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还定东土
  曹操平定并州后,率军回到邺城。八月间,长广管承率众三千余家起义,曹操率军前去镇压。到了淳于,派乐进、李典率部打败了管承,管承逃入海岛。
  东部沿海一带大部属青州,小部属兖、徐二州,汉末是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地区之一,著名的青州黄巾军即主要活动于这一地区。袁氏控制青州后,放任豪强恣意兼并土地,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因此,青州黄巾军的主力被曹操击败后,黄巾余部仍有活动,新的农民起义也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地方割据势力的活动也很活跃,当外来势力强盛时,他们往往表示归附,反之,则各行其是,甚至公开打起反叛的旗帜。袁谭就任青州刺史后,对这些割据势力往往采取封官、加官的办法进行拉拢。吕布占据徐州后,这些割据势力大都站到吕布一边反对曹操。吕布败亡后,他们又都纷纷归降曹操。后来刘备背叛曹操,他们又纷纷起来响应刘备。曹操击败刘备后,他们又回过头来,依附曹操。曹操回师官渡,不可能留下重兵驻防东部,他所任命的郡县长官,虽有一些自己所亲信的官员,但也留用了一些归降人员。这些归降人员的状态仍然是很不稳定的,有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又打起了反叛的旗帜。昌豨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章克平四州(12)
昌豨本来已在建安六年(201)归附曹操,但在曹操西征高干期间又起兵反叛。曹操平定并州后,派于禁和臧霸前往征讨,未能奏效,于是增派夏侯渊前往相助。三人合力进攻,一连攻拔昌豨的十余座堡垒,昌豨渐渐支持不住。昌豨过去同于禁有老交情,于是到于禁那里去请降。诸将都以为于禁一定会把昌豨往曹操那儿送,谁知于禁说:
  “你们难道不知道曹公的军令吗?凡被包围以后才前来投降的人是不能赦免的。遵守法纪,执行命令,这是下级应当做到的事情。我虽然以前同昌豨是朋友,但又怎能违背军令呢?”
  说完就去同昌豨诀别,一面流着眼泪,一面命把昌豨推出斩了。曹操在淳于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
  “昌豨投降不来找我而去找于禁,这岂不是命不好么?”
  言下有怜惜昌豨之意。围而后降者不赦,这法令本来就够严酷的;在执行这个法令时,本来可以给予通融而不给予通融,也不难看出其用心的残忍。不过,曹操也知道于禁这样做从根本上说来对他是有利的,因此不仅没有加以责备,相反对他更加看重。回军邺城后,于禁被任命为虎威将军,夏侯渊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总的说来,稳定东部沿海地区的局势,成为曹操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中所面临的课题。由于曹操任用了何夔、吕虔等得力的地方官,使他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课题。
  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人。建安三年(198)被曹操召为司空掾属。曹操对部下要求很严格,左右掾属事情办得不妥的,往往加以杖责。何夔身上常带毒药,宁可自杀也不肯蒙受杖责的羞辱。曹操大概也了解何夔的脾气,始终不曾对他施加杖责。不久,何夔出为城父令。又不久,担任长广太守。鉴于地方割据势力常常反叛的情况,何夔上任伊始,即主张将安抚作为重点。管承起义时,他就说:
  “现在如果派兵去镇压,他害怕被剿灭,必然拼死抵抗。即使最后取得了胜利,自身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如用恩德去慢慢加以感化,这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将其平定。”
  当时曹操制订了一些新的法令下达各州郡执行,同时征收租税绢绵。何夔认为该郡刚建立不久,近来又战争频繁,不能一下子要求过严,于是建议曹操说:
  “所下达的法令,都有明确的惩罚条款,而我郡所辖六县,都才刚刚安定下来,近来又闹饥荒,如果都按统一的法令去要求,有些人会不乐意服从。以前先王治理国家,按离京都距离的远近确定不同的赋税标准,我认为这个郡应按远域新邦的标准来对待,一些民间小事,可以由地方官权宜处理,这样对上不违背王法,对下可以顺乎民心。两三年后,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再按统一的法令来要求,就不会碰到什么问题了。”
  曹操觉得很有道理,便爽快地同意了。
  当然,何夔并不只是使用软的一手,他也是同时使用了硬的一手的。牟平人从钱率众数千起事,他率郡兵同张辽一起前去镇压。东牟人王营率众三千余家起事,他又用计使其离散。由于同时使用了软、硬两手,很快实现了长广这个新占地区统的稳定。
  吕虔,字子恪,任城人。曹操在兖州时,得知吕虔有胆略,便召为从事,让他率兵驻守湖陆。?##谛N径潘傻牟渴絷聊傅茸髀遥g勾结,曹操便让吕虔接替了杜松的职务。吕虔到任后,设宴招待炅母及其同伙数十人,暗中在两侧埋伏下武士。炅母等人喝醉后,伏兵一拥而上,将炅母等人尽数杀掉。然后,安抚余众,迅速稳定了局势。曹操见吕虔能干,任命他为泰山太守。
  泰山郡由于长期###,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不少人四处逃窜躲藏。袁氏残余势力郭祖、公孙犊等数十人占山为寇,四处抢掠,百姓深以为苦。吕虔到任后,招降了郭祖等人,百姓纷纷回到家园。徐和、司马俱率领黄巾余部在济南、乐安一带活动,攻城掠地,杀了各县的主要官吏,吕虔又同夏侯渊率兵前去镇压,前后数十战,黄巾军大败,徐和被杀,部属被杀俘共数千人。东莱李条等人造反,曹操又让吕虔督率青州诸郡前往征讨。曹操对吕虔的表现很满意,曾特地下令褒奖: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章克平四州(13)
夫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辄克。昔寇恂立名于汝、颍,耿弇建策于青、兖,古今一也。
  “烈士”即志士。“寇恂”,东汉初将领。刘秀占领河内后,任他为太守,为刘秀输送粮饷,并参与镇压绿林农民起义军,后历任汝南、颍川两郡太守,封雍奴侯。“耿弇”,东汉初将领。跟随刘秀在青州、兖州时,曾多次提出攻取战略要地邯郸的建议,最后说服其父耿况,联合彭宠夺取了邯郸,被封为建德大将军。曹操将吕虔同寇恂、耿弇相提并论,对他的政绩作了充分肯定。吕虔被推举为茂才,并加给一个骑都尉的官衔,仍继续治理泰山郡。吕虔任泰山太守十余年,曹丕即帝位后被封益寿亭侯,升任徐州刺史,加威虏将军。
  就这样,曹操逐步巩固了他在青州、兖州的地位,使他得以在官渡之战后以主要精力经营河北地区,并对其他战略方向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第十一章远征乌桓(1)
一不除此患,将为后忧
  曹操收定河北之后,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积极准备远征乌桓。
  乌桓,也叫乌丸,它和鲜卑原是东胡(东北方诸族)中两个比较大的部落集团。西汉初年,被匈奴击败,逃避到乌桓山,因此号称乌桓。乌桓人遭受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残酷压迫和掠夺,被迫每年定期贡献牛马及兽皮,过时不交,妻子便被没为奴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兵,将乌桓人迁徙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和辽西五郡境外居住,设置“护乌桓校尉”一职,持节代表朝廷加以监护和管辖,使乌桓断绝同匈奴的往来,并负责为朝廷侦察匈奴动静,还规定各部大人(首领的称呼)每年朝见汉朝皇帝一次。
  乌桓摆脱了匈奴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密切了与中原地区的交往,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逐渐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乌桓各部大人也逐渐贵族化。新兴的乌桓奴隶主贵族开始恃强骄邻,并背叛汉朝,不断发动侵扰边境的战争。东汉初年,乌桓常与匈奴联结,对汉朝沿边各郡多次杀掠,使郡县损坏,人民流亡,其中尤以代郡以东所受损害最大。光武帝放弃武力征伐政策,以币帛招服乌桓,乌桓重新归附汉朝。建武二十五年(49),光武帝封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大小酋长81人为侯王、君长,让他们率部入居塞内,为东汉侦察匈奴、鲜卑的动静。东汉在上谷宁城复置护乌桓校尉,管理乌桓和鲜卑。此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乌桓和内地的汉族互通贸易,相安无事。
  东汉末年,乌桓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灵帝初年,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自称为王,接着辽东乌桓大人苏仆延自称峭王,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自称汗鲁王。其中以辽西乌桓的势力为最强。中平四年(187),中山太守张纯叛入乌桓,自号弥天安定王,为各郡乌桓元帅,联络辽西乌桓丘力居等寇掠青、徐、幽、冀四州。次年,汉朝以刘虞为幽州牧,出赏招募胡人杀死了张纯,北边又暂时安定下来。
  献帝初平年间,丘力居死,其子楼班年少,其侄蹋顿因有武力谋略,得到各部拥护,成为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乌桓的首领。不久,又把势力扩展到上谷乌桓。
  建安元年(196)以后,袁绍和公孙瓒连年争战不休,蹋顿派遣使者同袁绍和亲,并派兵帮助袁绍。建安四年(199),袁绍打败公孙瓒后,为了酬答乌桓上层对他的帮助,也为了进一步拉拢乌桓,假托献帝名义,封蹋顿为乌桓单于,封辽东乌桓大人峭王苏仆延为左单于,右北平乌桓大人汗鲁王乌延为右单于。并以宗亲之女当做自己的女儿,嫁给乌桓单于为妻。又因阎柔从小生活在乌桓和鲜卑中,得到乌桓人信任,袁绍又对阎柔加以拉拢,让他为安定北部发挥作用。
  不久,由于丘力居的儿于楼班逐渐长大,上谷郡乌桓大人难楼和苏仆延率其部众推奉楼班为单于,以蹋顿为王。但由于蹋顿颇多计谋,仍然掌握着大权。
  曹操同袁绍相拒于官渡时,阎柔遣使与曹操通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