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弹打中了,所幸人马都安然无恙。
  误会解除了,左权向他们传达了朱德的作战部署,令他们赶到尧店附近设伏,与八路军特务团两个连前后夹击,歼灭此股日军。
  友军的部队按照朱德的作战部署立即展开,随后,左权又指挥部队在府城与古县间抵御伏击日军,迟滞了日军一整天,才从府城进到古县镇。
  朱德率总部机关也转移到了古县镇南20余里的刘垣村,敌我双方距离很近了。此时朱德又接到了已经赶到屯留的国民党军第三军军长曾万钟的报告:屯留、襄垣、黎城均发现日军约千人,陆续沿邯长公路向西进犯。面对非常严峻的态势,临危不惧的朱德命令曾万钟军以部分兵力展开阻击西进之敌,主力迅速向西机动,向总部靠拢。
  占领古县的日军2000余人经过一夜的休整,于26日晨由古县继续西进。左权按预定部署,指挥总部特务团的两个连在古县至古罗间公路沿途布置了侧面阵地,准备与友军配合歼敌。
  左权在高地上看到,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积极打击,西进的日军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那种骄横气焰。行动开始变得有些畏首畏尾。他们的队伍拖了约20里长,在蜿蜒的公路上缓慢蠕动。当日军进入左权组织部队设置的伏击地域后,特务团的战士们从侧面展开猛烈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四散逃窜,死伤100余人。
  战士们乘势立即冲入敌阵,缴获了两门钢炮和几挺机枪。但是,本应在正面阻击的友军却未能如期出击,反而被敌军冲破了防线。孤军奋战的特务团寡不敌众,在日军反攻时未能将战利品带回,还导致几名指挥员身负重伤。
  当晚,朱德在致彭德怀的电报中讲述了当天战斗情况:“本日临汾援军与我特营前后夹击于古县镇古罗镇之间,战至17时,敌仍前进,大约在古罗镇宿营,前方已不闻炮声。我们仍驻古县南之刘垣,左权已去古罗指挥。”
  27日,总部特务团第二营新扩建的两个新兵连赶来报到。每个新兵手中只有两颗手榴弹,但他们各个跃跃欲试,杀敌心切。正在这时,特务团报告,据侦察得知:日军的一个支前车队正向这边开来。左权决定派两个新兵连袭击日军的后续辎重部队。
  当日军的十几辆卡车经过伏击地域时,战士们发起突然袭击,一颗颗手榴弹在日军的卡车上开了花。随后,战士们勇敢地冲下山坡,毙敌百余人,缴获200床军毡,还有枪弹、大衣、食品、文件等。新兵连的战士们首战就取得这样大的战果,每人脸上都绽放出自豪的笑容。
  当晚,胜利完成阻击、拖住敌人任务的左权,遂率部队返回总部驻地。2月28日,日军进占临汾。左权在总部电告毛泽东、滕代远等:“敌后续部队本日仍由古县向西跟进中,总部今日在原地未动,我昨晚回总部。”
  从府城到临汾只有百余里距离,日军在这一路段陆续增兵至五六千人,而左权却仅以200余人的兵力,与敌激战了4昼夜,“杀伤敌人三四百人,缴获辎重不少”。此役不仅为临汾军民的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而且打破了日军企图将中国军队逼到黄河边上加以歼灭的妄想。
   txt小说上传分享

2.运筹百团大战(1)
“我们必须猛烈地开展交通战,
  击破敌寇的‘囚笼政策’”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第四个年头。日军把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特别是在华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令日军侵略者忧心忡忡。日军华北方面军认为:八路军无论从质量上、数量上均已形成抗日游击战的主力,“如不及早采取对策,华北将成为中共的天下。为此,方面军的###重点,必须全面指向###”。
  一直身处华北敌后的彭德怀和左权对全国抗战局势、尤其是华北抗战局势的发展深感不安。
  面对日益严峻的华北形势,左权指出,由于日寇的疯狂进攻,华北战场上“扫荡”与反“扫荡”、修路与破路的拉锯式的战斗更加激烈、频繁。敌我相互包围、犬牙交错的战争形势更趋复杂。日军向华北的“扫荡”,不仅用军事“###”,而且配合着“以华制华”的政治阴谋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这就严重地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因此,左权强调,要粉碎敌之“扫荡”,保卫抗日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不能简单地只用枪炮,还要坚决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政治路线而斗争。要以积极的军事行动,粉碎敌人的军事“###”;要进行经济上的斗争与坚持自力更生的政策,粉碎敌人“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同时,更要领导全华北的军民,从各方面进行反投降妥协的斗争,粉碎敌人“以华制华”的阴谋。这是现阶段华北抗战的基本任务。
  左权认为,按各个区域具体条件的不同,抗战形势的发展将也各不相同。依地形条件来说,山岳地带将成为敌我争夺的中心,平原可能成为敌人首先肃清的区域。目前敌人正加紧“扫荡”平原地区,扩张据点,加修通路,平原游击战的形势将更加严峻。依工作条件来说,工作好的区域,特别是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进步设施,有巧妙组织,有坚决抗战的军队及抗日政权的区域,是敌人“扫荡”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区域,战争形势的发展会更加严重。工作差的区域,特别是没有正确的领导,又在摧残抗日组织,屠杀抗日人民,实施“防止异党办法”的区域,可能很快地将变为敌占区。在敌占区,日军正依靠堡垒、技术及交通之便,阻止我们游击战的发展,加大施行奴化、毒化政策,培养汉奸走狗,以图巩固其占领区。在其暂时不能分兵进驻的区域,则将给予严重的屠杀摧残。在我们的根据地内,因战争的频繁,敌伪之破坏,我之人力、物力及财力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左权还指出,总观日寇在华北的作战过程,特别在以“治安”与“建设”为方针的作战阶段,交通线的争夺、交通线的修筑,已成其作战的重要内容。就是说,在战略上日寇企图建立普遍绵密的交通网,隔断我各个抗日根据地,限制我军的行动,以利其向我各个抗日根据地分区“扫荡”。同时,沿交通线普遍构筑据点,成立伪组织,封锁我军,搜刮资源,奴化民众,以达成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占领区的目的。在战术方面,则提高其技术兵器与部队的机动能力,密切各据点间联系,协同动作,对我实施分进合击或包围、迂回等。所以,左权认为:“我们必须在各个地域,猛烈地开展交通战,击破敌寇这一毒辣的‘囚笼政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扩大敌人弱点,争取我在战略战术上之一切优势,才能粉碎敌人由点扩张为面的占领企图,才能战胜敌寇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攻。“因此,交通战便成了目前华北战局中,敌我战略上重要的一部分。”

2.运筹百团大战(2)
那么,如何开展交通战呢?左权认为,一是要动员全体民众,让其明白粉碎敌人“囚笼”政策的重要意义,配合军队进行作战;二是要把交通战作为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斗争,要以最大的忍耐性不间断地进行下去;三是要把交通战当成整个反“扫荡”作战的一部分,既要积极打击敌寇扩张交通线及据点的企图,更要有计划地、自主地向敌人交通线作大规模的破坏,给予彻底毁坏;四是破路的方法可多种多样,但必须适合战术要求;五是破路必须与战斗有密切配合,准备随时打击敌寇的修路部队,拔除道路沿线可能拔除的据点,并掩护破路人员的安全;六是在开展交通战的同时,全面展开政治、经济、文化战线上的攻势,瓦解敌寇的护路组织,打击其一切麻醉欺骗的阴谋。
  一次,彭德怀在看了地图后,不无气愤地说道:“一定要组织一个大的战役,给日本侵略者以狠狠的打击,扭转这个空前困难的局面。否则,我们还算啥子人民的抗日武装!”站在旁边的朱德和左权听了彭德怀的话后,赞同地点了点头。左权认为,日军的这种挖沟筑路行动在战略上和战术上均有重大意义,丝毫不能忽视。朱德说,应通知各部队指挥员,要提醒大家从总体上来认识和对付敌人的这一阴谋。
  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他们很快找到了对方的致命弱点:日军深入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后,到处修筑据点、碉堡,兵力分散,反而形成敌后的敌后,主要交通线空虚,守备薄弱,这对八路军是一个有利的战机。因此,朱德、彭德怀、左权商议后决定,对日军的交通线进行一次全面的破击战。
  在挂满地图的作战室里,左权与彭德怀常常挑灯夜战。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平绥等铁路干线,是日军企图困死八路军所构筑“囚笼”的纵横支架,而正太路正好处于中心位置。它东起河北石家庄,西至山西太原,横贯太行山,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在这条全长240余公里的黑色线上,日军以独立混成第四、第八、第九三个旅团的部分兵力驻守着。沿线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都筑有坚固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担任守备。铁路两侧10至15公里地区,设有外围据点。日军还经常派装甲车轧道巡逻,并将正太铁路吹嘘为“钢铁封锁线”。
  看着地图上这些由新旧铁路线、公路线交织连接而成的日益严密的交通网,左权和彭德怀下决心要打断日军的“柱子”,捣碎日军的“链子”,毁掉日军的“锁子”,使其变成盲人瞎马,失去依托,从而将其“囚笼”彻底砸破、砸烂。为此,两人边注意收集敌情资料,边对着这些地图进行研究,时不时还要讨论一番,交换一下意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运筹百团大战(3)
那么这一仗究竟该如何打呢?经过几年的交通战,八路军固然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