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会见溥仪之后,关东军安排他观看了日本军队的演习,并到大连火车头制造厂参观。在他临离开新京时,白俄首领谢米诺夫前来会见德王。德王是搞“多边外交”的主儿,无论见到哪个国家的人都很感兴趣,谢米诺夫也想着跟这个蒙古王公拉点关系。不想,刚坐下谈了几句话,就惹起了浦的不满,坐在一旁的迪力瓦看出了浦的不满神色,就用蒙语提醒德王少谈快走,德王接受了日本人暗杀琼斯的教训,匆匆地离去了。
第二天,德王就乘飞机返回。途经多伦时,飞机临时降落,德王会见了李守信,同时去看宝贵廷为他在多伦训练的一支军队。德王和李守信深谈了几个小时,他向李守信讲了在长春的晤谈情况,李守信讲了近期日本人的安排意图,俩人晤谈了合作意向,德王宴罢才离开多伦回到苏尼特。
德王回到旗里,听说久病的三娘生命垂危,就赶快去看。三娘的声音已经很微弱了,他把耳朵贴在三娘嘴边听她的“遗嘱”。三娘说,自己快走了,怕走前见不着你了。有人说你骑“两头马”,这太危险了,终有一天会落马的。我知道你心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不看对象,不择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为了蒙古民族,我支持你;但千万不可牺牲民族利益达到个人的什么目的。你要像父亲一样把一生献给草原。
德王表态:听三娘的,请三娘放心!不久,三娘便离开了人世。
。 最好的txt下载网
30死心投日德王已无救 各怀鬼胎何蒋反为虐(1)
德王害怕地面人知道自己从天空中飞走,又从天空中飞回。可他的行动消息很快就在地面传开了。其实德王与日寇的勾结活动,国民党是早有所闻的。但是,由于蒋介石的暧昧态度使许多人忽视了他的活动,更没有人去追查。这次从新京回来不久,有人就告到张学良那里。张学良在给蒋介石的信中提到,赵尺子向他报告了德王近来与日本人勾结日剧,并附了赵尺子的来信。
赵尺子在信中说:“德王拟以此要挟中央,威吓绥远,而取得金钱与地盘,俟世界战起,从中渔利,而建立一‘蒙古邦’,与中国为‘联邦’耳。”
张学良将军对赵尺子的信相当重视,因他感到此信重要才转呈蒋介石。不料蒋介石看后没有表示任何的反对态度。这件事使张学良大为惊讶,其实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对于德王的投日行径早有耳闻,可他们至今不闻不问,当别人出于对党国高度负责的态度向他们警示时,还是那样置若罔闻,由于中央的态度给德王造成了胆大妄为的投日行径。张学良分析,德王也正是利用蒋的这种对抗日的态度,借日寇向华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动侵略时,打起所谓“保卫边疆的安全和维护民族利益”的旗号,一面投降日寇,与其暗中勾结,一面向中央政府讨价还价,这叫“一箭双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他要骑“两头马”。张学良说,这不行,必须把他拉下马,不管不行,不管要出大事、受大害。张学良还要和蒋介石、何应钦好好说,对德王的行为再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再不能给他枪炮让他返回来打我们了。张学良同时还告诉赵尺子,一是让他多加警惕,同时让他告诉傅作义,一定要防备德王借着日本人的力量搞突然袭击,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既然他这样做肯定会袭击。张学良给赵尺子说了告诉傅作义之后,感到不妥,这么大的事应当自己亲自找傅作义商量才对。因为他和傅作义有一段不好言说的往事,现在不亲自面见觉得让傅作义起疑。
张学良和傅作义,他俩的心情是一样的,对于德王的投日已感无救了,但是不能再让他骗取武器钱财了。当然,对于德王只是认清就够了,他们最关心的是委座和何应钦的抗日态度。如此下去,我们要在国人中大失所望,共产党会乘机而入,扛起抗日大旗赢得国人的支持。他俩商议要主攻蒋。
德王从长春回到苏尼特右旗后,立即就与关东军驻苏特务机关长浦研究如何搞“独立”以及成立统一领导的问题。
浦向德王建议:现在日、蒙既经合作,统一机构必须从速建立。最好是进一步强化百灵庙“蒙政会”,使其成为统一指挥机构。因为这样做是继承已成事实,能够驾轻就熟,易于发挥统一指挥的作用。德王觉得浦的意见可行,但又害怕云王拒绝。他抱着一试的想法,带了十万日元,作为扩编保安队之用去了百灵庙。他见到云王,如实地讲了赴长春的一切活动。
云王听了,稍顿之后说:“既然这样做了,就应本着怕了不做,做了就不怕的精神继续进行。但必须慎重从事,力求稳妥为宜。”德王听了感到意外,没想到云王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德王接着说道:“现在急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一个办法是成立‘蒙古军总司令部’,另一个办法是强化蒙政会,你看哪一个办法好?”
云王听了德王的意见,很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他想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刚给他做了工作,告诉他德王背着蒙政会与日本人勾结,让他千万不可跟着他走,把蒙古民族拖入灾难的深渊,让他省慎;并提出蒙政会要按省界分治,乌、伊盟旗归绥远;锡、察盟旗归察哈尔省。云王觉得乌盟与绥远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关系,他也愿意,但是他不能不考虑德王这边。对于德王勾结日本,他是有戒心的,但是为了保全面子,不便公开与德王决裂,但也不愿意继续让德王牵着鼻子走。这样既被动,又容易得罪国民党中央和傅作义。这时他也想了个两全之策。他对德王说:“我看采取东军西政比较好。东边,在锡盟成立‘蒙古军总司令部’,在百灵庙周边强化蒙政会,作为一般指挥机构。但是还可以各按照当时的需要做决定,不一定非要统一指挥。”
德王听了暗喜。他觉得这样更好,西边蒙政会有他一份权利,有必要以蒙政会出面时,他便可以动用蒙政会的权威。至于东边的蒙古军司令部,完全可以由他来控制,这样就可以与傅作义等抗衡了。因此,云王说了后,他立即表示同意云王的意见。
与云王谈妥百灵庙蒙政会的事后,德王听说日本关东军又派田中隆吉到了苏尼特右旗,便立即离开百灵庙回到德王府。德王见到田中隆吉,把自己和云王研究的情况告诉了田中,同时向田中提出成立“蒙古军司令部”之事。田中隆吉听了后说:“我的意见不叫司令部,就叫‘蒙古军政府’,这个名字响亮,包括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既可以指挥行政,又可以指挥部队。”德王听了觉得有点名不符实。“蒙古军”本来是“军”,即“军队”,军后面加个政府,这多别扭,自古以来都是军是军,政是政,一个是执政者,一个是保卫者,这是两个概念。德王不好意思把话说得太直了,就说,这是云王提出的,我们俩共同研究定了的。政有蒙政会,需要政府出面时就用蒙政会,需要军队出面时,就用蒙古军司令部。当时田中隆吉心有急事,他需要立即返回多伦策划指挥李守信伪蒙古军进犯察东,因此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30死心投日德王已无救 各怀鬼胎何蒋反为虐(2)
田中隆吉走后,德王指挥手下加紧筹备成立伪“蒙古军司令部”。
31吴鹤龄死里终逃生 尼冠洲大意误失命(1)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四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与以往一样,权力之争同样激烈复杂。吴鹤龄想当中委活动已久,礼没少送,关系没少拉,到头来还是落了空。有人讽刺说:吴鹤龄是麻雀落到大豆地 —— 白亮了翅儿。这次不但吴鹤龄白亮了翅儿,就连原是中央执委的白云梯也折了翅儿栽了下来。白云梯政坛滚下,心理失落潜入天津暂住。此时他又想起回内蒙古活动。白云梯和许多人一样,政坛风光时,只想着飞黄腾达,等到一落千丈时才想起家。他回内蒙古不是隐居,而是想东山再起。日本特务长浦得知了白云梯政坛失利打算回草原的消息,立即派中岛万藏乘飞机飞往天津把白云梯接到了苏尼特右旗,意在拉拢他投降日本,以扩大影响。
浦把白云梯接到苏尼特右旗后,白云梯也愿意留下来搞内蒙古自治政府的事,日方非常欢迎,可是德王却表示冷淡。
德王的主要顾虑是白云梯当了这么多年中央执行委员,上边有势力,他现在又是国民党员,害怕他进来搞起派别斗争。还有一点顾忌是,他与日本人勾结,害怕将来合作不好,白云梯把他捅到国民党中央去,蒋、何不抗日,可有抗日的将军。张学良、杨虎城、傅作义等也够他对付的,因此德王不愿意接纳白云梯。
吴鹤龄也是因活动国民党中央委员未成,也想去内蒙古施展。他这个人鬼精,为了留一条后路,他在离开南京前,特意去面见参谋总长朱培德。他说:“听说德王已和日本拉上了关系,蒙政会那边情况可能有变动,我想去一趟,劝说德王不要胡闹,别上日本人的当。”朱培德将吴的意思传到蒋介石那里。
蒋介石召见吴鹤龄说:“你要去蒙地走一趟是可以的,但务要随机应变。能够设法制止日本西进更好,如不能制止时,能够设法使其缓向西进就行,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算完成了你此行的使命,也算你的一项功劳。”
这时吴向蒋介石提示说,尼冠洲委员也有意去。蒋说,那就去吧,你俩完成同一个使命。
蒋介石同意后,吴鹤龄就同新当选的国民党中委尼冠洲(尼玛鄂特索尔)离开南京北上。他们到达北平后,先给德王发电报。德王接到电报时在百灵庙,他立即复电请他们速来。此时的德王非常需要吴鹤龄来帮他的忙。于是他立即返回旗里等候他们。这时,陶克陶给德王说,听说吴鹤龄来是要从中破坏蒙日合作,日本方面决定要处决他。
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