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媳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户媳妇-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梅萧起身道:“不必担心,到了八寨,那里是龙氏土司的势力范围,龙氏土司的各族族长都有习惯制药,家中一定有不少好宝贝。”

说着,他走到轿子旁,掀开帘子,将温热好的枣红色糕点递给冷知秋。

“吃完了,我们就继续赶路,天黑前就能到八寨梨花村,那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地势开阔,山明水秀,民风也极淳朴,最适合养胎治病,从前和宝贵来过这里,认识本地的族长,家里有许多好药材,到时候去讨了,一定能保住你母子平安。”

冷知秋听着他温和平静的话语,顿时高兴,接过瓷钵吃糕点,笑道:“天气热了些,这糕不用烤得这么烫。”说着就对着手指吹气,指尖都烫红了。

梅萧忙抢过去,吹凉了些,再递给她。

他刚才听黄大夫的话,心里是担忧的,没注意,就将糕点烤得太烫了些。

吃完,休憩,服药,收拾了继续赶路,到天黑前,果然眼前豁然开朗,已经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

——

梅萧果然对这里很熟悉,直接就住进了村里一处院落,村人见到梅萧,大多认识,先是惊讶他做了和尚,关切的询问几句,也便不多打听,只热情的回家拿了好吃的,送过来给这一队人马接风洗尘。

冷知秋等人散去,才准备下轿子进屋,刚抬起身,两侧腰际便好一阵酸痛,扑通又坐了回去。

轿帘子及时掀起,黄大夫背着身半蹲,扭头对她道:“夫人,在下背您进屋歇着。这阵子舟车劳顿,您坐久了损腰,要恢复几日才好。”

冷知秋点点头,咬牙扶着轿子板壁,慢慢起身,几乎就是扑在黄大夫背上。腰痛如被石块压着,她的鼻尖顿时沁出汗来。

一旁侍卫忙扶住她,避免她的肚子受到挤压。

梅萧在一旁合十看着,对冷知秋道:“知秋,你还记得婆娑诃吗?这一路辛苦,到此结束了,就等着在这里把孩子平安生下来吧。”

冷知秋点点头,眼角瞥了一下梅萧茕然孑立的身影,心想,什么时候他悟透了,想开了,再去找个好姑娘吧,佛祖保佑。

突然想起表妹史相宜,听说和她长得八九分相像。为什么烧死史相宜?军帐中那些衣物是……史相宜的?冷知秋打了个寒颤,刚刚暖起来的心顿时凉飕飕的,不敢再看身后已经做了和尚的梅萧。

——

◆◆——10。离人——◆◆

苏州城。

这日知府胡一图贴告示征丁,奴籍、流民都在征招范围内,朱鄯的前线死伤惨重,亟需扩充兵力。

张六戴着斗笠急匆匆赶到香料铺,将倪萍儿拉到后间里屋,一把紧紧抱住,低头快速说着:“萍儿,往后你一个人好好照顾小六六,我要出一趟远门。咱们的婚事暂时不提,这次全怪我中了奸计,把少主夫人弄丢了,若找不回她,你我于心何安?永远也别想成婚了……看少主的脸色,少主夫人这次凶多吉少,唉!还有明湖居书院的事,也要你帮忙,那边缺个管账管钱的人,我叫沈天赐常来找你,你替少主夫人先管着,若钱不够用,便去找慕容家大公子,只要说书院需要,他必定会支款的……”

倪萍儿听他说得飞快匆忙,头一阵阵发晕,根本插不进话去。

张六嘱咐了长长一串,连小六六甄忘年该多学学走路、不要总抱着——这种细枝末节也没漏掉,说完,在她唇上印了一吻,便匆匆离去。

倪萍儿呆呆站了许久,泪珠子直滚。她一句话都来不及和他说呀!她还没告诉他,她有了!怀了他张六的孩子!现在怎么办?难道肚子里的孩子又要成为第二个甄忘年吗?一个没有亲爹的苦命孩子?

“六子你要去哪儿?好歹告诉我一声啊……”倪萍儿捂着脸坐在地上,痛苦的将哭声吞进肚子。

——

◆◆——11。奋发少年冷小兔——◆◆

无锡。

畅春园位于一座山寺下方,园子的主人姓澹台,是无锡米市的头号大商人。

冷兔拿着项宝贵的信拜在澹台老爷面前时,已经是继文三年三月末。

他从元宵前便离开苏州,三日后到了无锡,并没有直接去寻澹台老爷,而是在米市旁捡一座荒弃的关公庙住下,省吃俭用,每日去米市观看交易,认熟了大部分米商的脸,又记下密密麻麻的米价波动。

到了晚上,他便拿着那些米价研究,为何一个月前一石米要六钱,半个月后涨至八钱,到了今日,竟然涨破九钱!照这速度,难道这个月大米将会贵至一两银子一石?那也太贵了吧?一般人家怎么吃得起?奇怪的是,价格越贵,这些日子米市交易得反而越火爆,开仓后便是此起彼伏的叫买声,买米的客商大多备好现银,当场交接结清。白花花的银子,就跟水似的,快速流动在米市。

反复观摩研究了将近三个月,带着满腹疑惑,这才去拜见澹台老爷,被留在畅春园住下。

冷兔将问题请教于澹台老爷,澹台顿时对这年纪小小的后生少年多看两眼,暗忖,项爷介绍过来的人果然不同寻常,不急不躁,善观察善思考,行动先谨慎而后果断,这些都是进入米市的优秀品质,难得的是,这少年还无师自通。

“年轻人,米价基本上是遵循四季稻谷收割的规律,供应与需求,两相呼应。这两个月,去年的米即将吃完,今年的新米最早也要五月份上市,因此米价每日上涨。”澹台指点冷兔道。

冷兔道:“一味上涨,大部分人买不起,可以先吃地瓜、冬麦熬过去,那些高价拿米的人岂不是卖不出去?等到新米上市,他们岂不亏大发了?”

“正是这个道理。别看米市上的人个个能说会道,聪明得紧,越是聪明越是贪婪,人心一旦太贪,就会成为年轻人你说的那种‘亏大发’的人。”

两人说着话,十分投缘。澹台叫冷兔抽时间和几个大米商聊聊,他可以帮忙办个家宴,将那些人邀来做客。

澹台办事极有效率,次日便约好晚宴,郑重向贵客们介绍了冷兔。宴罢送客,却叫自己女儿澹台明月陪冷兔回园子后头醒酒安歇。

这意思很耐人寻味,似乎有招婿的企图?

冷兔这方面还没开窍,丝毫不避忌,喝着澹台明月送来的醒酒汤,还和她闲聊了几句。

澹台明月人如其名,就像庭院前仰头一望的那一轮明月,生得端正干净,和善可亲,说话做事既大方又温柔。也许她不如项宝贝的憨直、明艳,但和项宝贝那泼辣又钻牛角尖的劲头比起来,澹台明月真是好相处太多。

“冷家兄弟,你这名儿是谁起的?”澹台明月微笑着问。

冷兔有些迷茫茫的犯困,随口道:“我姐姐。”

“噢,是小名儿吧?可有正经的学名?”

“……”

冷兔无言以对,他没有父母,冷知秋给他取名字时是按照家里长工伙计的身份,后来叫顺口了,就没改过来。如今想着,这个名字不能再用,不然叫人看低了。

澹台明月见他发呆出神,便也不多问,叫两个丫鬟服侍他躺下,起身告辞。

冷兔本来很困,很有睡意,突然之间就睡不着了,躺在床上幽幽出神。

他想起幼年时模糊的记忆,毒蛇咬住了父母,他们长什么样、具体咬到了哪里,都想不起来,随后等他有记忆有意识,便是在不知名的地方做了小乞丐,有几个老乞丐和他一起。

有时候是街角蹲着,有时候是破庙里睡着,有时候下雷暴雨,他们窝在桥洞下,看河水砸得煮沸了一般,迅速往上涨水位,似乎一定要把他们这些可怜的人淹死才罢休,最后又因为雨停了,无可奈何的放过他们,让这些脏兮兮的人重新爬出桥洞,拦路乞讨。

他的世界从来没有未来,只有三餐问题。

桃叶渡,那一对神仙般的男女,改变了他的人生路。冷知秋那时候浑身就像笼罩了圣光一般,干净通透得让他想哭,她说的话、每一个神态,他都记在心里,从没有忘记过。一个人的转变,往往靠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机会,甚至需要特定的贵人,冷知秋便是那个贵人。

而项宝贵其人,他是既厌恶又不得不低头。项宝贵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一点他非常肯定,但冷知秋的心里只有项宝贵,他也清楚明白。为了冷知秋,他只能接受项宝贵,这种心思,和义父冷景易是差不多的。

又想起项宝贝,他名义上的妻子……唉!只要一想到那张骂骂咧咧的嘴,他就浑身不舒服,再想到那双杏仁大眼里流露出的鄙视,他就更加浑身不舒服。

“以后总有一天,叫你刮目相看,到时候非好好教训你这傻大妞不可!”

想到项宝贝,他的神游立刻结束了,恨恨咬牙骂了句,便闭上眼睛睡觉,再也不胡思乱想。

——

◆◆——12。求佛——◆◆

时光飞快,不管日子是幸福顺利的,还是痛苦艰难的。

从烟花三月,到四五月的草长莺飞,再到六七月的蝉鸣流火,当然算农历,都要往前推一个月份数字。

继文三年五月初一,黄大夫笑眯眯宣布,冷知秋的身孕已经满六个月,孩子活着,一切尚还不错!

冷知秋当然知道孩子还不错,都会踢她肚皮了呢,冷不丁一下,又一下,因为是在身体里,那感觉便十分有劲,活泼泼十分强壮的样子,手放在肚皮上去感受,才知道其实也就是孩子在打招呼罢了。

她总觉得肚皮痒痒的。

这几个月,都是一个梨花村的妇人在照顾她,从起居洗漱,甚至到起身如厕。

她的腰背一直使不上力气,经常酸疼得什么姿势都无法缓解,大部分时候都躺在一把竹藤椅上,盖着小棉褥子,晒晒太阳,和那妇人说说当地的风俗趣事。

如此,她竟有好几个月没照过镜子,如果她照见自己的肚皮,一定会吓一跳。不仅因为那隆起的样子,再不见从前柳腰一握的踪影,更因为此时,她那本就紧绷偏瘦的肚皮,已经被撑裂开许许多多的妊娠纹,猩红丑陋,长短粗细不一,绕着那圆球一般的肚皮下围,就像一圈狰狞的宽腰带。

“夫人您可算熬过来了,这半个多月,都没再见红,族长的药确实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