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挥惺硑ù,一入定便是十天半个月,所谓道法、佛法上所讲的‘闭关’其实便是在辟谷,一个修道的人,只有亲身经历了辟谷,才真正算进入了正规修炼。辟谷有长有短,短的十天半个月,长的一年半载甚至更长。
“我在三岁时正式学道,每rì打坐两三个时辰,识海中常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景象,我太师傅说,那是将要开天眼的前兆。但我没有把握好火候,过去了好几年,天眼也没开成。太师傅说,看样子你应该辟谷了。
“于是八岁时,在太师傅和母亲的护持下,我开始尝试第一次辟谷,居然能坚持到第十天。有了这次磨炼,我觉得我的天眼基本开了,能见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便是不太稳定,时有时无的。另外我的预测能力和遥感能力也不行,不像姐姐那样,我心里一动念,你就知道我在想什么。”
妙兰道:“相公莫急,师傅已经传了您一套《修仙内功秘笈》,只要您照着秘笈练功不辍,很快就会具备遥感能力的。”
“姐姐,你也修过这套《修仙内功秘籍》吧?”
“相公,《修仙内功秘笈》共两套,一套适宜男人修炼,一套适宜女人修炼,我修的那套练功口诀与师傅传你的那套差距很大的。”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秘笈是男女共用呢!姐姐,你刚才一提辟谷,我就忍不住插了话,对不起了,你还是接着说吧!”
妙兰道:“刚才我说到奇兰不能辟谷,驾驭不了飞剑,师傅在时,均是她外出带回食物供我们享用,师傅一走,这副担子就由我来挑了。我们没有银两,不能到山下兑换食物,主要靠采集一些山果充饥。
“我可吃可不吃,但奇兰非吃不可。
“凌云洞对过便是横断山,因为它在北山的北面,习惯上叫做北横断山;西山的西面也有一座横断山,习惯上叫做西横断山。
“北横断山同这北山一样高大,所不同的是,北山有人居住,北横断山见不到半个人影,因为北横断山根本不适合普通人居住。白天您站在北山山顶也许见到了,北横断山山阳处的山势轮廓竟与北山山yīn处一般无二,尽是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如斧劈刀切一般,没有可容人立足的地方。山的另外三面,虽山势略缓,但巉岩突兀、坡陡沟深,没有一处可以登临绝顶,就连最有经验的樵夫也只能爬至半山腰,何况寻常的百姓呢?
“正因为北横断山山势险要,是以那里的野花野果漫山遍野,吃之不尽、用之不绝,除了飞禽和一些毒蛇爬虫之类安然定居外,鲜有走兽出没。
“西横断山与北横断山情况类似。这两座山便是师傅和我经常光顾的地方。
“再说我和奇兰,因我怪奇兰睡觉不老实,是以常常以采集山珍野果为名,飞出这凌云洞,往往一出去便是两三天——其实半天就够了,为何迟迟不归呢?因为我在找寻新的洞府。
“这里是师傅亲自开辟的,虽然隐蔽、安静,适宜修道,但常年不见天rì,yīn暗cháo湿,给心灵造成莫大的压抑。师傅在时,我不敢言讲;师傅飞升后,我渐渐有了离开此地的打算,奇兰的不安分是我坚决要离开此地的直接动力。
“我找过北横断山,找过西横断山,虽有一些天然洞穴,但并不适宜修炼——我喜欢既朝阳,阳气又旺盛的地方。因为我不像师傅那样阳气重,需要用yīn气来弥补;我yīn气重,缺的是阳气。
“后来,我就看中了这北山的阳坡,那里有一处断崖,中间部分向里凹陷,聚集阳光能力特强。每次我出外采集野果时,便抽出大部分时间到那凹陷处挖掘。我用来挖洞的工具便是让蒋仪yīn得去的那把飞剑。那把飞剑虽不是神兵利器,但是经我多年炼就,开山凿石比一般工具强得多。我小心翼翼地开呀、凿呀!rì复一rì、年复一年,断断续续地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挖成了一个长柄葫芦状的洞府。
“那个洞府的样式是这样的,外面是条两丈多长的圆形隧道,就像葫芦的长柄,隧道向下倾斜,为的是聚敛南天的阳气。隧道尽头是个两丈见方的石室,四角略呈弧状,围起来像个大葫芦头。
“我之是以将其挖成葫芦样子,是因为想把那里变成丹炉模样,好在里面练功结丹。
“自我开辟了新的洞府后,隔三岔五地便到那里练功。那时,奇兰已经学会了辟谷,十天半月不吃野果照样不饿。她也渐渐习惯了我不在她身边的寂寞。于是我更加安心地在那里修炼,有时将近一个月才回去一次。
“她尽管对我有意见,但不会驾驭飞剑也没辙。
“后来有一天,我回到凌云洞,突然见门户大开,不像平rì那般紧闭,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进去一看,果然没有见到奇兰。
“石室里所有物品还是老样子,也没见打斗的痕迹,但人却不见了。
“我就猜测:莫非奇兰也炼成了飞剑、出去游玩了?但等了七八天,也没见她回转。于是我又猜测,莫不是她在洞边张望,失足掉到下面的深潭里去了?如果那样可就糟透了!
“我觉得很对不起她,心里特别内疚,也不出去了,就在那里等着。等啊等,一直等了一个多月,奇兰就像在人间蒸发了似地再也没出现过。
“唉!要不是刚才师傅说她是被采阳仙姬带走了,我至今也解不开这个谜团呀!”
行如风见妙兰终于将话打住,这才笑笑道:“走了好啊!走了你就彻底清净了,两个洞府,你就交换着住吧!”
妙兰道:“什么交换着住啊!她走后一个多月,我便封了洞门,一封便是一百多年,直到昨天夜里才回来;走时,我是半个人仙,回来时,成了整个的鬼仙。人算不如天算啊!修来修去,我倒修回去了,说来说去,均是那次大变故害了我!”
行如风道:“我以为奇兰的走才是大变故呢,原来还有一次大变故啊!”
妙兰道:“那当然了!奇兰的走只会令我一时内疚,但第二次变故才令我终身遗憾哪!”
“为什么呢?”行如风好奇道。
………【第075章 变故(中)】………
妙兰先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慢慢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自奇兰莫名其妙地从凌云洞凭空消失后,妙兰就封了洞门,来到北山前山她那个葫芦洞穴专心修炼。
北山前山坡势较缓,只有靠近山腰位置的地方从东到西排列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山包,拱卫着北山主峰。那些山包上树木杂陈,高矮不等,树下多见宿草及野花,偶可见山包的某一角落裸露的青褐sè的岩石,个别岩石间有清凉的山泉涌出。
妙兰的洞府建在北山东侧一断崖的中间位置,圆圆的洞口像是一个倦了的人突张大嘴巴打着哈欠。那断崖自上至下有十丈高下。断崖上面有一天然平台,向前凸出五六尺左右,从远处向这里望来,那断崖就像一张只有一个嘴巴的脸,那凸出的平台就像怪脸头顶上的帽檐。断崖下面是个斜坡,向东、向南延伸开去。
这天,妙兰像往常那样在室内闭目练功,忽听外面雷声大作,搅得她心神不宁。
练功人都知道,雷雨天气是不适宜行气练功的,以免将天火引进体内走火入魔。
她便匆匆收了功,沿隧道走至洞门口,驻足向外观赏雨景。
洞口建在断崖的凹陷处,上面又有帽檐似地向外突出的平台,雨势再大也休想将雨水带进洞来。
身前一丈左右,一道珠帘瀑布挂在洞前,哗哗地倾泻在断崖底部,溅起的水雾就像沸腾的水蒸汽,杂乱地向四处流窜。
近处的东山诸峰,半晦半明;远处的天柱山,约绰朦胧。
天上的电弧如银蛇般乱窜,隆隆的霹雳震得地动山摇,呼呼的风声似低沉的牛角余音,刷刷的雨声如万马奔腾。
雨幕如天网,灰白成一sè。
一道强烈的电闪垂直降下,紧接着一声惊雷,不远处的一棵两搂粗的老松树当即被劈为两半。
“天劫?不像啊!没听说这里有将要得道的人啊……”她有些惶恐地望着那棵业已倒下的大树,不断自言自语。
正在惊疑间,忽见那棵倒下的大树底下窜出一条一丈多长、如木桶粗细的大蜥蜴来。
那条大蜥蜴五彩斑斓,眼睛像两只小灯笼,不断发着红光,扬起半截身子向天空瞪视着,嘴张的老大,喷出一丈多长的烟雾与火苗的混合体,阻挡天雷的降下。
“蜥蜴jīng,原来是条将要得道的蜥蜴jīng,怪不得天要降下雷火呢!”
妙兰有些释然。
这蜥蜴jīng不知在那棵老松树中空的树洞里修行了几百年、几千年,也不知蚕食过多少弱小的生灵,养jīng蓄锐,终于到了金丹炼成、迎接天劫的这一天。假如成功度过天劫,它就可以破空而去;假如度不过,它从此便被雷火燃为灰烬。
蜥蜴jīng不甘心被雷电击中,离开大树的保护后,一边怒吼,一边东躲xī zàng,找寻避难之所。在逃避过程中,嘴里不断向天空喷烟吐火。
乌云翻滚,积蓄着能量。又是一道强烈的电闪撕破了长空,伴随着清脆的炸雷轰然降下。
蜥蜴jīng怒目圆睁,张开血盆大口,倏地从口中shè出一物,圆圆的如拳头一般大小,金光闪闪,冲向了雷电。
“金丹!金丹终于出现了!”
妙兰念头刚起,就听“嘭!”一声巨响,震耳yù聋。
雷电遭此一阻,锋芒向后退缩,“噼里啪啦”的碎裂声不绝于耳。
再看那金丹,光芒顿减,摇摇晃晃地又飞回蜥蜴jīng口中。
蜥蜴jīng匍匐在地,瑟瑟发抖,张口不闭,在雨水中不停地呼呼喘气,显然疲倦异常。
据说,动物修仙,如果到了结丹时期,就会遭天劫。第一次天劫有三道惊天霹雳,比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