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应,便说明错了。祖父难道还要一错再错?”长隐公子聚气问道。
这些话语,像惊雷一样劈在韦传琳身上,使得他颤抖着从竹椅上滑了下来。时值春三月,他的心却跌入了寒冬中。
报应?呵呵,也许。
成国公府内,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秦绩阴里阴气地说道:“怎么可能?联合三大国公府的势力,都不能阻挡沈度一行人?”
他说罢,双眼如刀一样看向刘戟和田战。他们这两个带头的死士,只是受了轻伤,可见根本就没全力以赴,莫不是因为这样。才让沈度他们逃过一劫?
那些白衣人,也不是完全站在沈度那一边的,若是刘戟和田战当时没有遁走,说不定能压住沈度一行人。说来说去,还是刘戟风声鹤唳!
刘戟是秦邑身边的死士,秦绩不能对他说什么,只能这样表示不满。他倒也不是针对刘戟和田战。只是一想到伏杀不成。就感到无比挫败。
程邑静默不语,只是神色越见冷硬。别山伏杀不成功,他知道不能怪刘戟和田战。但是三大国公府派了这么多人去。还是一无所获,这无论你如何都说不过去。
就算是败了,他都要知道败在哪里!
“国公爷,是属下办事不力。请国公爷治罪。那些白衣人的武功,一点也不逊色于府中的死士。甚至。很有可能是死士,属下怕会被发现端倪,才会带着人逃离。”刘戟跪了下来,这样说道。
虽然只是在逃离的过程中。他匆匆见了那些蒙面白衣人一面,但是那种同类的气息,他是绝对不会认错的。原先他还以为“沙沙”的脚步声。最大可能出自信阳卫士兵,不料却判断错误。
后来他还尝试着跟踪蒙面白衣人的踪迹。却被反摆了一道,差点让信阳卫士兵发现了。如此,直到回到京兆复命,他都没有查出白衣人的身份。
第一次,刘戟觉得自己如此无用,像被蒙住眼睛一样,什么都不知道。
“死士?”秦邑重复着这两个字,眉头紧紧皱了起来。除了三大国公府,还有哪家有这么多死士?崔、谢两大族?他们一向不理朝事,又怎么会掺合这次伏杀?
秦邑都想不到是谁,秦绩等人自也想不到。书房这里,一时沉默下来。
刘戟和田战自知有失,什么话都不敢说。但有一个事情,刘戟是无论如何都要说的。
“国公爷,当时情况太混乱,那些兄弟的尸体和弓箭,都没能收回来。”刘戟说话的时候,恨不能将头低到地下去。
他们在射箭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沈度一行人还能活下来,是以肆无忌惮。没想到,那些虎贲士兵还有弓弩,那些弓弩的威力比他们的,厉害多了。
后来白衣人出现,在那样的情况下,刘戟根本不能收拾别山残局。他再回到别山的时候,发现现场虽然一片狼藉,但是尸体和弓箭都么一了。只在地上、树上留下一个个箭痕,这说明尸体和弓箭都被沈度他们收拾起来了。
在离开的那一刻,刘戟并没有想到这些,随后才发现他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
弓箭乃武库之藏,乃军中重要武器,大定对于弓箭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还规定普通人家不得私藏弓箭,也只允许官员和兵将们可私有十把弓箭。
虽则官员们、兵将们的家中,肯定不止十把之数,但这都是心口不宣的,没有人会将这个事实扬到朝廷那里。
但是,这一次,在别山之上出现了这么多弓箭,是实实在在的证据。无论如何,朝廷都会追查下去。刘戟担心朝廷会顺着弓箭的线索,从而查到国公府中。
听了这些话,秦邑突地站了起来,一脚就往刘戟心窝子上踢去,顿时将刘戟踢倒在地——刘戟没敢作任何抵挡,硬生生受了秦邑这一脚。
“你太让我失望了!去刑罚堂领二十鞭刑!”秦邑收回脚,目光森寒地说道。他强忍着怒气,才没令人将刘戟大卸八块。
这一次别山伏杀,刘戟所带领的人,非但没能阻拦沈度,还折损了不少人,还留下了弓箭作为证据!
幸好,他所挑选的侍卫都没在旁人面前出现过,那些弓箭也没有任何标识。若不是他如此谨慎,朝廷会顺着这些线索,将三大国公府一锅端了!
他到底,挑了一个多愚笨的人去办这件事?刘戟这一次办事,简直刷新了他的认知。这个事情,怎么能办得如此糟糕?
“父亲,这也怪不得刘戟和田战,都怪那些白衣人。如今唯有努力查探白衣人是谁,密切观望沈家的动作了。”秦绩这样说道。
打一棍给一个甜枣,是最好的御下办法。秦绩深谙这一点,若不是看在刘戟和田战武功高强的份上,他也不会出言相劝。
其实这也是事实,伏杀不成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是白衣人,再责罚刘戟也没有用。秦绩只希望老天有眼,最好那个润州大夫没真本事。若是那个大夫真的能救回沈肃,那么三大国公府就白忙一场了。
为了这一次伏杀,为了捏灭未知的危险,就连一向低调的镇国公府都参与进来了。镇国公谢远山像只乌龟一样,牢牢守住镇国公府,平时就连和成国公府联系都很少。
但谢远山又是最警觉的,秦绩只要稍稍提及沈肃知道当年的事,谢远山就忍不住了,便派出了府中的势力去伏杀沈度。他们三大国公府,不管是谁,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都不希望沈肃还活着。
可是,合三大国公府之力,这一场伏杀竟然失败了!对此,秦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些想法,秦邑当然也会有,而且比秦绩郁闷更甚。他不由得大喝道:“滚下去领罚!”
若是刘戟和田战等人办事漂亮些,他如今就不用这样郁闷了。一想到这些,他连杀了刘戟的心都有了。
刘戟和田战巍巍颤颤地退了出去,神色惨白地往刑罚堂走去。二十鞭不多,但这鞭子上都是荆棘,可想而知这刑罚有多重。
秦邑不会怜悯他们,他的心思也不会过多地放在这些死士身上。此刻他想的是:这个局面如何收拾?
“看来,还是要召集韦传琳和谢远山他们,共同商量此事才行。”最后,秦邑这样说道,让秦绩去给这两府下贴子。
南风堂被灭之后,成国公府探知消息的能力已大大下降,这令秦邑不得不联合其他二府,以稳固现在的勋贵地位和势力。
这一次别山伏杀的失败,肯定会有人寝食难安,这是沈度能想到的,但他暂时没精力探究这些。对于他而言,将沈肃医治好,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在此之前,沈度就连紫车殿派来的内侍都不太想理,而是一心一意地等待顾琰到来。
(章外:4000大章继续送上。我求什么,大家都知道的,勿嫌我烦呀,月初最重要了!求保底粉红!)(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粉红!!!推荐一本书:《望族贵女》,简介:磨刀霍霍,不求荣华,只为安好!
184章 我所做的!
(请问还有保底粉红吗?555。)
四日之后,沈度等人回到了京兆。他们这一行人,死的死,伤的伤,情况不忍睹。若非一路上有十几个信阳卫士兵护送,他们还不能这么快就赶回京兆。
那一晚别山伏杀之后,沈度等人当夜是宿在信阳卫的,别山上的残局,也是信阳卫士兵帮忙收拾的。那些黑衣人的身体、满地错乱的弓箭,都被小心归整起来。
这些黑衣人的尸体,沈度没有兴趣带回京兆,他打算带回京兆的,是这些尸体的耳朵,还有数目众多的弓箭。
这一场伏杀,死伤了虎贲士兵,自然不能就这么过去了,回到京兆之后,还有后账要清算!
这是沈度的打算,不仅是为了沈家,还为了虎贲士兵和沈家暗卫,他要为他们讨回公道。对这一点,目睹了别山残局的人,都是十分赞成的。
尤其是信阳卫都尉章冲,不断地说道:“歹人太可恨,竟然伏杀虎贲士兵和中郎将,实在可恨,可恨!”
他曾在虎贲将军魏柏年的麾下当过小兵,这样算来,章冲和沈度一行人也能算得上关系,同仇敌忾为是。
章冲其人耿直,知道沈度等人在别山遇袭后,便提出让信阳卫士兵送他们回京兆,顺便给京兆的魏柏年送些信阳特产。
如此热切盛情,沈度自然不会推却,便谢过了章冲,又着急着往京兆赶。先前,沈度对章冲这个人没有多少印象,因十六卫之中。从六品上的都尉太多了,而且章冲才能平平,没有引起沈度太多关注。
但经此一事,沈度对章冲的评价就高了很多。性情耿直敦厚的人,总让人心生好感且高看几分。
承着章冲否好意,在信阳卫士兵的护送下,他们这一路上都没再遇到什么事。顺利地经过河南府、太原府。然后回到了京兆。
巧合的是,他们回到沈家的时候,和到达润州时一样。正是暮色四合的时候。和在润州时的紧张焦灼不同,沈度的心情是轻松舒缓的。
带回了大夫钟岂,他此次南下之目的便达到了。他所能做的事,已尽力完成。剩下的,便是钟岂和顾琰之功。
暮色中静寂的沈家。因为沈度等人的归来,开始变得热闹和有生气。天际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月,似乎也在为沈家的生机感到高兴,渐渐为大地铺上光辉。
沈度离开京兆的时候。连弯月都没有,如今已经已经十五了。沈肃是三月初一郊祭之时受伤,也就是说。距离章老先生说的那个半月之期,就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