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绣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绣球-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了里把路光景,迎面一个人,把黄绣球上下仔细的打量了一回,走过几步,又上前细看。这一看,黄绣球陡然想着,说:“你不是我婶娘那边的兄弟吗?十几年来,怎么就不见信息?”那人说:“姊姊你真好记性,我也觉得面熟,只是不敢动问。姊姊你现住何处?这位可是姊夫黄通理先生?”黄通理与黄绣球忙说:“我们仍旧住在老宅子,现在要往刑房张先生家去问病,少顷即回,你到我家去再谈。”那人又说:“妙极巧极,我新近跟着张先生一位女亲眷毕太太才来的,正住在张先生家,可以同走。”

    于是一路走,一路问那人:“你几时出门?几时跟着这毕太太的?”那人道:“自从姊姊到黄府上去那年之后,我父亲即同我到福建、广东各处做生意,亏蚀了本,不上四五年,我父亲就死在广东。我那时才十四岁,被人拐了去,当做什么猪仔,卖到澳门,又贩到外洋。好容易受尽苦楚,挨了十几年,跟人逃出来。回到广东,遇着这位毕太太,念我同乡孤苦,收了我做个用人。这毕太太学得外国医生,一手好本领,我跟了他不过才一年多,已弄了几个钱。天假之缘,又得在家乡与姊夫姊姊,亲人相遇。”黄绣球听那人说时,不免生多少凄感之意,默念他是我的房分弟兄,竟已做了人奴,如今我正要去见他主人,若一时说破,不但叫那毕太太看轻,也是自己的羞辱。且叫他装做不晓得,不必同行,便在那里见了面,也只装个不认识,待我慢慢的自有道理。因此将此话与那人说了。那人也自觉惭愧,说:“姊姊这话很是,我晚上再到姊姊府上面叙一切。”

    须臾,走到了张先生住的那条巷口,黄通理指点了黄绣球的大门,就先自回转。黄绣球搀着小儿子,进了张先生门内,说明来意,便有张先生的妻子媳妇们迎出来,请进去坐。叙过套礼,问过张先生的病情,又略说了前次感激张先生的话。那张先生的眷属,于此话颇不甚了了,这是何故呢?因为这些衙门中的事情,张先生在家并不与妇女谈及,所以他眷属等,于黄绣球一段公案,只知是张先生应办的公事,不知其中是张先生斡旋解围。当下听黄绣球略说几句,也略略的谦逊了几句。接着说:“我们当家的这病,起初甚险,幸亏敝亲毕大嫂子来了,用外国的医法,这两日已一天好似一天。”黄绣球道:“原听见说府上到了一位令亲毕太太女医,高明得很,现在那里,可容相见?”说时恰好毕太太从张先生卧房用了药出来,便指着与黄绣球互见了礼,大家坐定倾谈。

    黄绣球将他近来的历史,从头至尾,一直说到他要怎样开办学堂的话,都尽情吐露,从饭前到饭后未曾住口,竟似忘记了初次在张府上作客一般,毫不客气。这是黄绣球的一片激发性情,想必与那毕太太话更投机,故而如此。实在也是做书的化详为略,省得拖沓烦絮的法子。

    却说那毕太太听完黄绣球那一篇话,且异且叹,心中也把黄绣球引为知己,只说:“可惜我要急于回去,不能在此与黄嫂子多盘桓几日。我去后耳听消息,你等张先生病好全了,把你的事商量停妥,请你通个信与我,有什么见得到的,我自然回信告诉你。或者秋凉后九十月间,我特地再来一趟,就长住些,帮你点忙。难得我们女子中,在这内地里,有你这黄嫂子这种人,不可多得。今日幸会,实在佩服。”黄绣球笑道:“我本晓得什么!像你毕大嫂子周游外国,利己利人,才算是女中豪杰。如今张先生的病总还仗你调理几天,再耽搁些。你府上原籍地名,同张家嫂子是怎样一宗亲戚,我方才请教的还不清楚,请你再叙一叙,想同你仰攀个姊妹称呼,连着张嫂子,三个人通一个谱,不知可不嫌唐突否?”张先生的妻子忙道:“我使不得,他是我母亲的婶婶,比我长两辈呢。”毕太太说:“也罢,就是我两人自此以姊妹相称,不用那俗例,写什么帖子。我有一张名片交给你,做个纪念。你也写一张名片给我便是。”张先生的妻子一看那名片,只是二寸多长,一寸多阔,白白的一片厚纸,上面当中有五个字是印刷的,问:“这就是名字吗?”黄绣球接来看时,正是“毕强字去柔”的五个字,便说:“我没有这样名片,也没有什么表字,请你就代我写一张,并起一个表字出来,如何?”毕太太道:“表字没有何妨?我也没有这样的空白片纸,替你拿洋纸裁一个,你自写一个名字在上面,交与我就结了。”黄绣球说:“我的字断不能写,还请代写为是。”

    这里女宾主三人与一班妇女方在叙谈,闻得张先生从卧房内呼唤他妻子说道:“黄嫂子在这里,黄通理先生来了没有?”他妻子答道:“今日未来,可要请他一声?”黄绣球接口道:“前几次,他原有话要同张先生面商,只因贵体违和,未得晤叙。明日如果张先生精神好些,我回去叫他来请教些就是了。”张先生说:“没有别的,我想起前次通理先生要捐办学堂的事,这具禀捐款,是极容易的公事,倒是学堂章程,一时难定。我们舍亲毕太太,他曾在外国学堂读书多年,虽是习了外国医的专门,却于中外普通学问,很讲求过的,凑巧好请通理先生大家谈谈。”毕太太闻此言,又谦说:“我也只得一知半解,不懂什么。方才听我黄妹妹叙他的近事,真可谓女志士,非我所及。我们两人现已认为姊妹,等我回去一趟,再出来,说定与他帮忙,是我女子们可尽的义务、可达的势力,断不敢放弃推诿的。”黄绣球道:“原来姊姊尚有如许才学,不肯自露,更叫我自觉粗卤,论起来就该拜姊姊为师了。姊姊在此,既须为张先生调理病症,又急欲回府,不免有点烦冗,倘还能留些空儿,明日我再同我家通理来聆张先生的教,顺便请姊姊再指示些。”

    张先生听说道:“如此甚好,你二位也不必客气,明日通理先生来,商量定了,我等一两天也就要进省办公,打听办学堂的文书几时发出来,便可乘机具呈。”黄绣球说:“外面告示是已经出了。”便把黄通理所说的告示大意,告之张先生。张先生道:“这两日正在考决科,怎么那办警察学堂的告示也出来了?我在病中,可就不得个信儿。据这告示的意思,真不上紧,真是那句话,要等上司催下来,再拿无款可筹四字搪塞。如今我们捐款请办,定可批准。所怕题目太大,捐的人独力难支。通理先生想先办一个私立家塾,也是不错。既名家塾,更由得我们自定规模,自立派头。这是毕太太优于布置的,包管与通理先生见了面,一定意气相洽,有说有商量的,其事易成。”黄绣球不胜欢喜,又谈谈说说的。外面报道黄先生家打发人同小轿子来接了。黄绣球道:“我是要走,不要坐轿子。”遂回绝轿夫,叫来人领了他儿子,辞了张家,订期明日再见。

    回至家中,黄通理先问张先生的病情如何,黄绣球告以一切。黄通理也十分兴会,说:“张先生病了这一个多月,还把我们的事切切在心,可见实是个热心热肠的人。”说话之间,天色近晚,那黄绣球的房分兄弟找了上门,不免叙些寒暄礼节,带了些广东澳门香港各处的土物送来,问道:“姊姊今日与毕太太谈了这一天,可提起我没有”黄绣球道:“这不便就提,看毕太太为人极好,想必平日待你必不是那薄情仗势的。他叫你什么名字?你可仍旧是小时候的名字么?”那人道:“我自从卖为猪仔之后,就被他们改叫做唐顺仔。去年跟了毕太太,也就仍旧叫唐顺仔。”黄绣球说:“你小时的名字,可还记得?”那人道:“我小时候名字叫复华,怎么会忘记呢?”这复华与黄绣球、黄通理又各自细谈了好些。

    末后黄绣球说:“毕太太在这几日内须动身回府,你且跟着他同去。随后我只说有个兄弟,自小分散,闻得在他那府上相近一带,写信托他访求,那时再作个巧相逢,始为光傥。”复华道:“甚好,今晚来得已久,我要去了。我已是无家之人,可怜飘泊十几年,得此意外欢叙,还要姊夫姊姊念着父母之情,格外看待。我积蓄得外国金洋百余元,藏在身边。内地既无可换,明日想送来姊姊这里放着。姊夫要有正用,尽可托人到上海去换了使用。大约合着本国洋钱,也有一千多呢。”黄通理问:“此项为何向来不存放毕太太处?你跟他年把工夫,为何积蓄得这多?”复华道:“一半是辛苦攒聚的,一半是佣资赏资。在广东原是放在毕太太处,临走时,他说他到东到西,行踪不定,途中或与我分散,交给我自己收存。毕太太他的款子,也不多,也是胡身带了走的。”黄绣球道:“这个你交放于我,原可放心,惟如今既仍跟着毕太太,万一他问起你来,不实说,就难以支吾;一实说,倒不好,不如你还带着为是。再者,我明日同你姊夫还要到张家会毕太太,你仍不要露面;便露面,不要露出神色来。”复华答应着辞去。

    刚送出门口,只见黄祸掌着灯笼,急喘喘的走进来说:“那决科的案出了,怪稀奇的,取了两名备取,就是我同你,你在先,我在后。向来决科没有备取名目这必因我们做的两本,本在不取之列,又因是决科,一榜尽赐及第,故附在后头,这宾兴费总可以领得到手。我们只要去下场,中出举来,管他备取不备取。”黄通理听这些话,不耐烦说:“我不想下什么场,我这宾兴费也让你去领了就是。”黄祸喜道:“这个何必,你也不必因此灰心,不相信那阅卷的怎样瞎了眼,把你的卷子看得这般低。我与礼房相熟,我去把你我的即刻领他出来,看是何批评。”黄通理越听越厌,也不则声。黄祸一翻身,提着灯笼便走。黄通理对黄绣球道:“这真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时常来搅扰不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