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要回访你。我便告诉她家下人,说你病了,让她改日再来。大概是听到下人回禀,她便过来看看你。”
“唉,我这一病,给你们添许多麻烦。”罗夫人自责道。
她要是住在自已家倒也罢了,偏是客居时在岑家生病,而且还正处在宣平候出征之际。如今劳宣平候老夫人这么一个上年纪的人为她操心,她十分过意不去。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宣平候老夫人安慰她道,估摸着郑夫人快到了,吩咐岑子曼,“你去院门处迎一迎郑夫人。”
岑子曼看了夏衿一眼,示意她跟自己一起去作个伴。宣平候老夫人却一把拉住夏衿,按着她坐下:“你且坐下。昨晚辛苦了一晚,赶紧好好歇歇。今晚还有得累呢。”又瞪岑子曼,“快去,你少拉着衿姐儿。”
岑子曼吐吐舌头,转身去了。
不一会儿,郑夫人同岑子曼走了进来。
罗夫人见她是一个人来的,郑婉如并未来,对这门亲事又后悔了几分。
郑夫人先给宣平候老夫人见了礼,又跟萧氏打了声招呼,这才转过头来,对罗夫人关切地道:“昨儿个还好好的,怎么就生病了呢?可好些了?要不要紧?用的是哪里的郎中?吃的药可有效?”
郑夫人想来昨晚没有睡好,面容憔悴,眼圈都是黑的,看样子倒比躺在病床上的罗夫人还要不好。
“多谢你想着,还亲自过来看我。”罗夫人拿帕子捂着嘴咳嗽几声,“我家骞哥儿听说边关有外敌入侵,留了一封书信就去了边关,杳无音讯,我心里着急担心,吃不下睡不好,上了年纪又旅途劳顿,这才躺倒了。不碍事的,吃了夏姑娘开的药,现在感觉好多了。”
郑夫人一怔:“你刚才说,骞哥儿去边关了?他怎的……”她顿了顿,大概意识到这里是岑家,岑家男人都是要去打仗的,她换了个问法,“他不是举人么?”
“是举人。”罗夫人又咳嗽了几声,喘了一口气,“只是他一腔热血,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不把敌寇击退,他誓不回还。”说着,她用帕子捂着嘴,“呜呜”地哭了起来,“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叫我怎么活?”
郑夫人坐在那里没有说话,脸色有些难看。
萧氏见状,忙上前去安抚罗夫人。
待罗夫人慢慢止住了哭声,郑夫人勉强又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告辞离开了。
罗夫人吸吸鼻子,问宣平候老夫人:“姨母,我刚才这样说,妥当么?”眼睛亮晶晶的,像想得到大人夸赞的孩子一般,哪里还有刚才悲戚的模样?
宣平候老夫人又好气,又好笑,轻拍了她的被子一下:“妥当,甚是妥当!只是你病成这样了,还掂记着郑家的事呢?有什么话,病好了有多少说不得?看你,又咳上了。”用力地给激烈咳嗽起来的罗夫人拍背。
夏衿连忙上前,给罗夫人扎了几针,待她咳嗽平缓下来,便叫宋妈妈扶她躺下。
等宣平候老夫人从罗夫人房里出来,送郑夫人回转的萧氏正好在门口跟她碰上。
萧氏扶着她往外走,一边道:“母亲,我总感觉郑夫人有些不对,她好像并不想退亲。刚才一路上她说话的意思,都是让我转告诉罗夫人,让她把骞哥儿叫回来,好赶紧成亲。”
宣平候老夫人脚下一顿。
她冷着眼眸,鼻子里哼了一声:“郑尚书还真是老狐狸,倒会保全自己,左右逢源。”
萧氏转了一下脑筋,也明白了婆婆的意思。
她担忧地道:“既如此,想来郑夫人是不想退亲了。那郑罗两家这亲事……”
宣平候老夫人也正为此发愁呢。
郑家要是也跟彭家一样作死,那就不用说了,得罪就得罪了。到时候燕王谋逆的证据一确凿,彭家、郑家这些依附的藤蔓自然会全倒下。可郑家只隔岸观火,并不亲身参与。如此一来,即便是皇上心里不喜,也得掂量掂量,不能轻易动他的位置。
罗骞要是一心往武将这边靠还好,有岑家作依靠,再加上他自己能文能武,以后在兵部自然有一席之地。但万一他在边关呆不住,想要回来参加科举。得罪了郑家,势必会影响他以后的仕途。
这事还真难办。(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伺候
夏衿净了手,伸手给罗夫人拿了脉,收回手时,神色有些凝重。
“怎么了?”宣平候一看她这神情,心里便“咯噔”一下。
夏衿给皇上治病的经过,太后曾跟她说起过。对夏衿的镇静与胸有成竹,太后夸赞不已。
面对皇上,面对盅毒,夏衿都能风轻云淡;如今神色凝重,看来罗夫人的病不是一般的凶险。
“不大好。”夏衿照实说,“我开一副白通汤,先试一试。”
旁边的下人早已把笔墨纸砚准备好了。夏衿写好方子,递给岑府下人去抓药,又问道:“府上可有烈酒?我要用来给罗夫人擦身。”
“有。”萧氏道。
岑家男人都是军人,最喜烈酒,所以岑家的烈酒都是极好的。
不一会儿,两个婆子进来,怀里各抱了一个瓷坛。
“这两样酒,夏姑娘你看哪样合适。”萧氏道。
夏衿用个小勺子舀了,各尝了一小口,眉头皱了起来。
古人用蘖酿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她们刚才在武安候府喝的就是这种酒。
还有一种用酒曲酿酒的方法,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就是现在她面前的这两坛所谓的“烈酒”。
这种酒,根本起不了作用。
夏衿叹了一口气。
一个时辰前,她在武安候府还说不想把烈酒弄出来,以免惹祸。现在看来,不弄不行啊。
聊胜于无。
她叫人把一坛度数稍高的酒倒出来。用帕子沾了,抹在罗夫人的腋下和腿弯等处。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夏衿知道古人的生活规律基本都是日落而息。宣平候年纪大了,不能劳神。而岑府男人出征在即,萧氏那边要给他们准备许多东西,这几日也是忙碌得很,如今想来也是困乏得紧。
她道:“这热既然高上来了。不可能马上就退下去。到了半夜。可能还会更要紧。我今晚就守在这里,你们都去歇息吧。反正大家都呆在这里,也无济于事。”
萧氏看着婆婆。等她发话。
“也好。”宣平候老夫人点头道。
“你有什么事,尽管派下人来告诉我,我会马上过来。”萧氏叮嘱道,“我留张武家的在这里。要抓药、煎药或需要什么,你吩咐她便是。”
张武家的。是宣平候府后院的大管事,极精练能干的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有她在,夏衿的任何一个命令都能很好地执行。
“好的。”夏衿应道。
“要不,我在这儿陪你。”岑子曼忽然道。
“不用了。”夏衿笑道。“如果罗夫人病情不加重,看她喝完药后,我还可以在旁边的榻上眯一会儿。你在这里。我还得陪你说话。你这是帮倒忙。”
“是啊,曼姐儿。你别添乱。”宣平候老夫人道,又拍拍夏衿的手,“孩子,辛苦你了。本来你是客人,我们作主人的去睡觉,留你这客人在此辛苦,本不应该。但也只有你在此,我才放心。请别的郎中,一来男女有别,不方便;二来他们的医术我也信不过。所以我就不跟你讲客气话了。待罗夫人病好,我再感谢你。”
“这是医者本份,老夫人不必客气。”
宣平候老夫人又将屋里的丫鬟婆子叫来,让她们听夏衿的话,这才扶着萧氏的手,带着岑子曼回去了。
夏衿送了她们到门口,回转身来,便听刚才已安静了许多的罗夫人又叫了起来:“骞哥儿,骞哥儿……”
她忙过去,便看到罗夫人在床上烦躁地动了动,昏黄的灯光下,她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闭着的眼底下一片青黛,眼角还有一些细纹。
她不由得一愣,仔细打量了罗夫人几眼,发现她不光是脸上皱纹出来了,而且散在枕边的头发里,竟然还夹杂着白头发。
她不由得微微动容。
这时代的人成亲早,生孩子也早。罗夫人是新婚之夜怀上的罗骞,今年罗骞十八岁,而她自己,也不过三十五岁而已。
富贵人家的女儿,嫁的也是不愁吃穿的人家。即便夫妻关系不和睦,但罗夫人的脾气硬,平时并不伤春悲秋。再加上保养得宜,在临江时,她的肤色虽然不如年轻女子那么光洁,笑起来也有一点细细的鱼尾纹,但总体来说,还显得十分年轻,头上乌鸦鸦的十分黑亮。
可只一个多月的时间没见,她就苍老了许多。
再加上这次生病,可见罗骞去边关的事对她打击很大。她忧心儿子,以至于成了心结。
“骞哥儿你别走,娘答应你,答应你娶夏姑娘……”床上的罗夫人又翻了个身,嘴里嘟哝着呓语。
夏衿暗叹一声,走上前来,对宋妈妈道:“我来吧。”
宋妈妈是罗夫人的陪房,也是她的心腹。罗夫人有什么心事,从来不瞒着宋妈妈。所以夏衿与罗骞的事,以及罗夫人到京城来央求夏衿写信给罗骞、夏衿却断然拒绝的事,宋妈妈都是知道的。
此时见夏衿伸手要过来接自己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