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第5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 第5卷-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版本是朝鲜大臣柳成龙给国王的报告,说法也差不多,李如松料敌如神,在日军逃遁之后发动攻击,大败日军。

  第三版本,是朝鲜国王给大明神宗皇帝的报告(他算是明神宗属臣),这份东西可作为上下级的规范文本,说到自己的看法,都是“臣窃念”,说到明朝,都是天兵、天朝,大明皇帝英明神武,大明总兵神兵天降,从头拍到尾。

  而开战后,明军是“天地为之摆裂,山渊为之反覆”;自己(朝军)是“小邦袖手骇缩,莫敢助力”;日军则是“螳臂据辙,无敢抵敌”。照他的意思,日军是碍于明军的神威,一触即溃了。

  而讲得最详细,也最实在的,是第四个版本。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事情是这样的:

  在战斗陷入僵局后,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派出了使者,去找小西行长谈判。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人并不理解,人都围住了,还要谈什么判?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因为此时日军主力已被歼灭,平壤也已攻克,战略目的已经完全达到,目前最需要的,是争取时间修整,以防敌军反扑,而城里面放着这么一群亡命之徒,硬攻不但耗费精力,伤亡也会很大,时间一长还可能生变,所以还是谈判最划算。

  李如松的谈判条件是这样的:

  “以我兵力,足以一举歼灭,然不忍杀人命,姑为退却,放你生路。”

  这意思是,我可以灭了你,但无奈心太软(其实是太费力),就放你们走了吧。

  小西行长是这样回复的:

  “俺等情愿退军,请无拦截后面。”

  他的意思是,我认输了,麻烦逃走的时候高抬贵手别黑我。

  如此看来,也算是皆大欢喜,双方达成协议,明军撤去包围,日军在万分警戒之下,手持武器逐步退却,撤出了平壤城。

  局势发展到此,看似平淡无奇,但怪也就怪在这里,既然事情圆满解决,为什么在官方报告中,却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呢?

  这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跟敌人谈判,把敌人放走,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样的结果,似乎都是不大好宣扬的。

  而第二个原因,应该算是人品问题。

  如果小西行长了解李如松,或者听说过半年前宁夏叛乱的经过,相信即便打死他,也绝不会和李如松谈判。

  因为根据李如松的性格,以及宁夏叛军首领啺莸淖钪战峋郑颐谴笾驴梢缘贸稣庋桓鼋崧郏�

  李如松,至少在这方面,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几乎就在小西行长带领日军退出平壤的同一时刻,李如松叫来了查大受,交给他一个任务:领兵三千,赶赴江东小路埋伏。

  困兽是不好斗的,但只要把它放出来,就好斗了。

  于是,当小西行长带队远离平壤,终于放松所有警惕,放心大胆逃命的时候,查大受出现了。

  据史料分析,此时日军的兵力,大致在五千人左右,如果敢拼命,查大受手下这三千人应该还不够打,但经过李司令员这么一忽悠,日军已经满心都是对和平的祈望,斗志全无,一见明军不用人家动手,撒腿就跑。

  查大受随即命令追击,大败日军,击毙日军三百余名,但毕竟部队作战时间过长,十分疲劳,日军又跑得贼快(奔命),明军追赶不及(不及穷追),只能到此为止了。

  平壤战役就此结束,明军大胜,日军大败。

  此战,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而日军的伤亡数字,就有点意思了,据记载,此战中明军斩获日军一千六百四十七人,看起来似乎并不多。

  应该说,这是个很准确的数字,但它并不是日军的伤亡人数,而是日军的人头数。

  由于战前李如松命令不许抢人头,所以对于这一宝贵资源,明军并没有过于关注,也没有妥善保存,加上后来火攻水淹,不是烧成黑炭,就是冻成冰,要提取人头,实在有点困难。于是挑来拣去,只捞出一千来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日军的实际伤亡数,朝鲜和明朝史料都没有明确记载,只有几句“万余”、“千余”之类不靠谱的话,这就是管杀不管埋导致的恶劣后果。

  说到底,还是鬼子们最实在,既然没人帮着数,就自己数。在《日本战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二十日,日军在汉城集结残兵,统计结果摘录如下: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18700人,现存6520人。

  虽然入朝的日军数量共计十余万,但很多都是来自于各地的军阀,并不是丰臣秀吉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杂牌军。而他真正信任的人,只有第一军小西行长和第二军加藤清正,也就是所谓的嫡系。

  因此这两军,才是丰臣秀吉的精锐和主力部队,其中尤以第一军战斗力为最强,之前攻击朝鲜义军时表现十分出色,打起来毫不费力。

  但在朝鲜之战时,该军几乎被全歼,具体数字大家做个减法就知道了,基本上算是被打残废了。

  这还只是第一军的损失人数,第二军共损失八千人,其中相当部分战死于平壤。

  以上合计起来,朝鲜之战,日军的损失,至少在两万人以上。

  当然,那五千朝鲜军不在统计内,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应该还活着,因为李如松虽然不大守信用,但还不怎么杀俘虏。


  第十七章 不世出之名将

  【孤军之迷】

  攻陷平壤后,李如松没有丝毫迟疑,立即派遣军队,继续出击。

  由于明军总共不过四五万人,很多部将都担心兵力不足,然而之后的情景却告诉了他们,什么叫做闻风丧胆。

  小西行长被击溃之后,各地日军纷纷得到消息,并采取了整齐划一的行动——逃跑。

  仅仅三天之内,黄州、平山、中和等地的日军就不战自溃,连明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跑得一干二净。军事重镇开城,就此暴露在了明军的面前。

  驻扎在开城的,是日军第三军和第六军,指挥官是黑田长政。

  而攻击开城的,是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他统帅八千骑兵一路杀过来,声势震天,黑田长政还是很有点骨气的,开始表示一定要抵抗到底,但随着逃到开城的日军越来越多,明军越吹越神,这位仁兄也坐不住了,还没等真人现身,正月十八日,在城里放了把火,一溜烟就跑了。

  李如柏本想好好打一仗,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便不依不饶,追着黑田长政不放,死赶活赶,还是赶上了,一通乱打,黑田长政毫无招架之力,带头逃跑。日军后卫被重创,死亡达五六百人,明军仅阵亡六人。

  自正月初九至正月二十,仅用十二天,平壤至开城朝鲜二十二府全部收复,日军全线崩溃,退往南方。

  但李如松没有满足,因为在他的面前,还有一个最后的目标——王京。

  王京,就是今天的汉城。日军全线败退后,大部撤到了这里,至正月二十日,聚集于此地的日军已达五万,而且看起来也不大想走。在这里,李如松即将迎来他人生中的最大考验。

  虽然李如松一生打过无数恶仗硬仗,但这一次,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孙子先生告诉我们: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此外,他还告诉我们: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综合起来是这么个意思,打仗的时候,最次的打算,是攻城,而攻击时,如果人数十倍于敌人,就围他,五倍,就攻他。

  城里,有五万日军。

  李如松的手上,也就五万人。

  在守城战中,防守方是很占优势的,平壤战役中,李如松用四万打两万,耍了无数花招,费劲力气,才最终得以攻克。

  五万人攻五万人,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突出的,胜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王京之时,一场意外却彻底搅乱了这个困局。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二十六日,李如松发布了一道命令:

  总兵查大受、副总兵祖承训、游击李宁,率三千精兵,前往王京探路。

  仅仅半天之后,他接到了明军送回的战报:

  我军于半路遇敌,大受(查大受)纵兵急击,斩获六百余级。

  自平壤之后,日军毫无战力,这种打落水狗的报告,李如松已经习惯了。

  如果一个人长期听到同一类型的消息,他就有可能根据这类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所以一贯谨慎的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决定——亲自前往侦察。

  其实就李如松而言,这个行动并不算大胆,平壤激战时,他就敢骑马四处逛,现在自然更不在话下。

  但他绝不会想到,一切都将因这个决定而改变。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二十七日,李如松率副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统领两千骑兵向王京前进。

  部队的行进速度很快,没过多久,便到达了马山馆,这里距离王京,只有九十里。

  李如松突然拉住了缰绳。

  长期的战场感觉告诉他,前方可能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于是他想了一会,下了一道命令:

  “我带一千人先行,副将杨元率军一千,随后跟进。”

  就是这道命令,挽救了他的性命。

  分兵之后,李如松继续出发,很快他就到达了另一个地方,这里据王京仅四十里,名叫碧蹄馆。

  在这里,他终于看见了遍地的尸体和兵器,很明显,这里就是查大受所描述的战场,而震耳的厮杀声告诉他,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兵冲了进去。

  冲进去后,才发现事情坏了。

  一天前,查大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