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沿着池子跑了几圈,出了一身臭汗,然后跳进池子洗了个澡,大早上水还是凉凉的,刘明一个激淋,却很是舒服。
洗完澡回来,小茹已经在招呼客人了,现在这些客人来得都算比较早,有些没事干的老头子居然天天都来,还说走走这田埂,呼吸下新鲜空气对身心有益,不觉得累,反而很是享受。
刘明曾开玩笑的说:要不然就在这里搭几间房,住这里得了,有个老头子点点头,好像很是意动的样子,并问刘明这地是怎么卖的,准备买块地建个竹屋,让刘明很是无语,只能顾左言他,蒙混过去。
而且现在都知道有地下河这一事,更是想了解这下面的情况,不一定非得要有什么宝贝,只是一种猎奇的心理而已。
见刘明回来,忙问地下河的情况,可有下去探查过,刘明摊了摊手道:“昨天晚上我就下去了,不过下到三四十米就再也不敢往下潜,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就退了回来,不过我估计得好几百米深的样子,说实话,这么深我可不敢下去,要是为了点大鱼要真是憋死了那可就划不来了,不晓得几位老爷子有什么好办法没?”
地下河的事刘明肯定得保密,至少在自己开完前是不能对人说的,而且刘明想得很开,这河深入地下百来米,就算有潜水设备也不容易下去,何况有那玩意的根本就没几个对地下河有兴趣的,别人早就去大海玩了,不至于来这小小的地折腾。
几个老头子一听,都有些失望,要真是百来米那可真是不好弄了,脸上倒没显出怀疑之色,毕竟刘明一直都是老实憨厚,所以倒不认为刘明会说谎。
至于办法,几人虽说年纪大点,不过却对这方面接触不多,哪里有什么好的法子,一时间都楞住了。
刘明笑道:“没事的,大不了就不下去呗,还留个念想,对了,今天我家准备捕鱼,就是把塘里的鱼捞一些,中午的时候请大伙吃鱼,都别客气。”
几人现在有些习惯刘明三天两头的请客了,都点了点头,笑着答应。
十点半钟,刘立涛回来了,几张大网,后面还跟了个几个鱼贩,都挑着大筐,大筐用塑料膜蒙好,里面可以放水的,这是为了装鱼方便。
捕塘里的鱼可不是刘明一家就能干的,得找人帮忙拉网,于是刘明揣着几盒烟,挨家挨户的通知,家里要是有壮劳力闲着的来帮下忙,闻听是刘明家捞鱼,都没有推辞,平时想帮忙都没机会呢,这下可好,龙泉湾一共八户,除了刘明家居然来了十个人,连一些正在地里干活的都赶了过来。
所以都说农村人朴实呢,感情就体现在这种地方,你要是邻里关系处好了,有事了只要吱个声,这些人绝对没有二话,而且干活都实在,很少有耍滑偷奸的。
几十人叼着烟,闹哄哄的往池塘走去,到了地,不等刘明招呼,结网的结网,另一些没事干的就绕着塘子走,不时用石头往边上扔去,或是用棍子敲敲水面,这是惊鱼,得让鱼跑一堆,好用网捞。
三张网结起来差不多四十米,刘明和另外两村民当先下了水,避开荷叶区,开始包抄网鱼,这网一头在岸上,一头就在刘明手里。
开始的时候还算是轻松,等快围成一圈的时候就重多了,在水里可是使不上劲,刘明三人憋得满脸通红,就是不能把网拉动分毫,还是刘立涛早有准备,往塘里扔了根长绳子,让三人抓住,然后让岸上的人使劲拉。
鱼网渐渐合扰,网里的鱼开始蹦了,不时有一两只鱼跃出网去逃之夭夭,不过留下的却是大多数。
可气是的一些水鸟也来凑热闹,这些鸟完全没有怕人的概念,不知是见多了还是觉得这些人不会伤害它,俯冲下来,抓起鱼就跑,几个老头子是啧啧称奇,而刘明当然是大骂这些败家玩意,平日里抢莲子就算了,这时候也敢上来,不过看着这些天上的东西却是没有办法,只能恨恨不语。
装鱼,过秤,这一网居然捞了五百斤鱼,当然这是第一网,后面就会少点,不过也算是很多了。
草鱼,三斤多一条,鲤鱼得两斤来沉,还有几条十来斤的鱼,刘明知道是地下河里游上来的,这算是便宜了刘明了。
一共捞了四网总算凑够了一千斤鱼,最后的一网才一百来斤,见塘里鱼捞得差不多了,而且还得留些当苗子,便不再捞了。
这次捞鱼,还捞出一条笤帚鱼和一条三十来斤的鲶鱼,另外整出几只三四斤的大龙虾,常来的除了有些惊喜外倒没有什么,不过这些小贩可算是有点吓着了,想不到这塘里还能出这种大家伙,笤帚鱼虽然刘明一再保证没有毒性,而且肉质不错,不过都没人敢买,而鲶鱼和大龙虾却是火得很,三只龙虾和鲶鱼居然卖出了五千块钱的高价,刘明又是高兴又是痛恨,早知道就不把那大龙虾吃了,吃得可都是钱啊。
………【第121章 全鱼宴】………
最后把帐一算,一万一,倒不算多,除去龙虾和鲶鱼的钱算起来才六千块钱,这下刘明终于知道这种大家伙的珍贵了,一千斤的居然还比不过三四十斤的,等鱼贩走后,刘明使劲的拍了拍脑袋,以前自己咋这么傻呢,小的不吃,尽吃大的。
不去想刘明的郁闷,现在他得操心这些人中午吃什么,刚才说了请人吃鱼的,还有这些村民,别人来帮忙,不请吃顿饭也说不过去。
民以食为天,虽说农村人不太讲究吃得精细,不过刘明还是准备中午把玉佩里的鲶鱼拿点出来,好好的招待一下。
本来按着刘立涛的意思,中午炖点鱼,弄几个小菜,大家喝点酒就成,以前找人干活也大多如此,有酒有肉就算很好,不过看刘明拿出这一大堆鱼肉来,又改变了想法,又更好的那还要次的干啥。
照老样子,家里忙不过来找村里人帮把手,另外几个老头子本来是钓鱼来的,现在鱼也钓不成,见刘明正召做菜的呢,也跟着忙活,里面居然有两个吃客,也就是吃东西很挑的人,见这大锅做法太简单,于是自己露了几手。
如此一来,这原本简单的吃饭,最后又弄成了大锅饭,让刘明始料不及,大叹这会吃,爱吃的人太多了。
一点钟开的饭,一共坐了五张大桌子,刘明家里现在都快变成专业办酒席的了,隔三岔五的来一顿好的,其实平时吃得也不次,只不过人一多气氛就绝对不一样,吃的就觉得香,跟喝咖啡一样,吃的是那种心情。
菜一端上来,众人就开吃,刘明那一桌正要动筷呢,一个老头子笑道:“先别忙着吃,咱们这桌跟他们不一样,你们看下有什么不同?”
这一桌一共四个老头子,还有刘明一家,小茹另外还有一对中年夫妇,这时闻听这老爷子的话,狐疑的扫了桌上的菜一眼,那女的开口笑道:“老爷子,这菜好像是比较精细点,不过看上去也没什么不同吧?刘明,你看出来了么?”
刘明笑道:“我看老爷子是指这些菜都是用鱼做的吧?你们看,每道菜里是不是都有鱼的影子,看来几位老爷子这次是大下了番功夫啊?”
这老头得意的一笑道:“我也算是一吃客,对于吃的比较挑点,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些菜,这桌上的菜是我一直想做,却没有时间没有村料,最重要是没有人来吃。今天做了出来,给大伙尝尝,大伙先来尝尝到鱼湿粥。”
见这老头子兴致勃勃的,众人也不愿违了意思,反正吃啥都是吃,有人讲解自然更好。
刘明把粥盛进碗里一看,怪不得这老爷子得显摆呢,这第一个菜就有些不得了,这刀功太了得了,粥里轻轻的飘着几片鱼肉,薄如蝉翼,也不知这老头是怎么用刀的,能把这鱼削得这样薄,就这手功夫,就得练个好几年。
见众人端起了碗,老头笑道:“这鱼湿粥是把鱼脊肉去皮和血脉,用薄刀片出薄如纸般的鱼片,不过没有那种薄刀片,所以用的是菜刀,削得有些厚了,大家就凑和吃。”
说是这么说,不过看这老头得意的样子,分明是显摆,那有凑和一说啊,刘明有些无语,这人越老怎么越爱现啊。
“再说这粥,这粥倒好弄,用糯米下凉水,大火烧开后再煮十来分,最后打进鸡蛋搅拌匀,乘热装进有鱼片的碗里,于是这鱼片就会飘起来,大家吃的时候可以再加点生菜丝,姜,盐或是油什么的,这粥鲜甜嫩滑,养生,美容,还开胃,所以让大家先吃这粥。”
端起碗来尝了尝,刘明倒没加别的,不过吃着果然如这老头所说,鱼肉削得极薄,所以虽是没煮过,不过一烫就熟,又鲜又嫩,而糯米本就有些甜,却又不腻,实在是让人吃得爱不释手,吃了还想吃。
转眼间,这粥就没了,刘明都没来得及盛第二碗,看了看还在舔着嘴的众人,刘明苦笑道:“手快有手慢无啊。”
见众人吃得香,做菜的可能是最为高兴了,这老头也不例外,笑咧了嘴道:“第二道菜却是一道凉菜,叫凉拌爽鱼皮,大家可能没吃过,鱼皮有弹性,富有营养,煮熟后放水里凉几分钟,要是有冰箱就更好,再用薄片刀削成丝状,拌上炸花生,炒芝麻,炸粉丝,细姜丝,葱丝,再滴上几滴香油,考虑到可能爱吃辣,所以也加了点辣椒油,吃着爽口,嫩滑,还有些微辣,菜虽然简单,不过却很是费事。”
凉菜跟粥可不一样,众人也矜持了起来,一人夹了一筷子,大热的天,凉的东西好吃,不过这鱼皮混在粉丝里面,却分不清哪是粉哪是肉,不过吃进嘴里,又辣又香,几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觉得这老头子果然是个人才。
现在的人吃饭,早已经过了填饱肚子的阶段了,以前是吃得饱就成,现在得要求吃得好,至于怎么样才能吃得好,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吃着鲍鱼龙虾那就是吃得好,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