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现,先攻击
记者:你有确定的空战风格吗?
坂井:双方同时发现对方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一般总有一方会占据高度优势。日本飞机没有雷达,所以能首先目视发现敌机对我们是头等大事。在我的200次空战中,我从未先被敌发现——都是我先发现敌人。在我的部队中,我也总是第一个发现敌机的人。
记者:你是否尝试过飞到高空,利用云层做隐蔽?
坂井:我总是试图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即我能攻击敌人,而敌人却无法攻击我。至于高度倒无关紧要。
记者:在开火前,你一般处于敌机后方、上方还是下方?你喜欢一次性攻击还是多次反复攻击?
坂井:我一般不急于开火,尽量做到一次攻击就击落对方。在敌人俯冲时不予追击,尽可能飞在敌机后方。
译者:从德、日二战王牌飞行员的*来看,近距离、一次性攻击是很多王牌的攻击特点,哈特曼、克鲁平斯基等超一流王牌的作战风格都是如此。当然,这需要高超的飞行技巧、环境观察能力和极佳的心理素质。
零战与它的对手
记者:在拉包尔和莱城,你飞同一架飞机吗?
坂井:我从未有过固定的座机,在战争第一天飞行员都得到了指定的飞机,并有编号表明其在编队中的位置。但从第二天开始,由于发动机受损或出了故障,飞机的调换就开始了,编号也变得没有规则。
记者:你觉得零式战斗机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坂井:超远的航程和良好的视野。当你突出某些性能时,肯定要在其他方面作出牺牲。而零战是一个兼顾各个方面的、出色的折衷产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我驾驶零战飞往中国,此前我们还从未测试过零战的最大航程和最长飞行时间。结果我们足足飞了十二个小时三十分钟,创造了世界记录。
译者:坂井三郎认为对战斗机而言,航程远是最大的优点。他觉得在实战中,充足的燃料是保证飞行员安心作战的第一要素。在另一次和美国记者的谈话中,他对德制Me…109在这方面的缺陷表示遗憾。坂井曾谈及,如果1940年时德国有1000架零战,恐怕现在英国已经不存在了。
“帝国”最后的击坠王(7)
记者:零战在空战中的表现如何?
坂井:空战中只要操纵杆动动,零战的反应就很明显。向左转向非常灵活,转弯半径很小,爬升性能出色,毫米机枪也很可靠。
译者:零战向右转向比向左转向要困难地多,1942年6月,美国在阿留申群岛战役中缴获了一架因故障迫降的、几乎完整的零战,通过试飞了解到这个秘密。在太平洋战争中,向右侧滚转的机动动作使很多盟军飞行员化险为夷。
记者:你对你驾驶的其他日本飞机有什么评价?
坂井:96战斗机在缠斗中的表现甚至比零战还出色,但航程就差远了。“雷电”只能算截击机,“紫电”的航程太短,而且起落架也有问题。
译者:坂井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曾驾驶过川西N1K“紫电”和“紫电”改战斗机,对于这种飞机,坂井的态度似乎颇为矛盾。在其自传中,他对这种飞机持肯定态度,认为其能有效的对抗美国海航战斗机。但在他晚年的一些访谈中,他多次表达了对“紫电”的不满,甚至直斥其是“一堆垃圾”。应该指出的是,“紫电”的飞行性能较之零战确有提高,但是纸面上的性能数据和实战中的效能不一定划等号。由于“紫电”是二战后期匆忙生产的,制造工艺相当粗糙,这使得该机的故障率很高,让不少日本飞行员白白丧命,这一点在很多参战者的回忆中都有反映。
记者:在刚接触零战的新手面前你将如何评价这种飞机?
坂井:善于缠斗,有很高的爬升率,机枪非常有效;但俯冲时很难操纵,一旦被击中很容易起火。
译者:虽然零战的理论最大速度在550公里/时左右,但时速在400公里以下时才有较好的操纵性和机动性。一旦超过这个速度,操纵杆就会变得非常沉重,要有效的驾驶须付出极大体力。 坂井三郎在另一次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谈到,在电影里常见的那些高呼着“万岁”向美国舰队做自杀俯冲的神风特攻队员,其实很多人进入俯冲太早,当他们试图校正航向时会绝望的发现因速度太快,飞机已变得无法操纵,但他们已没有纠正错误的机会了。坂井自己曾指导过特攻队员,他指出,正确的特攻方式应是掠海低空接敌,在接近目标时跃升,再行撞击。虽然这样做容易遭到美军护航战斗机的拦截。
记者:在空战中你们是不是用机枪对敌试射,待进入射程后再用20毫米机炮开火?
坂井:不,从来不这么做。
译者:坂井驾驶的零战21型的武器为两门20毫米机炮和两挺毫米机枪。在一些西方出版的二战空战书籍中,常谈到日本飞行员在距离较远时会用机枪先行试射,看来这是一种误解,很可能是二战末期那些没有经验的日本菜鸟还在杀伤距离之外就忍不住开火了。
记者:20毫米机炮齐射时的集聚点是多远?
坂井:日本海军的标准是将其定为200米,不过所有飞行员都要求更近些。我也要求下属将其调近。
译者:零战配备的20毫米机炮由瑞士厄立孔公司授权生产,炮口初速约606米/秒,在超过300码后炮弹因为散布过广导致无法精确命中,因此必须将距离拉近到250码内。再加上这两门机炮加起来也只有120发炮弹,所以实战中表现不佳。美军在珊瑚海战役中首度配发燃烧机枪弹,这种子弹非常容易穿透零战的铝合金外表。一架“列克星顿”号上的F4F被零战多发20毫米机炮命中,甚至一发因为不能穿透自封油箱而留在里面,飞行员本人也受伤,但仍飞返母舰,后维护人员还在飞机上数出50个毫米机枪弹孔。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帝国”最后的击坠王(8)
记者:除了在实战中相遇,你们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敌人的新型战机?
坂井:我们有一页美、英、荷战前飞机的识别表,这就是我们得到全部相关信息。在战争中,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敌人新型战机性能的资料。我们不得不在遭遇战中去了解他们。
译者:坂井在战后获得了一次驾驶美国P…51“野马”战斗机的机会,事后他承认,“野马”性能之出色让他感到难以置信。零战能做的机动动作野马都能完成,而其高速性能则是零战无法望其项背的。
航母生活
记者:能谈谈在日本航母上的生活吗?
坂井:在航母上,军官和普通飞行员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差别大得让人难以置信。这些差别包括食物、酒和香烟的供应,乃至飞行准备室都不一样。
记者:你们有什么娱乐活动?
坂井: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在乘员区里,高级士官往往扮演了父亲和兄长的角色,军官则从不屈尊拜访我们。
记者:在航母上起飞或着舰是困难还是容易?
坂井:日本海军使用一种引导灯引导飞行员着舰。着舰确实令飞行员紧张,不过我们并不认为这有多么困难。至于在航母上起飞,那要比着舰容易。
战术对技巧的胜利
记者:教官对你们怎样?
坂井:当我还是个新手时,飞行教官对我很不错。在战争中,日本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是越来越低,教官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差,不过脾气倒是见长。
记者:你们的飞行技术有哪些优缺点?
坂井:我方飞行员的长处在于一对一技术和射击水平。我们日复一日的训练以保持状态,这是日本在战争中的唯一优势。零战的飞行员拥有360度视界,而美军飞行员做不到这一点。美军飞行员有装甲保护——而零战是没有的,发动机马力不够,装上装甲势必牺牲飞行性能——所以零战飞行员必须先发现对方。二战空战是编队之间的抗衡,在这方面日本做的很糟,而美国人——就像他们在橄榄球比赛中那样——非常出色。
译者: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飞行员在完训后加入前线实战单位时已经有300小时飞行记录,远远超过同期盟国部队,如英国海军飞行员在1941年完训时的飞行时间为110…150小时。攻击珍珠港时日军飞行员平均有800小时的实力,是同期美军舰载机飞行员的3倍。在战前的鱼雷攻击模拟训练中,日本飞行员在日间对快速战舰之类的目标命中率是80%,在夜间对同类目标的命中率是70%。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多采用3机编队,也就是长机在中央,由其首先攻击,两边的僚机提供掩护。在进行飞行训练的时候,则是以3机的倍数,也就是3机、6机或9机训练,这种战术在中国战场效果尚可,但是当面对两机编队的美军时,日军的编队和战术就显得比较呆板,加上美军后来也知道长机的位置,就优先对长机攻击以影响整个编队的作战节奏。
记者:你如何评价你的空战对手?
坂井:我认为敌飞行员的单兵作战能力不如我们,但是他们针对零战的弱点发展出的Boom&Zoom战术的确非常有效。
译者:Boom&Zoom战术在太平洋空战中被美军广泛采用,即避免和零战盘旋缠斗,因为零战的水平机动性能是当时各国战机中最出色的,而是利用美国战斗机高速性能和垂直机动性好的优点,发挥高度…速度能量优势,从高处俯冲,在近距离猛烈开火,俯冲脱离,接着利用俯冲获得的高速度爬升回较高高度,视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攻击。 。 想看书来
“帝国”最后的击坠王(9)
记者:美国飞行员在编队战术上是不是胜过日军?
坂井:每次胜利都让我变得更强大。在击落第一架敌机时,我在手忙脚乱之中把所有东西都忘的一干二净,人也变得不知所措。落地后,我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因为背离了空战的基本原则,多亏同伴的支援才捡回一条命。不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