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康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康熙-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人家白天老和尚训练小和尚练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他偷着看。
  有一天,老和尚下山了。
  老和尚下山以后,这个吴六奇对老和尚的徒弟小和尚说:我看看师傅天天教你们,你们的武艺学的怎么样,跟我练一段吧!
  结果一下子,吴六奇把人家小和尚打死了。
  吴六奇打死了人以后,自己没敢跑。他自己把自己给绑上,等着老和尚回来以后,吴六奇对老和尚说:师傅,我把你徒弟给打死了。
  这个老和尚一听,就对吴六奇说:人死不能复生!这样的乱世,你给我演练一段,你怎么就把人给打死了呢?
  当时这吴六奇就给这老和尚演练了一段。
  老和尚就对吴六奇说:你简直成万人敌了,你比我都强。也好,正好你就维持寺庙的秩序吧。
  后来,每天晚上都是吴六奇打更!
   。。

9。康熙皇帝智擒鳌拜之谜(5)
话说这一天的晚上,和尚庙来了一只老虎!
  老虎进来以后,吴六奇三下五除二就把老虎给打死了。吴六奇把老虎给打死之后,和尚庙又来一只老虎——那个时候华南虎也多,不像现在你满世界都找不着——刚才打死的是母老虎,这时又来一只公老虎,结果吴六奇三下五除二又把公老虎给打死了。
  这个吴六奇简直就叫武学奇才,天生勇武,打老虎这一段堪称武松在世!
  这个时候,他的师傅——这个和尚庙里的老和尚就说了:你下山去吧,不是我这儿留不住你,现在这个世道正是动荡之际,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你下山建功立业去吧。
  吴六奇下了山以后去投奔谁呢?
  4.从乞丐到总兵的吴六奇
  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乱世,大家都在乱跑。结果,不但吴六奇下山建功立业的梦想没有成功,反而吴六奇变成了一个要饭的乞丐了。
  就这样,乞丐吴六奇每天要饭,最后吴六奇从广东要饭要到了浙江海宁。
  说到海宁这个地方咱们又得谈谈查伊璜他们家了,查伊璜他们家当时是浙江海宁的望族。
  所以乞丐吴六奇到了浙江海宁,正好要饭要到查伊璜他们家门口。
  查伊璜一看,这儿一乞丐,不但给了吴六奇几两银子,还收容了吴六奇。
  话说后来查伊璜家遭到清朝文字狱的迫害、即将满门抄斩的时候,吴六奇想到了当年人家对自己有恩,应当涌泉相报,马上告知查伊璜家,让他们准备一下,这才让查伊璜家留下了后代。
  所以才有现在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和金庸的武侠小说!
  这真是一段美谈。
  问题在于,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曾经几次说到吴六奇这个人。后来这个吴六奇在战场上也是有所建树的,在剧中他又是九门提督这样一个高官,他在历史当中是不是真的是上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官呢?
  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吴六奇这个人的官很小,他当的官最大的官就是一个总兵。而且就在他家乡当总兵。
  吴六奇这个人这点好,当官了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和尚师傅,于是吴六奇满世界找他的老和尚师傅。结果当然是没找到!
  怎么办呢?吴六奇有办法,他在他的家乡建了一个寺庙——太平寺。在这十多年里,他修筑了多处炮台并督造了大批战船,还重建了饶平县城,同时重修孔庙和乡贤祠。
  《鹿鼎记》说吴六奇是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那可不是真的。
  吴六奇这个人,他这一生最大贡献是什么呢?
  吴六奇这个人,他这一生最大贡献就是在明清之际有一次战役——是清军与郑成功打仗,结果吴六奇率领的清军拿下了广东揭阳。拿下广东揭阳以后,吴六奇把郑成功手下的一个大军官给俘获了,这个大将叫黄梧。黄梧这个人后来经过吴六奇的教育,归降了大清朝。黄梧这个人后来在清军要收复台湾的时候,派谁去收复台湾呢?是黄梧这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康熙皇帝推荐:我给您推荐一个人!黄梧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康熙皇帝推荐的这个人是谁呢?施琅。
  5.吴六奇是否经历过智擒鳌拜
  我们的故事一岔岔到那儿去了。
  看来这个吴六奇真是一个奇人!
  关于施琅这个人,我们会在后面的内容当中会给大家介绍。
  这儿还有一个就是当时查伊璜,他就是跟吴六奇关系很好!
  据说,事后,查伊璜很感激吴六奇。特地送给吴六奇五个字——我们在新闻报道中也看到过——叫做“海内奇男子”。所以也算是传为一段美谈了。
  但是吴六奇可从来没有当上过九门提督,而且这个人死在1665年。而康熙皇帝智擒鳌拜是在1669年。也就是说,早在康熙皇帝智擒鳌拜这个事情发生的四年前,吴六奇就死了,就不在了!所以九门提督吴六奇保卫皇帝这种事情,应该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而且吴六奇也就不可能当上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更加谈不上是打入敌人内部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0。吴三桂抗清谜案(1)
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用了很多的篇幅说了这么一个事件——平定三藩之乱!
  我们要先给大家解释解释,这三藩之乱中的“三藩”是怎么回事?他们为什么要叛乱?
  一、清朝初年的“三藩”
  其实,在清朝初年,实际上不是只有“三藩”,而是有“四藩”!这“四藩”中,除了我们马上要重点讲解的吴三桂之外,还有“三藩”!
  1.孔有德
  孔有德,出生时间不详,明末清初的一员武将。今辽宁省辽阳市人。矿徒出身,曾是辽东海盗,后投效毛文龙,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
  毛文龙后为袁崇焕所杀,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来投登莱巡抚孙元化。1631秋,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将明朝大将祖大寿围于城内。
  这个时候的孙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当这些援军抵达今河北吴桥的时候,孔有德却以部队给养不足为借口,发动兵变。
  兵变后的孔有德自号都元帅,和他一起发动兵变的还有李九成和耿仲明,他们一路攻城夺地,迅速围困了登州城。1632年旧历正月初二的后半夜,孔有德率军将登州城占领;正月初四,叛军占领水城。
  孔有德的叛军占领登州城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此时的明军一再贻误战机。直到这年秋,明军人马才陆续赶到。孔有德见势不妙,仓皇退守登州。山东巡抚朱大典、巡按谢三宾等鉴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确定划地分守、构筑工事、长期围困、分番攻守、封锁海道、悬赏破贼的作战方案。1632年冬,明军大举攻城,双方形成僵持局面。
  1633年春,眼看登州难保,孔有德率万余人连夜乘船逃窜,投降后金。1636年,受皇太极封为恭顺王,先后率领八旗兵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1644年清军入关后,孔有德随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1646年孔有德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永历政权。1648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1652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尸体被李定国焚骨扬灰。清廷破格为孔有德建衣冠冢。惟一幸存的女儿孔四贞,则被孝庄皇太后收为养女,立为皇妃。
  孔四贞死后,被埋葬在北京西郊,她的坟墓也就是我们今天北京的公主坟。
  2.耿仲明
  耿仲明,祖籍山东, 1604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盖县)。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陷登州,自称总兵官。1633年春从孔有德渡海降后金。1636年被清朝政府封为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1644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旋以匿逃人,惧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子耿继茂袭封,驻广州,又移福建。继茂卒后,继茂子耿精忠袭封,后随吴三桂叛清。
  3.尚可喜
  尚可喜,祖籍山西,1604年出生于今辽宁海城。少年随父从军,为明朝戍守边关。父亲战死后,继承父业。19岁领兵作战,驻防在海上。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生性耿直的尚可喜遭人陷害。1633年率部弃明投金,因战功显赫,部队被封为“天助兵”。不久,尚可喜晋升为总兵官,继而被封为智顺王。随清军入关作战,行军3万里,足迹遍及10余个省,征战70余次,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加封为平南王,很快又被加封为平南亲王,镇守广东达20余年。
  尚可喜一生中最鄙视的人便是吴三桂。在尚可喜晚年,驻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清王朝江山岌岌可危,驻守广东的尚可喜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坚决痛击叛军。在援军未到之际,他几次准备在兵败时“举火自焚”或“上吊自杀”,誓死抗击吴三桂叛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0。吴三桂抗清谜案(2)
1676年,尚可喜已病入膏肓。临终时,他叫家人搀着遥拜北方:“不能杀贼,死有余辜。”之后尚可喜病死于广州。康熙闻讯,特遣国子监前往致祭,并御赐祭典、祭文,赐谥号为敬。可以说,这是历朝政府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问题在于,刚才我们讲到的这“四藩”中除了孔有德在1652年兵败自杀、为清廷捐躯之外,其他“三藩”为什么又要降而复叛大清王朝呢?他们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叛乱的“三藩”中的最为关键的人物——吴三桂谈起!
    二、让人搞不明白的吴三桂
  1.吴三桂和吕布
  说起吴三桂,倒使我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是东汉末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