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余泽不知不觉走到了临江道口。
他很想找人聊聊,诉说一下烦闷。
对了,那个叫伊雅的女人,会不会还站在那?
余泽带着一种期待,走到了江边。
江影依旧,人不再。
余泽心中有点失落,又有点好奇。
那几天,自己站在背后,看着伊雅入神。那伊雅又在看什么?
余泽这样一想,之前的失落感也暂时忘记了。
他漫步走上去,站在江堤前。
这一站,迎面就是一阵寒风吹过,吹的衣襟猎猎,顺着脖领,透骨而入。
余泽打了个机灵,胡思的脑袋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他居高眺望,目摄堤江。
大江流水,固成冰霜,上面尽是游玩的人。
他们为什么在冰上玩耍呢?又冷又有危险。
但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开心。
余泽开始胡思乱想,他慢慢移开目光,又看到了远处的山峦。
这一看,好像心一下子敞开了。
山远,地广,天高。
余泽在想,我看到了这一切,几天前的伊雅看的应该也是这样一幅画面。
他思维又开始跳跃,这幅场景,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
他平日望天空,比这个视野更加开阔,但为什么没有这种感觉?
现在的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舒服。
为什么平日,却总觉得格格不入?
奇怪,真的很奇怪。同是一副景,为何会因为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而有差别?
余泽脑海中的思绪,杂乱无章了起来。
但很有意思的是,平日如果这样,他一定会很烦躁,生闷气。
可现在余泽却感觉自己很平静,很舒服。
这真是怪了!
这个念头一起,余泽一下子从刚才的意境中脱离了出来。
眨了眨眼睛,余泽吓了一跳!
他赫然发现,江上游玩的人,早已经不见了。
天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暗了下去。
月朦星稀。
他的头上,肩膀,已落上了一层不算薄的雪。
“我站了多久?”
余泽有点懵了,时间过的也太快了吧,好像他脑袋里只转了几个念头,外面就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小伙子?小伙子?”
忽然有人喊他,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余泽有点茫然的回头,就看到一个小老太太,神色不善的看着他:“叫了你多久了?听不见?”
“您刚才叫我了?”余泽挠挠头,看老太太穿的一身衣服,应该是附近临江公园的工作人员。
“你这孩子,从你来了就看你在这傻站着,一站就四个小时,一动不动。天儿这么冷,冻坏了可怎么办?”
老太太真是好心啊,本来余泽自己站着就站着呗,但是怕他站着真冻出毛病来,就一直陪着。
余泽心中真是感动,连忙抱歉道:“对不起,对不起,我在想事情,一下子就忘了时间。真是对不起。”
老太太也松了口气,说道:“原来是思考问题啊。我还以为你是失恋了想不开。”
敢情老太太是把他当成了欲寻短见的失恋少年。他如果真那么一跳,老太太瞅准了就一把抓住他。
余泽心里哭笑不得,他要真寻短见,也不会找这个地方啊。江堤高是高,可也摔不死人。江又是上冻,谁没事去投江啊。
不过老人家一片心意,余泽真是感动,连连道谢,说对不起。
老太太瞅了瞅,见他是真没自寻短见的意思,这才放心道:“赶快回家吧。大小伙子的,不去找女朋友就早点回家,别老在外面晃悠。”
“是是,谢谢,奶奶再见。”
余泽告别老太太,心里的烦躁真是全丢了去。
被人关心的感觉还真不错。
余泽回去的路上,买了不少熟食宵夜和啤酒。
在江边站了四个多小时,好像把之前的烦恼都给站没了,余泽现在有一种莫名的开心,走路都哼起了小曲儿。
回到家,开了门,里面还有新闻简讯的声音传来,他走的时候忘记关了。
余泽悠哉哼着歌儿,正要换鞋,忽然听到新闻简讯中播报出了一条讯息:
“……新日报消息,十一月二十四日晚8点34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奖获得者,中央院士,我国著名科学家吴怀真教授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据可靠消息,吴教授系非正常死亡,警方初步调查,吴教授是死于自杀……”
咚!
手中宵夜掉落在地上,余泽整个人都傻掉了。
第五章 突如其来的遗产
自杀?
以现在世界上的人口基数来看,每天都会有人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自杀。名人自杀,也不见得多么稀奇,前阵子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亚洲歌星自杀,余泽也没有什么反应,看过也不会在意。
但他现在的反应,为何这么大?
这是有原因的。
余泽本是个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孤儿院不大,只有一个老院长和十二个孤儿组成了不算温暖但足够遮风挡雨的家庭。
他十一岁的时候,老院长急性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
原本就拮据的孤儿院,一下子面临分崩离析。
那是余泽和其他孤儿童年最为黑暗的日子,那种有一天没一天,随时会被遗弃的感觉,余泽一辈子都不想再经历。
那时他还没有工作能力,想要去打零工,招工的也不敢用他,怕吃官司。
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来过,找他们商量过,但也没有太多办法。只能帮助他们寻求一些社会救助和申请政府拨款。
可就是这样,要维持一个孤儿院,也不够。
发善心的人有,也不少,但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了。更何况发善心,也只能救急,很难长久。
就在余泽和几个年长的孤儿,窘困的没有办法,准备辍学去找出路养活孤儿院的时候,一个好心人出现了。
好心人匿名送来了足够孤儿院孩子们日常生活,上学的费用。
而且走的不是慈善机构,而是委托当地的一个学校老师亲自送来。
那个人就是吴怀真教授。
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是他。
那还是余泽上高中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探听来的。
吴老教授十年如一日的供他们生活,上学,却连名字都不留下,他是真心希望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在余泽灰暗的童年里,已去的老院长是给他们引路的明灯,那么吴怀真教授,就是照亮他们前途的太阳。
这也是余泽一直对生活充满信心,没有走向偏激的原因。
但是为什么?
为什么这样一个好人,慈善的长者,会选择自杀?
作为孤儿的余泽,缺少亲情,又格外珍惜亲情。
他虽然未曾与老教授见过面,但一直都将他当做慈父一样看待。
这样的人,为何会选择自己结束生命?
余泽突然感到手背一阵冰冷,原来是泪水打在了上面。
他一下子什么心情都没有了,感觉胸口一阵憋闷,默默的关了灯和电视,倒在了床上,无声的痛哭了起来。
……
第二天早上,余泽起床,眼睛通红。
“老教授自杀,一定是有什么原因!他这样的人,绝不会自杀,莫非是他杀?”
昨天余泽因为悲痛,伤心过度,没有多想,现在醒来,觉得有些不对劲。
老教授的详情,他也曾经了解过。
老教授一辈子为了科学献身,从未成家。家庭,显然不是老教授自杀的原因。
至于事业上,老教授也是从三十年前,政治氛围紧张,科研环境极差的时代挺过来的,这样一个坚强的人,怎么会自杀?
余泽登上虚拟网络,开始搜索起关于吴教授近期的消息。
最近的消息是,吴教授在去年四月份,被华府一家顶级研究所邀请,但是老教授拒绝了。
而随后,大都会的探索者联盟,对吴教授发出了真挚的邀请,不同于上一次,吴教授竟然接受了。
后面的几则消息,大多是吴教授获得了什么什么奖项,但颁奖典礼,老教授本人并没有出席,只是助手代领。
也就是说,从去年到事发前一段时间,老教授一直都在大都会。
“探索者联盟……”
余泽心中一动,又做了相关检索。
罗根-荷里。
梅佳尔-富兰克林。
柯索娃达-维耶夫。
霍根-李。
……
一共十四个名字!
都是科学界有名的专家!
余泽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
“奇怪,太奇怪了!十五年的时间里,竟然有这么多科学家自杀!”
不查不知道,原来这几年科学界一直都有惨事发生!
余泽像是发现了什么,在虚拟网络上,飞快的搜索起来。
检索,分类,对照。
每一个自杀的科学家,都被余泽用一个分类的“信息夹”归类起来。
忙乎完后,余泽仔细的对照了一下。
这些科学家,最后的行程,竟然都是去了探索者联盟,并最后在家中选择自杀!
自杀!
令人意外而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