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系列:大清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点说法都提不出来。 

  礼部尚书李鸿藻道:“启禀皇上,安南国王阮福盛和辅国候阮说已经找到了,正在我军保护下乘兵舰赶来京师,不知皇上何时召见他们?” 

  方怀听了冷冷一笑道:“打仗的时候他们不知躲到哪去了,找都找不到,现在法国人败了,终于蹦出来了。不要理他们,先晾他们几天再说。” 

  “是,皇上。”李鸿藻退了下去。 

  这时,左宗棠站了出来,道:“皇上,刘铭传、聂士诚等人上书,请求让士兵去辫。奏折上说,大战之中,炮火激烈,士兵因辫子着火而伤者不知凡几,且大军行动,有时难以找到水源,士兵梳洗不易,因而多生疾病,故请皇上准予新军去辫。” 

  百官一听,顿时脸色一变。这蓄辫是当年满清入关定下的铁律,正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现在竟然有人想改变它,怎么不令人闻之色变。 

  方怀原本就有去辫的意思,为的是让新军看上去更精神些,他没想到留着辫子还有这么多弊端,此时听闻,霍然站起道:“去,这辫子既然他碍着我大清强大了,就一定要去。”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179)
奕忻眯着眼看了一下方怀,没有作声。但旁边早有人站出来了,庆亲王奕劻道:“皇上,此乃祖制,万万变不得。” 

  “谁说祖制变不得,这些规矩是老祖宗几百年前定下的,几百年前有现在这样的火枪火炮吗?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因循守旧,岂能使我大清强大起来?朕决定了,以后军中士兵一律去辫。”方怀目光灼灼地看着底下的众臣,现在仗打完了,该是时候去掉这些大清的毒瘤了。 

  回到后宫,方怀倒没怎么在意那些大臣反对去辫的事情,这早在他预料之中。这种事提出来,要是没有几个满清权贵反对,那才是咄咄怪事。不过最后他们也没提出什么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更主要的是这些日子渐渐和他们达成默契的汉族守旧官员没有出言反对,使得他们孤掌难鸣。 

  方怀现在想的是怎么对付安南国王阮福时。越南人是中国身边几个无耻的民族之一,想要解决这个隐患最好的方法就是吞并他们,不过越南人民风彪悍,倒也不容轻忽。 

  现在就是一个机会,处置好了,中国就可能凭空多出一块肥沃的土地,应付得不好,越南就会成为一个把中国陷进去的泥潭,就像后世把美国陷进去的一样。 

  现在的越南政局可谓乱成一团麻。1883年,也就是去年,一直支持越南局势的国王阮福时去世,因为没有子嗣,顿时引起了一场王位的争夺战,这场内乱可以说是法国入侵越南的直接导火索。 

  先是阮福时的堂弟即位,然而他在位不到一月,掌握越南朝政的辅政大臣阮说便废了他,改立阮福升为王。到了八月,法人攻陷越南都城顺化,阮说弃阮福升逃跑,越王阮福升被俘,至十二月,阮福升在法人威逼下被迫自尽,这时候阮说又立了自己的儿子为王。一年之内,三易其君,可见有多乱了。 

  方怀让小德子把醇亲王奕譞喊了来,在耳边嘱咐一番,然后道:“阿玛,这件事要办得利索些,价码不妨往大里开。还有,我们这边办事的人一定要可靠,脑子要活泛些。” 

  醇亲王奕譞听了一脸坏笑,点头道:“皇上,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这次我亲自去,担保不会走漏了消息。” 

  方怀这才点点头,醇亲王奕譞也领命去了。 

  黎道元是安南朝广安副都御史,相当于中国一个五品道员的样子。本来安南官员会说中国话的有很多人,但顺化被法国人攻陷的时候,大多数官员没有逃出来,不少死在法国人的手中。 

  所以黎道元一个小小的广安副都御史才会得到阮说父子的信任,被任命为副使。这些日子,安南使团滞留在京城,一直没有得到方怀的接见,黎元道只好每天到礼部和总理衙门打探消息。 

  今天他照例在两个士兵的“保护”下到礼部递交国书,请求接见,却被带到一个偏厅。厅中装饰得颇为讲究,正中央红木八仙桌上摆着一桌酒菜,一个方口大耳,体胖身宽,显得十分富态的清朝官员坐在桌子的主位上,此时正自斟自饮。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180)
带他来的礼部官员在黎道元身边小声道:“这是醇亲王,还不上前拜见。” 

  黎道元一听,连忙跪在地上大礼参拜。没来中国之前,阮说父子就打听清楚了,现在清国除了一个十几岁的小皇帝,就是两位亲王的势力最大,一位是恭亲王,另一位就是醇亲王了。 

  “下国使臣黎道元参见醇亲王殿下。” 

  奕譞这时也看见了黎道元,用筷子一点黎道元,然后指了指他对面的凳子道:“过来坐,咱们说说话。” 

  黎道元不由受宠若惊,又猜不透奕譞见自己的用意,便半边屁股挨着凳子坐了,然后对奕譞道:“不知王爷召见小使,有何要事?” 

  奕譞看了看他道:“你的官话讲得满顺嘛,读过不少我大清书吧?” 

  黎元道点头道:“小使自幼爱慕天朝文化,在上国宜州读过几年县学。” 

  奕譞依旧盯着黎元道:“既是如此,本王送你一场大富贵,只不知你敢要不敢要?” 

  黎元道听了不明所以,低头道:“小使愚懦,还请王爷示下。” 

  奕譞“呵呵”一笑,便把方怀告诉他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直听得黎元道额头冒汗,背脊骨发凉,如同大冷天被浸在水中一般,他强忍着心中的恐惧,挤出一丝笑容道:“王爷莫非在与小使说笑,这是这玩笑未免损及上国的威信。” 

  奕譞见黎元道还笑得出来,暗自点了点头,这安南王手下倒还有两个人才。 

  “你看本王像是说笑吗?如果本王的消息没有错,你在安南不过是个小小的广安副都御史,只要你能帮皇上办成了这件事,本王担保你一任巡抚之职。” 

  黎元道听了后,身子有些发抖,整个人低了下去,只不知是害怕还是兴奋。良久,黎元道方才抬头看向奕譞:“王爷,您就不怕元道告诉阮说父子?” 

  听到黎元道对安南王室的称呼,奕譞不由大声地笑了笑:“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不答应会有什么下常虽然在京城杀掉一个藩国使臣会有些麻烦,但你应该知道皇上是绝对不会让这件事情泄漏出去的。” 

  黎元道点了点头,奕譞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道:“其实这件事你要做的很简单。做成后,安南并入我大清,你就是我大清的臣子,皇上英睿,只要你有本事,将来必然贵不可言,远比跟着那两个软蛋强。” 

  黎元道闻言没有说话,只是两眼冒出的精光暴露了他那深藏已久的野心。

  第八十章 吞并越南

  
  清漪园。 

  清漪园是颐和园的前身,早在金朝的时候,这里就被建为了行宫,后在明朝弘治年间修建了园静寺,就逐步成为了皇家林苑。清定都北京后,此地便成了“瓮山行宫”。直到乾隆年间,经过15年的修建工程,该园才改名为“清漪圆”。 

  在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这里像“圆明园”一样遭到了洗劫,只有宝云阁、智慧海、多宝阁、琉璃塔等幸免于难,不过经过这些年的修复,大体恢复了旧观。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181)
清漪园的景致就在一山一水之间,山是万寿山。在高60米的万寿山前山的中央,纵向自低而高排列着排云门、德辉殿等建筑,依山而立,步步高升,气派宏伟。而水则是指占全园总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绿,景色宜人。在广阔的湖面上,有三个小岛点缀,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处是松林曲径,小桥流水,风格与前山迥然不同。 

  方怀此时在前面走着,两旁宫女太监举着黄绫伞和宫扇,在后面是安南国王阮福盛和其生父辅国候阮说,两人此时都已经看花了眼,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怎么也想不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的园林,相比之下,顺化的越南王宫就跟个鸡窝差不多。 

  走到多宝阁,方怀回过身看了看两人道:“你们看这园子怎么样?” 

  阮说和阮福盛这时一个盯着园中莺莺燕燕的宫女,一个有意无意地瞟向多宝阁中的珍宝。阮说一听连忙道:“此地水色山光,祥云四起,甚是福地,甚是福地。”阮福盛在旁边也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 

  方怀听了微微一笑道:“那朕把它送给你们怎么样?以后就住在这里,也好就近陪陪朕,一应所需,朕都会叫内务府备齐的。” 

  白面无须,一看就是一副脓包样的阮福盛听了立刻一脸惊喜,张口就要答应。还是阮说在后面一扯他的袖子,阮说毕竟作过越南的辅政大臣,权倾朝野,他自然听出了方怀话中的意思,在他看来,此地虽好,却受制于人,不比在安南可以作威作福,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窝。一边想着,阮说一边对方怀道:“多谢圣上抬爱,我父子虽愿在此陪王伴架,奈何安南战火方息,百废待兴,望圣上念我父子心怀故国之心,放我二人早日回安南。我安南愿世代作上国藩篱,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方怀闻言把脸一沉,冷冷地“哼”了一声,“不识抬举。”说罢,方怀一甩袖子走了,把阮说和阮福盛全晾在当常 

  当两人如同霜打的茄子回到驿馆时,已经将近天黑了。驿馆的人见两人回来,连忙将晚饭送了上来。 

  阮说和阮福盛跟着方怀转了一下午,也确实有些饿了。越南和两广的风俗有些相近,他们吃的菜也是按粤菜做的,先上的是一碗汤。 

  两人刚拿起汤匙准备喝汤,就见一个人飞快地走进来将两碗汤打翻在地,来人赫然是黎元道。 

  阮福盛见了脸顿时一沉,斥道:“黎元道,你好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