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陛下,现泰山大石自起立,是上天在向我大汉昭示,当有匹夫为天子;枯柳复生,意指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我大汉承尧之后,有传国之运,现天降昭示,当求天下贤人以禅之,我皇退封百里之地,以顺天命!”

  此人为鲁地一小官史眭弘。按异姓受命的理论提出时间来说,他是第一个提出异姓可以受命的理论家。这个眭弘,也是一敢说敢做之人,他立即把自己的“理论”,结合出现的异象,向皇帝进言。作为异姓受命的理论探索者,眭弘勇敢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可汉家天子怎么可能就凭泰山、上林两件小小的灵异事件,就把大汉天下拱手让于他人呢?

  汉昭帝下令,“弘妖言惑从,诛之”。  

  五年之后,虫食文却应验了。

  孝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昭帝崩,无嗣”,没有儿子。权臣霍光等议立昌邑王刘贺。但刘贺称帝后:

  “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

  结果,刘贺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让霍光他们给废了。再立之人,姓刘名“病已”!  

  这个刘病已,确实出自故废立之家,他是武帝汉废太子刘据之孙。刘据被人陷害,其“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此孙系于长安狱中。大臣丙吉“哀皇孙无辜”,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保全皇孙。

  眭弘所言“当有匹夫为天子”。算是应在病已身上了。病已虽出自故太子之家,但到他时,皇家的所有资源都已清零。丙吉救出刘病已后,把他送给病已的外婆抚养。

  刘病已成年后,掖庭令张贺是故太子旧臣,思太子之恩,想以孙女妻之。张贺的弟弟张安世说:“曾孙虽为太子之后,但现是庶人,能足衣足食地活下去,就不错了。又何必让孙女去跟他受苦啊?”

  张贺乃止。一小小的掖庭令的弟弟,都不把他当回事,病已这个匹夫,也确实匹夫到家了。

  后因孝昭无嗣,昌邑荒诞,历史的偶然,给了刘病已机会。只不过,病已不是眭弘所说的姓公孙氏,他也姓刘。眭弘错解了虫食文“公孙”之意,“公”是指皇家。虫食文“公孙病已立”,按后来应验的结果看,就是“公(皇家)孙病已立”。

谶评:进攻的武器
谶评: 进攻的武器

  公元前206年,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据历史记载,刘邦称帝之前,他身上发生过许多“奇异”,有些甚至可以算是“灵异”的事件。比如,刘邦喝醉酒之后,出现神龙护体,吓得酒店里的老板娘,都不敢要他的酒钱了。再比如,在刘邦逃亡的砀山时,经常发生祥云事件,所以他老婆只要看着天上的云彩,就知道刘邦在哪儿。

  在汉高祖刘邦身上,发生过许多灵异神奇的事件,《史记》都做了记载。但刘邦的大汉王朝,最早的“谶言事件”,就是汉元凤三年的上林园里,发生的虫食文事件。

  从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创建大汉王朝,到汉元平元平,汉孝昭帝刘弗陵病逝,大汉王朝已经存世一百三十多年。在汉王朝初创时,汉高祖刘邦曾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可共击之!汉高祖刘邦的这句盟誓,有类于西汉王朝宪法的味道。所以当时西汉王朝的许多人,十分自觉地遵守着刘邦的这句盟誓,好像自从刘邦杀白马盟誓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说“王诸侯将相宁有种”了!

  “公孙病已当立”谶言事件之后,动摇了西汉王朝的“宪法”的基础。在“公孙病已当立”谶言发生时,当时的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经过汉武帝时代的南征北战,西汉王朝的国力,也大大提高。谶言出现时,西汉王朝正好时名臣霍光主政,国家还算是国泰民安。所以当这一则谶言出现时,许多人不得其解!

  而“谶言事件”发生的方式,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先是泰山上的石头,站起来做运动,“自起立”。

  泰山在当时是何等神圣的地方?它自古以来是国家民族太平的象征,古时候如果泰山发生了山崩、地震,或者石头起来做运动之类的事件,就表示国家要出大问题了。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次泰山山崩,或地震后,皇帝赶紧向上天写检讨书,下罪己诏!

  泰山上的石头“自起立”后,上林园里出现虫食文。当时的汉王朝可没有实行什么义务教育,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识文断字。普通老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文盲。但皇家上林园里的虫子,居然很有文化,它们用自己的牙齿,把树叶咬出几个字来!这事不要说放在古代,就是放在现代,有哪个地方,哪只虫子,能把哪个树的树叶或树皮,咬出几个字来,也是一件特大的灵异事件。所以当时的许多古人听说之后,他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相信有许多人听说这件事之后,反应会和我们一样,这件事是真的假的?

  这则所谓的“虫食文”里的谶言,会不会是一则伪谶言,是人造出来的谶言?

  按谶言相对比较“宽”的“质量”标准,这则谶言,即便是人有意为之,但如能应验,这则谶言也是一则合格的谶言。而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则谶言还真应了验。它不但应了验,还有人在这则谶言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姓受命”的理论。而“异姓受命”的理论,后来被王莽树起来,成为他向汉王朝进攻,进行改朝换代的理论武器!

  这一则比较神秘的谶言,在《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都有记载。谶言的主角刘病已,被立为帝时十八岁,“泰山石自起立”、上林出现“虫食文”时,他是十三左右少年,所以没有可能,是刘病已自己让泰山大石“自起立”。

  再则,他也没有胆量,跑到皇家上林园里,去伪造虫食文。以当时刘病已的处境,首先知道太子还有一个孙子病已的人,少而又少;或有知道者,如掖庭令张贺弟张安世,都不愿自己侄孙女许配给病已这件事上看,也不会有人敢冒着砍脑袋的危险,跑到上林园里去伪造什么“病已当立”的虫食文。

  再者,或许能伪造虫食文,但想让枯柳复起,却也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这一则谶言有点怪蹊跷,甚至诡异。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谶学的兴起
1、谶学的兴起

  汉代以前,“谶言”只是零零碎碎地出现。如在西周王朝,周历王时期,出现过一个神秘的谶言:

  “桑弧萁服,实亡周国”。

  而西周王朝,最后真的亡于“桑弧萁服”者抱养的女儿——褒姒。

  春秋时期,鲁国也流传了一个谶言:

  “季氏亡,鲁不昌。”

  鲁国是春秋时期一小国,传说是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周公的封地,被人称之为诗书礼仪之邦。

  季氏是鲁国的一个大家族,屡主鲁国国政。当时的鲁国,国家所有权属于国王,但经营权却是属于季氏家族。这是一种“卧榻之侧,容许了他人酣睡”的体制。鲁国王室对于执政权落入季氏家族之手,心怀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因为鲁国的司法权、执法权、军队都掌控在季氏家族成员手里。

  季氏家族也明白自己与鲁国王室之间,是主、卜关系,可季氏执政鲁国,已经是一个形成的“政治传统”,想把国王的还给国王,必然牵扯到许多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既得利益。为了保卫季氏家族的既得利益,季氏家族也必然会开动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季氏家族执鲁国的合理性,合法性。“季氏亡,鲁不昌”这一谶言,没有意外情况,应是季氏集团成员杰作。

  到了汉朝,特别是西汉王朝末期,由于王莽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谶”从一家之言、某人或某些人之言,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谶学,或谶纬之学。

  这一时期,所谓的封建社会的社会体制才刚刚成熟。还没有哪个皇帝、帝王敢向天下人宣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点。

  所以有人提出“异姓(可以)受命”之说。这一理论是对汉高祖刘邦提出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观点的挑战。由于其时汉家皇室的衰落,这一影响了汉王朝稳定的理论,不但没有受到打压,居然还得到许多人的吹捧。因为,这一理论喑合王莽的政治需要。  

  西汉末年,汉王朝的国家大权,实际由王莽掌控,他治理国家的目的,不是为了刘姓的皇帝,也不是如他自己所说:要做汉王朝的周公。他日思夜想的是:篡汉而代之。

  所有的政治理论,都是为政权服务的。异姓受命的理论,是王莽所需要的,所以这一理论,迅速地被王莽的大臣们“树”了起来,宣传起来,成为当代一门最热的学科。

  可异姓受命,是不是什么姓都可以受命?

  什么人都可以受命?

  什么时候受命?

  由谁来宣告异姓受命? 。 想看书来

2、假皇帝王莽
2、假皇帝王莽

  这个时候,谶言出场了。

  先是有人挖井,挖出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写了字。《资治通鉴》记载:

  “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这块有字石头,特有文物价值,是汉代谶学兴起与发展的奠基石,东汉王朝的国家谶学,就是从这块有字的石头开始。但没有证据表明,王莽参与了丹书石的造假。有司向王莽报告了,武功长孟通获得祥瑞之石。王莽相当高兴,确切地说应是兴奋!他马上带领群臣,向他的姑姑王政君,当时的太皇太后报告。

  “莽使群臣白太后。”

  太后王政君,汉元帝皇后。她老人家还没有太糊涂,所以泼了王莽一盆冷水;她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可施行天下!”

  可王莽的弟弟王舜却说:“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阻也!更何况王莽不是做真皇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