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赖违反禁令擅入内地传教,以传教为名犯下滔天罪行,最终被朝廷绳之以法,完全是罪有应得。但是在消息传回法国以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进一步取得教会支持,巩固军事独裁及扩张大资产阶级的海外权益,提出“为保护圣教而战”口号,向朝廷发出了战争的叫嚣。
就在这件事发生半年以后,广州发生了后来称为“亚罗号事件”的朝廷水师查禁走私案件。早在1853年,英国串通法国、美国凭借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有“恐不无稍有不变更之处,应俟1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的说法,以利益“一体均沾”为借口,英国提出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条约》,法、美亦趁机提出修改《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当时因英、法正陷于同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以武力东顾中国,美国因兵力有限,也无法对华单独一战,三国权作暂时容忍。到了今年,《黄埔条约》《望厦条约》12年届满,美国率先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此时,克里米亚战争已经以英、法的获胜俄罗斯的失败而告结束。美国的要求是由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伯驾提出的,修约要求当然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国便一直寻找借口。这个借口终于被他等到了。
在朝廷同英法美等国在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以后,在五个通商口岸就出现了许多的洋行代办。这些洋行代办,借着洋人的威风,性走私之实。在广州有一个洋行的买办方亚明,他同时也是一艘100吨的商船“亚罗号”船的船主。方亚明雇用英人为船长,常航行于港、澳、广州、汕头之间,名为运货,实则与海盗相勾结,专干接赃勾当。因该船曾被海盗夺去。方亚明为了方便于走私,曾在香港英国政府机关为“亚罗号”商船领过登记证。这次次,该船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于广州黄浦。
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接到民众报告,说是在“亚罗号”上有海盗,并涉嫌走私。他遂带领兵勇登上了停泊在黄埔港“亚罗号”船,并逮捕了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海盗嫌疑的水手。这条船的船长虽然是英国人,但在梁国定查捕时,并没有难为英国船长。事件发生后,英国船长向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做了报告。巴夏礼接到船长的报告后,内心一阵狂喜,机会终于等到了。这巴夏礼,乃是苏格兰人,巴夏礼自幼丧父,由叔叔扶养长大。十三岁时他来到澳门,投靠一位嫁给普鲁士传教士的表姊。在那里他学了一年汉语。次年,英国特使璞鼎查选他作为随员,带着他参加了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字仪式。
此后巴夏礼历任英国驻厦门、福州、上海领事馆的翻译员,追随英国第一代驻华领事,多次跟中国官员交涉。在同中国人的交涉中,他逐渐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看法:跟中国人打交道,要想免除麻烦,唯一途径就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坚定的立场和不可通融的态度。在任何事情上,不管它多么细小琐碎,多么不足轻重,都不可轻易让步,否则中国人就会得寸进尺,没完没了地提出新要求。仪式上和文字上的任何细微末节,尤须仔细检查,因为中国官员从小受到训练,相信权威来源于细节。拿细节做文章,在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
三个月前,巴夏礼才从英国回到广州任职。在英国的时候就以他对中国事务的独到观察,给英帝国的外交部留下深刻印象。首相巴麦尊、外相克兰顿和副外相哈蒙德都亲自跟他作了长时间的谈话。等他回到中国接手广州领事时,他和驻华公使包灵以及英国外交部之间,已经就对华强硬立场达成共识。达成了一个新的观点是:对华交涉,“调子一定要高”,绝不让步,绝不放过一件小事,一有机会就要提出广州入城问题。这天,贤丰六年九月初十,西历一八五六年十月八日,巴夏礼听得“亚罗号”船长英国人肯尼迪来报“亚罗号”被查禁,他亲自带人赶往现场。此时粱国定战船,停泊在永清门外,被抓的船员还在船上。巴夏礼登上船,便即要求将所有被扣水手交还给他。根据道光二十三年《虎门条约》,英国船只上任何船员,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中国方面不得单方面逮捕。如果他们有犯法情事,须知会英领事,由后者进行调查,决定是否移送中国官府。
梁国定自然不会答应他的要求。在他看来,这不是一艘英国船。而且水手中夹杂有朝廷通缉的江洋大盗,证据确凿,大清水师完全有权抓人。再者,此事已经报告上官。没有上官命令,绝不放人。
整个交涉,巴夏礼态度强硬,用词严厉,指控他们严重违背协议,必须立即放人。船上的水兵们对他的要求嗤之以鼻,针锋相对。巴夏礼威胁说要强行索人,水兵则说你的人胆敢强索,我们将不惜动武制止。争执中,巴夏礼揪住了一个水兵的衣襟,这个水兵顺手给了巴夏礼一巴掌。
回到领馆,巴夏礼立即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说“亚罗号”乃是英国船只,声称水师上船捕人有损领事体面;且广东水师曾扯下了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这是对英国国旗的侮辱,也是对英国的侮辱。巴夏礼要求叶名琛送回水手,赔礼道歉,并限24小时内答复,否则将以武力解决。公函发出后,他有向驻华公使港督约翰·宝灵寻求支持,包灵审议为然,两人并蓄意图谋定将此事扩大,以取得再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正当理由”。
面对巴夏礼无端挑衅,叶名琛一面据实复函驳斥,直指亚罗号乃是中国商船,虽然在香港登过记,但已经过期六天有余,而且过期后该船一直未悬挂英国国旗,何来水师扯旗之说?一面因害怕事态扩大而屈服于英方的压力,将逮捕的12名水手送到英国领事馆。但当两广总督叶名琛将12名犯人全部送往英国领事馆时,巴夏礼不但借口礼貌不周,拒不接受,连叶名琛的信也不打开看。
次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厘率领英国军舰悍然闯入珠江内河,攻陷中流沙炮台和海珠炮台,并炮轰广州城。也就是在这一天,原本想妥协的叶名琛被激怒了,他发布告示,激励人民杀敌,斩首一级,赏银三十。布告中说:
“太子太保两广总督部堂叶,为晓谕事:照得英夷攻扰省城,伤害兵民,罪大恶极,合行晓谕,公同剿捕。为此,仰合省军民铺户人等知悉,尔等务戮力同心帮同兵勇,但凡见上岸与在船滋事英匪,痛加剿捕,准其格杀勿论,仍准按名赏三十大元解首级赴本署呈验,毋稍观望。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在发布布告的同时,为调动他国向英国施加压力,他还通告各外国使节。通告中说:“用兵之际,恐无暇保护贵国民人之处。特预告知,倘有疏失,惟向英国巴领事是问,勒令伊赔偿也。”
英军炮火集中轰击广州新城城墙,至日暮,城墙被轰塌一缺口。次日,英军百余名攻入新城,巴夏礼随兵进入总督衙门。叶名琛因上午去文庙行香,避居广州新城巡抚衙署,不在总督衙内。当日晚,西马縻各厘因兵力不足,无法占据广州,从城内撤兵。
此后,英军连续炮击广州,并三次照会叶名琛,提出道歉、入城等要求,叶名琛则三次复照予以拒绝。西马縻各厘照会叶名琛,表示决绝,发动英军攻毁猎德炮台,虎门炮台。英国公使包灵前往广州,要求入城会晤,仍为叶名琛所拒绝。
面对英国人的锐利攻势,叶名琛一无足恃,惟有保持镇定,硬着头皮顶住。在他看来,包灵、巴夏礼不过虚张恫吓,西马縻各厘的几艘军舰,几百名兵丁,能量有限,只要能顶下去,英方必无计可施,穷理自退。因此,尽管英方的炮弹和照会交错而来,叶名琛始终以温和而坚定的言辞,拒绝英人进广州城谈判的要求。他说:“办事不顺人情,即是有违天理。”现在人民不高兴你们来广州城,我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正面打不过,叶名琛就发动兵勇民团,不断对英军进行骚扰,使其不得安宁。兵勇民团充分发挥了对敌斗争的积极性,运用各种手段和英军发起了战争。一天晚上,一艘满载炸药的沙船,在临江一座房屋附近爆炸,房子里正有三百名英军酣睡,差点儿被炸死。另一天晚上,四只火筏顺水漂到英舰旁边,烧将起来,引起船上一片混乱。十月十五,英舰外围一条防卫用的沙船,触到中国人抛来的火药瓶,爆炸烧毁。第二天,两艘水雷在英舰旁提前爆炸。
就这样,广州附近的水陆战事,打打停停。英军虽一再获胜,然兵力不足,无法长期作战。西马縻各厘于十二月先从商馆撤军至河南凤凰冈,最后又从凤凰冈再退出了珠江。巴夏礼在向包灵寻求支持之后,向国内发出了增兵的请求。而与此同时,叶名琛的八百里加急也送到了贤丰帝的面前。这时贤丰帝还没有从剿灭河南的捻军的喜悦中回复过来,正筹划着让河南直隶的大军直扑山东,剿灭人民军。一劳永逸的杰出江北的隐患,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太平天国。叶名琛的告急并没有在贤丰帝和他的大臣们当中引起重视。洋人,洋人在中国能有多少兵,也就是骚扰骚扰罢了。他们不就是为了银子吗?顶多到时候给他们银子嘛。儿国内的反叛,那才是心腹大患,定要剿除不可。不然,江山不稳呀。
王宝堂带一军在河南遇到的是和春,和春的大军在河南已经与先期进入的人民军有过交手,屡战屡败,和春与捻军作战倒是丝毫不惧,可是是听到人民军就头疼。人民军一军进入河南后,王飞制定的是“蛙跳”战术。要求一军不顾后方,大踏步前进,迅速占领河南南部的广大地区。首先注意的是在运动中寻求歼敌的机会,尽可能的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一军拥有三个师,这三个师就是三只拳头,一只拳头向着南阳这个与湖北交界的中原重地。一只拳头直指遂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