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看,还是等修路补助有了消息再做定夺吧。”方翔不假思索的道,“如果缺口不是很大,这钱我出就可以了。毕竟这条路开通了,对我个人的展也大有好处,我也理应出份力。”
魏老头正色道:“玉娃,你别忙着把这件事揽在自己身上。这是大家伙的事儿,大家都该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才是。”
刘大壮、柱叔等人齐齐点头,眼下这事情还没有半点的谱目,方翔也没打算就出资的事情详谈,微一思忖,转换话题道:“大壮叔,这审批修路补助,能在短期内解决吗?”
方翔很有些怀疑,刘大壮原本神采飞扬的面上也变得阴霾起来,颓然叹口气,苦笑着道:“桌子我是拍了,这报告啊,我跟柳书记一起签名后也递上去了。不过我也瞅明白了,修路这事没个准信儿,总而言之就一个字,‘等’吧。”
方翔也叹口气,自言自语的道:“别的能等,可这张记咸蛋的展不能等。鸭蛋运不进来,咸蛋就无法大批量制作,唉,头疼。”
在座的诸位都是与方翔贴心的长辈,也都知道外购的野鸭蛋因为运输而散黄的事情,大家伙陪着方翔皱眉叹气,蓦的,一直默然无语的老张太太却笑呵呵的道:“玉娃,这事我琢磨很久了,照我说,不难办。野鸭蛋运不进来,你把腌咸蛋用的老汤运出去不就得啦,比方说,就在镇上租间屋。”V
………【第九十四章 讨杯猴儿酒】………
一语惊醒梦中人!
“把老汤运出去?”屋内众人齐齐一愣,半晌后方才如梦初醒的连连点头,七嘴八舌的吵吵着,“是啊是啊,运出去就得了,不用非把野鸭蛋运进来啊。在镇上租间好屋子,专门用来腌咸蛋就行啦。”
方翔拳头握紧一个对击,颇有些懊恼:“是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法子!?”
方翔兴奋欲狂,他一心只想着如何把野鸭蛋运进来,不曾想却是钻了牛角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老大姐,姜是老的辣啊。你这一句话,可是解决了玉娃的大麻烦。”魏老头朝着老张太太一翘大拇指,毫不吝啬褒奖之语。
老张太太笑了起来,满是皱纹的老脸比花都灿烂,却也居功不傲,努着瘪嘴巴,喜滋滋的道:“玉娃可比我这老婆子聪明的太多啦,就是钻了牛角尖。”
魏老头一拍方翔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玉娃啊,你妈常说你是个闷葫芦,凡事总爱藏在心头自己琢磨。你爱动脑子是好事,可有些时候,多个人商量多条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魏爷爷说的对。”方翔心悦诚服的。点头,满脸喜色之余,也颇有些几分感悟。
张记咸蛋有了新出路,方翔精。神抖擞的很,在刘大壮的陪同下,马不停蹄的赶到了镇上,联系租房子的事情。
早些年,锦华镇是周莱市有名的贫困镇,地广人稀。赵家村的率先展,引领了致富风潮,后来锦华镇几个kao山的村子如周北村、周南村,因山上花岗岩大理石等矿山资源丰富,开始开石材产业,短短几年就出现大片的石材加工企业,锦华镇也成为石材工贸的理想之地,设有石料批市场、板材交易市场、石雕交易市场,每年前来洽谈业务的客商络绎不绝,尤其是一年一届的石都大展更是人山人海,带动了地方经济。
锦华镇名声在外,瞧来也颇有些繁华,只不过工业。强、商业薄弱,大老板有钱、民众依然有很多挣扎在贫困线上。
锦华镇政府也曾试图在镇上开房地产等等。一系列产业,只是因为石矿开、石材的切割制造衍生了大量的粉尘,空气污染指数居高不下,这种环境下,房地产开、一些商业项目的引进统统搁浅。
方翔开着金杯。车行在镇中心那条平整宽阔的油漆路上,随口与刘大壮聊着,“锦华镇kao天然石矿铺就了一条致富的捷径,可也因此污染了环境,青山绿水不再,要想继续开房地产之类产业,也就只能搁浅了。”
刘大壮点点头:“要金山银山还是青山绿水,这总归是个两难的事儿。要不镇上那么急着要开咱们大奇山干啥?他们中意咱们那块儿没污染的地。玉娃,其实大叔觉得挺奇怪的,你说要开大奇山,这路早修晚修迟早得修,为啥我提出修路的事儿,领导们那么不情愿?”
刘大壮百思不解,他是直肠直肚,摸不清别人的花花肠子,所以很困惑。方翔不假思索的道:“镇上要政绩,凡事都讲究个得失。在大奇山没有开之前,修条路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如果大奇山开的事项谈妥了,然后开修路双管齐下,这番红红火火的场景稍加炒作,对某些领导的仕途或许会大有裨益吧。”
方翔没有就这个话题开展下去,毕竟这事谈深也没什么意思。
锦华镇上没有闲置的小型厂房出租,方翔就把目标投向镇上的闲置商品房。方翔与刘大壮最终在镇西主道旁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商品房。上下三层很是宽敞,后面还跟有一小院,价格蛮公道,而且出门就是主道、交通便利。一番讨价还价后,方翔与对方签下了一年的合同。
从吴有利的金凤凰孵化厂到锦华镇中心,处处是一片坦途,至此方翔的一桩心事彻底落下,意气腾腾的想要大干一场。
回到养殖场,把这件事跟魏老头柱叔他们一说,大家都是满心的欢喜,魏老头笑呵呵的道:“玉娃,地方也有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安排?”
方翔道:“把几位替我腌制咸蛋的老婶子派到店铺去。小院是工作场地,一楼存储鲜鸭蛋,二楼盛放腌蛋,三楼就当做婶子们的临时住处。以后我把老汤熬好,每周给她们送一次。让婶子们就以此为据点,专心腌蛋就行了。”
魏老头满意的颔,抚着胡须却又皱起了眉头:“这三两天还成,可要是总不回来,撇家离地的不太好。这家里头没个女人不像家,拾拾掇掇浆浆洗洗的全kao她们哪。再说啦,大老爷们有几个会做饭的,谁家里还没个上学的孩子要照顾?”
魏老头有些顾虑,柱叔柱婶也是连连点头,觉得魏老头说的很在理。方翔思量一会儿,笑道:“这也好办,我在村子里找三批人,培训后上岗。每周换一批,当然这也只是个权宜之计。至于以后的安排,嗯,就看咸蛋的展了。”
“这感情好。”刘大壮笑着咧开大嘴,“谁家里都有不少活,假如就kao一批人,钱是赚了,可家里的活也全扔了。换成三批每月干上十来天,绝对是符合咱们村的实际情况。”
柱婶也乐得大声嚷嚷着:“咸蛋的产量一扩大,嘿嘿,咱村里又有不少老姐妹能跟着玉娃沾光了。也省得你们老爷们整天拿着在养殖场赚的工资回家穷得瑟。这下子,咱宁远村的老姐妹也是扬眉吐气啦。”
柱婶不屑的瞪了柱叔一眼,颇有几分趾高气扬,方翔忍俊不禁,瞧不出大大咧咧的柱婶居然还是一个女权运动维护者。
柱叔忍不住唉声叹气的嘟囔着:“你说就说吧,你瞪我干啥?在咱家你还不够扬眉吐气啊?玉娃哪次开工资都照顾你,你月月工资比我多,我能得瑟的起来吗?还有那大排档,我还真就服了,玉娃咋能让你领队?白让你多得一份工资。”
柱叔一脸的委屈,其实老伴儿拿钱多,他心里头美的冒泡,不过他性子滑,就爱ha科打诨逗个乐子。
方翔笑着辩解:“柱叔,这你说错了,工钱结算我绝对没偏心。柱婶是仓库保管员,工时长任务重,钱拿得多也是正常的。至于大排档,那是因为柱婶有威望得人心,我才把她推荐给村委,是村委研究后决定让她领队的。”
“瞅瞅玉娃,就是会说话,我没白疼他。”柱婶喜滋滋的说着,示威似的瞥了一眼柱叔。
大家笑笑闹闹,乐意淘淘。蓦的,柱叔神色一整,正色道:“玉娃,有件事我得跟你说说。不是我碎嘴子、故意编排老娘们的不是。这些老娘们本分、干活卖力不输男人,这大家伙都知道,可她们有个小毛病——聚在一起就爱说话,东家长西家短的扯起来没个完。所以说嘛,这么多的老娘们到了镇上的咸蛋店里,没个人领导着还真不成,否则这干活效率恁低啊。”
此言一出,即便是柱婶跟刘大婶子也是服气的点头,柱婶更是爽快的道:“玉娃,你柱叔说的挺对,我们老娘们是有个爱拉呱的毛病,这点我们承认。在养殖场,有你在,大家都自然而然的收敛着,可一旦天高皇帝远,嘿嘿,是得找个kao谱的人约束约束。”
方翔很喜欢跟村里人说话,农村人实诚,工作上有缺点有不对就承认,死缠烂打再三狡辩的事,在宁远村可是很少生。
方翔觉得这问题很好解决:“不如就让桂花婶子去领着她们干吧。桂花婶子替我栽种西兰花的这段时间,话不多干活利落,我对她很放心。她在大排档当柱婶的下手,我观察了几天,看她分派工作也是井井有条的。”
柱婶赶紧点头:“这感情好。桂花人不笨,干活有门道,也上进着哪。桂花家的秀儿,就在镇上上学,以后放假让秀儿直接到店里找桂花就成了,也省得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费劲巴力的。还有啊,桂花家也没人了,天天呆在店里也没啥大不了的。”
大家一番讨论,接下来的事情就有条不紊的进行:方翔在村子里招人,那些老婶子们群起响应,很快就择选出三批人,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培训。镇上的店铺稍加装修,就投入使用。第一批工人在桂花婶的领导下,入驻镇上。柳厚也开始给出下月的订单:碧果依然是三万颗,新品种青果则是六万颗。碧果的批价格维持原价不变,每颗八元;而青果的批价格则是4元,扣除各项成本,方翔大致推算出利润在2。5元左右。
吴有利帮忙联系的鸭蛋提供商也正式开始了与方翔的第一次合作,张记咸蛋的大批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