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路。刘伯承率部昼夜兼程,来到皎平渡附近的一个村子,很快缴获了两艘木船,并且出其不意全歼国民党一个连和保安队,完全控制了皎平渡。接着,刘伯承亲自视察渡口,命令干部团沿北岸向东西两侧派出部队,一为寻找船只,二为防止敌人从两侧进攻,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又找到4艘木船。刘伯承兴奋地电告军委:“皎平渡有船只6艘,每日夜能渡1万人。军委纵队5日可渡河。”军委急令红1、3军团速到皎平渡渡江。部队渡江之前,刘伯承组织了渡江委员会,并雇请内行船家帮助摆渡,还派第3营翻山抢占通安镇,以消除敌军的威胁。刘伯承站在江边亲自指挥渡江。5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过了江,他们称赞刘伯承在渡江战斗中指挥有方,组织巧妙。毛泽东高兴地说:“前几天,我们一些同志还担心,怕我们渡不过江去,大家挤上绝路,当时我就对恩来、朱德同志讲,没关系,四川人说刘伯承是条龙下凡,江水怎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经过九天九夜,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红军渡江后,刘伯承下令:“把船全部烧掉!让蒋介石望江兴叹吧。”第二天,当敌军大部队赶来时,江水浩淼,连红军的影子也没看见。渡江以后,刘伯承任司令,带领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彝民区,留下了和彝人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的佳话。  
刘伯承小传(2)
(二)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1937年,到达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刘伯承任129师师长。 1937年9月30日,刘伯承率部队东渡黄河,推进到太行山地区,开始创建太行山根据地。刘伯承来到太原以后,先后带领部队取得了夜袭阳明堡机场、七亘村战斗等一连串的胜利,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1937年底,抗战形势有了重大的变化,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一时期,刘伯承进行了大量的军事理论研究,对游击战的战略战术作了充分具体的总结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现代游击战的斗士。 1938年,冀鲁豫根据地初具规模,同时,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129师相继取得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一系列战斗胜利,尤其是神头岭一役,所采取的伏击战术被日本侵华军称为“###第一流游击队战术”、“八路游击战的战术典型”。 1940年,日军广泛修筑铁路、公路,妄图截断我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刘伯承说:“敌人要用铁路作柱、公路作链、据点作锁,造成一个‘囚笼’,想把我们军民装进去,凌迟处死。”他针对性地提出进攻的破击战的战略方针,号召晋冀鲁豫军民展开交通斗争,以粉碎日军的“囚笼”战策。 1940年8月,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第一阶段,刘伯承和邓小平将部队组织成了左、右翼突击队和总预备队、平安、和顺支队,129师的左、右翼突击队分别攻占了芦家庄和桑掌铁炉沟,总预备队14团攻占了正太路的咽喉——狮垴山。敌人向狮垴山发起一轮又一轮反攻,飞机大炮轮番轰炸,甚至还施放毒剂,最终却不但毫无进展,反而被我军歼灭400余人,其他部队也遭到我军沉重的打击。十几天之内,日军所吹嘘的“钢铁封锁线”的三分之二以上据点都被我军民破毁,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我刘邓所部的129师的主要任务是收复榆辽公路上的日军据点。刘伯承师长派人作了仔细的侦察和分析,在对作战的敌情和地形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刘伯承制定了严密的战斗部署,指挥部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荡平了日军在该区的全部据点,使日军受到重创。这一阶段,129师和其他各部的战斗使日军的“囚笼”政策遭到致命的打击,也使日军怒而组织更为疯狂的大“扫荡”。刘伯承又指挥部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 1942年,129师政治部为刘伯承庆祝50大寿。12月16日(刘伯承的生日实为12月4日),中共中央发来贺电、贺诗,彭德怀等人还亲自参加了庆祝大会。朱德的祝寿诗写道:“戎马生涯五十年,凭歼日寇镇幽燕;将军猿臂依然健,还我山河任仔肩。”刘伯承自己谦虚地对将士们说:“如果我一日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经过八年抗战,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终于于1945年8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立即发动内战,阎锡山集中十三个师的兵力,进攻上党。妄图破坏我军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我军在十日之内就攻占了敌军侵占的五个城镇。在攻打长治时,刘伯承指挥部队采取攻城打援的战术,即先分别攻下长治以外各城,诱使长治城内的主力出来增援,从而消灭其主力。然而,我军攻占了屯留城、长子城后,敌军却龟缩在长治城中不敢出援,刘伯承和邓小平又根据形势,改变方针,迅速夺取各城,使长治城陷入孤立。这时阎锡山又派大量援军南下,有救援长治的迹象。刘邓决定放弃攻取长治的原计划,而变为围城打援。我军采取机动的战术在老爷山几乎全歼了敌军两万多人,击毙了敌副总司令彭毓斌,俘获了数十名敌高级军官。困守长治等待援兵的史泽波听到这个消息,信心尽失,企图弃城逃跑,我军迅速对敌形成围追堵截之势,几乎全歼逃敌,俘虏了包括军长史泽波在内的的近万名敌军官兵。 (三) 上党战役的伟大胜利,迫使蒋介石与共产党签订了“双十协定”。毛泽东高度评价了这次战役:“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地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就定了,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这样的仗还要打下去。” 1945年秋,蒋介石以咄咄逼人的气势,调集了80万大军进攻解放区,妄图抢占平津,夺取东北。10月7日,毛泽东给刘邓发出指示:“在你们领导之下打一个胜利的上党战役,使得我军有可能争取下一个相当的或更大的胜利。除以太岳全力展开同蒲路的作战,争取应有胜利之外,必须集结冀南、太行与冀鲁豫全力,争取平汉战役的胜利。即将到来的平汉战役,是为着反对国民党主要力量的进攻,为着争取和平局面的实现。这个战役的胜利,关系全局,极为重大。”   。。
刘伯承小传(3)
当时局势已十分严重,刘邓将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四个军区部队的主力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3、4纵队,命令第2、3纵队和第4纵队分别作为路西和路东两军,对敌实施东西钳击,并派张廷发所属三个团为独立支队,到丰原、安阳西侧钳制北进之敌。 不久,沿平汉路北犯的马法五、高树勋及鲁崇义的部队都被刘伯承巧妙地牵进了滏阳河套“口袋阵”中。刘伯承立即下达命令:“对强大的敌人,要像猫逮老鼠那样,先把它盘软,再把它吃掉。”经过争取,高树勋将军率众万余人起义,使我军战役出现了转折。鉴此,刘伯承立即布置了歼敌任务。11月1日夜,我军指战员经过浴血奋战,突入马法五长官部,致使敌人四散逃跑,溃不成军。11月2日,敌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40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长官部参谋长宋肯堂等被俘获。平汉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我军共计歼敌2万余人,彻底打破了蒋介石的黄粱美梦。 1946年6月,我中原解放军受到国民党重军包围,苏北解放区也面临敌军进攻,刘伯承和邓小平为了支援中原、华东战场的战斗,“打乱敌人发动内战的部署和时间表”(刘伯承语),于8月中旬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重锤出击陇海线,发动了著名的陇海战役。这次战役是刘伯承过人胆略的集中体现。在陇海战役中,刘邓指挥野战军冒着侧背受敌的危险,快速挺进纵深,在陇海路的开封、徐州段向敌人发起猛攻,12天内歼敌1万余人,破坏铁路300多里,切断了国民党的交通干线,使国民党上下大为震惊,缓解了我中原、华东部队的压力。有鉴于此,蒋介石决心消灭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以解心头之患,遂集结了30万大军从徐州、郑州两路向冀鲁豫区压来。刘邓经过精心分析,反复思考,决定发动定陶战役,集中兵力先打郑州的敌整编第3师。刘伯承一面安排部队休整,一面设计诱使敌整编第3师进入我军预设战场。敌剿总刘峙不知是计,令整编第3师改攻晋冀鲁豫解放区首府。刘伯承随机应变,果断下令提前在大杨湖地区歼灭敌整编第3师,经过异常酷烈的攻坚战斗和奋勇追击,我军歼灭该敌整编第3师四个旅。这次战役,歼敌17000余人,生俘敌整编第3师中将师长赵锡田,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久,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定陶战役胜利之后,“蒋介石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定陶战役之后,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了更为疯狂的攻势,刘伯承继而指挥发起了巨野、郅城之役和滑县战役〖BF〗,均取得了可喜的战绩。国民党中央社不停谣传刘伯承负伤、潜逃、阵亡的消息,刘伯承却以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来回答。 1946年底,蒋介石派遣重兵大举进攻解放军腹地,刘伯承和邓小平商量采取“釜底抽薪”的战略战术,亲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大胆进攻巨野、金乡、鱼台地区,发动著名的巨金鱼战役,使徐州陇海路受到威胁,敌军迅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