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子想到这里忍不住笑道:“这事说是意外还真不是意外,其中有一个人的作用比较大,你猜是谁”穆锦心思转动,既然这么说必然是自己知道的,蓦然想到今天见到的那个人,失声道:“李明”
萧公子奇怪的瞧着穆锦“你怎么猜得到?”穆锦揉了揉眉心“这人给我的感觉不对,他是你同伴?”萧公子摇摇头“不是,若我猜的不错,他应该是皇帝的人”穆锦皱眉不像。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只要他还会出手必然会露出马脚的,他不急。
转而道:“虽然我直接杀了严季,但是茜香国只怕不会罢休,只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们若真的动手,京中只怕也会动手,我们最起码要拦住茜香国”萧公子淡定的道:“世子殿下弄错了吧,本人只是和你进行合作,这朝廷之事与我无关才是”
穆锦冷笑道:“真的无关”萧公子张口想说,就见穆锦做了个口型,立时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下去了。算他倒霉,本来也没打算不管。道:“那我先去准备了,有事再联络吧,不见”转身就翻窗离开。
穆锦见他离开的背影转身对着香卉道:“那侍卫只怕还没传消息,你让他来,帮我再带个消息回京”
香卉迟疑道:“世子是指?”穆锦一个冷眼过去“不该你管的就不要多问”香卉忙低头应是。
东南的纷争京中却是没有这么快得到消息,瑞安和黛玉因着皇后忙于常平的婚事和中秋典礼而无暇管束。瑞安带着黛玉打起其他主意。虽则有自己的陪伴,若多几个志趣相投的闺中密友也是好的。
但是她到底于这方面不熟,想了想给林跃递了个消息,这人在这些玩乐方面该还是有些点子的。林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观园的诗社,这世贾探春虽然还是有心起诗社,但是那群芳共展才的机会却是没有了。
瑞安想了想也觉得不错,但是她若出手,自然不会同贾家这般小家子气。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计划,甚至参加人员的限制,未免有酸腐之士的闲言碎语,瑞安计划好后特特去找了太后娘娘。
作者有话要说: 好多亲发现该名了,是的,因为太文艺的名字木有人看啦,(;′⌒‘)
希望亲们喜欢啦。
话说有木有亲讨厌耽美的,混晋江的都应该还好吧。
继续求收藏,求评论。
☆、第四十七章
太后年轻时在闺阁中也是极为出众的,如今老了对于这样的热闹也是很喜欢的。道“嫣儿的意思很好,这事由祖母做主,交予你统筹,玉儿也跟着帮忙”瑞安笑道:“谢皇祖母成全”眼睛一转瑞安又道:“这时间定在什么时候合适呢,这常平姐姐就要出嫁了,是不是在出嫁前好点,不然就不好请姐姐出席了”
太后淡淡的道:“你皇姐马上要出嫁了,也没这规矩,还有半个月就是中秋了,你父皇这次打算大办中秋庆典,各家命妇也要入宫饮宴。不若就定在这一天吧”瑞安虽然觉得这日子订的有些古怪,但既然是太后的意思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暗自琢磨。
得太后的同意,瑞安立时就抓了黛玉入宫,两人一同谋划。黛玉也觉得很有意思,自然很是高兴。两人先是就人选订了下来,既然要大办,光是写诗就单调了一些,再者说闺阁女子虽然不若男子君子六艺皆会,但是琴棋书画出众者不少,怎么能不给人一展所长的机会呢。瑞安却是另有想法,难道闺阁之中就全是柔弱女子,说不定就有将门千金自有英姿飒爽之态。因此瑞安却是觉得既然要办,就也取君子六艺比试。
黛玉却是不同意,最后两人折中在琴棋书画,刺绣,外加骑御一项。虽然黛玉不认为会有人报名。
事情订好后就是发帖请人了,这时她们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选好裁判。两人对视一眼决定求助。皇后见两人一块来笑道:“怎么了,终于想到母后了?”黛玉和瑞安一人一边撒娇道:“还请母后帮忙”皇后一手捏一个笑道:“早给你们定下了,不过你们这事虽好,有些人家的姑娘本身就声名有碍,还是不请的好”
黛玉想到贾家的几位姐妹,叹了口气原想帮着一把,现在是不能了。瑞安笑道:“还请母后指点。”皇后知道黛玉心软,但索性她一向明礼不会强求也不说什么,指点了两人一番将其中的一些名字划去。
瑞安和黛玉不用为着裁判发愁又让皇后帮着掌了眼终于将要请的人订了下来。京中权贵朝臣虽多,一番删选倒还有30余位,这可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才女,届时群芳荟萃自然是很精彩。
此事由太后牵头,皇后帮理事,公主负责一时之间京中都已自家得了帖子为荣。而常平公主却是气得砸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瓷器。这事在她大婚之后摆明了不想她参加。又想到明乐候府在婚事上的态度,却是明显觉得自家皇兄如今失了父皇的宠爱担心牵连他们。常平眼神阴冷,这些人他们会后悔的。
就在黛玉和瑞安忙着准备中秋赏菊宴时,太子和皇帝终于收到了东南的信。皇帝将太子叫到书房,看着面前挺拔而立的太子,皇帝再次感受到自己真的老了。皇帝将手上的折子递给太子淡淡的道:“你想必也知道了些,小锦已经控制了东南局势。”太子点头道:“回父皇,儿臣是得了小锦得消息”
皇帝微眯了眯眼道:“仔细看看这折子吧”太子原以为是穆锦送上的折子,但是如今看却好像不是,忙将折子打开仔细的看了。立时大怒,这人好大胆。太子当即跪下道:“父皇,这是诬陷 ,小锦绝不会这般做,父皇明察”
皇帝看着自己的太子“你就这般相信他,穆家掌东南百年,这其中的势力到了什么程度绝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太子不无所动,只是正色道:“穆家在东南有势力儿臣知道,但是小锦决无反心,待到小锦继承王位留在京中,东南的事情在过些年自然能够平复而不起争端。儿臣以为不战而平方是上策。”
“你也看到了,这茜香国已然有异动,若是让穆锦这次领兵,这玄凌军只怕是会真的掌在他手里,那么之前的事情就没有意义了。为君者不能只顾小情,太子你该明白”
太子抬头看着自己的父皇坚定的道:“父皇儿臣相信小锦,而且为君者固然要顾全大局,但是若谁也不信,何谈治国。若无容人之量又怎么会有真正的能人忠心。”皇帝想从太子的神色中看出一丝的勉强或是犹疑,可惜没有。摆了摆手,皇帝道:“好了,下去吧”
太子还想说什么但是见皇帝面露疲倦也就转身退下。只是刚走到门口就听到皇帝的声音“太子,记住你今天所说所做的,去吧”太子没有回头出了御书房就直接回了东宫。
正好跟着穆锦的东宫侍卫的信晚了一步送了来,太子仔细的看了看信,那个李明这般明目张胆的诬陷小锦到底是谁的意思。对于茜香国太子反倒不是那么担心,小锦既然说已有计划想必就出不了大事。
看完侍卫送上的密信,太子又拿起穆锦写给他的信,除了开头的问候,将事情讲得更细了些,还在信的末尾不经意的提到一个人,姓萧。太子眉头紧皱,是他吗?应该是吧。
几日之后常平公主顺利的出嫁了,明乐候虽然不是很乐意但绝不敢表现出来,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会允许臣子嫌弃自己的女儿。而自从甄家的判决下来后就闭门不出的忠诚亲王也难得的出现为胞妹送嫁。
一个月前甄家的判决终于下达了,是皇帝亲批。再这之前所有人都以为甄家最多是削职为民,毕竟陛下没有对甄贵妃和忠诚亲王降下半点处分,自然不可能将甄家打到底。直到旨意下达,甄家家主斩首,甄家男子流放,女子发卖。旨意一下,忠诚亲王和甄贵妃、常平公主亲到皇帝处求情。却被皇帝派人赶走。
自那以后忠诚亲王就闭门不出,忠诚一党也彻底消声。这次忠诚亲王出现还表现的极为淡然让朝中之人纷纷猜测是不是皇帝还是心疼儿子。
皇帝对于这个儿子的表现没有发表任何看法没有安慰也没有斥责。让朝中的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只有那少部分善于揣摩圣心的只觉浑身发冷,忍不住想到二十多年前今上的兄弟出事的时候。
常平大婚过后就是中秋盛典了,往年的中秋也有宫宴,不过大多只是宗亲参加。不想今年陛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要大办,众人也不敢说什么。因此四品以上的京官家中有品级的都能参加。不过这是夜宴在晚上,更有菊花宴在白天举办,这各家给邀请的千金也是早早的入宫。
皇后请了细心的在有品级的命妇中挑选了几位德才兼备的夫人做裁判,都是压得住阵脚的。更是禀告了皇帝将将御花园围了起来不许闲杂人等入内,索性皇宫内院的没有这么不长眼的人。皇帝对于自己母后和女儿的主意还是很捧场的,亲自吩咐内务府帮着准备东西不能推诿。
黛玉和瑞安早早的在御花园等候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妥当。黛玉这次跟着瑞安办这事实实在在的长看见识,自来被众人宠着不管这些事情,从来都觉得不重要,这回才真真知道要当好一个家多难,只是一个宴会就这么繁琐,虽然是因为规格高但是换了其他的该做的还是得做。
瑞安摸了摸黛玉的小脸担心道:“这段时间累到妹妹了,都瘦了”黛玉笑道:“虽然事情有些多,但我到觉得身体更好了。姐姐不用担心的。”瑞安听虽还是不放心,但是也只能想着过后给黛玉好好补补。
两人一边闲话一边检查着准备,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报已经有姑娘到了。黛玉和瑞安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来了,瑞安问道:“来得是谁?”那侍女道:“是承恩侯家的二姑娘和三姑娘”瑞安笑道:“原来是表姐和表妹,难怪来得这么早,快去请吧”
这承恩侯家的两位姑娘黛玉也是见过的,这二姑娘倒是还好,只是这三姑娘同她年纪一般,总是觉得自己抢了她的宠,因着皇后疼她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