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才教师-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莫莫在同学群里的热帖《家访的必要性》中回帖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二、学生本人会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特别是学困生)

    三、有的同学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老师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四、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老师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老师没办法选择家长,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

    五、对于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必须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要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让家长欣然配合。

    六、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家访必不可少!

    莫莫的家访让三年级的班风学风改变很大。家访后班主任就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管理好学生。莫莫的家访心得体会在校黑板报刊登后,校长决定全校举行一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活动开始时让很多老师无所适成,觉得莫莫是没事找事,增加工作量。以往一放学就可以回家干农活的本地老师更是坚决抵触。

    背着莫莫说坏话的老师常有发生。你想原本的家访只要花几个课时写上几页家访记录就可以,来检查的领导只问有无家访记录,无就罚钱。即便有家访记录来检查的领导也不会认真去查看,就这么双手一翻,家访这一常规就算完成的。只要年年照着往年的家访记录抄写一次,更新家访记录就行。也有赌领导很懒,连家访日期也不写,年年拿一本家访记录来蒙混过关的老师。常言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上面制定一些不合理的条条规规,下面无法完成,但也自有应付的土办法。在上级与下属的潜在对抗中不知有所少智慧蕴藏其中。真要写成一本书,说不定比《三十六计》还经典。

    莫莫原本也没要大伙跟着自己那样做,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莫莫最喜欢的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出感情牌。但校长一高兴决定全校举行一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把莫莫推到了众位老师的对立面。莫莫的工作不好开展。老师将以往和现在一对比,哎,以前简单易行的事,现在却要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得花多少时间啊!莫莫住校有的是时间,我们可要干农活的。再说,家访真的有用么?未必!

    莫莫与校长作了一番沟通,说人人家访,真的没必要!我就为我的三年级着想,从没想过要出风头。你这一决定,害的我寝食难安,腹背受敌啊!

    只要是为学生好的事,我们都要提倡。谢尔校长说,教师们暂时的抵触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宏观引导这种氛围……你看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有欧阳强,杜昊,陈璐三位老师,加上我是提倡者,你是原创,我们校十个老师已有五个在行动了。所以这次的活动我决不允许它成为“雷声响,雨点小”一场作秀。被别校的老师说从“光打雷不下雨。”,岂不倒了我的丑。

    有了谢恩校长一言九鼎的豪爽,欧阳强,杜昊,陈璐三位老师的鼎力相助,。莫莫也不再抱怨,细心的做好家访工作的前期准备、动员工作,与家访过的老师细谈家访的效果。根据老师反馈的信息,几个行政人员还制定出‘红榜激励机制’。对学生是每个单元测试位居前三名可以领到一张红榜,成绩在八十分以上的都能拿到红榜,与上次单元测试相比,名次前进十的学生有进步的红榜。学生的考核由一学期变成现在的每月一比,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谢恩校长将实地家访列入考勤。‘有钱能使鬼推磨’说的真绝!考勤有奖!你不家访,无所谓。没考勤奖就是!这考勤奖还极为丰厚,比起干农活似乎不亏,再说,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好么?老师们基本默认了家访的活动。从提议道落实再到看到成效,这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平时学生见到老师就问:老师,你什么时候来我家家访啊!

    老师,昨天廖老师和莫老师都去了花花家,您什么时候也来我家啊!

    ‘告诉你哦!昨晚老师来我家家访说我上课认真听讲呢!’学生间课余多了许多亲密的悄悄话,大多是有关老师来我家时的点点滴滴。有学生发挥现编打油诗的专长,将打油诗涂鸦在校园外的……1719+dxiuebqg+60……>;
第60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
    小乐小学有三个女老师。我的同学莫莫主任、校少先队辅导员张瑛、幼儿班老师唐兰。三个女人各具特色,事无巨小演绎着一幕幕生活戏,成为校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莫莫爱看书爱做笔记,喜欢和孩子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小鲤鱼历险记》、《神厨小福贵》等动画片,喜欢泪眼蒙蒙的看湖南电视台的青春偶像剧……属于童心未泯、浪漫、诗意、爱幻想的学者型。如果你叫她讲邻里的家长里短,家中那些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学校的收入支出明细账,或问她谁谁谁的手机号码等等,不如让她讲个童话或典故来的实在。对文字的偏爱、对虚无的幻想、对童真的回放等远远胜于枯燥无味的数字……

    张瑛是谢恩校长的学生,初中一毕业就开始代课。长的人高马大。她脸色红润,声音洪亮。家里家外一把手,是个很能干的主。老公外出打工,带着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在家。儿子名叫陈张,意为取爸爸妈妈的姓为名。陈张是莫莫的班上的学生。调皮的全校有名,长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张瑛家有三亩田,五亩脐橙,一大片菜地。养了几十只鸭子。这些家事全都由她一人在课余,假期时料理。在小乐小学代课十七年,年年统考都能获得考绩奖。这样一个能干的主,偏偏一看书就打瞌睡,以至到现在还在为大专毕业证努力。原本初中毕业的张瑛通过了三沟通考试取得了中专文凭。考普通话三年未通过,故一直未拿到教师资格证。后来又要大专文凭方可考普通话并参与转正考。张瑛喜欢教师这一行业,也努力去拿毕业证。但一直努力而无果。是代课老师中付出最多猴子捡到姜一样纠结最明显的老师。张瑛很努力,她是个有追求而没成功的代课老师。比起那些已经转正却没有了追求的正式老师,张瑛的处境实属无奈。就拿考普通话为例来说明。第一年张瑛考了八十分。之所以没通过是因为张瑛任教的是小学一年级语文,她以为任教语文考普通话就必须考语文。而这种自以为是的聪明害她考了八十分依旧不能过关。因为报语文必须八十七分,报数学八十分过关。第二年吸取教训,报了数学,以为万无一失肯定过关,不曾想考了个七十八点五。第三年托人走了后门,说是找了某某谋的某某某,七拐八弯的花了钱欠了人情,结果还是没过……考之无望,不考心有不甘。莫莫面对失败肯鼓起勇气说自己是屡败屡考,张瑛相对来讲就现实得多,总是叹气说自己考运不佳屡考屡败。

    如果说莫莫是个乐观的幻想者,张瑛是个悲观的现实者,那么唐兰就是介于她俩中间的一个开心果。唐兰个子不高,很爱臭美。她一点都不喜欢教书,一看到那么多拖着鼻涕的小屁孩就烦。如果不是老公在中心小学教书,爱臭美的唐兰是绝对不会来教书的。她就是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砖头搬着走”的女人。加上女儿才两岁多,小屁虫一样要跟着她,让她做不了其他工作,不得以所以选择代课。唐兰说,等女儿长大些,我随时准备撤退,我不是教书这块料!想转正?做梦吧!不想转正,做哪行不必代课工资高?口水说干,气肠捞肚的,到头来就拿那么两张粉红色的毛爷爷……不合算。唐兰最爱做的梦就是:拉直头发,染成葡萄红,戴一副大大的墨镜,开一辆红色的敞篷跑车到校门口,伸出穿着黑色丝袜的性感美腿,脚蹬八分高的皮鞋推开车门,慢动作回放般秀出自己……

    就这样各具特色的三个女人凑在一起,会上演什么戏呢?现随意拾起几件回味。

    【一】我自己都有,有啥好着迷的!

    在张瑛和唐兰公用的房间,四五个老师在聊六*合彩的事。

    陈鑫老师说:“昨晚和人合伙买六*合彩,赚了几千元。”

    张瑛说:“那今天中午您请客,请客了大方点会赚的更多!”

    唐兰说:“你教我怎么买,我也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中五百万呢!”

    莫莫坐在床沿,翻看着陈鑫老师从家中带来的秘密武器有关怎样买六*合彩的一本书。一本据说是内部人员才拥有的内部发行的供六*合彩的爱好者参考的书。

    陈璐老师说:“买六*合彩是违法的,再说陈鑫老家伙输了时一声不吭,赢了点钱就呱呱的。他是‘老和尚,带坏样’。你们几个妇娘人莫学他。”

    “不学我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