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村是个古老的渔村,距离粼江市区很近,地理位置优越,村边的海鲜码头更是久负盛名,每天大大小小的各式渔船出海归来,引得来自市里的各路水产贩子和酒楼采购人员纷涌而至,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在如此热闹的背景下,一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舢板出海,自然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身穿一件灰sè夹克衫、头戴一顶遮阳帽的江逸晨,此时正坐在船尾,两手奋力地划动着双桨。
他的动作有些生硬,两支桨的用力不太一致,导致船头时偏时正。
也难免如此,他很长时间都没有摸过这东西了,只是以前在公园里的湖上玩过。
今天的天气很好,从早上开始一直阳光普照。根据天气预报,近海海面只有偏南风三四级,而且未来几天均是如此。
刚才他在龙湾村码头找到了一户渔民,租下这艘已经歇业许久的旧舢板,舢板很小,长度只有六米左右。
即便如此,租金也并不便宜,每天两百大元,还收了一千八百块的押金。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现在的渔船都是能跑远航的大家伙,这种小船已经丧失了原先的作用。
不过听船主说,还是有不少城里来的钓客租用小舢板出海垂钓,这些人的心态大多很好,收获多少无所谓,主要也就是图个乐子。
船上还装了那六株花椒树苗和六株大料树苗,根部带土,用塑料布包裹。苗身上洒了些水,还盖了一张旧布防晒。
至于其它随身物品,大部分都搁到了寒冰空间中,所以船上显得空荡荡的。要不是因为树苗怕冻,也会跟着一起放进去。
江逸晨又划了一阵,开始慢慢找到了感觉。双臂协调起来,船速也渐渐加快。
感觉到了深水区,他暂停片刻,转身将尾部的舵叶往下放一点,然后继续划桨行进。
他的膂力早已今非昔比,一旦掌握正确的姿势,航速自然不容小觑。
只见船头扬起,两侧哗哗激起白sè浪花。整条船笔直地向前行进,如果测速的话,估计最高能达到五节以上。
大约四十分钟左右,江逸晨放缓了速度,此时已经远离岸边,四周一片蓝蓝的水面,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粼粼波光。比龙湾村码头附近颜sè发黄的海水看上去要舒服得多。
浪不大,一层层推来,船头轻轻起伏,像摇篮一样。
天海间似乎只剩下他和这艘小船,心胸也像这无边的海面一样,宽广无际。
他拿起水瓶,喝上几口,然后从口袋中掏出指南针,校正了一下方向。
应该没错,就是这个方位。
稍微歇息了一会儿,他又划动了小舢板。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他感到掌心开始痛起来,停桨一瞧,右手掌上磨出了一个黄豆大的水泡。
哎,自己终究还是个书生啊。江逸晨不由叹了口气。
由于寒冰空间的融身,导致他现在的体力、耐力已经空前强大。
但手脚上的皮肤可没能及时跟上,比如长出厚厚的老茧什么的,所以经过如此长时间剧烈的运动,打水泡也就在所难免了。
尽管这段时间在学校苗圃菜地也干了不少农活儿,但那终究只有几十平米的地,土质又松软,劳动强度毕竟有限。
好在携带的物品齐全,于是他从空间的背包中找出缝衣针,挑破掌心的水泡,挤干,再粘上一块创可贴。
这样放慢一些揺桨速度,也还能承受。
临近正午,此时已经出发两个半小时了。江逸晨的视线内,终于出现了一个黑sè的小点。
他掏出望眼镜,观察远方,所料不差,果然是此行的目的地。
云沙岛,我来啦。他顿时兴奋起来,似乎一下子忘掉了身体的疲劳和手掌上的疼痛。
乐球,现在在哪儿呢?会不会还在岛屿附近玩耍?
他收好望远镜,再次补充了一下水份,然后继续向前划。
前方的黑点儿越来越大,大黑点的后方,两个小黑点儿也隐隐出现了。
江逸晨知道,那是云沙岛东南方向的另外两个小岛,与云沙岛呈三角形分布。他在网上查看过,一个叫秤砣岛和一个叫鸡公岛,后者有一块貌似雄鸡的大岩石以得名。
两个岛屿的面积都比云沙岛要小得多,大约在几十亩至一百亩之间。
航线确认无疑,江逸晨增大手上的力度,小舢板加速向前行驶。
云沙岛越来越大了,那熟悉的半月形陡峭崖壁首先印入眼帘,依旧是那么雄峻壮观,即便是风力不大的当前,峭壁底下的礁石丛中也是漩涡阵阵,激浪飞溅。无数海鸥在其间飞舞,发出嘹亮尖锐的鸣叫。
他再次调整了一下方向,将船驶向小岛的西面,那里有碎石滩和泥滩,就是他上次登岛的位置。
就在这时,前方水面出现一件灰sè的物体,个头儿不小,看上去似乎是条大鱼,正向船右侧漂过来。
江逸晨心头一紧,老天,可别是。。。
他不由闭上了眼睛,数秒后再度睁开。
物体漂近,终于看清楚了,原来是一头死去多时的年轻灰海豚,白sè的肚皮向上翻起,身体已经开始变sè,全长大约有一米五、六的样子。
还好,不是乐球,乐球的体型要比它大得多。江逸晨见状长舒了口气。
再仔细瞧瞧,很快发现了灰海豚的死因。他不由愤怒起来。
只见海豚身上,伤痕累累,创口附近出现了很多水霉,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腰部、尾鳍上赫然挂了十几二十个铁钩子。
这东西他认识,就是大名鼎鼎的滚钩,沿海不少渔民都喜欢使用这个捉鱼。
滚钩通常由一条结实的主线和几百个钩子组成,投设于水中后,大鱼一旦被挂住,挣扎之际,便会越粘越多,无法摆脱。
对于大体积的水生动物来说,滚钩是非常残忍的一种自制工具。
根据相关法规,电鱼、炸鱼、密眼网具、滚钩等均属禁用渔具。然而,出于监管不力等种种原因,在沿海、沿江渔民手中,此类渔具却仍是很普遍的存在。
第六十一章 观看《海豚湾》
吴大娘整理收好新进调料之后,接下来,两人又一起查看了账本。这一瞧,江逸晨的心头不由一阵惊喜。
开店二十余天,平均每rì销售各类荤素串四千多串,再加上啤酒,毛利总额已经达到了五万余元。
即便扣掉房租水电人工工资外加各项营业税费等等,净利润也有三万多元了,当然,其中相关残疾人创业的税收优惠为店里节省了不少开支,也算沾沾政策的光吧。
没想到如此一个小店,盈利能力还挺足的,这还仅仅是开始阶段。
吴大娘自然也是非常高兴,这段时间以来,她感觉自己的jīng神头儿比以前好了许多,每天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地来回转悠,也不觉得多累人。
不像以前在小吃街摆摊时那样,艰难度rì,过一天算一天的,完全没有什么奔头儿。其实她一个老太婆自己倒也没有什么,就是连带着孙女儿一起受苦,怎么也不是滋味儿。
而且孙女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就以这样的条件,到了夫家rì子长了总难免会受欺负。每每想起这些,她心里总是不好受。
吴大娘随后将准备好的三千块钱交给江逸晨,后者在收条上签字后,告诉她自己要出门几天,有什么事情打手机联系。
为了表示庆祝,江逸晨交代吴大娘让厨房多准备几个菜,大家一起聚餐。
晚餐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餐桌上除了丰盛的饭菜,还上了两瓶啤酒。
四个人一边谈笑一边用餐,江逸晨说店里的生意不错,大伙儿都很辛苦,平时的相关开支可以放松一点儿,尤其是伙食方面更应该提高标准,吃得好才能保证足够的体力。
说罢举起啤酒杯,大家一起碰了一下。
张凤兰开始还有点儿拘谨,不过两口啤酒酒下肚,也很快放开,与这位年轻又随和的小江老板有说有笑地打趣起来。
她来鼎香园之前,并没有什么其他想法,只是认为和她以前待的工厂一样,混碗饭吃而已。
谁知上班之后才发现,这个小小的店铺,生意竟然如此火爆,每天一开张几乎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远超过街上的同行们。虽然很累,但她并不感到烦躁,反而起了小小的心思。
照这样下去,麻辣烫店以后一定会大有发展啊。现在就这么几个人的时候,她及时加入进来,那么就算是元老级别的,将来前景可观。
文化程度不高的她,也敏锐地发觉到了自己的潜在机会。相对而言,那一个月试用期满转正后的工资反而算不了什么了。
既然如此,那么就要好好干,给吴大娘和小江老板留下好印象。毕竟谁也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打工者,为了家为了孩子,现在辛苦一点儿绝对值得。
苏晓佳破天荒的也喝了一杯,不过在酒jīng的刺激下,倩巧的脸蛋很快变得像红苹果一般,在暖sè灯光下显得格外娇艳。
看得江某人不由愣了楞神儿,没想到几乎从不打扮化妆的晓佳妹子原来也是如此清丽动人。
可惜这么好的一个小姑娘,竟然如此命苦,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让她去京城的大医院瞧瞧,甚至国外的也行,决不能轻言放弃。
江逸晨心中暗暗想道。
晚上回到宿舍后,江逸晨照例打开电脑上网,先上门户网站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