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转世岁月-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时奖的是精神奖。

    贵子在担心本校的“o1o”号拿不到冠军……

    “各就位——预备——”。

    运动员纷纷退回来,还没跑多远。

    原来令枪哑了,没着火。

    运动员是按时间推算起步的,一般是令员喊出预备的“备”字三秒时枪就响,有经验的运动员是第一步跃出去时令枪刚好响,这不违规,若不你等抢响了再起步就不占优势了。

    可是这次没响,谁都不怪,重新再来。

    …………

    “现在开始广播好人好事”银铃般的声音再次响起,配合着音乐,有点诗朗诵的感觉。

    “蛤蟆村的张喵喵同学,热心照顾患有感冒病的外村学生,将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给患病同学穿上,还端水喂药,她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这和不怕死能联系的上吗?

    “下面再报诵一遍”

    还没完了,若真死的话,得两次了。贵子在想。

    又是一阵掌声欢呼声、锣鼓声……

    蛤蟆村的一名运动员在男子四百米比赛时迟到两秒,随后冲进跑道跑了一圈,眼看追上了第一名,被本校老师给栏了下来,原因是他不该参加这一组,他的号码编在了下一组。

    王胜坤与贵子都参加了男子跳高比赛,并且被编在一个组。

    比赛中贵子出乎意料的现王胜坤临场进行了挥,利用“侧滚式”跳跃翻过了一米三的横杆,这让平时始终以一米二五保持的贵子气不打一处来。

    好在他俩是一个学校的,贵子心里还平衡了些。

    “上午比赛到此结束,下午一点半正常进行”。

    贵子也觉得肚子饿了,早上着急没吃饱,加上上午一折腾。

    一口气吃了四个馒头,喝了两碗鸡蛋汤。馒头和菜自带,鸡蛋汤免费供应。

    鸡蛋汤里面鸡蛋很少,做汤的师傅手艺堪称一绝。

    鸡蛋类似油花,汤上面漂着,星星点点,好在里面的菠菜叶不碎,白绿相间,图案很美。

    贵子端起碗尝一口,味道不错,稍微有点咸。

    清明扫墓。

    “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墓前向烈士,心潮正澎湃,意志如钢铁,气节像松柏…………”

    歌声在天空回荡,在贵子记忆里每年扫墓还真没碰上过阴天下雨,心想作词的人真能耐,有那么大的预见性?神了!

    1976的清明节到了,按照往年习惯学校的师生排起长长的队伍,前面抬着插满松枝的花圈去邻村扫墓,纪念一位在抗美援朝中死难的革命烈士。

    花圈是贵子学校多才多艺的音乐老师带领学校心灵手巧的女生手工扎成的,彩纸是买来的,经过各种巧妙加工,花朵盛开绽放,两条白色垂带写上永垂青史,烈士安息之类的词句,周围插满松枝。在当时来说,堪称一绝,一般需要两三天时间,慢工出巧匠,又不核算效益。

    墓前用扫把清扫完墓坟上的尘土,两名同学再用铁锨添上新土,花圈插在坟头的正面。

    全体师生肃穆站立,面对烈士默哀三分钟。

    “下面有烈士家属讲话”主持人说道烈士家属当时是烈士的爸爸,平时面带微笑的一老头,经常到贵子学校找音乐老师玩,那时不叫聊天。

    老头就是苏兰兰的爷爷,烈士是苏兰兰的爸爸。

    苏兰兰从小命苦失去了亲爱的爸爸。

    苏兰兰也从小得到了荣耀,生在革命烈士家庭,一种光环始终笼罩着她。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过的很好,很幸福”苏兰兰的爷爷说。

    苏兰兰的爷爷也死了多年了,贵子想,他老人家当时不会知道现在的日子更好,比那时更幸福。

    “今后紧跟党革命,我没有别的本事,天天背着粪筐拾粪,为社会主义积肥。”兰兰的爷爷没有多少文化,也说不出豪言壮语。

    这朴实的语言,这珍贵的镜头,每年的清明节贵子都会想起,并且在自己的记忆中珍藏着……

    伟人逝世1976年9月9日,天气阴,细雨。

    贵子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仍然担任他的劳动会主席职务,同时还担任班里的副班长职务。

    下午贵子带领全校的学生冒着细雨在学校的责任田里拔草。

    贵子清楚记得田里种的大葱,同学们每人沿一条龙沟拔草,天虽然下着细雨,但同学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个个脸上冒着热汗,满手的泥巴。

    那年头是产生绿色食品的年代,但满地的绿草也够茂盛的,每人在一条龙沟上都能拔出几抱的杂草。

    大家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广播里的一段消息犹如一声霹雷,大家惊呆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员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中国**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零时十分在北京逝世。

    贵子心想**去世了,我们还拔草干什么?好像给**他老人家拔草似的,不管贵子想的对否,但可以看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重要性有多大。

    主席逝世的消息公布后,全国上下悲痛万分。

    联合国总部以历史上罕见地度在逝世当天就降半旗致哀。

    在他老人家逝世的十天里,共有一百二十三个国家的政府和脑向中国政府来唁电或唁函,1o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许多国际机构和国际会议也开展了悼念活动。

    贵子对于国际国内的吊唁消息当时并不清楚,只知道周围的很多师生,社员群众都哭了。九月九日当天小雨一直未停,后来还知道全国好多地方都在下雨。



………【第十五章 难忘的日子】………

    第十五章难忘的日子

    锣鼓喧天,红旗飞舞,游行的队伍人山人海。

    1976年的十月,是“胜利的十月”,“金色的十月”,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贵子手举学校分的彩色三角旗,随着游行的队伍缓缓走动,时而振臂高呼。

    打到“四人帮”!

    打到王洪文!

    打到张春桥!

    打到**!

    打到姚文元!

    坚决拥护英明领袖华主席英明果断措施!

    打到王、张、江、姚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声音此起彼伏,声势灼灼*人,有一种砸不烂“四人帮”不罢休的感觉。

    当时好多小学年级的学生把打到王、张、江、姚“四人帮”里的“江姚”含糊不清的喊成“傋羊”。

    贵子心想感情他们把王、张想成一公一母了,要不怎么喊“傋羊”,不禁暗喜。

    接下来的日子里新一轮的批判“四人帮”的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批林批孔的专栏改为批判“四人帮”专栏,大家争先恐后写批判稿,写的张数越多越好,越能揭露深刻。

    多数学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批判,急中生智,找来报纸勾勾画画,拼凑成章,好在当时的报纸上都是批判“四人帮”的文章,每人摘录个五七六篇的不成问题,抄重了也没关系,字写整齐了就好。

    教室的专栏一个星期一换,内容是千篇一律批判“四人帮”的。

    贵子天天埋头在报纸里,犹如当今的网上寻宝。

    一日突然现郭沫若的《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格式与众不同,欣然抄下: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一枕梦荒梁。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意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这诗当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还编成豫剧演出,再后来编入小学教材。

    贵子为自己当时的新现骄傲不已。

    “四人帮”的倒台同时也宣告了文化的革命的结束,视为“毒草”的《东方红》,《洪湖赤卫队》,《红岩》等大型歌舞剧及电影陆续开始热播。

    王坤,郭兰英,田华,王玉珍等老一辈艺术家重新出山,流传至今的《绣金匾》就是郭兰英老师当时的杰出唱段。

    贵子吃完早饭,嘴里哼着昨晚刚看过的影片《洪湖赤卫队》主题歌朝学校走去。

    “洪湖水呀浪大浪,洪湖岸边是呀是家乡,清早儿,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还喝玉米汤哦……”贵子唱着唱着忘词了,糊弄着过去了。

    落实政策。

    贵子刚到学校还没落座,前排的苏阳利就拿着一份报纸走过来说道:“高主席,以后你不能叫“我羔子”了,报纸上都改叫“公社社员”了。

    贵子接过报纸认真看了起来。

    ……

    考虑到我国农村完成土地改革和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地主、富农分子经过二十多年以至三十多年的劳动改造,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对地、富分子的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的成份问题,作了适合新的情况的相应规定。中央认为,落实好这方面的规定,将有利于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决定指出,除了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家分子以及反、坏分子,经过群众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家分子以及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一律摘掉帽子,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农村人民公社社员,他们本人的成份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享有同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