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全球首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窝里的全球首都-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少数民族虽然对外界的汉人抱有抵触甚至敌对的情绪,但因为自己山村有盘子老盘叔他们这样的熟瑶存在的缘故,双方的敌对情绪至少没有那么浓烈;而且因为己方拥有对方所需要的生活物资和缺乏劳动力可供对方进行工作交换,一来二去,这半年多的时间下来,这些瑶民不仅逐渐的在消除对山村、对外界汉人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他们来山村务工的人员也从原来的几十人逐渐增长至超过两百人;可以说,北面数个瑶族居民的青壮人口基本上都已经被自己给吸收干净。而且随着这些人不断的将山村里交换的物资还有信息给传送回去,很多瑶民都知道在这里干活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能换家里缺需的生活物资,因此这个数字估计在秋收之后还会出现一个雪崩式的增长,据老盘叔的大概估算,秋收之后来务工的瑶民能超过五百人!甚至有这么七、八户瑶民已经确定落实在秋收时迁至山村定居!

    既然瑶民雇工的形式一片大好,那么邓时锋他们没有理由就这样放过这么好的人口资源,只是考虑到山村的人口组成成份,山村在吸收大量瑶民的同时也需要吸收大量的汉民,以保证山村的人口成分不能出现不可控制的变化。

    可汉民人口扩大的途径有限,山村从外面购买汉族奴工的效率和数量实在是不容乐观,再加上最新的一批奴工中发现了有人安插进来的密探,邓时锋他们也只能从更远的地方购买奴工来保证队伍的纯净,可这势必会影响人口输入的时效和数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上半年军队向外进行小范围作战抢夺一些人口中所品尝到的甜头,大规模的武装掠夺便提到了三个人的议事本上。

    覃二和老孙头对向外作战掠夺人口行动表示了支持,在攻打方向和重点区域上大家的意见也比较一致,南面和西面是不可能的。南面人口虽多但距离柳州府太近,打这里就意味着能打柳州城,这和捅官府g点没啥区别。西面柳城县和融(安)县虽然距离柳州府远点看似没啥大碍,但流经这两个县的融江和陆路交通不仅是联络柳州府西面和北面的重要交通要道,更是联通贵州的重要经济命脉,打下这里柳州府的大小官员不跳起来和你玩命才怪……东面都是山区实在没啥人口(到后世也是林场没啥人口),因此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北面作为突破口。

    这北面说实在话虽然也是山区,但由于自古一来便陆续有人搬迁进入这里,不仅汉族人口众多,还有很多瑶、壮、苗、侗族人口,在人口数量和民族分布上,都相当符合山村发展的需要。再着就是整个区域的各族人口因为早年间古田起义的缘故,用后世某伟人的话来说那就是这里革命的群众基础相当不错,而且在山村干活打工的那些少数民族人口也可以从中帮助山村建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大家都相当看好北面的区域。

    摊开北面大概绘制的地图,覃二指点着若干个人口聚集点讲述着他们这半年来对北方渗透和信息收集的情况。

    “目前在我们这里干活务工的有十三个村子的村民,通过这些人我们已经和这十三个村落建立了往来关系。而且通过这些村子的连带关系,我们还向北面继续联络上了二十一个大大小小的人口定居点,如果一旦我们动手,这些村子的人虽不敢说直接帮我们作战,但要让其为我们通风报信还是没有问题的……到前天返回的村民叙说,目前我们接触最远的村子已经靠近了古田所一带,而且随着我们联系圈仍然在不断的向北延伸,我估计等我们下半年动手时,还会联络上更多的定居点和村子……”

    “就目前对这些村子的生活情况上看,大家都过的不怎么样,对这造反的事情也没有多担心,大家又不是没干过这造反的事,而且当年古田起事,就这么三五千人也在这里闹腾了百多年,甚至连桂林城都打下来过,只要我们拉旗子出来,就不愁下面找不到人跟随应和!!”

    “不过因为古田所驻有兵卫,大家目前最为担心的就是古田所和沿途各大户们的联手弹压。因此,虽然我不是罗蛋那样专业的军事人员,但要想这一票干的成功,最大的关键就在于起事后要迅速的将沿途各大户、土官还有古田所全部给清除!”

    “从李老财这里开始,到古田所甚至继续向北的这一条线的大户、兵堡还有各种目标,从现在得到的兵力、武器配置等等信息上看,除了古田所有大概超过千人以上的正式军队兵力之外,其它武装据点能直接用于作战的兵力并不多,均不是我们的对手;前段时间黄仕诚做了一个方案,就是在道路交通和后勤运输的允许下,动用一个排护送炮兵直接推三门前膛火炮一路轰上去,把对方聚集的抵抗势力全部轰残!不过这个方案并没有得到通过,把人给轰完了,我们还从哪找人干活啊……”

    覃二带着酒意笑了起来,北面的这些大户、土官还有官府和他们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渊源”,找这些人的麻烦,对于覃二他们这些一路被撵下来的流亡黑户来说可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如果不是山村现在的确缺人口,他并不介意将这些地方的人全部轰死。

    “时锋有句话说的好:‘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根据大概的估算,如果我们能够快速的清除这几个军事要点,拉起大旗形成下面人的跟风,我们能在这一大片的地区获得超过一万的人口,就看我们有没有这个胆子,是把自己撑死,还是缩着胆子饿死自己!!”
098:备战
    “第一列,开火!!装弹!”

    “第二列,开火!!装弹!”

    训练场上,队列中的士官候四一边嘶吼着,一边手脚利索的扳动驱动杆,准确的将吊挂在枪托上的鬃刷伸进枪膛里捣鼓这么几下,随即从扶握枪身的左手手心里顺出一发备弹装填上枪膛,这个快速装弹的动作是士官们在经过多次战斗后总结出来的一个快速装弹的办法。

    在经过几次作战后,大家发现在列队作战过程中,步兵们开枪的射击次数并不多,对面的对手往往在己方连续射击三次至五次后便会在密集的火力打击下崩溃,同时考虑到交战的距离、对方冲击速度这些因素,对于目前山村里的步兵们依旧还是使用纸制弹壳的夏式步枪,发射三次已经基本是极限,因此如何快速发射头三枪便成为士兵和士官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在经过多次的摸索和实践后,大家发现,第一发装弹射击时,左手手心备一发,嘴上用牙齿咬着一发便成为了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做在打完第一发后第二第三发射手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子弹而不用低头伸手去弹盒中摸取,极大的加快了头三发子弹的射击速度。当然,这种办法也不是没有弊端,在下雨天时,过早的将后面两发弹药从遮挡雨点的牛皮弹药盒中取出很容易淋湿弹药,而且如果长时间不开火,咬在嘴上的那发子弹会让嘴咧的很难受也容易让口水沁湿发射药。不过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有办法能加快一发子弹的装填也许不仅能救自己的命甚至能救更多人的性命……

    “二排,全体开火!”

    当身旁排长的吼声再次响起时,候四对着一百米外的标靶扣动了扳机,排枪不仅让射击队列顿时冒出一大片白色的烟雾,十几发子弹也让标靶身上穿出了一批新窟窿。

    射击完毕排长并没有让大家继续射击第三发,因为在队伍的的后面,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哨声,排长吕清明回头望向后方,在后方一百多米的指挥阵地上,一个旗手正挥动着手中的两面红黄小旗发布着手旗语新指令。

    “指令316,成保护左右队形散开,火炮将延伸射击!”

    早已经背诵清楚近百条数字代符命令简语的吕清明立刻明白了指挥部的新命令,让候四带着一批士兵和自己分左右散开让出炮击位置。

    这种手旗旗语是过年袭击战后弄出来的战场信息传递方式,那一次前方的步兵和炮兵信息的脱节不仅造成炮弹浪费,而且炮兵过度的炮击阻截也同时拦住了步兵追击的脚步,考虑到今后自己的军队是多兵种协同作战,对战场信息的交换需求不仅要准确更要及时,要不然轻则延误战机,重则甚至可能会造成误伤这样惨痛的悲剧发生。

    考虑到信息传递简洁性,邓时锋和罗蛋等军官将进攻、防御、后退、包抄、延伸、辅助等不同命令编成了近百条的数字组,开头的第一个数字便能清楚的告诉信息的大归类,然后在后面两个数字确定该归类的大概含义内容,三个数字不仅发送速度快,而且清晰的大小分类也让军官即便记不住细则命令也能从数字手册中找到相应的命令内容,从而避免了冗长的旗语所造成的信息传递时长。(注:目前商船已经淘汰了手旗旗语,军队中目前也只有海军有手旗旗语,但其内容各国都是保密的,故此在这大概猜测方式)

    前方步兵的让开给后方的炮兵腾挪开了射界,在老马这位已经荣升为炮排士官的老兵大声的吆喝下,三门前装火炮被迅速的推到了步兵让出来的炮位上;下助锄、定炮身,在炮排排长黄仕诚吼叫出的射击角度诸元下,带着一众炮兵们迅速的旋扭着炮架上的高低杆和微调着炮身指向。

    “装弹!!”

    炮排排长黄仕诚亲自瞄校一门前膛火炮后吼叫着装弹命令,每门火炮的三号炮手将从五号炮手那接过的连装炮弹搬到炮口,二号炮手拿着炮杆就将炮弹连后面的发射药塞了进去。

    这种炮弹和夏式步枪的定装纸质弹有些异曲同工之处,纸包的发射药和圆球状的炮弹是用细绳连接在一起的,不过中间隔着一层木板,这层木板既是便于固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