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心欲何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摇心欲何托-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羡的毒在返回茂升山庄途中已经发作,他一路强撑着身子,艰难地往回走。
     绮妍站在门口,朝着皇宫的方向张望着,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了,丝毫没有君羡的消息,她呆在房中坐立不安,索性走到门口,翘首以待。
     当看见君羡回来的身影时,绮妍欣喜万分,忙跑上前,紧紧拥住君羡,虽然只分开了一天而已,却仿佛是过了几个春秋。
     “君羡,你终于回来了。”
     “绮……”那个“妍”字还未来得及吐出,君羡已支撑不住,身子往下滑去。
     绮妍见他忽然倒在地上,嘴角边渗出黑血,忙跪下抱起君羡的头,唤道:“你怎么了,君羡,你看看我啊!”
     君羡微睁了睁眼,伸手抚着绮妍的脸庞,气息渐弱地道:“我……没有负你……”
     是的,他做到了。他说过会回来见她的,他真的回来了,自始至终都没有负她。
     “我知道。”
     绮妍流着泪望着君羡,只见他动了动嘴唇,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眼皮却感到一阵沉重,手忽然间从绮妍的脸上坠落下去,甚至还来不及为她抹去面颊上的那颗泪珠儿。
     哀歌如泣。
     绮妍只觉脸上一阵冰凉,脸上的残泪抵挡不住悲悯的凉风。触目所见,无处不是愁,无处不含悲。往事如烟,半世坎坷,仅存心中那片永恒的暗影,挥之不去,层层堆积,随着凄风在身体里翻腾……
后记

     永徽四年二月,长孙无忌引诱房遗爱将立刻牵扯进谋反一案中,借机除去李恪。房遗爱听信长孙无忌,诬告李恪为主谋。
     唐高宗李治下旨,因谋反,处死房遗爱、柴令武、柴令如等人。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蒙恩,赐自尽。其余家眷一律流放岭表。
     李恪蒙冤致死,海内冤之。死前曾有遗言,若是祖宗社稷有灵,必使长孙无忌族灭!
     显庆元年,常山公主薨,终身未嫁,以公主礼陪葬昭陵。
     显庆四年,大臣许敬宗在皇后武则天的授意下,诬奏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伺机谋反。李治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长孙无忌之子及宗族全被株连。三个月后,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正是应验了当年李恪之言。
     显庆五年,唐高宗李治下旨追封高阳公主为合浦公主,追封李恪为郁林王,为其立庙,其子李仁袭爵。
     自从皇宫一场血腥浩劫过后,大唐名将李君羡与一代贤女徐绮妍从此便销声匿迹。关于他们的传言,民间众说纷纭。
     一说是长孙无忌害怕李君羡功高震主,在御酒中下了剧毒赐予李君羡。李君羡死后,徐绮妍没有为他立碑留念,而是带着他的骨灰,远走高飞,生死不弃——一生惆怅情多少。
     一说是李君羡被害死后,徐绮妍伤痛欲绝,生无可恋,遂后殉情相随。后来有受过他们恩惠的人,把他们双双葬在了不知名的地方,为的是不让任何人打扰他们。长安城里有人说在他们死的那天,看见一对比翼鸟在上空盘旋,相传那就是他们死后的化身——在天愿作比翼鸟。
     还有一说是其实李君羡并没有死,而是被一个医术高明的道士救下。然后带着自己心爱的妻子绮妍浪迹天涯,漠北驰马,江南泛舟,长相厮守——只羡鸳鸯不羡仙。
     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最后这一说。
     尘烟滚滚,岁月如歌。
     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据说有位走南闯北的买卖人,经常在各地看见一位素衣素服的女子孤独地穿梭在人群,神情悲戚,长相极其像茂升号的大小姐。
     也有人说在某个偏远的边陲小镇看到过一位容貌与当年的吴王妃非常相似的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听说这名女子才华出众,心地善良,授业于民,造福一方,当地的百姓都亲切地唤她为“李夫人”,但是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和来历。
     还有人说在烟雨的江南遇见过一位清丽脱俗,容貌端庄的女子,长相酷似当初闻名长安城的绝代佳人徐绮妍。女子的身旁总是伴着位俊眼剑眉的男子,执着她的手,与她十指紧扣,仿佛在默默许着一个“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永恒诺言。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