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打火吧?”当即叫庄客安排饭来。
没多时,就厅上放开一张桌子。庄客托出一个桶盘②,四样菜蔬,一盘牛肉,铺放在桌上,先烫酒来筛下。太公说:“村落中没什么相待,莫见怪。”王进起身道谢说:“小人母子无故相扰,此恩难报。”太公说:“别这般说,请吃酒。”一面劝了五七杯酒,搬出饭来,二人吃了,收拾碗碟,太公起身引王进母子到客房里安歇。王进禀告说:“小人母亲骑的头口,相烦寄养,草料望请应付,一并拜酬。”太公说:“这个不妨。我家也有头口骡马,叫庄客牵到后槽,一并喂养。”王进谢了,挑那担儿到客房里来。庄客点上灯火,一面提汤来洗了脚。太公自回里面去了。王进母子二人谢了庄客,掩上房门,收拾歇息。
① 里正——古代的乡官,但是历代所管户数多少不一:《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户。”隋以二十五家为一里;唐以百户为一里;明初定一百十户为里,设里长。
② 桶盘——浙江方言,即托盘。
第二天,天色大亮了,还不见客人起来。庄主太公在客房前面走过,听见王进的老母在房里声唤。太公问:“客官,天亮了,好起来了?”王进听见,慌忙出房来见太公,施礼后说:“小人起来多时了。夜来多多搅扰,很是不安。”太公又问:“是谁在声唤?”〖明知故问。〗王进说:“不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太公说:“既然如此,客人不要烦恼,就让你老母在老夫庄上多住几天。我有个医心痛病的方,叫庄客去县里撮药①来给你老母亲吃。请她放心,慢慢地将息。”王进谢了。
从此,王进母子二人就住在太公庄上服药。住了五六天,觉得母亲的病渐渐好了,王进就收拾行李要走。他到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光着膀子,刺着一身青龙②,银盘也似一张脸,大约有十###岁,拿条棒在那里使。王进看了半晌,不觉失口说:“这棒使得不错,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那后生听了大怒,说:“你是什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较量么?”正说着,太公到来,喝住那后生:“不得无礼!”那后生说:“可恼这厮笑话我的棒法!”太公说:“客人莫不会使枪棒?”王进说:“颇晓得一些。敢问长上,这后生是宅上什么人?”太公说:“是老汉的儿子。”王进说:“既然是宅内小官人,如果爱学,小人点拨他端正,怎么样?”太公说:“那当然十分好。”就叫那后生:“过来拜师父。”那后生哪里肯拜?心中越怒,说:“阿爹,莫听这厮胡说!他如果赢得了我这条棒,我就拜他为师!”〖这叫“初学三年,天下去得”。〗王进说:“小官人要是不当真,不妨较量一棒耍子。”
① 撮药——浙江方言,抓药。
② 宋代的江湖好汉有纹身的习惯。当时叫做“锦体”。由于花纹大都涂上青色,所以也叫“刺青”或“雕青”。
那后生就在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地转,向王进说:“你来!你来!怕你的不算好汉!”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太公说:“客官,既然肯教小顽,使一棒,何妨?”王进笑着说:“恐怕冲撞了令郎,可不好看。”太公说:“这个不妨;就是打折了手脚,也是他自作自受。”〖是个知道好歹的老人。〗王进说:“恕在下无礼。”从枪架上拿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①。那后生看了看,拿条棒滚了进来,直奔王进。王进拖了棒就走。那后生抡棒又赶上来。王进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下。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去隔。王进却不打下去,把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直搠过去,只一搅。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就往后倒了。王进连忙撇了棒,上前扶住,说:“莫怪,莫怪。”那后生爬起来,从旁边掇条凳子按王进坐下,就跪下,一面拜一面说:“我枉自拜了许多师父,原来不值半分!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还是一半儿服气,一半儿无可奈何。〗王进说:“我母子二人连日搅扰宅上,无恩可报,定当效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一回(6)
太公大喜,叫那后生穿了衣裳,一同到后堂坐下。叫庄客杀一腔羊,安排了酒食,就请王进的母亲一同赴席。四个人坐定,一面把盏。太公起身劝了一杯酒,说:“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王进笑着说:“‘奸不相欺,俏不相瞒②。’小人不姓张,俺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这枪棒是天天摆弄的。只为新任的高太尉,原先被先父打翻过,如今做了殿帅府太尉,公报私仇,要整治王进。小人不该属他所管,和他争不得,只得母子二人逃上延安府去投托老种经略相公处另找出路。不想来到这里,得遇长上父子二位如此看待;又蒙救了老母病患,连日管顾,很是不安。既然令郎肯学,小人一定全力奉教。只是令郎学的都是花棒,只图好看,上阵没用。小人从新点拨他。”太公听了说,说:“我儿,可知输了?快来再拜师父。”那后生又拜了王进。〖这一回服气一些了。少年气盛,大都如此。〗太公说:“教头在上:老汉祖居在这华阴县地界,前面就是少华山③。我这村叫做史家村,村中共有三四百家人家,都姓史。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一气死了。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花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给他剌了这一身花绣,肩膀胸膛,总共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九纹龙史进’。教头今天既然来到这里,一发成全了他也好。老汉自当重重酬谢。”王进大喜,说:“太公放心。既然这样说,小人一定教会了令郎方才离去。”
① 旗鼓——架势。例如骑马蹲裆。
② 奸不相欺,俏不相瞒——相当于“童叟无欺”、“贤愚无欺”、“真神面前不说假话”。
③ 少华山——少华山,在华州(今华县)城东南7公里,主峰海拔米,东面和太华山遥遥相对,因此名叫少华山。少华山山势陡峭,盗匪们根本无法在山上设置山寨,按当时的条件,更无法骑马上下。太华山即西岳华山,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华阴县(今华阴市)南面,坐落于秦岭北麓,主峰海拔米; 北瞰黄河,南牵秦岭。因“远望之若花状”,而古文“花”、“华”相通,故名“华山”。“中华”、“华夏”、“华人”的“华”,都来源于华山。太华山和少华山,并称“二华”,都是中国道教的名山。施耐庵把太华山和少华山的地理位置完全搞错了,导致后文宋江远征华州、到东岳庙行计等故事的一系列错误,无法更改,只能作此说明。
当天吃了酒食,留王教头母子二人住在庄上。史进每天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①,一一从头指教。哪十八般武艺?
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zhuā抓),
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荏苒光阴,不觉又过了半年多。史进十八般武艺,一一学得精熟。多亏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王进见他学得精熟了,心想:在这里住着,好虽然好,但总是客居,不是个了局。一天,他向史太公告辞,要上延安府去。史进哪里肯放,说:“师父就在这里过日子得了。小弟②奉养你母子二人终老天年,该有多么好。”王进说:“贤弟,多蒙你好心,在这里的确十分好,只怕高太尉追捕到来,连累了你,不大稳便,所以两难。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奔在老种经略相公帐下效力。那里是镇守的边关,是用人的地方,足可以安身立命。”史进和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宴席送行,又托出一个盘子来──是两匹缎子、一百两花银谢师。第二天,王进收拾了担子,备了马,母子二人告辞史太公。王进请娘上了马,往延安府进发。史进叫庄客挑了担子,亲送十里之外,心中虽然依依难舍,也只得拜别了师父,洒泪分手,和庄客自回。王教头依旧自己挑了担儿,跟着马,母子二人自投关西路上去了。
① 十八般武艺——泛指各种武艺,并不是实指“十八种”。除了本书中提到的十八种武艺之外(其中居然没有最常见的“刀”,却有后文吴用使的不常见的“链”,还有用火药发射的“铳”,却有些匪夷所思)。民间还有许多种说法,南方、北方也不一样。有的还把“十八般武艺”和“十八般兵器”混为一谈。例如:1.刀枪剑戟,棍棒槊镋(tǎnɡ躺),斧钺(yuè越)铲钯(pá爬),鞭锏锤叉,再加戈矛,指的就是一十八种兵器;其中“棍”指短棍,如三截棍之类,“棒”指长棒,包括木棒、铁棒。2.弓弩刀枪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zhuā抓)殳(shū,音书,即削尖了的竹竿)叉,耙头、棉绳套索、白打,指的是十八种武艺,其中“棉绳套索”是用来抛出套住对手的,“白打”就是徒手对打。此外,还有刀枪剑戟弓,斧钺钩叉棍,矛盾鞭锏挝,拐子流星镖;以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拐子流星……刀枪剑戟、鞭锏锥挝、钩钺斧叉,拐子流星……等等许多说法。总之,“十八”是个泛指的虚数。每种兵器因为用途和形状不同,又分为多个亚种,如棒就有狼牙棒、水火棒、哨棒、齐眉棒等;枪则有飞枪,标枪,双枪,钩镰枪,浑铁枪,虎头枪,大枪等。
② 古代师傅和学生的关系,是兄弟的关系,所以叫做“徒弟”,后文史进也以“小弟”自称。后世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才有了“师父”和“徒儿”的称呼。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一回(7)
史进回到庄上,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