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贵娇-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一世,她曾在这里见过管氏几次,那时候她还跟在婆婆仲氏身侧,听得仲氏嗤笑道:“没想到她还是二十八来这里,呵,安国公府还是败了,没有用!”

    其实,还是有用的……

    (章外:第一更。)(未完待续)

    ps:一更!感谢香香的打赏,感谢a、vvbb、花开蔷薇、对啊买不起、水果水果、书友090526145822890、魅琴姬的粉红票,谢谢大家!还是有些书友投票了没有显示啊~~~
正文 248章 皇家秘辛
    (二更!求订阅求票票!——每日都念几遍,哈哈~)

    正如顾琰所知道的那样,定元寺禅堂当中有一间很特别的,除了清幽安静之外,还异常舒适。

    此刻,安国公府夫人管氏就在这里,正与她的好友在说着话。她的好友不是别人,正是在定元寺清修的郑太后!

    郑太后的年纪和管氏相仿,即使一头白发,样子还是比管氏好看太多,年轻时想必光艳照人。许是常年礼佛的缘故,她周身气息极为清冷,就算是听着管氏逗趣,脸上也无波无浪,彷如一潭死水。

    管氏现在说的,是有关崇德帝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她孙儿从宫中得来的,也是经了崇德帝允许的。——这也是她每月一来的主要原因。

    “这个月,宫中没有什么事,皇后娘娘仍未有孕。前廷特别忙,听说皇上时常批阅奏疏至深夜……”管氏这样说道,希望从郑太后脸上看到关意来。

    然而不管她说什么,郑太后的脸色始终冷淡,至多是回应一字“嗯”,对这些漠不关心。

    管氏想了想,还是开口劝道:“娘娘,适合和口劝勉道:“娘娘,还有不到两月就是中秋了。皇上甚是希望您能回宫团聚,不如今年就回宫吧……”

    “不必说了,我不想回去。不说这个了,说说别的事情吧。”郑太后眉眼垂着,阻止管氏继续说下去。她自称“我”而不是“哀家”,可见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份。

    管氏见此,知今年和往年还是一样,太后娘娘是不会回宫的了。这些年来,太后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将侄儿安置在西疆。别的。根本就不在意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溶解寒冰也非一时一刻之功。就算郑太后这样冷淡,该劝的事情,管氏还是要说。

    “阿婉,你这是何必呢?母子之间能有什么无法跨故去的阻隔?何苦这样对待自己和皇上?”她换上了闺阁时的称呼,就像几十年前一样。

    郑太后是崇德帝的生母,原是先帝的一位嫔。后来崇德帝登基。她才被尊为太后。只是,在崇德帝登基那一年,她就离开了宫中。来到定元寺清修礼佛,一晃就是十年了。

    这十年来,郑太后见崇德帝的次数寥寥可数,多是无法避免的时候。比如先帝八十冥寿。私底下,这一对皇家母子就没见过面。

    事实上。当年郑太后出宫之时,曾语气冷淡地对崇德帝说道:“皇上,我们母子,不及黄泉就不用见面了。”

    昔日。郑庄公对其母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现在郑太后反而对儿子说这样的话。这种绝情背后是深深的痛恨,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当中的内情。管氏多少知道一点,才会想着劝郑太后。见她的神色还是那样,管氏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后,再次说道:“阿婉,那个人已经死了,你总得想一想活着的人。”

    这一下,郑太后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哀伤从她脸上一闪而过:“你别说了,再说,我连你也要恨上了。当年的事,安国公府也参与其中吧?”

    管氏一听此言,脸色顿时涨红,又羞又悔道:“阿婉,当时我并不知道……”

    等她知道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局势已经定了。她虽然是国公夫人,又能做什么?

    郑太后点点头,表示相信这些话。若非如此,她就不会见管氏了。其实再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人已经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

    就算她在定元寺吃斋念佛,就算她一夜白头,日日在这里忏悔,又有什么用呢?死去的人再不会活过来了,又有何用呢?

    她脸上的哀戚太明显,让管氏见了心生不忍。禅堂乃习静之地,但娘娘这样,何曾有片刻心安宁静?

    别的劝慰已不用多说了,现在管氏只想转移话题,让眼前这人能好些。她忽然想起了刚才经过经幢时听到的事情,便笑眯眯地说道:“阿婉,适才我听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原来成国公府那秦世子,喜欢去小倌馆……”

    为了吸引郑太后的思绪,管氏将刚才听到的话语说了出来,末了还幸灾乐祸地说道:“若是仲氏听到这些话,估计会气得话都说不出来吧?我倒是想看看笑话,省得她再那么张扬!”

    说起仲氏,管氏的语气高亢了很多。她打算回到府中之后便将这些话传开去,叫京兆贵妇人都知道秦世子原来好这个。难怪,那个秦世子一直没有成亲,真真是!

    郑太后听到“成国公府”这几个字,眉头动了动,轻声问道:“这个秦世子,就是秦邑的独子?”

    管氏点点头道:“就是他。对这个独子,秦邑异常看重,一早就请封世子了,现在还在三皇子府当差。”

    “你回去见皇上,就说我在寺中听了这些话,让他好好管教这些勋贵们吧。”郑太后轻飘飘地说道。

    这意思,说要将秦世子好小倌的事传到皇上耳中了!此前郑太后从来没有话对崇德帝说,如此一来,皇上定必会重视此事。这下,真真是有好戏看了!

    管氏点点头,刚才她就想着将此事传得人尽皆知,现在有了郑太后这些话,事情就太好吧办了!

    她迫不及待想看到仲氏的反应了。这好小倌可不是什么好听的事,仲氏可不得担心死成国公府香火的问题!

    管氏很快就回到了安国公府,唤来了孙儿长隐,将此次去定元寺的经过告诉了他。——进宫将郑太后情况告诉崇德帝,当然是长隐公子。

    “祖母,孙儿晓得了。祖母再与孙儿说说经幢那里的情况吧,那两个,是谁家的婢女?”长隐公子这样问道。

    “不知是谁家的婢女,直到她们离开定元寺,都没有看见她们的主子。但听管妈妈说道,那两个婢女身上衣裳的料子不错,头饰也颇为精致,想必主家非富则贵。”管氏这样说道。

    那两个丫鬟很快就离开了定元寺,管妈妈便没有跟着了,这有些惋惜。

    “谁家婢女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说的那些话。娘娘既然有令,那么我们便讲这话传出去便是。”管氏端坐着,语气十分正经,一点都看不出她存着看笑话的心思。

    “祖母说的是,孙儿会将这些情况告诉皇上的。”长隐公子微笑道,恍如天人一样。

    这是谁家婢女呢?看样子是针对成国公府的。若是说别的也就罢了,单单说秦绩好小倌一事,有什么目的呢?

    当长隐公子听到属下汇报,道成国公府让蒋钦去了顾家提亲的时候,他就猜到那两个是谁家的婢女了。

    原来背后是顾家的小姑娘啊,他的救命恩人。秦绩竟然想娶那个小姑娘啊,这亲事……远在襄阳卫的计之若是知道了,会怎么想?哈哈。

    既是这样的话,他倒不介意援上一手。

    (章外:二更。作者君穷疯了,将高岭之花放出来吆喝一声:订阅、票票!哈哈~)(未完待续)

    ps:二更!呃,这一次不用写什么了,555~~~
249章 还有一手
    (三更!)

    长隐公子在进宫之前,让属下去办了几件事,让他们去了楚衍楼一趟,还让他们见了一些消息很灵通的人。他既然打算援一手,当然要将此事坐实做大的。

    好小倌虽不好听,却不是什么罪,想要凭这个就拒了亲事,除非这个事足够大,这个势足够压,光有传言还不够,光是祖母告知贵妇人也不够,暗中,还要做别的事情才行。

    最关键的,就是皇上的态度。有了太后娘娘那些话,这个最关键的事也不难办了。

    太后娘娘在定元寺礼佛,这谁都知道。但这个顾家小姑娘很显然知道别的,譬如,知道太后娘娘和皇上的死结,才会借用娘娘的口,将此事送到皇上面前。

    如此,真让人好奇了。顾家,就算是顾霑,想必都不清楚这些事情的,顾家小姑娘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让婢女传话这种小手段,一看就知道是姑娘家所为。

    若是有机会,倒要问一问她了。想到她对自己有救命之恩,长隐公子便按下了这些疑惑,当日响午过后,便进了宫。

    崇德帝在等着长隐公子。现在,郑太后肯见的就是安国公夫人管氏了,崇德帝很想知道生母的情况如何,很想知道她是否会回宫,很想知道知道她的心……是否软了些。

    “听祖母描述,娘娘气色很好,心境也很平静。只是祖母在提及中秋团圆时,娘娘仍不愿意回宫。臣想着,娘娘还需要时间吧。”长隐公子这样说道,江管氏所见的一一道来。

    听到这些话,崇德帝颇为失望。十年了。母后的气还没消,他什么办法都试过了,母后就是不肯回宫,连他也不愿见。想到郑太后在出宫前说的那句话,这个铁血帝王神色也不由得黯然。

    不及黄泉,就不用再见了。难道母后真的这么狠心,至死也不愿意见他?现在只希望管氏的劝说能有多少作用了。虽然已经十年了。但崇德帝还等得起。

    果然,这一次他觉得自己等到了。母后已经有所松动,虽然是为了别的事情传话。但他也见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