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阔天高-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成章还没走进门,就听到自己房里传出来的琴声,节奏欢快,有如泉水欢快流淌,从容惬意,单纯美妙。他站在门外驻足倾听,边听边点头,莫钟书学琴不足三月,就能达到如此水准,真是孺子可教也,今后应该再严格要求他一点。莫钟书幸好不知道他此时所想,否则真会悲愤到要以头撞墙了。

    “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何人所作?”

    “没有名字,我自己随意弹的。”莫钟书的神色不太自然。

    齐成章对他的话毫不怀疑,因为这种曲调他从未听过,只是不敢相信莫钟书突然拥有的作曲能力:“那你再弹一次来听听。”

    莫钟书依言又弹了一次。齐成章听清楚了。莫钟书学琴时间不长,指法不熟,虽然歌曲烂熟在心,却还是弹错了几个地方。齐成章却以为他是即兴的改动,也不以为意,示意莫钟书将位置让了出来,他坐下去伸手拨了拨琴弦,开始弹起来,一边弹一边思索,他弹的倒比莫钟书刚才弹的更接近原版。一曲终了,齐成章取过纸笔,伏在案上唰唰唰几下,把刚才的曲子写成了琴谱。

    “这曲既是你想出来的,就自己起个名字吧。”

    莫钟书不加思索:“就叫《泉水叮咚响》吧。因学生一时想起庄子后院里的一汪清泉潺潺流向一个水塘,早年常在塘中玩耍,十分快乐,便随意乱弹起来了。”机会正好,莫钟书忙把昨夜想好了的话说出来:“学生年幼,经历的事情少之又少。而琴曲,得有过相关经历的人,才能真正弹得出其中的意境来,否则,指法再准,练习的时间再长,也是徒有琴声没有琴心。”既然没有琴心,再练也是白练,您老就放过我吧!只是没胆量把这句话宣之于口。

    齐成章心中震动,这话说得不无道理,他让莫钟书练习了两个月的《叹花调》,曲子极简单,莫钟书也不能说是不用功,但始终弹得没滋没味的,想来是年纪太小不能领略曲中意思的缘故,而刚才他自创的《泉水叮咚响》就弹得十分诙谐活泼。

    齐成章心头两种思想在交战。一方面,他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对莫钟书这样的天才学生就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他开始反省自己如此这般是否拔苗助长适得其反了。同时,他心中又生出另一种疑惑,这番话真的是眼前这个六岁小孩说得出来的吗?

    从齐成章房里出来,莫钟书松了口气,琴课从每天一个时辰调整成隔天一个时辰了。他总不能太贪心。

    方睿在半路上截住他,神神秘秘地拖进他的房间。莫钟书一进去,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一架镶金嵌玉的瑶琴,华丽非常。李长义正坐在那儿,左一下右一下地乱弹一气。

    方睿一把揪起李长义,推得远远的,又把莫钟书按在座位上,道:“这是我让人回侯府里找来的。你快来帮我试试音,看看是不是真的好琴。”

    莫钟书按照齐成章教的,试着拨了几个音,音色十分动听,倒是出乎莫钟书的意外,他本来还以为金玉其外的东西必然败絮其中,看来也犯了经验主义了,好看的东西也有中用的。

    方睿眨着眼睛巴巴地问:“怎么样?到底好不好?”莫钟书看他一眼,慢条斯理道:“不-”

    方睿泄气:“侯府里就没人懂这个,我爹说能弹出成调的曲子的琴就算不错了。这次准又是让哪个坏家伙给哄了。”当年的归德候是武将出身,虽然早已归隐,对子孙的教导也仍是偏重武艺兵法,几代人对这些骚人墨客的玩意都不甚感冒。

    莫钟书等他停了嘴,才接着道:“不-错!”

    方睿狐疑的看了莫钟书一眼,有些不信:“真的?”继而又气恼道:“你也耍我?!”边说边一掌劈过来。

    莫钟书敏捷地向后一仰避开了,两手在琴弦上拨弄起来,他弹的是那首著名的儿歌《小星星》,单纯质朴又自然愉快的旋律果然吸引了方睿的注意,他安静地听着,眼神明亮。

    一曲终了,方睿果然就提出要求让他教弹琴了。莫钟书可没自负到敢为人师的地步:“我自己也才刚开始学呢,你想要学,找齐山长去。”莫钟书心中打着如意算盘,找个同学,今后再上琴课时齐成章就得将目光分散一半,自己就可以轻松一半。只是他没料到此举竟然是自讨苦吃,方睿在琴曲上的天赋极高,没过多久就后来者居上,反被齐成章当成激励莫钟书的参照物了。

    齐成章皱眉望着前面的两个学生,教莫钟书琴课已经违反了他自己“只教书,不教琴”的初衷,只是莫钟书年纪正合适,又聪颖过人让他不惜自食其言,而方睿已经十岁,这个年纪才开始学琴也有点迟了,不过呢,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也是教,让莫钟书多个同伴,说不定还能促他用功上进。这么想着,他便勉强点头,算是给莫钟书找了个陪读。

    方睿见齐山长终于点头了,自是万分欢喜,学习劲头十足,又正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进展极快,经齐成章点拨,略知了两分琴意,不再追求那些“好听”的节奏,转而专注于琴音的纯粹性,对那些被莫钟书视为苦难的枯燥练习也甘之如饴。

    此时的方睿还不知道,这样的练习使他受益匪浅。他生于侯府,从小就被人捧着宠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反倒养成一副动辄就喊打喊杀的暴戾脾性,如今得齐成章教导,渐为琴意所感,潜移默化之下,心态平和谦恭起来,思虑纯净,不再为世俗外物所干扰,性子也日渐安定敦厚起来,呈现出原本纯良的天性。

    齐成章做梦也没想到,被他寄予厚望的莫钟书一辈子也没能在琴曲上有什么成就,反而是他勉强收下的陪读方睿在许多年之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宗师,齐成章的名字也作为方睿的授业恩师和他谱写的《师恩颂》一起流芳百世。
正文 第25章 荒地
    夏季的暑气渐渐消退,天气一天天凉快下来。河水的温度已经不适宜游泳,但莫种书几个很快又找到别的乐趣,他们找来钓竿和鱼饵,比赛着看谁钓的鱼多。谁输了就负责收拾战利品。

    这种比赛,自然是方睿落后,被强迫着做了半天苦工。小破孩以前从没干过这些,一不小心就让鱼鳞划伤了手,看着不断渗出血滴的手,他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莫钟书和李长义看着好笑,弄点火灰帮他止住了血,又替他把余下的活儿都干了。

    莫钟书看他神情委顿,便给他出个主意:“下回你带个网兜来,专往鱼多的地方捞,自然就比我们钓的多了。”

    李常义也凑过来道:“或者干脆就学附近的乡农那样,提前一天在河里下几个鱼篓子,第二天里面有多少,我们也都算你的。”

    方睿噙着眼泪,怒道:“谁要你们让了?别太侮辱人!”他生气地一跺脚,跑了。

    莫钟书看着他的背影,倒真的开始刮目相看,这个嚣张跋扈的小纨绔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光是坚持fairplay这一点就很可爱了!

    因为喜爱,莫钟书便常和他说些钓鱼的要诀。方睿小鸡啄米一般点着头说他都记住了,可下次鱼才刚一咬钩,他就又沉不住气地匆忙收竿。莫钟书只好背着他,偷偷将自己已经钓起来的鱼又放回河里去,免得他见自己输得太惨不高兴。

    这天下午没有琴课,莫钟书吃过午饭就往河边走,看样子却又不像是去钓鱼。方睿远远见了,忙拽上李长义蹑手蹑脚地跟在后面。

    到了河边,却见一只小船已在那儿候着了,站在船尾的是莫钟书的小厮二柱。莫钟书上了船,二柱划动船桨就要开船。方睿忙追过去喊道:“等等我们!等等我们!”

    两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跳上船,抹去头上的汗水,方睿才问:“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莫钟书哭笑不得,这小破孩以为自己是去玩儿呢,竟巴巴地跟了来。等会儿到了地方,看他还有没有兴致玩了。

    小船顺水往下游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终于在一大片荒地前停了下来。

    方睿看着那一丛丛比他还高的野草就张大了嘴巴:“来这儿躲猫猫吗?”李长义悄悄在他背后拍了一下,这家伙太没眼色了,没看见一路上莫钟书都神情严肃,似乎是在为什么事情伤脑筋呢。

    这是大富今年秋收后买下来的一千五百多亩荒地。

    这几年他们不断地买进下等田,然后陆续施加氮磷钾肥,按照作物轮作的方法来种田,每年调换种植不同科的作物,豆科有根瘤可以培肥土壤,葱蒜类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水稻田可以抵制旱地杂草,这般轮作,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肥力,还减少了病虫害。又因为莫钟书按照佃田的比例给佃农提供仔猪,佃农们的粪肥也就充足。二柱和阿贵替莫钟书去做例行巡查时,遇上佃农施肥,还常悄悄地往他们的粪桶里加点糖,虽然莫钟书至今不敢肯定这能不能真的引来蚯蚓,但这种种措施叠加起来成效显著,他的庄稼长得就是比旁人家的好。

    再加上莫钟书还记得一丁半点的经济概念,用做期货的指导思想来决定种什么。这时候的农民,也有头脑活络的,不只一味地种粮,也种些经济作物,不幸的是,这些人的思想大多落后市场半拍,往往是看今年什么最赚钱,明年就一哄而上都种那一样,却忘了物以稀为贵这一浅显的道理。大家都种一样作物,一到收获季节,这一样上市的多了,价格自然就暴跌。反而是去年价贱的,今年种的人少了,价钱倒又升了上来。莫钟书就专挑上一年最不值钱的东西种,反而踏准了市场节奏,年年都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这两点,大富对莫钟书佩服到五体投地,以为什么样的土地到了五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