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罗马的复电就交到了波堤切利上校的手上。显然,罗马方面没有花多少时间就做出了他们的决定。
本书泡书吧。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以上帝的名义 第35节、当老大(下)
1937年3月20日深夜,来自罗马的电报,使得埃蒂利亚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虽然这封电报里,罗马方面对于埃蒂利亚的答复充满了外交辞令,但是意大利人还是含蓄地表达了支持他的意思,这让这位长枪党的现任领袖非常地满意。特别是在德国人表示对国民军内部的人事更迭不感兴趣的时候。埃蒂利亚深信党内的一致支持再加意大利人的帮忙,西班牙的权利之巅触手可及。
于是轮到这位政客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在他和他的党徒的组织下,各式人等开始活跃起来,各种秘密的集会、商议开始频繁,等到了4月份的时候,这种局面更是到达了顶峰。长枪党党内的“马德里派”和“专家治国派”开始以攻击对方为“投名状”,希望在今后的政治格局能分一杯羹。
在1937年4月18日,长枪党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埃蒂利亚已经完全成为了长枪党的领导核心,他以党的最高领袖身份进行了总结性的言,赢得了全体与会代表的高度支持。就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要用“民主的投票选举方式”确定西班牙的国家元。一直希望成为独裁者的埃蒂利亚居然希望自己的权利来自民主选举,不知道这是民主的悲哀还是独裁的伪善。
在当时国民军控制的西班牙国土上,最大的政党莫过于长枪党。原来曾经盛极一时的保皇党,因为其领袖法尔孔德(Fa1netde)被弗朗哥放逐到里斯本而逐渐衰落。所以,一旦开始全国元的选举,作为最大党的长枪党一定会获胜。那么长枪党的领袖埃蒂利亚自然将成为西班牙的元。而且,作为政客的埃蒂利亚明白由“全国选举”决定的元,代表了广大西班牙人民的意志,其合法性是不如质疑的。他的元地位将远比弗朗哥在1936年10月1日由国家防务委员会任命的“考迪略(caudi11o,西班牙语领袖之意)”更为正统。
就这个时候,墨索里尼和弗朗哥纷纷来了贺电,祝贺长枪党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他们一直认为这是一次有着伟大意义的会议,会议上提出的由选举决定国家领导人的方式必将在西班牙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看到这样的电报,埃蒂利亚感慨无比,他对着左右的手下说:“我看这个弗朗哥还是一个蛮聪明的家伙,眼看老子要当老大了,就马上就来巴结我,这比莫拉那个家伙好多了。”
1937年4月19日,凌晨国民军控制的电台播放了一个法令;长枪党和保皇党将合并,而合并后的组织将不再作为一个政党,而作为西班牙唯一合法的“国民运动”服务于国家与教会。(看来凌晨出台重要政策法规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传承)
就在这个法令出台的同时,一支国民军的部队包围了埃蒂利亚及其重要手下的住处。而意大利的波堤切利上校则带来了墨索里尼邀请埃蒂利亚访问意大利的请帖。
四个小时后,埃蒂利亚受西班牙考迪略弗朗哥的委派前往意大利考察。机场上,波堤切利上校看埃蒂利亚已经上了飞机,就跑下舷梯问前来送行的弗朗哥:“将军有什么话要我带给我们的相吗?”
“请你转告墨索里尼先生,我非常感谢他在3月21日给我的提醒。另外,我也实现了我的诺言。此次行动中,没有一个人因为而死。这是一场干净的大清洗”弗朗哥说完后就招手示意飞机起飞。(历史上弗朗哥夺权一事只杀了2个人)——
分割线——
1937年4月,历时两年多,芒果同志穿越后第一件亲自抓的武器:120mm高平两用炮终于完成了。该炮由意大利著名的舰炮制造商oTo公司研制。oTo公司成立于1905年,在一战时该公司就是意大利最主要的火炮制造商。他们出品的这款120mm高平两用炮,弹重221公斤,初800ms,人工供弹的最大射为12分钟;如果采用机械供弹,可以达到18分钟的射。回旋和俯仰度也达到了一个让人满意的水平。
意大利人甚至打算给这种火炮配上一个稳定炮架。这种造价高贵的炮架由位于热那亚的圣乔尔乔(sangiorgio)公司设计生产,带有一套有11个电动陀螺组成稳定系统,可以同时对炮身相对运动的角度和角加度进行修正。这样军舰即使是在回转中也能保证高射炮的有效射击。(史实上这套炮架是给90mm舰炮准备的)。第一条安装该炮的军舰将是意大利海军的第一条舰队航母鹞鹰号。该级航母由大型邮轮改造而成,战力与日本人的飞鹰级相当。鹞鹰号的改造工程于36年9月在热那亚的蒂雷诺船厂开工,计划用24个月时间完工(史实上,在盟军的战略轰炸之下,物资劳力匮乏的意大利人用27个月完成了90%的改造工程量)。完工的鹞鹰号标准排水量23500吨,满载排水量27800吨,最大航30节,舰载机为36架Re2001战斗轰炸机,20架Ba65鱼雷机。双联120毫米高平两用炮6门,24门37毫米高射炮,84门20毫米高射炮,主装甲带70毫米,机库甲板80毫米。而同时,鹞鹰号的姐妹舰正在亚得里亚海船厂接受改造。
本来该舰的竣工日期还可以提前,但是因为亚得里亚海船厂和蒂雷诺船厂的船台要先完成战列舰加富尔公爵号和凯撒号的改造任务。这两条舰的改造工作都是33年10月开工,直至36年10月完工,一共花了36月时间,几乎相当于其他海军列强建造一条全新战列舰的时间。当然在还是芒果的主角光环照耀下的成果,在原来的历史面位上,因为入侵阿比西尼亚造成的军事制裁,这两条船的改造工程一共花了42个月的时间。不过花了三年时间改造的该舰完全是焕然一新,从航222节的老式无畏舰变成了28节的快战列舰。
作为一名穿越者,芒果自然知道意大利战列舰在防空上的不足。现在有了120mm高平两用炮这一防空利器,芒果准备在下一步的战前改造(1940年)中为加富尔公爵号和凯撒号战列舰换上新型120mm炮和更多的中小口径机关炮。总之,芒果相信在他的策划下,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一定大有作为。
本书泡书吧。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以上帝的名义 第36节、丧钟为谁而鸣(1)
进入1937年四月以来;在西班牙北部的战场,一直困扰交战双方的天气因素变得好转起来,于是战场上的双方也开始大打出手。德意两国派遣到西班牙的空军部队以庞大的轰炸机编队,开始有计划地摧毁一座座共和国控制的城市。他们的暴行虽然激起了全世界舆论的指责,但是战场上的胜利不是看谁获得的舆论支持多就能获得的。真刀真枪远比口诛笔伐更有效。到了4月27日,莫拉指挥下的国民军占领了巴斯克人的圣地格尔尼卡。一周以后,国民军的部队推进到距离毕尔巴鄂只有10公里了。另外,早在3月时一个巴斯克少校携带有关毕尔巴鄂防御情报向国民军投诚(史实)。这使得莫拉对攻下这种看似防守严密的城市更加有信心了。
毕尔巴鄂是当时西班牙最大的钢铁和化学工业中心,这里的钢产量占西班牙全国的三分之一,这里的炸药产量是全国的一半。而且位于毕尔巴鄂的皇家兵工厂是当时西班牙唯一能生产炮弹的军工厂。同时毕尔巴鄂是当时次于巴塞罗那的全国第二大港,在共和国方面已经失去对马拉加港的控制后,如果再失去毕尔巴鄂港,那么必将严重影响共和国的外援进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共和国失去了毕尔巴鄂也就失去了战胜国民军的资本。
共和国方面自然也明白毕尔巴鄂的重要性,他们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前一段时间,北线国民军势如破竹出除了自身的强大军力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共和国在北方的力量并没有被有效的整合统一。追求独立的巴斯克人和左派的武装人员各自为战,常常被国民军各个击破。在这个危机关头,共和国的高层终于明白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他们将米尔(gamiru1ibarri)将军派往了毕尔巴鄂,以指挥在那里的全部共和**队。米尔在西班牙内战爆前是一位军校校长,具有较高的军事素养。而他的参谋长阿罗约(Lamasarroyo)在马德里保卫战时也有不俗的表现。
其次,有声有色地宣传动使大量西班牙青年响应共和国政府的号召,应征入伍。这使得共和国的北线部队再次达到了15万人(当然兵员素质是另一回事)。在共和国的催促下,苏联人也抓紧时间向毕尔巴鄂港运输军火,战斗打响前50门高射炮,30门榴弹炮和20架战斗机被运到了毕尔巴鄂港。
此外,共和国还在瓜达拉马山区附近一带动攻势,用于牵制国民军在北线的攻势。海明威的著名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就是以这场战斗为背景。海明威挥他独特的叙事艺术,以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及丰富多彩的对白使得包括芒果在内很多人都记住这场战斗。
所以,当芒果撕掉四月的最后一页台历时,他就开始关注起瓜拉达马一带的战事。“是不是要提醒弗朗哥一下呢?”芒果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盟友,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的老朋友弗朗哥。从目前的情况看,西班牙内战的局势除了国民军方面的伤亡有不小的增加外总体上仍然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前进。因此西班牙内战还是很有可能在39年结束。而这个结局是芒果一直在避免的。于是,他要求外交部将这个情报转交给国民军方面。
下午,芒果正和乔凡娜两人正独处书房。宽大的橡木书桌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