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怡和洋行实力很强大,我曾见过他们的一支雇佣军的护卫队。爹以前在军中就只是个书办,采购军需的事情我也没沾过,上次买了二十条枪还是托了老关系,本来我还担心你去上海事情办不成的,这下好了!对了,去安庆也顺利吗?”
“是的爹!”张仁杰笑着道:“事情是办的顺利,可咱银子也没少花,安东县刚好有都司空缺,我多花了一些钱补了上去,想来再过差不多二十天,官照也就送到咱家了,到时候儿子还要去安东上任,爹你这边。。。。。。”说着,脸上的笑容也淡了。
张有德知道张仁杰担心什么:“嗨,你不用担心我,也不用担心你娘,家里的事情好操持,爹这把老骨头就不跟着去了。再说安东县离咱们这也不远,百多里地,你骑上马快马加鞭一天都用不了就到家了。”
“对了,你来看看这本账册和名单,这是前几天刚刚招募的练勇!总共人数是招了三百八十二人,这些都是通过要求合格的。”张有德递给儿子两本册子,一本是账目、一本是花名册。
张仁杰只是翻看了两页便合了起来:“一排长,你向我汇报一下招募的情况!”
“是!”董彪立即站到张仁杰的面前回道:“回连长,此次招募人数三百八十二人,体能基本上是初步过关,这些全都是本地人,也有部分山阳县人,识文断字的不多,这次总共才不到六十人。”
“这么少?!”张仁杰似乎是高估了这个时代的识字率了,不是每个庄子都由私塾,也不是每个庄子都能像张家这样,家族租来跑去祠堂教孩子认字。
“这还少啊!”董彪抓了抓头皮惊讶的说道。“就这还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呢!”
“接着说!”
“新募之人被分为两拨,一拨八十人留在这里训练,其他人则被送在了武家庄。我留下了一排两个班在这边训练,其他二排三排也都在武家庄。新到的这批兄弟也挺能吃苦的,这才训练三天,队列便有点样子了!”董彪满意的说着。
“三百八十二人!咱们的老弟兄除了重伤修养的,和这新军加在一块,咱们现在是四百六十八人。不错,人数是够一个营的了,等到训练告一阶段,就准备扩编施行新的营制。你小子准备当连长吧!”张仁杰站起来拍了拍董彪的肩膀。
“多谢连长栽培!不,是营长栽培!”董彪大喜,这下自己可威风了,连长可管着一百多人,清河县巡检麾下也就这么多人而已。
“爹,招人的时候每人过来找麻烦吧?”现在人招完了,张仁杰还是问了一下,他走的这十二天,有没有人给他们添堵呢,那个宗泽可是和自己结下梁子了。
张有德摆摆手:“没有,那个卢县令还让胡师爷送来了新的文书,将练勇数目扩大到五百。不过就是来应招的小伙子太多了,有些招呼不过来。”
“哦,有多少人?”张仁杰饶有兴趣的问。
说到这,董彪兴奋了:“连、不,营长你不知道,那场面真是,你前脚刚走兄弟们便去各地贴告示去了,写着两天后在张家庄开始选拔。好家伙,在第三天一大早就陆陆续续的有人赶过来,到了正午的时候达到了小两千人,咱们这便都被挤爆了。清河县十几个乡镇都有人来应征,就是山阳县、桃园县那边也有不少人跑过来。都是穷苦出声,还有很多家里揭不开锅的,咱们这饷银和伙食,再加上咱们的名声,啊呀你是没见到那个场面!”
“董彪说的没错,那天我也被吓了一跳,就是人都招完了,这几天也还不断有人过来问还招不招人。哦,咱家院子里还有五个不肯走的,北边桃源县人,说是家里兄弟姐妹多,跑到咱这讨口饭吃!”张有德插了一句道。
“这个,按照规矩来吧,不合格就不收!这几个人你们考核了吗?”
董彪立即回道:“没有,但是这五个小子每天也一大早跟着跑步,完了训练场不让呆,他就跑到院子里帮忙干活,大管家说他们勤快的很!”
“那,那就留下吧,把他们充到伙房帮帮老马,咱们人多了,伙房人手怕是不足了,现在在家里还可以叫老妈子帮忙,但是以后出征在外,火头军也是必备的。”
“是!”
皇帝不差饿兵,这火头军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后勤的一部分。说到后勤张仁杰已经开始上心了,这次请哈里森帮忙找两个西医就是开始。以后火头军也就是炊事班,医疗队,再加上运送物资的辎重队都必须是要齐备的,不然保障不了后勤,还打什么仗啊。袁绍七十万大军就应为粮草断了,就被曹操五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人要以史为镜呐!
第四十二章 当官了!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朋友们的支持便是我最大的动力!拜托拜托,感激不尽!)
从第一批老兵的训练,张仁杰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第二批队员的训练就要轻松很多了。老队员对于队列训练早已是熟练于心,操练起新队员们并不是难事,张仁杰对它们用过的方法一样不落的用在了新队员身上,让老队员们很有一种成就感。
不少新队员开始还不服气,但随即便被收拾的很惨,事实上鲜有能够打得过老队员的,毕竟这三个月的加强训练可不是白给的。老队员把队列训练的事情抓起来了,张仁杰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部队建设的事情上来。
部队建设可不仅仅就是抓训练,基本的营盘、物资保障、队伍的编制、奖惩的条令等等都属于部队建设的范畴,对了,其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就是思想教育工作。
这思想教育工作里面还包含了两部分,一个是军事思想教育,还有一个就是政治思想教育。军事思想暂时只能是针对少部分人,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却是要针对所有人。从两天前张仁杰回到张家庄,便开始给队员们每天宣讲一次,主要内容就是一个,他们吃的是张家的饭,那就要服张家的管,别人的话全可以当作是放屁。至于和一帮子绝大部分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大头兵去讲什么先进思想那是白瞎了,他们也听不懂,在深刻一点人家能认为你是要造反,说不准就有人去官府把你告了。
张仁杰早就知道自己一穷二白,早就在有意识的培训军官了,先前重点培训三个排长就是开始。从昨天开始,他正式成立起一个军官培训班,集中起文化程度最高的一拨人放到一起进行突击培训。现在他所教的东西不要求他们一定就能彻底理解,但是一定都要闹闹熟记。可是左挑右选,一一交谈,花了一整天时间也就挑出来三十人,这里面还有三个是没达到他的挑选标准,勉强塞进来的。
每支队伍里面不可能全是战斗人员,也还需要几个书办,也就相当于是做文案的秘书。另外一支队伍里面也得有参谋,可是参谋这一块现在还是想早了。队伍里还从没有招过书办,不得已,他只能是继续挖自己家的墙角,直接将自家的两个帐房先生请过来,帮忙处理队伍上的文案事务。
军官培训班是新成立的,三个排长十个班长全都在列,还有十七人则是从识字的老队员和新队员中选拔出来的。接近五百的练勇队伍里,能有一百三十多的识字的人,其中二三十个念过几年私塾,还有两个是念了近十年书,却是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书生。对此,张仁杰已经很满意了。现在他办的是团练,那些一心读书的人是不会愿意来的,毕竟若是搀和到这队伍里来,就是代表着将来会从军打仗。这个时代依旧是重文轻武,很多书生们宁愿粗粮馒头就水继续苦读,以求科举,也不愿意弃笔从戎。
这两个没有功名,读了十来年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书生,一个叫邹世达,二十岁,一个叫何康年,二十二岁。没办法,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他们继续读书,同时他们也都成了家,让一个女人养活已经很遭同村人白眼,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了,才来参加张家团练的选拔。本来张仁杰定下的选拔标准就是以文化人优先,体能第二,他们俩一来,张有德立即拍板,通过!
张仁杰走的时候跟他们嘱咐过,体能差一点可以通过训练很快提升上来,但是这文化就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提升上来的了,有读书人加入他们都要举双手欢迎。
这三十人就正式成了军官培训班最早的学生,对于他们,张仁杰报有相当大的期望。三个排长已经是带队伍有一段时间了,有缺点也有长处,张仁杰还是要继续大力培养,毕竟是庄子上的人,绝对的亲信。其他人则打算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训练,等过上一个月正式编队的时候再到队伍上做实习军官。未来的排长、连长、营长都得是从这些人里挑选。
张仁杰回来的第三天,怡和洋行的货便到了,时间上正好是半个月,这洋鬼子时间掐的还真准。六百支第三代马蒂尼-亨利步枪,以及五十把史密斯威森三号左轮手枪。子弹共五十箱,五十三万发步枪弹,以及两万发手枪子弹。
原先的老队员已经不需要在每天进行队列训练了,老队员分成上下午两拨,分别轮流教导新军队列训练,空闲的一组就全部到靶场练枪。一时间,连续多天在新建的两处靶场周围就整天的听到砰砰砰的枪声。每当这个时候,也是新军最容易分心的时候,不少因为这枪声太响了,而是因为羡慕,都想去摸摸枪,当然最好能开两枪就更好了!
但更是因为这样,新兵们倒霉了,一旦有人掉头看向靶场的方向,教官便会毫不留情的一鞭子。然后继续被罚跑圈,连续几次惩罚下来,新兵们倒是学会了听从命令,不再有人受到边上老队员练枪的干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