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心欲何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摇心欲何托-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绮妍小姐早点休息,今夜君羡酒醉乱言,小姐勿挂在心上,全都忘了吧,告辞!”
     语毕,君羡大步而去,他走得那样急促,生怕自己一时犹豫,会回过头。那么他就不敢保证会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了。
     绮妍看着那高墙深院中消失的背影,感到一阵寒风瑟骨。
     管家提着灯笼,照着路,引着绮妍进了山庄,步入前院,绮妍突见上空烟火四射,绽放出各色火花来,绚丽多彩,令人迷醉。一群丫环、家丁整齐待立在侧,同声恭贺绮妍多福多寿。
     “妍儿,恭喜你二十岁生辰。”徐显迈步而来。
     于是,徐显安排下筵席,山庄上下不分主仆尊卑,举杯共饮,热热闹闹的欢聚在一起。看着这祥和的一幕,绮妍许下心愿,希望永远能拥有这样的幸福。
     次日早朝,兵部上报,陕西民乱,有暴民拆毁当地的一座县府,太宗钦命房遗爱即刻前往平乱并安抚民心。
     商讨完政事,有人悄来报信给太宗,说是皇后一早传了绮妍入宫。太宗便留下房玄龄,下朝后,与他一起去往立政殿。
     皇后刚喝了药,卧床休息。听到宫女传报,绮妍已到。皇后更了衣,来至前殿。
     “今日突然召见,绮妍小姐一定很奇怪吧。”皇后和蔼地笑着,虽然身患重病,脸色苍白得无一点血色,但依然遮挡不住她美丽的容颜。“绮妍小姐的才华,本宫十分欣赏,难怪连魏大人都称赞有加。”
     “皇后今日召见绮妍,并非是为了夸赞绮妍吧。”绮妍隐隐能够感觉得到,这个睿智的长孙皇后并不喜欢她。“绮妍自幼在民间多有听闻,当今皇后是一代贤后,女子中的典范,绮妍敬重您,所以您有话不妨直说。”
     “果然是个聪慧可人的女子,本宫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其实本宫是想跟绮妍小姐说……”
     话说到这,忽听门外太监高喊:“皇上驾到——”
     皇后与绮妍起身迎候。
     房玄龄又向皇后见了礼。
     太宗坐在上位,皇后陪坐在旁。太宗见绮妍,便笑问:“绮妍哪,听说你进宫来,朕就跟你姨丈来看看,你呀是该多来宫里走动走动,也好陪皇后聊聊天。”
     说到皇后,太宗又忙向身边坐着的皇后,问道:“今天可好些了?”
     “好多了,皇上不用惦记。”皇后答道。
     刚刚明明在寝宫内,还干咳了好一阵,绮妍在外都能听到。再看皇后白纸一般的脸,说起话来气若游丝,却还是勉强撑着孱弱的身子,不想让太宗过于担心。绮妍深为叹服,这样的贤后,这样的德行,这样的无私,真是千古一人。难怪太宗另有至爱之后,依旧舍不下她。绮妍也深知,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做到像长孙皇后那样。她只是她,徐绮妍,甘于平凡,胸有大智,却无大志!只愿得一心人,白头与他不相离罢了。
     太宗依旧笑道:“想必是你跟朕一样,一见到绮妍,就心情舒畅,什么病也没了。今日召她来,是不是还想考考她?”
     皇后一想,顺势道:“正有此意。”
     “那皇后尽管问吧。”太宗道。
     “臣妾听闻山西暴乱,不知如今情况如何?”
     “皇后染恙,却还是心念朝廷,不过皇后放心,朕已派了驸马都尉房遗爱前去处理。”
     皇后默默的点点头,转向绮妍道:“皇上曾多次说过,国以民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百姓对一个国家而言,何其重要。本宫想问绮妍小姐,何为治理百姓之道?”
     房玄龄一听,立即赶在绮妍未开口前道:“启禀皇后,绮妍不过是一民间女子,对朝政之事一窍不通,不宜妄加议论。”
     “无妨,朕也很想听听绮妍有何见解。”毕竟这女子是他一手挑选处理,日后辅佐太子的贤内助。
     皇后向来最厌恶女子干涉政事,竟会问出绮妍这样的问题,自然是有意而为。好借此向太宗进言,说服太宗取消纳妃一事。这样也好,绮妍本就无意与太子婚配。只是朝廷的事,万一说错或是说得不合太宗心意,那么后果就会不堪设想。想想自古有多少贤臣良将因此惨遭横祸。
     绮妍经过一番沉思后,决定冒险一试,要扭转太宗的心意,这是一个机会。哪怕她将有性命之忧。反正如果不能让太宗收回成命,她最后也免不了以性命相抗。
     于是,绮妍说道:“回皇后,所谓治百姓之道,莫过于四条。”
     “四条?”太宗皱了皱眉,这女子未免也太大胆,施政多年,他一直在摸索如何治民,哪里有她说的那样简单,真是无知之谈!
     绮妍一一说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此其一;威势可以禁暴,厚德不足以止乱,此其二;明仪礼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此其三;民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此其四也。”
     皇后心一惊,没想到这徐绮妍竟有这样的见识。可惜只是一个女子!
     房玄龄也不知道,外甥女会说出这样的惊世之言,就是不知太宗会有什么反应。
     只见太宗低头沉思了半响,然后大笑一声,拍手赞道:“好一个绮妍!真是精辟哪!”
     他深知太子虽然聪明好学,但并不懂得如何治理朝纲。所以太宗一直苦心想为他寻觅一位他日能够辅佐君王的贤内助。绮妍不知道,她的一番话,更加让太宗坚定了纳妃的决心。
     “绮妍若是男儿身,恐怕她的成就会超过你这个姨丈呢!”太宗面向房玄龄道。
     “绮妍庆幸自己是女儿身,否则要像姨丈一样忧国忧民,绮妍可做不来。”她希望太宗能够明白她淡泊一切的心。
     “不像你姨丈,那可以像皇后嘛,辅助君主,治理盛世基业。”
     太宗分明已经暗示了纳妃的事,他想看看绮妍的反应。可她依旧低眉不语,看不出是什么意思。
     太宗又笑道:“绮妍哪,你姨丈没跟你提你的婚事?”
     “回皇上,姨丈说了,承蒙皇上错爱,但绮妍不敢奢望高攀太子。”
     “朕说你配,你就配!”太总以为绮妍是在谦虚。“朕想明日就宣布此事,太子纳妃,普天同庆,你放心,朕是不会委屈了你的。”
     皇后本要劝阻,但见绮妍立即上前来,跪在地上,说:“皇上,此事万万不可。”
     太宗面色骤变,“你这是做什么?”
     “请皇上收回成命。”
     “怎么?难道太子配不上你?”太宗生气道。
     “绮妍不过是平头百姓,只会辱没了太子,还请皇上见谅。”绮妍的心意坚定。
     “朕求才向来都不问出身,选妃也是如此,这点你不必担心,起来吧。”
     绮妍依旧跪着,说:“不知皇上听没听过民间的一句俗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太子人中龙凤,却不是绮妍所好。”
     “大胆!”太宗嗔怒,“你是说你不满意太子?”
     房玄龄忙跪下,道:“皇上息怒,绮妍措辞不妥,无心之过,皇上开恩。”
     “那好,你替朕劝服她。”太宗对房玄龄下令道。
     “皇上,绮妍心性平淡,登不了东宫尊位,臣恳请皇上另觅贤女。”
     太宗双目圆睁,指着房玄龄怒喝:“难道你就不怕朕罢你的官?”
     房玄龄坦然道:“皇上若是能听臣的劝谏,即使罢了臣的官位,臣也绝无怨言。”
     “好!朕现在就罢你的官,贬为庶民。”太宗拍案,大吼道。
     “皇上,这是绮妍一人的过错,与姨丈无关,请皇上只降罪绮妍一人。”再大的惩罚她都可以承受,只是不想连累其他的人,尤其是她的至亲。
     “朕再问你一次,愿不愿嫁太子?”太宗用着威逼的口气道。为了儿子,他也顾不了太多。
     “恕绮妍不能从命。”绮妍决然的说,她对他说过,她不会被任何人所迫,“就算绮妍对太子有心,也绝对不会答应这门婚事的,绮妍此生誓不与人共侍一夫!”
     太宗气得眼珠凸出,摸到一个青花瓷杯,猛力的砸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大骂:“滚!滚!都给朕滚出去!”
     地下一群宫女、太监吓得纷纷蹿出殿外。
     皇后让房玄龄带着绮妍先行离开皇宫。
     太宗怒气难消,直骂人家不知好歹。
     皇后上前相劝,太宗这才注意到皇后一直在左右,便回头说:“皇后,你说说看,朕降下天恩,他们竟然……”说着又是一阵气喘,皇后抚着太宗的胸口,劝他不要动怒。
     “房玄龄向来最解朕心,没想到如今会跟朕唱起反调。”
     “皇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依臣妾看此事就作罢吧。”
     太宗一听,这才发现原来皇后也是不赞成他的做法。夫妻多年,皇后贤淑知礼,从未逆过他的意思。夫唱妇随,在朝中传为佳话。
     “皇后也要跟朕唱反调?
     “皇上,请听臣妾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臣妾这几日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这徐绮妍并非佳选。”
     太宗不以为然的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皇后难道不明白朕的用心良苦?咱们的承乾,你也看到了,朕时刻都怕他难担当国君大位,才想借助绮妍的才智哪。”
     “臣妾知道,但您想想,依承乾的个性,怎么可能会听一个女子的话?只怕到时,承乾偏会跟绮妍作对,后宫不安,朝纲怎么稳固呢?”
     太宗正在气头上,哪里会听得进去长孙皇后的劝谏,他执意道:“朕相信绮妍会有办法讨得承乾欢心,夫妻同心,就像朕跟皇后这样。”
     皇后默叹了口气,看来太宗的心意是很难逆转的。
     这时,太宗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或许可以从她那着手,达成自己的心愿。于是,对皇后道:“皇后,你与房夫人交往得不错,不如你替朕说服她,促成此事,朕必会重赏她。”
     “皇上,可曾想过,房大人位居高位多年,却为何至今只有一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