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谁来酿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给谁来酿酒-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离太平天国造反尚有数年之遥。若干年后,曾国藩的这番预言竟然都一一应验。   

  再举一例。曾国藩在见到恭亲王奕訢之前,曾看到一张他的照片,曾氏就对他的幕僚说了这样一番话:此人倒是一个翩翩美少年,可惜举止略微轻佻了一些,看来难以托负重任;身处周公之位,却无周公之望。还有一回,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带三个人来见曾氏,曾从外面回来,目不斜视三人,坐定,李鸿章请老师派此三人的工作,谁知李刚开口,曾国藩便径直把三人的工作分派待定。原来曾国藩只看他们的面相即已知他们各自所长。据载,曾国藩对〃相术〃颇有研究,并且总结道: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主意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曾国藩识人有术,如今也渐为世所公认。那么,他识人凭的是什么呢?   

  曾国藩识人之道,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他深知人物心性才情变化的九大征状。〃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哪九征呢?〃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这实际上就是九种识相之法。观神识人,可以辨别他的忠奸贤肖;观精识人,可以看出他是否聪明;观筋识人,可以识出他的胆量;观骨识人,可以知道他的强弱;观气识人,可以发现他是否沉得住气,是否具有临危不乱的素质;观色识人,可以知道他的情绪状态,厚道之人,气色温和柔顺,勇敢之人,气色刚毅,聪明的人,气色豁达;观仪识人,可以识其修养高低,〃端庄厚重是贵相〃;观容识人,可以识其内心品质;观言识人,可以判断其性格,所谓言为心声,性急之人,说话爽快;性柔之人,说话平缓。         

▲虹桥▲书吧▲。  

第26节:英雄慧眼(2)         

  《三国演义》里,有西域使者来访,曹操相貌长得不怎么美,为了不让外人瞧不起中国,他让侍卫扮做自己来接见使者,自己则在身边充当侍卫,事后,西域使者说,曹操身边站立的那个人才有真英雄的气质,一句话识破了曹操的心思,曹操害怕就派人把使者杀了。这就是善于识人的生动例子。   

  二是曾国藩懂得人才的等级层次。〃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材也。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而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一征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末流。末流之质,不可胜论。〃人才的五大等级在此一一分明。兼德、兼才、偏才、依似、间杂各有所称。所谓兼德之人,器识俱深,德才兼备,集中了〃九征〃的所有优点和品德,是圣人领袖之才;兼才之人,在德行方面稍逊于前者,但具有〃九征〃的绝大部分优点,是国家栋梁之才,可以安邦,可以定国;偏才之人,某一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以才闻名,又有气度,可以独挡一面;依似之人,表面上具有某些德才,实则难以成就大事,像马谡之类;间杂之人,是心无定性,随风而倒,胸无定见,业无恒心的人。   

  曾国藩慧眼识江忠源,所依据的正是上述识人之道。他识人尤重神骨,〃文人先观神骨〃,因为形出处于神,而为神之表,犹日月之光,外照万物,其神固在日月之内也。   

  不过,人的精神状态,又有两种表现,一是自然流露,一是勉为抖擞。换言之即是假振作和真流露。他说:〃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意思是说,故意振作精神,难以坚持很久,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精神,后继有力,故能持久。尽管曾氏自己有时也是勉力抖擞精神,但更多的时候,他的言行都体现出一种精神的自然流露。   

  太平天国里有南王冯云山会相术,他相中了洪秀全有异相,并且笃信之,然则他的相术却无法相中自己竟然出师不久即命丧于蓑衣渡。曾国藩也颇会相术,但他的相术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自是别一种精神在里面。他打比方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就是说,事情尚未做完,可看一个人的心态;事情做完了,不能光看结果,还要看其所用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方才识得良才。就好比女红,其活是精是粗,寄托着一个女人的心思和精神在里面。   

  曾国藩自己也是非常重视自己神骨的培养的,早年他做有一幅对联: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说的便是神骨。   

  他死后,梅启照挽联曰:   

  武乡可拟汾阳,可拟姚江,亦可拟潇湘衡岳,间气独钟,四十年中外倾心,如此完人空想象;   

  相业无双将略,无双经术,又无双蒋阜秦淮,大星忽陨,廿六载门墙回首,代陈遗疏剧悲哀。   

  其畏友左宗棠的挽联更加明确: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虹▲桥▲书▲吧▲BOOK。  

第27节:驭下有术(1)         

  驭下有术   

  治军之道或曰为将之道在得人,这一点曾国藩曾多次强调,而且屡次在给九弟的信中作为金针来传授。同样是用人,曾国藩与曹操比起来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是身份的不同。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的权威名存实亡,天下的人事权和财政大权都在曹操手上,他想封哪个就封哪个,他想奖哪个就奖哪个,不受约束,所以用起人来得心应手。而曾国藩却没有他一半的便利,他上有皇帝(两宫太后)、权势极大的满洲权贵;周围都是与他平级而且实力不菲的封疆大吏,掣肘和清议随时都有;下有能征善战之悍将、满腹经纶的才子。就是他本人也长期得不到地方实权,以一个在籍侍郎而为湘军统帅,军费只能靠自己筹划,招揽人才只能靠自己的关系和自身魅力。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曾国藩和曹操竞争人才,无疑不是后者的对手。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情势,当时天下人才几乎都聚集在他的旗下。这说明曾国藩在某些方面有胜过曹操之处。那么,他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把天下人才驾驭得服服帖帖呢?   

  其实,古往今来,凡称用人之道,即作为〃道〃,就都有共同的特点、一般的规律。众所周知,曹操用人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曾国藩何尝不是。曹操看重人才的真本事,而不是嘴上功夫,曾国藩又何尝不是。在德与才、名与实、贪与廉、忠与降这些关系的处理上,曾国藩与曹操的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曾国藩与曹操成大事之初,一样都手中无权,身边无粮。但两人均能空手赤拳办大事,所得者就在人才。《天下无贼》中葛优这么说,当今世界什么最贵?答曰两个字:人才。其实任何时代都是如此。   

  人才人才,就是能办实事之人。曾、曹都是这样。所以两人一开始都注重网罗能够办实事的人才。曹操有名言:〃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曾国藩则有名言:〃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语虽不同,其实一也。大概还是从曹操那里化出来的。他还说:〃名者,造物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故后来湘军立下天下第一功之后,封爵开府,名满天下,而他反而时时战战兢兢,多次上表要求开缺他的职位甚至爵位。事实也证明这是一种深谋远虑,后来朝廷命他出征捻军,一个在江南战场享有大功大名的人竟然对付不了实力远不如太平军的捻匪,于是各种非议纷至沓来,甚至危及他的一生英名。就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         

←虹←桥←书←吧←。  

第28节:驭下有术(2)         

  曾国藩同样瞧不起那些夸夸其谈之人。他说过:〃长傲多言为凶德。〃〃多言〃是〃傲〃的一种表现,人一骄傲必然流于虚伪,难成大事;好议论他人、讥评时人同样易让人生厌。一个人要做到〃是非皎然于心而一言不发,劲气常抱于胸而纤毫不露〃,不怕成不了大事。如果说他和曹操稍有不同的话,那么,曹操用人是不管名人还是非名人都来者不拒;而曾国藩用人却着意自己培养和提携。   

  曾国藩对人才培养还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他所说的〃转移之道,培养之方,考察之法〃。所谓〃转移之道〃,就是根据时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新的措施来纠正。如吏治松驰,就要严刑峻法;社会风气虚浮好名,就要改变浮夸之风;大多数人墨守成规,就要提倡有作为。所谓〃培养之方〃,要有教诲、甄别、保举和超升。〃教诲〃就是有奖有罚;〃甄别〃就是去莠存兰,去小人存君子;〃保举〃就是向朝廷推荐人才;〃超升〃就是越级提拔人才。他还打了个比方,说人才譬如庄稼,教诲好比栽培,甄别就是分辨田间的良莠,保举就好比灌溉,越级提拔就好比及时之甘霖。所谓〃考察之法〃,就是通过对人才的言行的考察来识人。既可以当面询问,也需要书面考察。书面考察,曾国藩提出了通过大臣的奏折来考察人才的方法。曾国藩自己也很重视奏折的写作,他认为能够写好奏折的人肯定也能够做好行政领导工作,因为他的思想、思路、才华、组织能力、识见都能体现在奏折之中。曾国藩自己的奏折就被当时人称为〃天下第一奏折〃。   

  曾国藩崇尚理学,尤其是汉学,深信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而不在言语。察人识人是曾国藩胜过曹操之处,而且说起来容易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