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宣明总觉得,霍韬的背后。肯定有人在推动这一切,究竟是何人呢?在密切关注事态进展的同时。他也令人去查霍韬了。
点兵的事情仍在推进,这个奏疏通过中书门下下达之后,兵部、户部、卫尉寺、虎贲军和御史台就立即动了起来。各处的官员在主官的安排下,都聚集在兵部。
为此。兵部还临时辟了一司,就名之为点兵司!
先时,户部尚书张龟龄早打定主意。一定要拖延推搪点兵一事,但兵部那纸奏疏。直接建议户部侍郎柳缙云处理此事。换言之,点兵司越过了张龟龄,直接将柳缙云要了过来。
张龟龄同学,你慢慢拖延吧,龟速也没有关系了……
点兵司甫成立就这么强横,然后张龟龄只能目送柳缙云去点兵司,不敢加以阻拦,就连朱宣明,也没有半句话可说了。
因为,他们知道了点兵司的主官是谁,朱宣明也知道了背后推动点兵的人是谁。这个人,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心生畏惧,根本没有勇气与之抗衡。
这个人,就是帝师沈肃,铁血帝师!
正是他,主理着点兵司,统管着兵部、户部、卫尉寺、虎贲军和和御史台这无五处聚集的官员。难怪,兵部的速度会这么快,难怪,皇上会有这么大的手笔。
有沈肃这个金漆招牌挂在点兵司上,就如同法力最强大的镇兽神一样,根本就没有妖魔鬼怪敢动一动。
可是,怎么会是沈肃呢?沈肃怎么会参与到点兵当中?自沈肃带着沈度出现在京兆以来,就没有担任过任何官职,也极少参与朝廷政务,就连皇上多次征辟,他都拒而不受。
所有人都以为,沈肃会一直这样下去,在沈家养老至终的。先前,他还得了重病,半截身子都埋到土里的了。现在,怎么会出任点兵司主官?
朱宣明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何沈肃会插手点兵之事,非但他想不明白,就连崇德帝也想不明白。
就在傅通上奏的当天晚上,沈肃进宫见了崇德帝。他自三月初受伤以来,就没有进过宫了,就算被救回之后,听到崇德帝有召都推搪说出行不便。现在,竟然主动进宫了。
乍听到他要进宫,崇德帝既疑惑又欣喜。毕竟,沈肃是他的老师。再怎么说,崇德帝还是希望有人可以说说话的。
崇德帝没有想到,沈肃进宫竟然为了点兵之事。一番寒暄过后,他就直接说道:“皇上,点兵之事草民已经知道了。草民不才,愿为皇上分忧。”
他顿了顿,然后抬起头,直视着崇德帝,慢慢地说道:“草民建议成立点兵司。点兵司,就挂上草民的名字吧。”
点兵司,就挂上草民的名字吧……崇德帝想明白这话的意思后,眼中有不可置信,还有无法掩饰的狂喜。老师,愿意出任官职了?愿意继续为他办事了?
沈肃继续说道:“皇上,草民就帮着您管着点兵司。至于官职,就不必了。”
他愿意主理点兵司,是为了点兵之事,这并不代表着接受官职。再说,他这个人本身,比任何的官职会更有威信和说服力。
“好好好,老师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崇德帝顺从地说道,心中十分高兴。
只要老师肯为他办事,受不受官职都无所谓。他相信,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老师既愿意就点兵一事为自己分忧,那么,就会继续有其他分忧之事。
不怪崇德帝会如此高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沈肃的本事了,有了他主理点兵司,那么就可以放心了!
点兵之事,必然会执行到底。十六卫的情况,必定会十分清楚,他想知道的事情,就一定会有答案。
老师镇守在点兵司,魑魅魍魉就不敢有动!
(章外:二更,顶着炎炎烈日求保底月票!)(未完待续)
ps:二更!感谢小夜saya的月票,感谢水璃6133,感谢kaiyanwang55的评价票。继续求求求月票!
239章 即将去
(第三更,继续求保底月票)
一大早,平时甚是安静的沈家就变得很热闹。陆陆续续的,不断有人进入沈家。
细一看,这些人都是朝廷重官,当中不乏有一动就令人抖三抖的官员,譬如御史大夫俞恒敬,又比如兵部尚书霍韬,一个监察百官,一个掌管军令,这两个人,朝中没有谁敢忽视。
与他们一起进沈家的,还于户部、卫尉寺和虎贲军的人。这五处官员齐聚,不消说,是为了点兵司的事情。
沈肃没有品阶职位,只有他这个人而已。名义上他是点兵司主官,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做什么具体事,只是挂上个名字而已。
但对俞恒敬和霍韬等人而言,有了“沈肃”这个名字就足够了。如果没有沈肃,点兵司或都不会辟设,兵部奏疏不可能这么快完成,也不可能会这么快就通过……
这一切,都是因为沈肃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沈肃指明了一条可以将点兵顺利执行的道路,那就是借助虎贲军的力量。
“大人,多谢了!这一次点兵事,劳烦大人了。”霍韬这样说道,语气十分感激。
他官居正三品,权力有之,势望有之,雄心亦有之。但说到点兵,他还没那么大的信心和勇气,如果不是沈肃主理点兵事,他的雄心会深深藏起来。
说他胆怯也好,说他识务也罢,他在接下点兵之事后,的确觉得此事太难办,而且办不好。他本想着,这事能意思意思走过场就很不错了。
没想到。沈肃竟然出现了。有这样一尊大神在,霍韬马上就判断出情势不一样了,点兵之事能执行到底。而他自己,也第一次完全遵照了自己的心意,火速就往紫宸殿递了奏疏,然后得到了官涯最快的批复。
那个时候,在他想着这点兵如何安排的时候。沈肃找上了他。然后神色冷淡地说道:“分东、中、西三路去点兵就好了,每一路佑五百虎贲相随。如此,前去点兵之人就能尽心落力去办事了。”
这话有如醍醐灌顶。令霍韬对点兵之事豁然开朗。是了,只要有了足够的保障,正直的官员就一定会用心去查。世上只怕有心人,就算各卫的水再深。总能摸出鱼儿来的。
有了沈肃的存在,霍韬简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不过是一两日功夫,就拿出了一份完整的奏疏。
现在,奏疏已经下达,他会从这五处挑选出最正直无畏的官员。去执行点兵的事。接下来,点兵之事就算正式开始了。
真正艰难的事情,在于去了各卫之后。但事情毕竟有了好开头。还有了足够保障,他可以稍稍期待一下。
因此。他此时此刻对沈肃的谢意,发自肺腑。
一旁的俞恒敬听了霍韬的话语,不禁点了点头。帝师沈肃主理此事,的确是让人感激的,但除了感激,俞恒敬还有另外一种更深刻的感觉。
那就是敬重,敬重他的为人,敬重他能挺身而出,敬重他为了大定长治久安而作出的选择。
沈肃一直不担官职,也极少理会政事,唯独这一次,担下了点兵这个事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看着这个大病尚未痊愈的老人,他脸色阴冷看着令人畏惧。不知为何,他心中竟涌起一阵浓重的酸涩,这种酸涩,盖过了他心中的感激和敬重,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沈肃没有理会这些人在想什么,只是摆了摆手说道:“我已经说过了,具体的事情你们直接做就可以了。事有阻拦,再来找我。”
他已经久不理事,再接触这样的事,真是诸多不适应。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表态,让暗处那些人知道他的确揽下了点兵这摊子,他还不想见这些人。
沈度立在沈肃身侧,将霍韬和俞恒敬等人的举动收入眼中,他们此来,主要是汇报点兵事的具体进展:如今做到了哪一步,将会挑选那些官员去点兵,等等。
父亲,并不想听到这些事情吧?在父亲看来,现阶段可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看点兵官员去各卫的情况,无非是尽人力,没有太多可以指点了。
此时,沈度终于知道父亲先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父亲正在实践那句话:保证那些去点兵的人,怎么都死不了。
每路五百虎贲士兵,并不是为了去核查各卫,也不是为了挖各位的内幕,他们是为了保护那些去点兵的人,保证他们活着。
他们能活下来,加上皇上的态度,那些去点兵的人必尽其能,点兵就可以办成了。
父亲的存在,就是影响皇上的态度,推进点兵一事的进程。现在,都做到了。
沈度知道父亲为何会这么急,是为了争取时间,不给各卫有反应的时间。如此,便能得到最真实的情况。如果半个月、一个月之后再开始执行,各卫什么情况都准备好了,什么都抹平了,点兵的意义就不大了。
父亲没有说什么,却是什么都提前准备好了,他懂得父亲的心,知道他参与点兵,是为了什么。
因此,他会循着父亲的心前行,为点兵之事尽自己的心力。如此想着,他便开口说道:“父亲,孩儿愿意带着五百虎贲士兵前去点兵!”
他这请求一下,霍韬和俞恒敬的脸色便微变。此去点兵,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是否会遇到危险。帝师就这么一个养子,沈大人其实没必要去冒险的,可以带虎贲士兵的人还有……
他们只顾着担心帝师膝下空虚,却没有想到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既然旁人都能带虎贲士兵去点兵,沈度为什么不可以呢?他还是虎贲中郎将,更是义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