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力不错。
被大国欺负的同时,莒国也欺负周边的小国。他们夺取了杞国的牟娄,吞并了向国、鄫国。
莒国有一个问题跟邾国一样糟糕,那就是他们的公子大夫们喜欢逃亡到齐国和鲁国,而且也是带着封地逃过去。就因为这个,莒国的地盘逐年缩小。
到战国初年,莒国被楚国所灭。不过不久,被齐国夺得。
《墨子•;非攻中》记载:东方有莒之国,其为国甚小,间于大国之间,不敬事于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是以东者越人夹削其壤土,西者齐人兼而有之。
莒国历史上留给人们的故事不多,这大概与他们始终没有融入周文化有关。不过,他们还是和齐国人联合贡献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不是秦朝的事情吗?据考证,其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齐灵公攻打晋国之后,回头顺道攻打了莒国,结果大将杞梁战死(事见第一五一章)。两国随后讲和,齐军返回国都临淄。在城郊,齐灵公遇上了杞梁的妻子,于是向她报告了杞梁战死的噩耗,同时表示吊唁。杞梁的老婆不干了,她说:“如果我家老公有罪,也就不用您吊唁了;如果是为国捐躯的烈士,那就该到我家里吊唁,在这荒郊野外的,吊什么唁?我不接受。”
齐灵公大感惭愧,第二天登门吊唁了。
这段故事,随后几经演变,且看这个演变过程。
到了战国时期,《檀弓》一书引曾子的话中对这段故事作了修改:“其妻迎灵柩于路而哭之哀。”
从这里开始,哭了。
《孟子•;告子下》中,淳于髡的话又作修改:“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从这里开始,不仅哭了,而且善哭,而且成了国俗。
西汉时,刘向在《烈女传》中写道:“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即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到这里,重大进展,哭倒了城墙。
东汉时,有《杞梁妻叹》琴曲,并称曲系杞梁妻自做。
到这里,不仅哭,还有歌了。
西晋时,崔豹《古今注》中进一步写道:“杞梁妻抗声长哭,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而死。”
现在,哭倒了杞国都城,然后投河自尽。莒国人杀了她老公,结果她把杞国的城墙哭倒了,杞国人到哪讲理去?估计就是这次被哭倒了城墙,晋平公才派诸侯们帮他们修城墙吧。
到了唐朝,诗僧贯休作诗《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贯休直接把杞梁变成了秦朝人,并被筑在城墙里,其妻哭崩了秦长城。
再后来,杞梁的老婆正式有了名字:孟姜女。
当然,除了和齐国人合作了孟姜女的传说,莒国其实还为无数的故事提供了一个素材。
鲁昭公年间,莒国国君庚舆荒淫残暴而且喜欢玩剑,每铸成一把剑,就要用活人来做实验,莒国人对他十分仇恨。终于,有一个叫乌存的大夫率领国人起义,庚舆怕得要死,想逃到鲁国去,可是又怕乌存在路上杀他,有人就对他说了:“你尽管走,乌存以勇敢就可以出名了,没必要再靠杀你搏眼球了。”
于是,庚舆逃到了鲁国。
想一想,是不是有无数的故事里,暴君每天或者每做一件什么事情就要杀一个人的?其思想源泉都在庚舆这里了。
——小国生存
小国生存于大国之间,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类似以上的国家,他们除了受欺负,还是受欺负,不像郑国鲁国这些国家,除了受欺负之外,还能欺负别人。
中等国家可以依靠结盟,获得超级大国的保护,尽管有时也没有尊严,但是生存是有保障的。而小国面临的问题就是,跟超级大国结盟,邻近的大国也不放过自己,而自己又缺乏存在的战略价值。那么,怎么办?
以上的几个小国苦苦求存,受了几百年的苦,颠沛流离妻离子散之余,最终还是被兼并。客观一点说,越早被兼并越好,类似申国息国魏国韩国,从前被侵略,一旦被楚晋这类大国兼并,立马成了侵略者。
所以,小国的存在,对于该国的老百姓来说不是好事。如果小国君主真的为百姓着想,就该主动带着国家归附于周边的大国。
第一五九章 王子围
晋国人女齐从鲁国走了,转年的春天,楚国人来了,来的是蒍罢。
楚康王薨了之后,太子熊员继位为郏敖。令尹屈建卒了之后,王子围继任令尹。王子围是谁?就是上下其手那哥们。
蒍罢前来,属于友好访问,因此,鲁国的接待也很周到。除了鲁襄公的国宴之外,叔孙豹还安排了私宴。
“据说王子围做了令尹,怎样,执政情况怎么样?”叔孙豹问起来,王子围的名声一向不好,所以叔孙豹有些担心。
“嘿嘿,我们这些小人为了混口饭吃而听人使唤,就这还经常担心完不成任务而受批评,哪有功夫管那么多。”蒍罢说。
“说说观感也行啊。”
“没有。”
“别人有什么看法?”
“我是真不知道。”
叔孙豹再三问,蒍罢再三不肯回答。
等到蒍罢回国之后,叔孙豹对鲁国的大夫们说:“楚国令尹可能要发动政变了,蒍罢肯定是帮凶,他之所以闭口不谈王子围,就是要替他掩饰。”
王子围真的要发动政变了?
——命运的安排
王子围,楚共王的儿子,楚康王的弟弟,现任楚王的叔叔。此人身材高大,体格魁伟,双目如炬,典型的南人北相。
当初,楚共王没有嫡子,宠姬所生的庶子倒有五个,该立谁为太子呢?楚王于是祭祀了神灵,然后把一块玉璧在神灵面前展示,说:“请神灵帮我确定谁来当太子。”
祭祀之后,楚共王把玉璧埋在祖庙里,然后让五位公子斋戒,按长幼顺序依次入庙下拜。楚康王第一个下拜,两脚跨在玉璧两旁。
“正点。”楚共王暗说,太子就是康王了。
尽管太子实际已经确定,楚共王还想看看另外四个儿子怎样。
第二个进来的是王子围,王子围站得靠后了,但是下拜的时候,一边胳膊压在了玉上。
“嗯,这小子估计还有点福气。”楚共王自忖。
第三个进来的是子干,第四个进来的是子皙(公子黑肱),这两位根本不着边。
“唉,唉。”楚共王连着叹了两口气,这两个儿子看来不行。
最后一位进来的是小儿子公子弃疾,那时候刚刚两岁,是抱着进来的。弃疾稀里糊涂拜了两次,结果两次的手都压在玉璧的纽上。
楚共王皱皱眉头,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后来,楚康王继位,四个弟弟也都顺利成长。
王子围从小块头比别人大,而且性格无赖,喜欢巧取豪夺,什么好处都想要;子干子皙哥俩个性格相近,都比较老实,两人的关系也比较好;公子弃疾岁数小,但是性格沉稳,不惹事,几个哥哥都很喜欢他。
楚康王和屈建先后病故,楚王郏敖还小,于是,新任令尹王子围成了楚国的第一实权派人物。王子围非常欣赏一个人,认为这个人不仅聪明,而且是海龟,谁?伍举。所以,伍举就成了王子围的头号亲信。
“我要做一件实事先。”令尹王子围对自己说,什么实事?杀了穿封戍?
杀了穿封戍对王子围有什么好处吗?没有。所以,他不会杀穿封戍。
王子围杀了大司马蒍掩,罪名是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蒍掩是蒍子冯的儿子。当年蒍子冯就是因为怕这个罪名而不敢当令尹,想不到自己的儿子还是死在了这个罪名上。
蒍掩真有巨额财产吗?当然有,没有的话王子围为什么杀他呢?王子围杀他,就是为了要侵吞他的巨额财产。
现在,蒍掩的巨额财产成了王子围的了,如果今后有人问王子围的巨额财产从哪里来,王子围就可以说:“从蒍掩那里来的。”
除了抢夺了蒍掩的家产,王子围还向楚王租借了楚王的离宫蒲宫。
——王子围永远争第一
按照第一次和平大会的决议,每五年举行一次和平大会。
鲁昭公元年(前541年),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在郑国的虢举行。与上一次和平大会一样,这一次依然是“卿会”,而不是国君大会。
王子围率领楚国代表团北上,他决定要在和平大会上出出风头,展示一下楚国的风采。于是,挑选了三千楚国精兵随同北上。同时,特地向楚王借了服装和器具,准备在大会上使用。
除了参加和平大会,王子围这次去郑国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迎亲。王子围前段时间夫人去世,于是上次和平大会之后就向郑国求亲,结果公孙段决定把女儿嫁给他。所以,这次去也是顺便把老婆娶回来。
刚开春,王子围的迎亲代表团就到了郑国首都荥阳,郑国现在是子产执政,一看楚国人来了数千号人,而且都是精壮大汉,当时心里就发毛了。
“这是来抢亲还是来迎亲啊?”子产立即决定,原定王子围入住城内国宾馆取消,暂时住在城郊的国宾馆里。同时命令加强城防,以防万一。
子产派了子羽去安置楚国人,然后在郊外举行了聘问仪式,算是王子围对郑国国君表达敬意。随后,王子围提出要进城迎娶老婆。
“不行,我们国都狭小,怕是容不下你们这么多迎亲人员,还是在城外举行婚礼吧。”按照子产的指示,子羽拒绝了王子围的请求。
王子围很恼火,心说老子不过是想来炫耀一下,又不真打你们,你们这么不识相,要不是看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