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传-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采取的有力措施。十月革命前,在莫斯科有数万娼妓,苏维埃政府下令取缔妓院并为###设立福利院,进行教育、安排工作和恢复其正常生活。到30年代中期,只剩下3家领有执照的妓院。在会上陈鹤琴代表中国与暹罗等国代表一起倡议,大会应通过一项决议,取缔领有执照的妓院,禁止贩卖妇孺。为此,建议在尚存在妓院的国家和地方,由国联发起开展一场教育运动。此外,陈鹤琴还补充说,此决议草案不仅强调要废除娼妓必须从教育着手,也应提出对娼妓性病治疗问题和使她们恢复正常生活的问题。
  关于加强警方与其他有关当局及私人团体在禁贩妇孺方面合作的问题,陈鹤琴代表中国慈幼协会、世界红十字会中国总会、北京香山慈幼院发言。他介绍了中国的民间机构与政府合作的情况,还专门介绍了中华慈幼协会。该会的工作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三个主要部门,分别负责开展儿童工作、儿童福利和保护儿童工作,其主要对象是16岁以下的儿童;为男、女孩分别各设一所,入所的许多女孩都是从贩卖者手中抢救出来的奴婢。陈鹤琴还提出民间救济团体应坚持的两项原则:(1)对它要拯救的妇孺抱有仁慈之心,并热心于所从事的社会工作;(2)应认识到要救出被贩卖的受害者并非易事,应求助于各种专家的协助。这些原则恰恰是政府所最缺乏的。一些###被救出后仍无法维持生活,结果又重新跌入危险境地。最后,陈鹤琴向大会介绍了世界红十字会中国总会的情况。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的国际性组织,专门从事慈善工作,由德高望重的熊希龄先生领导。该组织会员部分信仰宗教,以仁爱为原则,以服务为宗旨。自1922年成立以来,已在中国各省建立317个分会,在水灾、火灾和战争中进行了大量救灾工作,建立了5所孤儿院、14所产妇之家和175所施药所等。
  在讨论在远东设立国际妇孺禁贩局的议案时,新加坡代表提出将该局设在新国,而陈鹤琴则极力主张设在中国上海,理由是上海是远东妇孺被贩卖数目最多的城市,是杜绝此患的惟一门径,设在他处与此问题的解决无大补益。香港之成为妇孺被贩卖的要港,即可为例。在中国代表团的力争下,最终,大会通过决议,将禁贩局设在上海。据与会的关瑞悟回忆,在陈鹤琴等人的力争下,本次凡与中国有关的议案,“全没有使我国失去应有的权利及保障”。《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第67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
  在爪哇期间,代表团一行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作了多场演讲。听演讲的对象包括商人、教员和小学生等。与其他人所介绍一些唤起对祖国认识的事实不同,陈鹤琴的演讲更为诚恳、动情,详尽地将祖国的可爱之处展现出来,使台下渴望了解祖国情况的华侨十分激动,不少华侨纷纷表示要将子女送回国内读书,将来能为祖国出一份力。在巴达维亚城举行的演讲会前,陈鹤琴胃病发作,疼痛难挨,但他仍然坚持着下床,托人将自己已准备好的演讲稿带到会上念。他对同行的人说:“得到在华侨中宣传的机会太不易了,做教育及社会福利的人,应该尽量去利用它。”
  回到上海后,陈鹤琴四处奔走、多方努力,与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成立了禁贩妇孺问题的研究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 战争与儿童(1)
1932年淞沪战争打响,日军炮火危及上海大夏大学校舍,幼教科即将停办,陈鹤琴找到在该校幼教科担任教师的钟昭华,希望她前往南京担任鼓楼幼稚园主任,这使面临失业的钟昭华喜出望外,同时,她又感到有些忐忑不安。早在1923年鼓楼幼稚园初办期间,钟昭华曾来园短期任教,陈鹤琴对她有所了解。鼓楼幼稚园在国内享有盛名,又是陈鹤琴从事教育研究和实验的基地,而陈鹤琴自己在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任上,无法分身,只能定期去宁指导工作,因此需要一个全面负责和主持园务的主任。陈鹤琴直截了当地对钟昭华说:“这次我决定请你到鼓园去全面负责,担任园主任工作,是因为鼓楼幼稚园需要整顿。我认为你是最适当的人选,而且我也相信你可以把工作做好,并且一定可以做成功的。”
  钟昭华曾回忆:当我最初重返鼓园时,我的最深印象是园舍如旧,大班幼儿已经升入小学,只剩下小班的幼儿……《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第118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886年7月。钟昭华到任后,立即着手扩建园舍,扩充招生名额,增聘教师,充实设备,布置室内外教育环境,搞好一切基本建设。过去,出于实验研究的需要,鼓楼幼稚园在园幼儿的数量一向不超过30名。钟昭华与陈鹤琴商量后,决定破例扩招,分大、小两班。据记载,当时要求入园者众,在园幼儿数量从起初时30名,陆续增加,最多时达到120名。教师也从原来的1名增加到4名,她们都曾受过幼教专业教育,分别来自杭州弘道幼师、南京女中幼师和南京晓庄师范。
  钟昭华写道:由于幼儿数的增加,相应增加幼儿午睡的地方和两个班级活动室,从1933年起,先扩建假三楼以解决午睡的问题,1935年扩建了大礼堂,平时用活动木板隔成两间活动室,开大会时,就拆去木板,作为集体开会的场所。《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第118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886年7月。为了园舍的扩建,陈鹤琴几次来宁,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共商扩园工作。家长们自动组织起来,广募资金,就连盖房的建筑设计工作,也是由家长承担的。幼稚园的许多教学设备,如唱机、收音机、摄影机、钢琴和海氏大积木等也都是来自家长们的赠予。幼稚园与家长的这种联系,不仅满足了教学上的需要,也使家长们对幼稚园的发展更加关心。
  按照陈鹤琴的办园宗旨和主张,要让幼儿的大部分时间在户外活动,吸取新鲜空气,在日光下游戏活动,以保证幼儿的健康。由于园舍的容量有限,幼稚园经常组织各班幼儿轮流在户外进行教学活动,并利用户外一切空隙,划分区域进行游戏活动。园内的游戏设施都是按照陈鹤琴多年的研究成果设计、制作并逐年增加的。游戏器具包括六面平台、摇马、秋千椅和各种供幼儿推、拉、跑的玩具小车,以及练习滑跑的滑冰车等。陈鹤琴在设计了六面平台后,又在平台下面设计了沙坑,以保证幼儿的安全。游戏场是一块大草坪,四周种植了四季常青的花木。草坪上,幼儿们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游戏,非常尽兴和快乐。
  园内的房屋周围种植四季不同的花卉,另为幼儿们开辟了一块小花园,设置了花坛、小亭,种植樱桃、桃子、枣子等果树。此外,还开辟了一块小菜园,种植豆类、蔬菜、瓜类,并备有各种种植用的小工具。在花园和菜园旁边,设有小动物园,饲养鸡、鹅、兔、山鸡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儿童认识自然,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自己动手。

三 战争与儿童(2)
此外,室内设备如各班幼儿所用桌、椅、摇椅等也都是按照陈鹤琴亲自设计的图纸制作的。陈鹤琴还亲自指导并设计制作了数套大、小积木,供幼儿游戏。
  幼稚园必须编制课程。按照陈鹤琴所提出编制课程原则,一是凡在幼儿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和可以获取经验的;二是凡是幼儿能学的而且应当学的;三是以自然、社会为中心的课程计划,既要能体现课程计划性,也要考虑偶然发生有兴趣的事而体现灵活性,将教师的计划安排与幼儿的兴趣及其自发的活动结合起来。
  陈鹤琴主张,将教材组成一个整体,各科围绕中心取材,体现出教材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由于幼儿年龄不同,在选材上要有难易、简繁之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教材也就由浅到深的顺序前进而体现出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选定自然或社会中心后,各科教学围绕中心主题选取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在教材选用方面,考虑各班年龄不同而选取不同程度的教材。陈鹤琴不赞成对幼儿进行教育只限制在几堂课内,他认为对幼儿的教学不能像对大学生那样,一科一科地教,并且各教各的,这不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
  有一次,在以“秋天的收割”为中心内容集中教学时,重点放在了教育幼儿了解秋收的意义、秋收什么、怎样秋收等,很自然地就结合到幼稚园的秋收,因为这是幼儿亲身体验的,由他们自己种植的豆、菜、瓜等也要收割了。
  幼稚园将一天里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幼儿,以使他们能够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做游戏、图画、唱歌、讲故事、搭积木、阅读或喂养小动物。幼稚园通常不干涉幼儿的活动,但教师必须了解幼儿自己想做、想玩的动机,有针对性地随时进行引导教育,而不能放任幼儿漫无边际、自由散漫地活动。这就要求所有教师对幼儿的活动爱好、心理特点、生活习惯和兴趣所在都能了如指掌,同时自身也须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真挚的爱心。
  钟昭华回忆道:各班的教学活动时间、次数按年龄不同有区别。上午各班至多两次集中教学。下午中、大班幼儿有读本,采用陈鹤琴先生编的《幼稚园课本》。小班下午只有午睡与自由活动。各班教学时间从小班的十至二十分钟到中、大班的二十至三十分钟。这样,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自由活动、户外或室内游戏等。这是幼儿一天在园生活占用最多的时间。《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第123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886年7月。教师们经常带领孩子们参观火车和轮船,或到栖霞山、玄武湖、中山陵、植物园等处远足、旅行,或登上紫金山天文台,通过天文望远镜了解苍穹的奥秘,还到金陵大学农科的种植园、饲养场、养蚕室和附近的池塘、鼓楼公园,学习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