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备忘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鲜战争备忘录-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亮了,大伙瞅着十多个美国黑人士兵的尸体直纳闷,美国佬咋长这模样呢?个个黑不溜秋象块炭。有的志愿军士兵们用毛巾沾上雪水去擦,研究那黑色是不是涂上去的……3营营长邢嘉盛率部直扑美军纵深,整个营全部进了美军警戒区都没被发现。他下令一个班扑一个帐篷,先是一顿手榴弹,几十顶帐篷瞬间一起飞上了天,20多门炮和10多辆坦克都成了火球。天快亮了。邢嘉盛率部抢先占了一个高地固守。由于敌我犬牙交错,敌机不敢投弹。缺少空中支援,一直打到中午,4个营的美军也对几百名志愿军无可奈何。邢嘉盛知道只要一撤,和美军步兵脱离接触,天上几十架美机就会扔炸弹,于是不时在敌阵冲杀一阵,一直打到下午3点钟。天快黑了,3营军号一吹,集中火力往东猛打。美军4个营一窝蜂扑过去,那里却只有3营的一个排!主力趁机从西南方向撤出战场。
  就这样,42军连续激战13个昼夜,白天顶晚上攻,10万敌军被他们磨得没了脾气。仗正打得渐入佳境的时候,11月7日命令来了,阵地交给刚上来的华东宋时轮9兵团,42军撤到西线去!
  全线后撤的命令陆续传到部队,志愿军将士们迷惑不解,彭老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打了胜仗干吗要撤?
  中国人为什么会后退?只有麦克阿瑟自作聪明地得出答案:”中国人不是一支不可怕的力量。“许多年后,历史学家贝文·亚历山大痛心疾首地写道:”中国军队第一阶段攻势已向麦克阿瑟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了极其严厉的警告,其攻势迅猛果断,规模之大,令人惊讶。中国人曾威胁说,如果美军向前推进的话,他们将给予迎头痛击。他已经将这种威胁付诸行动,美军统帅部竟然无视这一警告再入虎穴,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后来,美国军政要员们一致指责是麦克阿瑟导致他们判断失误,以致美国陆军吃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败仗。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无奈地说:”他总认为我们是一群毛孩子。“但正如贝文·亚历山大所讽刺的:”尽管他们一个个说得头头是道,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以避免灾难的发生。“美国作家约瑟夫·格登则挖苦得入木三分:”五角大楼的主要罪过是胆小怕事,参谋长联席会议在麦克阿瑟面前就像学校的男孩子在城里遇到街头恶霸一样怕得发抖。“话又说回来,作为战场指挥官的麦克阿瑟仍然是美军即将惨败的罪魁祸首。11月4日,他在致参谋长联席会议询问有关中国干涉的复电中信誓旦旦地担保:”有许多合乎逻辑的理由证明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而且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证据说明(中国出兵)这种可能性在目前是站得住脚的。“麦克阿瑟的情报处长威洛比将军,在美军情报界以”中国通“著称,他也自信地帮腔说:”我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手法,我预料他们会这样做的,我早就说过,中国无非是虚张声势。“尽管如此,内心虚弱的麦克阿瑟还是突然决定轰炸鸭绿江大桥,给不要命的”中国洗衣匠“施加些压力。5日晚,他给远东空军司令斯特拉特迈耶下令,出动90架B29轰炸机于次日上午轰炸鸭绿江大桥。
  参谋长联席会议赶紧对这项命令进行了修正,最后麦克阿瑟被授权仅能轰炸桥梁的”朝鲜一端“。当迷惑不解的飞行员接到命令时,他们问斯特拉迈耶:”司令,如何炸掉桥的一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麦克阿瑟的迷梦(1)
麦克阿瑟大言不惭:”圣诞节前让孩子们回家“,这句话以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永久的笑柄。38军知耻而后勇,穿插部队一夜行军145里,创造了步兵攻击史上的奇迹。彭总大笔一挥:”38军万岁!“零下45度的长津湖战场,志愿军战士身着单衣英勇冲击,致使世界上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美陆战1师平均每小时行进500米。朝鲜战场上惟一一次整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北极熊团“的团旗成了军事博物馆的展览品。美军的”圣诞节攻势“变成圣诞节溃退。收复平壤的消息传来,各国代表高呼:”毛泽东万岁!“新中国万岁!”
  圣诞节攻势1950年11月上旬,朝鲜北部山区,无声的雪花大片大片地落在饱经炮火的山野和河流,这是朝鲜北部进入冬季后的第一场雪,气温明显下降了,迎接交战双方的将是可怕的严寒。在大战之后短暂的宁静里,战争双方部在调整部署,揣摩对方的意图,准备新的作战。
  13日,在大榆洞志愿军总部,一场会议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梁兴初,都说你是员打铁出身的虎将,屁!我看是鼠将!”彭德怀的声音像炸雷般震得板棚簌簌作响。
  梁兴初赶紧立正站好,一张黑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满身冒汗,恨不能一头钻到地下。
  彭德怀咆哮着:“我让你往熙川插,你为什么不插?我告诉你只有一个营,你偏说有个黑人团,一个什么鸟黑人团就把你们吓尿了?39军在云山打的是白人团,是美国的王牌,被他们打掉1000多人,40军在温井打南朝鲜人也打得好,42军在东线也打得漂亮。38军还算是主力?主力个屁!”
  听到骂38军不行,梁兴初忍不住低声进出一句:“不要骂嘛……”
  声音虽低,在鸦雀无声的会场却人人都听清了,梁兴初这一顶嘴,治军极严的彭德怀大怒,啪,一掌狠狠击在桌面上,众将个个噤若寒蝉。
  “你打得不好,我彭德怀就要骂你梁兴初的娘!我要打得不好,你梁兴初可以骂彭德怀的娘!”
  彭德怀狠狠地盯着梁兴初:“毛主席三令五申,打好出国第一仗,你38军是一再地推延攻击时间,不仅没有歼灭熙川的敌人,还延误了向军隅里、新安州猛插的时间?这是延误军机!骂你的娘算是客气!老子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梁兴初低下了头,再也不敢吭气了。邓华忙解围说:“38军还是主力嘛,来日方长。这一仗没打好,下一仗打出个样子来,还是会挽回影响的……”
  骂了一阵,彭德怀火气渐消,他用威严的目光扫视全场:“军令如山倒!不坚决执行命令打什么鸟仗?现在,麦克阿瑟还没被打疼,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让美10军阿尔蒙德从长津湖西进,让第8集团军沃克由清川江北犯,最后在江界以南的武坪里会合布个口袋,把我军和人民军装进去,消灭我军主力后向中朝边境推进,抢在鸭绿江冰封前占领全朝鲜。他这是痴心妄想!”
  彭德怀冷笑着:“敌人不是要来个钳形攻势吗?好啊!我们就把他诱进布置好的口袋,各个击破。敌人如果不来,我们就打出去。不过,麦克阿瑟一定会来的。大鱼会上钩的!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已经批准了我们的方案,现在要坚决诱敌北上。”
  接下来邓华谈了各军的具体部署。会议结束前,彭德怀又用威严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众将:“这次哪个军再打不好,军长就不要干了,番号也撤销!谁打的好,我按功嘉奖,散会!”

麦克阿瑟的迷梦(2)
一直立正在会议桌旁的梁兴初这才得到解脱。临走时,志司作战处处长丁甘如赶来告诉梁兴初:“彭总要我告诉你,会上批你批重了些,他说他就是这么个脾气,要你不要背包袱,下一仗一定要打好。”
  梁兴初心头一热:“不怪彭总,他骂得对,下一仗我们一定打出威风来,让彭总放心。”
  为配合彭德怀的诱敌行动,毛泽东在第一次战役后让新华社以“朝鲜北部某地”的名义在国内发表一则简短的消息“在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参加下,十一天朝鲜人民军歼敌6000,收复广大地区。”这则大大缩小了战果的新闻压根没得到美国情报机构的关注,他们和麦克阿瑟一样晕头晕脑地认定中国在朝鲜的军人至多只有6、7万人。
  但是,因在上次战役遭打击而心有余悸的沃克虽然在麦克阿瑟一再督促下,下达了总攻开始全线推进的命令,但仍训令各部在北进中,要密切保持与友邻的协同,避免孤军冒进,一旦遇到中国军队的主力或顽强阻击,即就地转入防御。
  至11月16日,西线美第8集团军仅向北推进9~16公里,南朝鲜第1师、英第27旅、美第24师、美第2师、南朝鲜第7、第8师等各师主力,仍位于新安州至军隅里清川江两岸及东至德川地区。而东线的美陆战第1师则平均每天只推进1英里,始终在下田隅里、古土里地区徘徊。
  “太慢了,前进得太慢了。”彭德怀看着地图非常焦急。
  “是啊,可能是112师在飞虎山把沃克顶得太狠了,把他吓破了胆。”洪学智分析。
  彭德怀断然下令:“电令各军,再主动后撤十几公里,放弃一切形式的阻击、反击,大步后撤,注意,不要露出破绽!”
  彭德怀的判断是正确的,麦克阿瑟就要上钩了!
  在麦克阿瑟的催促下,沃克已制定出第8集团军挺进鸭绿江的完整计划。英联邦旅已进入阵地,其中许多来自香港的士兵还穿着热带服装,没有一人有全套像样的御寒装备。朝鲜半岛的风夹着冰碴往脸上刮,让这些士兵头一次领教朝鲜的冬天,有生以来从未经受过如此严寒。11月19日,风云骤变,接连12小时的倾盆大雨,使钢铁般坚硬的冻土变得泥泞不堪。英军的行动被迫推迟。
  11月21日,捷报传来,东京麦克阿瑟的指挥部一片欢腾。东线第7师的先头部队库珀特遣队长驱直入,末遇任何抵抗,进入鸭绿江畔的一个小镇,惠山津。阿尔蒙德驱车30英里赶去拍张临江眺望中国东北的倩影。麦克阿瑟欣喜若狂,致电第10军军长:“最衷心地祝贺,内德,转告戴维·巴尔的7师中了头彩!”这位第7师师长的中文名字叫巴大维,曾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出任美军驻国民党政府军事顾问团团长,目睹过蒋家王朝覆灭的过程,自认为了解*军队,因此他第一个打头阵,率部向鸭绿江畔冒进。这是美军到达中朝边境的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