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评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吴越评水浒-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酬价未谐,估人呼之为保义,上皇顾攸笑曰:“这汉毒也!”——这样看来,被人家叫做“保义”,也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宋江后来推举卢俊义做梁山之主的时候,也曾经说他自己有“三大不足”:“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兄弟不弃,暂居尊位……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当然,这些并不是宋江的真心话,但也算他还有一点儿“自知之明”。不过,小说的作者施耐庵在宋江出场的时候,却把他捧到天上去了:
  这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会了多种武艺,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有人来投奔他,不论高低,没有不纳的,留在庄上,终日追陪,并不厌倦;如果要起身离去,还尽力资助,的确是挥金似土!有人向他求钱物,也不推托;而且喜欢行方便,每每帮人排难解纷,只想周全人性命。还时常散施棺材药饵,周济贫苦,扶助困难。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拿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宋江出身中小地主,虽然“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但他并不想“上京赶考,图个一官半职”,只在衙门里当一个押司,不过相当于今天的普通科员而已。仗着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在郓城县倒也左右逢源,黑白通吃。他之所以不去赴考,是因为宋代有“本地人不许在本地当官”的规定,而“吏”则不在这个限定之内。这是宋江的聪明之处。他知道远离家乡去做官,还不如在本县做“吏”生活更安定。“官”要三年一迁,“吏”虽然没有高升的机会,却可以在一个地方终老。正因为如此,宋江还有一个“孝子”的光环和美名:“孝义黑三郎”。
  按照《水浒传》作者对宋江的定义,这是一个不但忠孝,而且仁义的完人。但是他作为一个“县政府干部”,居然不顾国法,只考虑“兄弟情谊”,来一个“私放晁天王”,这怎么能算是“忠”呢?
  晁盖犯的,可不是一般的罪行,性质可能比今天的抢劫银行还要恶劣几分。吏道纯熟的宋江,当然也熟悉律法,一旦得知何涛来抓晁盖,什么国法伦理之类,通通不顾了,他首先想到的是:“(晁盖)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在这个关头,宋江可以有三个抉择:一个是不顾情面,公事公办,立即逮捕晁盖,这种做法能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但却会损坏他在江湖上的声誉,落一个“卖友求荣”的骂名;第二种选择是明哲保身,听之任之,不参与其事,也不采取别的行动,官面上说得过去,江湖上也不会谴责他;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给放走,这可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他几乎没做过多考虑就作出了抉择,一方面把何涛稳住在茶馆里,一方面“担着血海似的干系”,打马报信去了。可见此人看江湖义气比国家法律要重。从本质上说,他是一个“江湖上人”而不是“公门中人”。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七回(8)
等他通风报信回来,更是不慌不忙。知县看了文书,“大惊,对宋江道:‘这是太师府遣干办来立等要回话的勾当!这一干贼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拿得晁保正来,那六人便有下落。’”这样说,不但又给晁盖腾出了处置家财的时间,还让知县觉得宋江办事周到。宋江的处置,带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他是个管文书档案的押司,养成他随机应变,处事周全的能力,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
  在皇权社会里,真正“忠于皇上”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多数人在国家利益(或曰君王利益)、社会利益(或曰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友人利益发生冲突,必须选择的时候,连以“忠义”出名的宋江,也是首先考虑“哥儿们弟兄”这个“义”字,而不考虑“君臣如父子”这个“忠”字的。
  关于宋江的“忠义”,看来只是施耐庵企图强加给读者的一种概念。连金圣叹这位评《水浒》的专家,也大不以为然。他在这一回书的评语中,就认为宋江私放晁盖,是一件大大不忠的行为:
  此回始入宋江传也。宋江,盗魁也。盗魁,则其罪浮于群盗一等。然而从来人之读《水浒》者,每每过许宋江忠义,如欲旦暮遇之。此岂其人性喜与贼为徒?
  殆亦读其文而不能通其义,有之耳。自吾观之,宋江之罪之浮于群盗也,吟反诗为小,而放晁盖为大。何则?放晁盖而倡聚群丑,祸连朝廷,自此始矣。宋江而诚忠义,是必不放晁盖者也。宋江而放晁盖,是必不能忠义者也。此入本传之始,而初无一事可书,为首便书私放晁盖。然则宋江通天之罪,作者真不能为之讳也。
  岂惟不讳而已,又特致其辨焉。如曰:府尹叫进后堂,则机密之至也;叫了店主做眼,则机密之至也;三更奔到白家,则机密之至也;五更赶回城里,则机密之至也;包了白胜头脸,则机密之至也;老婆监收女牢,则机密之至也;何涛亲领公文,则机密之至也;就带虞候做眼,则机密之至也;众人都藏店里,则机密之至也;何涛不肯轻说,则机密之至也。凡费若干文字,写出无数机密,而皆所以深著宋江私放晁盖之罪。盖此书之宁恕群盗,而不恕宋江,其立法之严有如此者。世人读《水浒》而不能通,而遽便以忠义目之,真不知马之几足者也。
  写朱仝、雷横二人,各自要放晁盖,而为朱仝巧,雷横拙,朱仝快,雷横迟,便见雷横处处让过朱仝一着。然殊不知朱仝未入黑影之先,又先有宋江早已做过人情,则是朱仝又让过宋江一着也。强手之中,更有强手,真是写得妙绝。
  李生曰:“梁山泊贼首,当以何涛、宋江为魁,朱仝、雷横次之。一边问个走漏消息,一边问个故放贼犯,想他四人亦自甘心。
  又曰:“从来捉贼做贼,捕盗做盗,的的不差。若要真正除得盗贼,只须除了捕快为第一义。”
  李贽评:何清闲里觑着贼踪,精细极矣。若何涛则语以泄败者也。
  又评:公明,吏也;朱仝,差役也。救危拯急,何等心肠!岂尔时承行钱、承牌钱,尚未有此例与?
  王望如曰:智多星计取生辰纲,偷天换日,而不能逃何清之窥伺者,一则赌场认得晁保正,一则行路认得白日鼠,一则郓城时县令行保甲之法,注明客商何处来,何处去,如日记然,可按籍而呼也。朱仝、雷横,皆争放晁盖者。横要打后门,仝赚横打前门;仝做得人情,横做不得人情。故圣叹曰:朱仝巧、  、雷横拙。
  又曰:重朋友,轻朝廷,市私恩,坏###,宰相下迨郎官皆然,不独郓城宋押司也。朱仝横仝、雷横争放晁盖,而独责公明者,以赚何涛荼坊等候,纵快马报当东溪,缓县官暮夜拿捉,计最巧,又最先耳。客曰:公明私放,以为权术可,以为仁术莫不可。余答之曰:千万世末减宋江,为有情面,无贿赂,若近人之得钱卖放,则又宋江之罪人矣。
  又曰:宋江为晁盖划策,曰走为上计;吴学究自为划策,亦曰走为上计。朱仝为盖划策,曰只除梁山泊可安身;吴学究自为划策,亦曰渐近梁山泊好入伙。此辈视梁山为泰山久矣。晁盖犹恐泊中不见纳,吴用曰:有的是金银,献些与他便了。嗟乎!求官做要使钱,求盗做亦要使钱,此又足以徵时变矣。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第十八回(1)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话说何观察领了知府台旨下厅来,随即到机密房里和众人商议。众多做公的说:“这个石碣村,是个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的芦苇水港。没有大队官军、舟船人马,谁敢去那里捕捉贼人!”何涛听了,再到厅上禀覆府尹,说:“原来这石碣村湖泊,正傍着梁山水泊,周围尽是深港水汊,芦苇草荡。平常时候,尚且常常劫人,别说如今又添了一伙儿强人在里面。要是没有大队人马,怎么敢去那里捕人!”府尹说:“既然是这样,再差一员了得会办事的捕盗巡检①,〖这个“了得会办事”的巡检,从书中的描写看,恰恰是一个最无能、最不会办事的草包!〗点给你五百人马,和你一处去缉捕。”
   ① 巡检——宋代的巡检,是军中的偏校,相当于现在的营长。
  何观察领了台旨,再回机密房来,召集这众多做公的,又整选了五百余人,〖“整选了五百余人”,说明选出来的是五百余人,还有没选上和选不上的。这里的数字,绝对夸大了。宋代一个州的缉捕使臣,手下撑死了最多只有一百人。能选出五六十个人配合捕盗巡检去抓人,就已经很不容易。〗各自去准备什物器械。第二天,那捕盗巡检领了济州府帖文,和何观察两个点起五百军兵,同众多做公的一齐奔石碣村去。
  且说晁盖、公孙胜,自从一把火烧了庄院,带了十几个庄客来到石碣村,半路上撞见三阮弟兄,各执器械,接应到家。七个人都住在阮小五庄上。〖阮小五虽然是渔民,但绝不是贫苦渔民,而是当地渔民中的小富户,甚至可能是渔霸。他有自己的庄子,还有庄客。〗那时候阮小二已经把老小搬进湖泊里,七个人商议怎么去投梁山泊的事儿。吴用说:“如今李家道口有旱地忽律朱贵在那里开酒店,招接四方好汉。凡是要入伙儿的,可以先去投奔他。〖这种强盗山上的密探,身份当然都是保密的,怎么不但“江湖上”人人都知道,连教书先生也知道,还有什么安全性可言?〗我们如今安排了船只,把一应物件装在船里,拿些人情送给他,请他引进引进。”
  大家正在那里商议怎么投奔梁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