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王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王旗-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选一套皮甲和一柄上好的兵器,另外,大家的安家费也会高一倍,三天内,也就是出发前会发给大家。”

    “什么,皮甲,还自选兵器?”

    “安家费高一倍?得有近五千钱了吧。”

    “哈哈,太好了,这下我放心了,家里有这点钱,省吃俭用点,足够用很久了。”

    五千钱相当于半金,虽然看似很少,但在生活贫苦的汉末,足够一般家庭生活很久了。

    “娘的,皮甲是戍边卒才能穿的,我早受够竹甲了。”张龙兴奋道,他本来就是边卒的精锐斥候,穿竹甲还真有点不习惯。

    王季笑了笑没说话,引着众人一直到了军营的军械库,军械库是一个占地颇大的土木氏军房库,守库的是一个徐姓军侯,他早得了上面命令,对王季等人自然放行。

    进了军械库,大家就犹如进入了宝库一样,看着一排排明亮的兵器,一堆堆整齐的盔甲,众人都痴了,最后不自觉的去用手抚摸,想尽快选出适合的兵器和盔甲,他们都是职业军人,没一个不爱兵器盔甲的。

    “大家都尽量选最合身、最新的皮甲,盾牌也不要放过,兵器全都统一选环首刀。”

    王季开口叫了一身,库房里除了环首刀,还有长矛等长兵器,但环首刀才是汉代兵器的巅峰代表,特别是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厚实的刀背也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几乎是每个步战士卒的最爱。

    到后来,唐、宋等朝步兵刀器,基本都是由它演变而来,一直到近现代,还可以看到大刀片砍杀鬼子的情景,由此可见环首刀的实用性。

    众多士卒也不傻,听了王季的话后,很快就各自选了一件全新的环首刀,虽然不是百锻钢的,但都是十成十的精铁材质,比他们原来的破旧环首刀好太多了。

    之后还有半身小盾,盾牌是采用厚实木制成,内有圆弧把手和数层布垫,可有效防止震伤,本来和环首刀最匹配的是钩攘铁盾,上下和中间都有利勾,可守可攻,更善对付枪兵,可惜这种重型兵器别说唐县没有,就是有,以郡县兵的能耐也玩不转,反而会拖累自己。

    最后选的是皮甲,唐县的皮甲是采用数层皮革以扎甲方式,层层缝叠而成,不仅防御力比竹甲出色许多,而且更加轻便耐磨,适用性很高,众人每人都选了一套合身的,包括护腕、护肩、腰甲都很齐全。

    王季也选了一套皮甲,那是最好的一套皮甲,单放在库房一角,上面落满了灰尘,它不仅有护腕、护肩和腰甲,而且还多了一顶铁胄(头盔),另外还有一领圆盘项顿,把脖子下方的领口,保护的严严实实。

    这套皮甲质量远超其它皮甲,做工也很精细,是前任县尉穿的,后来何应上任,有了一副铁甲,就没管这副皮了,其他人也没敢拿,就一直空放在这里,现在倒是便宜了王季,反正大小都合适。

    “环首刀就算了,估计这里的刀,也没有比我原来的刀更好的了。”

    王季看了看不远处的环首刀,摇摇头,就准备拿了皮甲走人。

    不过,他刚把皮甲拿开,下面忽然就露出了一柄黑黝黝的环首刀。

    “咦?”

    王季惊异了一下,这柄刀有个精致带花纹的铁质长鞘,长鞘上还一个圆环,可以挂在腰甲上,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刀比王季那柄还长一些,达到了五尺多,刀柄和环首也更宽阔。

    ‘呛!’

    长刀出鞘,库房里顿时亮起一道银白色的光芒,最后在屈指一弹,居然发出‘嗡嗡’之声,而不是一般环首刀的闷响声。

    王季细细打量一番,脸色越来越喜,最后情不自禁用手摸了摸。

    “这柄刀不仅是三十炼的百炼环首刀,而且它的锻造方式,居然是把环首夹在折返的刀茎未端,太好了。”

    此时王季喜不自胜,毫不犹豫的把刀拿在了手里,多了这样一柄利器,在战场上就等于多了一条命,这刀比他原来打造的那柄好的太多了,绝对是精品。

    环首刀锻造的方式一般有五种,其中环首另造,并夹在折返刀茎未端的这种方式是非常少见的,对铁匠的技术要求很严格。

    但同样的,这种方式打造出来的刀,刀身质量都非常出色,不论是坚固和韧性都远超同类,拥有其它普通环首刀难以企及的锋利度。

    “这刀应该也是前任县尉留下的,今天算是得宝了。”几年的战场生涯让王季明白,一件优良的盔甲配上一件利器,实在是太重要了。

    走到库房门外时,徐军侯看王季选得居然是这副盔甲和刀,顿时羡慕道:“司马真是好眼力,这副东西大伙都不敢碰,没想到被你拿了出来。”

    “呵呵。”

    王季笑了笑,并没说什么,而是和杨震等人一起走了,为了方便准备出征,县尉何应还为他们单划出了一片军帐。

    “杨兄,王兄,县尉让我自己挑人,加上我们,这次到北方共有五百士卒,户籍官应该快过来了。”

    王季把杨震和张龙叫来道:

    “你们和下面的兄弟说一说,到军营中挨个排查挑选,要年轻体壮的,最好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并且优先家里没老幼拖累,能吃苦耐劳的。

    最后,就是不能要刺头、军痞和军官那些难管束的,我们只有三天时间,没那么多功夫调教他们,选好之后,就都集中到这边来,然后在带他们去挑上等的竹甲和环首刀。”

    挑人方面,王季只能想到这些了,至于何应说的精锐什么的都是狗屁,郡县兵能有什么精锐,充其量就找点年轻体壮,又少病的。

    杨震和张龙听了,对视一眼,然后齐齐道:“是,司马。”

    八十几个老兄弟有了满意兵甲,在加上丰厚的安家费,对出征北方就不太抵触了,听说王季要挑人,就很配合的和二人去了。

    众人都走了,王季独自留在了军帐里,他在琢磨麾下人的职务安排。

    首先杨震和张龙肯定要委任为军侯的,一人统领两百二十五人,剩下的五十人就交给敖猛统领,做自己的亲卫,在有候三和皮五二人辅佐。

    这样,就能对即将到来的四百多人造成一定优势,更方便自己掌控全军,免得镇压不住他们,毕竟自己年纪小,升的又太快,除了原本的八十几人,其他人不一定服自己。

    至于原来的几个什长和伍长,如苏大胡子这些人,肯定要提拔为队率、什长的,其他小兵最低也要给个伍长做。

    这样任命有点任人唯亲的嫌疑,但王季也是没办法,他没读过兵书,更没带兵经验,只能靠这些人来替自己打基础,维护自己的权威。

    可以想象,挑出来的四百多人听到要远征,必然会心生不满,到路上不定跟自己生什么幺蛾子呢。

    当了几年兵,王季可是对这些人太清楚了,如果自己掌握不了全军,别说去北方建功立业了。

    就是能不能带着大伙安稳去到北方,然后活着回来就成问题。

    ps:

    汉朝军队官职:伍长--什长--队率--屯长--军侯--司马(别部司马)--校尉--骑都尉--中郎将。

    校尉往上就算朝廷高级武将了,司马只是校尉的一个补充,不是军中常设官职,只不过在汉末因为豪强割据,地方军权混乱,所以采用的比较多。

    当然,这只是王皇的一家之言,不可全信,因为从西汉到东汉,由于政治和时间原因,各个时期和地域的官职都不太一样,我查的资料不能说最准确,只能按最合理的方式采用。

 ;。。。 ; ;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这两天王季哪也没去,就呆在家里磨砺武艺,熬炼筋骨,同时看守周仓。

    至于那天宴会的事情,王季也不担心几个公子哥报复,反正自己是县尉的人,就算他们在唐县有些人脉关系,区区几个后辈子弟也找不到军营里去。

    而他们背后的家族,也不用担忧,一个家族不可能为了一点争风吃醋的小事,就大动干戈,更不可能动用族力为一个后辈子弟做意气之争,这是一个家族的骄傲,也是一个家族应有的气度,那些家族能立足唐县多年,不是没道理的。

    ‘叭叭’

    院子里,柳树下,一套蛮象筋骨术练下来,王季满头大汗,体内再次传来了五声闷响。

    “也不知道周仓这厮熬炼筋骨到什么层次了,这家伙力气可比自己大多了,要是在等两年找不到蛮像筋骨术下半部,恐怕自己的武艺成就终身不会太高。”

    摇摇头,擦干身上的汗水,王季就走进了正堂里。

    正堂屋边上,竖着一柄明晃晃的大刀,大刀总长七尺半,其中实心木柄长四尺半,精铁刀身长三尺。

    这是周仓的大刀,属于眉尖刀,所谓眉尖刀就是像人的眉毛一样,刀身越往后越是尖锐。

    “这柄刀不下三十斤吧?”

    王季掂了掂周仓的眉尖刀,在往地上一放,刀柄尾部的刀鐏顿时就把黄土实泥的地面撞了个坑。

    三十斤不算重,大家都能拿得起来,但是如果把它当成武器来耍,那就很了不得了,这就好比叫你举一柄三斤的铁剑,轻易就能举起来,但是如果让你坚持一个时辰,那估计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看到这刀,王季更加喜欢周仓了,这个便宜表弟要是真能顺服自己,以后上了战场,只要不遇到三国名将,自己的生存率最起码提高三成。

    转过身,王季又走进了东屋,不过这次他不是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