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京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台北京前传-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认识彻宇,雨姗就一直听他讲河南的烩面,每次都会把雨姗馋得流口水。但是却从来没有吃过。
  “中午我们去吃最正宗的方城烩面。”彻宇神秘地对雨姗说。
  “方程烩面?好耶。”
  “河南烩面比较有名的是郑州烩面和方城烩面,两地的做法有点不一样……”彻宇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
  10点半左右,彻宇开着车,载着妈妈、雨姗、姥姥、舅舅和真真去往方城。大约四十分钟左右,车停在了一家“长江烩面馆”的门口。
  “虽然这家看起来有点旧,而且比较小,但是这是最正宗的哦。”舅舅说。
  进了店门,屋里充满了羊肉汤的味道,好香啊。
  “来烩面馆就是吃烩面的。一人一碗烩面,再来一小份羊肉汤。”看来舅舅是经常来。
  “一小份够吗?我们这么多人。”妈妈问。
  “够啦,等上来你就知道了。”
  马上要见到传说中的烩面了,雨姗焦急地等待。终于,烩面摆在了桌面上。
  “好大碗哦。”雨姗惊叹。
  “来,尝尝看。”
  彻宇夹起一条面放入嘴中,“果然正宗。”
  雨姗也开始品尝,第一次吃烩面,完全没有不习惯,反而觉得很好吃。看着这么大一碗烩面,雨姗真的好想全部吃下去,但是没办法,肚子里装不了那么多。
  羊肉汤上来了,引得所有人一起惊叹,“好大的小份啊。”之间一个大铁盆装满了汤放在桌子上。
  “这就是小份,来,先吃点肉。”舅舅开始给大家分汤。
  一顿饭,让雨姗见识到了河南的饭店的实惠,最重要的是真的真的很好吃。回去的路上,她一直在细细品味烩面的味道,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要把它记下来。
  “明天我们去南阳喝正宗的胡辣汤吧。”
  “好呀。我很想尝尝看。”雨姗一听到小吃,就忘记了肿胀的肚子。
  第二天,他们准时出发,去往市中心一家胡辣汤店。正在吃饭高峰时段,店里爆满;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不过雨姗不习惯早上吃口味重的东西,所以只是尝了一下胡辣汤,然后去和八宝粥了。
  中午接到在上课的真真,他们和彻宇爸爸的一个朋友党叔叔全家吃饭,虽然爸爸还在北京,但是党叔叔听说雨姗来了,就一定要请吃饭,想见一见。叔叔的儿子比彻宇大三岁,已经结婚了,和党叔叔一起经营一家小公司。
  “党叔叔的儿媳妇好漂亮哦。”真真悄悄对彻宇说。
  “对呀,不过听我妈说好像一开始当叔叔也不同意他们的事呢。”
  党叔叔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只要有他在,从来不会冷场。当叔叔用标准的南阳普通话和雨姗交谈,雨姗经常会被党叔叔逗得开怀大笑。虽然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拘束,但是很快就变的自然了。
  下午要回去的时候,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然后让大家等一会儿。爸爸的另外一个朋友张伯伯也来了。他说本来想一起吃饭,但是没有时间了,就送雨姗一个礼物。然后和雨姗说了几句,就告别了。
  “哥哥,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和我们吃饭?”在回去的路上,雨姗问彻宇。
  “因为你来了呀,大家都想见你。我是借你的光。”
  雨姗有点害羞地笑了,她能感觉到彻宇的家人还有亲友都是很好的人,她好想在彻宇家多玩一段时间。
  “雨姗,妈妈说想让我们去学校玩。”彻宇接了一个电话。
  “好呀,我正好去看看你以前上学的学校。”
  雨姗和彻宇到了学校,校门口还写着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从彻宇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了,他每次看到的时候都觉得这句话比较适合写在道观门口。
  听说雨姗来,很多老师都邀请她去办公室坐坐。彻宇带着雨姗拜访了很多老师,听他们说了很多彻宇上学时候的事情。有的老师普通话说不话,所以雨姗听不太明白,但是她还是很愿意和那些老师交流。
  晚上,彻宇的小学数学老师开车带他们去鸭河吃鱼。还有一辆车是校长开的,载着另外一些老师,不过妈妈选择做数学老师开的车,因为他开得比较慢,感觉比较安全。数学老师也超幽默的,但是说话雨姗听不懂,不过单听他讲话的语气就已经很好笑了。他们花了足足三倍于校长的时间到了鸭河水库。
  “这里的鱼都是水库里产的,别的地方吃不到。”
  雨姗住在海边,经常吃鱼;但是不经常吃河鱼,所以她很有兴趣。而且和那么多老师一起吃饭还是第一次。虽然都是老师,但是平时的时候完全看不出来老师的威严,大家有说有笑,吃得很开心;特别是数学老师,笑点一直集中在他的身上。
  雨姗越来越喜欢这里的人了,可能是因为地域闭塞,加上这里因为地方小,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所以比较淳朴。这里远离喧嚣,回去的路上便可略见一斑;正式这样的土地造就了彻宇。
  “那个数学老师好好笑。”躺在床上,雨姗还是意犹未尽。
  “你不是听不懂他说话吗?”
  “对呀,但是一听他说话就想笑。”
  “嗯,我小学的时候上他的课,总是笑声不断的。”彻宇开始回忆数学老师的搞笑历程。
  两个人在一起,总是会很开心。妈妈听到他们的笑声,心里也欣慰了许多。
  第二天,终于没有什么应酬了,可以安心地在家里吃饭了。
  “你们先去吃西瓜,菜马上就好。”
  于是彻宇抱着半个超大的西瓜,递给雨姗一个勺子。彻宇拿到勺子,不知道做什么。
  彻宇看出来了,说“用勺子吃西瓜呀,这样汁液就不会留得到处都是了。”
  “是哦,我从来都没有这样吃过耶,我要试试。”
  雨姗学者彻宇,把勺子插到瓜瓤里,旋转一下,就挖下一大块西瓜瓤。放进嘴了,“好好吃,这样吃好嗨哦。”雨姗开心地笑了,“我以后回家了也这样吃。”
  彻宇拿来相机,“来拍照留念。”
  开饭了。彻宇妈妈对自己的手艺从来不缺自信。她说等退休了要去开饭店。
  “嗯,好好吃。”雨姗尝了一下。
  “看看,还是雨姗有口力,彻宇从来没说过好吃。”妈妈笑了。“还想吃什么,晚上我给你做。”
  难得在家里吃顿饭,雨姗很开心。其实她想躲在彻宇家里多呆一会儿,只是因为她是第一次来,很多好友都想见一下她,所以只好频频应酬了。能吃到家常菜,雨姗就很开心了。
  吃完饭,彻宇在床上睡着了,雨姗则在一旁玩电脑。看到熟睡的彻宇,雨姗觉得他很可爱,于是拿来相机悄悄拍照。看着屏幕上的彻宇,乐开了花,“好可爱哦。”
  其实彻宇有180多公分,而且略有些胖,但是因为长了一张娃娃脸,所以经常会有人说他清秀;说可爱的比较少,毕竟那么大的块头摆在那儿;但是雨姗确实是打心眼儿里感觉彻宇很可爱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到了回北京的日子。这次他们是坐卧铺火车回北京,因为雨姗没有坐过,很想体验一下。
  他们坐的是软卧,一小间里住四人。雨姗拿着相机把里外都拍了个遍。火车缓缓启动了,再见了,南阳。在车里,彻宇一边和雨姗聊天,一边给她削苹果。
  “哥哥,我很喜欢卧铺耶,感觉就像一个小家。”
  “嗯,其实卧铺挺好的,就是要坐10几个小时。”
  “没关系呀,反正有床可以睡,最重要是有你陪我。”
  晚上,彻宇和雨姗躺在下铺聊天,虽然有点挤,但是他们觉得很有趣。因为还有别人,所以他们会偷偷地亲一下,每次成功之后,他们都会偷笑。彻宇陪雨姗睡着之后,爬上了上铺去睡觉,第二天就可以到北京了,也就意味着快要分别了。
  可能是在火车上没有休息好,到了住处他们就开始睡觉。晚上去华联吃了越式茶餐厅,点了一朵红酒雪梨,他们在冬天的时候吃过一次;这次又点了它。厨师把梨做成玫瑰的样子,泡上红酒,就变成了一朵红玫瑰。
  晚上回到酒店,他们当然是要抓紧时间亲热了,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第二天,也就是分离的前一天,他们去看了一部当时很火的电影《盗梦空间》。电影确实拍得很好,影院效果也很好。出来之后,一路上他们还在讨论电影;不过因为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所以他们最后还是回到了讨论吃饭的话题上。
  下午在房间里休息了一下,然后去吃晚餐。在北京的最后一个夜晚了,气氛有点悲凉。
  “最后一顿晚餐,我们吃什么呢?”彻宇问。
  “都好呀。”雨姗还是如是说。
  “不要啦,你定吧。”
  “那我们就简单吃点吧,抓紧时间回去多亲热一会儿。”
  “嗯,好。”
  雨姗看了看四周,“我们还是去吃粥吧。”
  他们又走进那家熟悉的粥店,这家店见证了他们多少次相聚和分别。
  晚上躺在床上,雨姗突然起身,“哥哥,我想去买刚才回来时在路边看到的小灯。”
  彻宇在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会尽量满足雨姗的。
  很晚了,路边的摊位已经很少了,他们走到那个地方,卖灯的人已经不在了。
  “怎么办?”彻宇担心雨姗会很伤感。
  “没关系呀,没有了就算了吧。”
  “我们再走走看,看看别家有没有卖的。”
  附近还有一些摊位,他们牵着手,抱着一线希望寻找。突然,眼前一亮,七彩玫瑰小夜灯闪烁在眼前。
  “就是它。”雨姗很开心。
  他们用7块钱的价格买下了灯,雨姗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价格。把小灯捧在手里,很是喜欢。
  “我们要回去吗?”
  “要不我们去吃牛肉面?”雨姗突然想到一年前的夏天,他经常会和彻宇在半夜的时候去吃牛肉面。
  “好呀。”彻宇虽然不饿,但是还是很乐意去。
  吃完面,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