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法宝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法宝商-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庭远终于被说动,接过大掌柜的职位,帮陈德把关。

    老爹加入德宝斋后,张之良的二哥张之栋、姐张之玉、妹张之华全都愿意加入,成了老爹的手下。

    人员齐整后,再把整个店铺修葺一新,然后选了个好日子,作为大掌柜的,张庭远亲自把德宝斋的牌匾挂上。

    至此,德宝斋正式开张。

    德宝斋开张,小兰可以说是最高兴的人了,因为她再也不用在外面摆摊了。

    免了风吹雨淋之苦,对于爱惜自己肌肤的女孩子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整日里就数她笑得最开心。

    德宝斋刚开张的头几天,生意相当的清淡。

    因为盘让、修葺店面,歇业多天,导致老主顾大量流失。

    不过,生意很快好转。

    宗门的低阶修士们发现在摆摊处找不到伶俐、乖巧的小兰了,有人看到小兰已经坐镇在德宝斋里,陆陆续续地,这些人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德宝斋。

    因为习惯上,店里的东西总是比地摊上的东西要贵,当他们看到符纸、符箓、符箭都未涨价时,就都放心了。

    再加上以前的老主顾开始回头光顾,生意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生意惨淡的那几天,德宝斋里资历最老的两人,戴安贤、花嘉义心里都比较紧张。

    因为,他们都知道,曾有一些店铺在换东家后,生意一落千丈,最后竟不得不关门了事。

    门可罗雀的那几天,他们不由得不担心。

    生意渐渐好转,上门的主顾越来越多,尤其与以往不同的是,展窍境的小修特别多,这一点比较奇怪。

    因为,作为人数最多的展窍境的小修,大多囊中羞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般是不会选择进店购物的,因地摊的东西更便宜。

    戴安贤发现这些小修进来后,大多直奔摆放符纸、符箓、符箭的柜台,似乎熟门熟路一般。

    并且,德宝斋内的这些符纸、符箓、符箭的卖价可是比外面的地摊要贵的。

    这使得戴安贤就比较留心了。

    陈德为了保持“怪修士”的神秘感,就没有向戴安贤说明这些符纸、符箓、符箭的来源。

    它们的进货就由张庭远、小兰负责,店内其他物品的进货,自然仍是戴安贤全部负责。

    因为,陈德准备在德宝斋的生意稳定下来后,将符箭涨价,而保持一些“怪修士”的神秘背*景,陈德就觉得涨起价来没啥心理负担。

    因为“怪修士”涨起价来,自然是可以理直气壮的!

    缘由就是,这才符合脾气怪异的“怪修士前辈”的秉性啊!

    因陈德心里有个小九九,他不想涨价后,被人骂做小财迷。

    戴安贤是生意场的老手,又没有刻意隐瞒他,故而他很快就猜测到,在低阶修士中大卖、大火的符箭,就是由他的年轻得过分的新东家鼓捣出来的。

    戴安贤在震惊的同时,也对德宝斋的前景分外看好。

    他就有了将一些以前就有的想法,提出来与陈德商量的意思。

    以前的东家出身于天台宗的蕴物宫,对于灵才自是非常的熟稔,但是对阵法、符箓、丹药、灵草、法器、法诀等方面就不熟悉。

    而开门做生意,经常有不少修士找上门来,要做些非成品类的生意,比如:售卖或寄卖些罕见、珍贵的灵草、灵药;定制特别的丹药、解毒药;定制特殊的阵盘、符箓;寄卖或*灵才;售卖或*法术、法诀;等等。

    这种时候,原来的东家除了灵才生意外,其他的基本不接,就失去了许多生意,戴安贤觉得殊为可惜。

    这一天,吃饭前,陈德到店面转时,戴安贤就把他拉到密室里,向他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

    戴安贤所说的那一堆生意,陈德初涉商海、又是修真雏儿,基本上他都没有接触过,有些名堂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他自然一点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生意。

    不过,他明白的一点就是,戴安贤这位老掌柜提出的,要接这些生意做,这是对德宝斋未来的生意空间,有极大好处的。

    戴安贤说完后,陈德就在那里沉思:丹符器阵,修真四艺,要精通一样所需付出的精力、财力都堪称巨大,注定修士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戴安贤提出的这些生意,需要在修真四艺有这方面的专才、大才,才可接洽。

    想到这,陈德似乎抓到了将生意做大的一个关键。

 ;。。。 ; ;
第159章 未雨绸缪
    戴安贤看着陈德在思考,他在等年轻东家的决断,心里有些期待。

    陈德理清了思路,对自己的二掌柜说道:“戴掌柜说得很好,这些生意我们该接,而且要做得漂亮,这样我们就可以接着做这样的生意,就有更多的灵石赚。”

    戴安贤听到陈德如此回答,放心了一半。

    陈德接着说:“如果我们要接下这些生意,就要有在修真四艺上的大家坐镇。”

    戴安贤听此言,基本上放心了:东家是很年轻,但是他却知道了德宝斋要做大生意的要点。

    戴安贤试探着问道:“东家,你看我们接下去要如何做呢?”

    陈德心想:店家要做大生意,就是要有在修真四艺上厉害的人,那就是要请人呗,只是要请这样的人养在德宝斋里,每个月的月俸可就不得了,而且戴安贤提到的那些生意,有时可能一个月一单也没有,那又该如何是好呢?先看看二掌柜有何办法吧。

    陈德就转而把这个问题抛到戴安贤处,他问道:“戴掌柜,你看这方面该如何请人?”

    戴安贤提出这个提议,自然是考虑过解决办法,他知道那些修真大商行里,专门雇请有各个行当的大师坐镇,以现在德宝斋的实力,雇请大师级的人物肯定是不行的,那就不如请些供奉吧。

    想到这,他就说:“东家,不如我们请些人做德宝斋的供奉,就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供奉?”听到这个词,陈德就感觉不好,因为“供奉”意味着地位很高,有些超然的味道,那样的话,在生意运作中就不好掌控、差遣。

    而且请他们出动时往往是要起关键作用的,地位过于超然的话,陈德认为所起的作用会打折扣。

    陈德脑子转动起来,搜肠刮肚地好容易才想到了另一个词,用作职位应该比“供奉”好得多。

    “德宝斋现在请供奉,我认为还不到时候,不如我们另设一职位。”陈德没有直接否定“供奉”,他婉转地提出另一种职位的设置,他接着说道:

    “我们把接这些生意时,为德宝斋把关的人称作鉴宝师,需要他们把关时就请他们出来,平日里无需在店中坐镇,只是定期给他们支付报酬即可,你看如何?”

    戴安贤听了陈德的这番话,仔细一想,就觉得这年轻的东家果然不简单,他也猜测到陈德对于请“供奉”可能有所顾忌,对“鉴宝师”这样的职位设定,他也认为符合目前德宝斋的状况,就点头道:

    “东家说的极有道理,老戴完全赞同。”

    想到就做。当晚在芦兰居吃饭时,陈德就把这个想法提出来。

    结果又是一片惊讶的面孔看着陈德,张之良就说了:“阿德你又搞些新名堂出来了!延请这样的人,可是开销不小的,刚开张的德宝斋能吃得消吗?”

    陈德解释道:“并不是请他们每天坐镇店里,所以不用按月开支月俸,有需要时才请他们出来把关,按一定时间期限给他们支付薪金即可,这样一来有个缓冲期,德宝斋应该能负担起来。”

    顿一下,看一眼大家若有所悟的表情,陈德接着说:

    “德宝斋如要壮大,赚到更多的灵石,一定要在修真四艺上都有能者、大家坐镇。现在生意未做开、财力微薄,尚不能请他们到店里坐镇,但是如果现在不着手接触、留意、延请这方面的能者,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就会措手不及、两眼一抹黑,影响大生意。就算是现在就开始未雨绸缪把!”

    二哥张之栋看着这个和弟弟同年的少年,惊讶地说道:“阿德,德宝斋刚开张你就想到以后了,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一小半是我想的。”陈德答道:“是戴掌柜提出的提议,他在这行有几十年经验了,我想他的话自然有道理。”

    张之良从来都是好友的死党,陈德的决断自然是鼎力支持,胆气豪壮的他就说道:“只要想办法让德宝斋越做越大,就能赚到更多的灵石,然后我和阿德,就可以成为东玄大陆的大修士!”

    正做沉思状的陈德,忽听到好友这番豪气干云的言语,心中豪情也被点燃了:“财侣法地”,把“财”字弄得妥妥帖帖的,修炼起来那还不一马平川!?他精神一振,顿时英气勃发。

    张庭远看着自己的三儿子、陈德都是一副英气勃发、豪情满怀的模样,他沉寂已久、淡漠的心,忽地像是亮起一丝火苗,照亮了暗淡已久的心田。

    前段时间,他带着三个儿女,整日里就为填饱肚子发愁,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现在已经衣食无忧了,还有几十年的人生,难道就这样无所追求、碌碌无为地度过吗?

    如果在德宝斋努力奋斗,它的生意红火了,阿德自然不会忘了阿良的,他俩的修士生涯将更加精彩,张家也就可以发展壮大,光耀门楣!那些叔伯兄弟做不到的,就可以在他们父子的手里达成啊!

    想到这,豪情开始在张庭远的胸中茁壮蓬勃,对!

    勤恳、努力、拼搏!

    对父亲的气息比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