给我们吃这个。不行,找他去。我和黄树开、卓干成三个就去找连长了。
连长是李德威,我们就问他,怎么回事啊,你们三个菜、四个菜的,连长、排长的在一桌吃,我们在外面就喝咸盐水, 你还让我们活不?李德威说,我什么也没少给你们啊,发多少菜金,就买多少啊。
有一天,副师长刘建章来部队,正赶上开饭。刘建章看看, 很奇怪,说这也没有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