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在边城开设讲堂,专门收留那些孤儿,另外再开几间分店,特意写信征求赵立夏和方怡的意见。一家人商量之后,赵立夏便带上了足够的银两将王芊芊和两个丫鬟送到了边城,亲眼查了赵立冬的伤势,又帮着赵立秋把店铺开起来,然后才只身返回,将王芊芊和两个丫鬟留在了赵立秋的身边。
……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
“皇兄,为何方侯爷不一鼓作气,彻底将蛮夷剿灭?”
皇帝笑而不语,心中暗道:时机未到,方侯爷又岂会回京?等着吧,等到方辰成才之际,便是捷报传来,大军回京之时。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224奔波
“哇啊……”
清脆稚嫩的童音突然在耳边炸开,把靠在床头假寐的方怡吓了一大跳;正在屋外忙活的丫鬟听到动静;连忙一路小跑进来,却还是晚了一步,方怡已经被吵醒了;这会儿正在帮小家伙换尿布,丫鬟走过去想要接过方怡手里的活儿;却被方怡拦住了:“我来就好,刚刚我睡了多久?”
丫鬟想了想,道:“才小半个时辰;夫人你再睡会儿吧 。”
怀里的小家伙换了干净的尿布,浑身都舒坦了,这会儿正睁着黑溜溜葡萄似的大眼睛;咧着嘴冲方怡笑,露出那两排光秃秃粉、嫩嫩的牙床来,小胳膊小腿儿好似藕节,小模样说可爱那是真可爱,就是太折腾人了。方怡捏了捏他的小脸儿,笑道:“不用了,有这小家伙在,也睡不长久。”
“要不,我把小少爷带到二少爷的房里去睡吧,这样就不会吵着夫人了。”
方怡摇摇头:“算了,你去厨房里端些羊奶来,我喂他喝了,省得一会儿饿了又要哭上一回。”
丫鬟应了声,转身出去了,心里头有些担忧,前些时日,大少爷送二小姐和腊梅冬香去边城了,家里头就剩下夫人一个人操持,几间铺子里里外外的打点不说,小少爷也不怎么乖,除了夫人谁都不要,这才半个月的功夫,夫人就瘦了一圈儿,奶水也不大足了,幸亏大少爷早早的就跟人买了头母羊,这会儿正好挤奶给小少爷喝,不然等大少爷回来,看到大人孩子都瘦了,可不得心疼死。
瞅着小家伙砸吧着小嘴儿吃的欢快,不时发出意义不明的啊呀声,方怡不由失笑,养孩子是个辛苦活儿,可辛苦的同时却也有种无法形容的满足感,眼看着他从小小一团一天天的长大,清澈的眼底是满满的信赖和依靠,那种滋味当真是美妙,哪怕再辛苦也甘之如饴。
自从赵立夏和王芊芊也去了边城之后,家里的担子瞬间就全落在了方怡的肩上,以前还不曾觉得,如今冷不丁全盘接手,才恍然发觉家里的产业竟不知不觉有这么多了,光是这一个城里就有七八间的铺子了。米铺布行外加小吃店,米铺的大米小麦之类早就收购了不少,足以支撑到秋收,三家小吃店的食材也几乎都是自产自销,唯独布行,每个月都要新进一些新的布匹,赵立夏和赵立秋他们不在,这事儿就由方怡亲自接手了。因为王芊芊和两个丫鬟的离开,直接导致一间小吃店无人管理,方怡想了想,还是把王家嫂子给招来帮忙了,他们如今就住在城外不远的宅子里头,每天早上来晚上走也是赶得及的,不然,光凭方怡和剩下的两个丫鬟是绝对不够忙活的。
此外,每天傍晚时分,各间铺子的掌柜的就会把当天的账本和银两都带过来,由方怡统一记账盘算,等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再过来取了账本和零钱去铺子里开张。这样的安排确实是利于管理,只不过对于记账的人来说就有些辛苦了,毕竟一般的铺子大都是一个月才算一次的。这差事原本是王芊芊每天在做,方怡虽然也会算账,但是却不擅长做账,她算出来的账目也就自个儿看看,换了别人就未必看得懂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她是律师出身,可没学过会计。可是眼下,这个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她面前了,看着王芊芊用隽秀的笔迹工工整整书写出来的账目,那叫一个赏心悦目,一目了然,再看看方怡自个儿比划出来的,实在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比往日提前了一些时候回家的方辰和赵立年看到方怡皱着眉,不由出声询问,在得知是为了账本困扰之后,两人立刻把这差事揽了过去:“先生早就教过算术之法,这事交给我们来做就好了。”
方怡立刻让出wèizhì:“哦?那你们试试,再舀一个新的账本,就照着你们二嫂之前的样子来记,有什么不qīngchu或是算不明白的来问我。”
头两天的时候,两人破费了不少功夫才做出账目来,方怡仔细看了看,别说,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当即就把这差事交给他们两了,至于这样会不会耽误了他们的功课,方怡倒是全然不担心,理论也要跟实践相结合不是?会记账算账,将来当了官儿有了收入也不至于被管家偷偷坑钱嘛!
除了帮方怡做账,两人还时不时学着赵立秋的模样去各个店铺“抽查”,去的时间不一定,有时候是早上,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又是傍晚,总归都是从学习之余抽出的空来,别说,那小脸儿一端,小手往身后那么一放,还真有那么几分架势,至少那些铺子里的掌柜的店小二啊没一个敢大意的,别瞧这两小东家人小,出息可大着呢!这么小小年纪都已经是举人老爷了,还是左大名士的学生,如今又有京城来的齐大人教导,这往后啊指不定会是个什么大官儿呢!
一家人就这么忙忙碌碌着,眼瞅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又开始转凉了,地里的粮食也渐渐饱满起来,外出一个多月的赵立夏终于回来了,风尘仆仆,却面带喜色,一回家就抱了抱方怡,又亲了亲长大不少的儿子,小家伙如今已经可以满床的滚来滚去了,有时候还能坐上那么一小会儿,比赵立夏出门前整日吃了睡睡了吃有了很大的差别,不过照顾起来也更麻烦,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从炕上滚到地下去。赵立夏看看白胖胖的儿子,再看看瘦的下巴都跟针尖儿似的方怡,心里头可心疼了,不由再次觉得这小家伙就是小磨人精。
方怡亲自给赵立夏放了热水让他先洗洗,后来又吩咐丫鬟去买了些好菜回来,挽起袖子亲自下厨烧了满满一桌,又把心疼着想要拦着她的赵立夏赶出去请白城山过来吃饭。这些天,白城山可没少跟着方怡一道操心,虽说蛮夷已经被方侯爷拦在了外头,可道上到底还是没有往年那么太平,赵立夏一个人孤身赶路,实在是不大安全,要不是他店里头脱不开身,铁定是要亲自陪他走一遭的,如今赵立夏平安回来,少不得要把人请过来吃一顿,报个平安。
晚饭桌上有些空落落的,连大带小都只坐了六个人,虽说只是少了三个人,可明显的就是感觉空旷了许多,白城山看起来也不是太有食欲:“立冬怎么样了?边城乱不乱?立秋在那边开铺子,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立冬身上的伤看着吓人,但都只是皮肉伤,没伤到筋骨,我回来的时候他已经能下地走动了。边城如今有方侯爷坐镇,倒是一片安稳,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乱,先前被屠了城,城里的人大都是一些将士们,还有附近村庄过来的,或是一些逃出来又返回的流民,其中还有不少孤儿,都是屠城的时候被父母藏在家里躲过一劫的。立秋在那边开了讲堂,收留了一些孤儿,每天给他们讲半天的课,剩下的半天就找些不大辛苦的活儿让他们干,这事儿有方侯爷在背后支持,不会有人去找他茬的。”
白城山听后,微微点头:“这倒是件大好事,只是,边城到底不算安宁,蛮夷还未彻底剿灭,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赵立夏劝道:“方侯爷说了,这一次,定要叫蛮夷彻底臣服,否则他绝不班师回朝。有方侯爷的这番话,我才放了心。”
“方侯爷言出必行,他既然这么说,那边城势必将会有几十年安稳的日子可以过。”
赵立夏也是这么想的,若不是有方侯爷在,他是不会同意赵立秋留在边城的,可是有了方侯爷的存在,赵立秋的计划就是可行的。只是,如今他们兄弟几个分居两地,那两个还是在边城,偶尔想起还是有些担忧。
方怡听后,劝他道:“今日的分别只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相聚,既然衣食性命无忧,又何须太过担心?立秋有他自己的盘算,我们也该有我们的计划,既然知道将来的路并不好走,那就要从现在起就开始为将来做准备,我们当兄嫂的可不能被弟妹们比下去了。”
赵立夏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心中有些松动,笑道:“有你在,我们自不会输给他们。”
……
两个丫鬟原本指望赵立夏回来之后,方怡会不那么辛苦,却没想到,这日子非但没有变得更轻松,反而更加的忙碌起来,眼看秋收将至,非但赵家村里的那一百余亩地需要他们去打理,连带着城外那一千多亩良田也要照顾一二,不为别的,只为让那些佃户们感受一把新东家的诚意不是?不然来年谁肯按照你说的去做呢?不种粮食,光是棉花芝麻之类的,辛苦不说,还容易受天气影响,一个不留神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谁愿意干这不稳妥的事呢?
为了说服这些佃户,确实耗费了方怡不少心神,最后不得不一人退一步,地里种下一半粮食一半棉花芝麻,之后,又开始说服他们把芝麻跟红薯混种,这一回可真要了方怡和赵立夏的命了,这些农民大都是世世代代都以刨土为生的,哪里会轻易听信这样的话,混种?他们可从来没听说过啊,这不同的种子不同的种法,混在一起不说别的,光是施肥打理就不好打理吧,回头闹不好就啥都得不到。
任凭赵立夏和方怡说破了嘴,人家就是油盐不进,说不肯就不肯,最后,方怡一跺脚,把他们都拉到赵家村儿里,让他们亲眼看看赵家地里种出来的东西,幸亏这还没收完呢,除了赵家,其他也有几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