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了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于找到了你-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难得我们一家人又能聚在一起吃顿饭,这就足够给我们一个庆贺的理由了。更何况我们还有这么多高兴的事。”

  “高兴的事”克雷格不知道将军指的是什么,难道是前线德国胜利的消息,还是什么别的。

  将军把酒杯举向克雷格,“很抱歉!阿里克斯,你来了以后还没有机会为你接风洗尘,今天补上,不算晚吧。”

  克雷格微笑着摇摇头,既表示无所谓,又表示谢谢将军的好意。

  将军继续说:“不仅是为你接风,阿里克斯,我还要感谢你,我们要感谢你,如果没有你,卡拉不会恢复得那么快,”作为爷爷,一个老人,他有很多感激的话要说,但作为将军,一个男人,他觉得对另一个男人,一个感激的,信任的眼神就足够了。

  夫人也向阿里克斯举起酒杯:“谢谢你!我的孩子。”

  看见两位老人如此的真诚,对孩子的疼爱之心溢于言表,克雷格不免有些动容,“将军,夫人,卡尔森是我唯一的亲人,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们是一家人。”

  “说得好,孩子,我们是一家人,今天,我们一家人团聚了,上帝保佑我们。战争快一年了,这一年中,你和卡拉都经历了磨难,你们闯过来了。”

  现在,克雷格知道了,将军所谓“高兴的事”就是“活着”和“在一起”。这难道就是将军一辈子戎马生涯的感悟吗?

  不管怎么说,今天,他们为“活着”和“团聚”,把那瓶摩泽尔葡萄酒给干了。

  吃甜品时,克雷格告诉将军,他已经考虑好,愿意接受将军的建议,参加德国国防军。将军非常高兴,这让克雷格有点疑惑,他始终把握不住将军对战争的态度。

  将军问克雷格何时可以准备好,克雷格说随时都可以,将军认为还是等他手上的伤口愈合了比较好,于是将军说:“我看就九月一日吧,在这之前,我会安排好的,到时你会接到入伍通知,九月一日到总参谋部报导。”

  “那我呢。”卡尔森的话一出,所有人都看着她。“爷爷,奶奶,我也想回学校了。”

  “孩子,你的身体行吗?”

  “没问题,奶奶,我已经休息快三个月了。”

  “所以啊,卡拉,你的学习进度能赶上吗?”

  “不知道,爷爷,幸好现在是实习,又是暑假,可能影响不大,但还是要尽快回学校去,所以这几天,我要好好准备一下。”

  将军点点头,“这样也好,还有一年,你就要毕业了,是要抓紧。”

  接着,将军对克雷格说了一番话,让克雷格吃惊不小。

  “本来,我们都认为,这场战争六个月就会结束的,最多也就一年。我们总参谋部,乃至整个德国国防军都是这样认为的。但现在看来,战争不会很快结束,它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会超过上次大战,参加的国家会越来越多,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样的一场世界大战,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是一场灾难。” 将军停下来,看着克雷格,目光炯炯,好像可以洞察一切。“阿里克斯,战争给你带来了巨大的不幸,但我不希望你恨任何人,不希望你满怀仇恨,因为这没有一点好处。仇恨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满怀仇恨,最受伤害的将是你自己。你今后在总参谋部,有句话我要你记住,如果德国最后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了,那可能是个灾难,但要是希特勒胜利了,那必将是德国更大的灾难,因此,阿里克斯,不要做任何使战争延长,哪怕一天的事情。”

  最后那几个字,将军一字一顿,讲得清清楚楚,要不是这样,克雷格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会有错,是将军讲的话,将军对他讲的话,在他将要参加德国国防军之前对他讲的话。这太让人难以理解了,这话出自将军之口。

  将军看看卡尔森,又看看克雷格,那眼神是复杂的,忧虑,怜爱,恳求,叮嘱。“卡拉,阿里克斯,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总想为战争做些什么。是的,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有些事是不得不做的,但答应我,孩子们,战争总是要结束的,在战争中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为了你们死去的父母,为了上帝,为了你们自己,也为了我们这两个经历过多次战争的老人,努力地活过战争。”

  克雷格看见,不仅是卡尔森和夫人眼里噙满泪水,就连将军的眼睛也湿润了,他自己也有些哽咽。将军这些话肯定是有所指的,他到底知道多少,还是仅仅因为那天晚上的意外,叮嘱他孙女不论发生任何事,都要珍惜生命。不管怎样,将军的这一番话完全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对自己疼爱的孩子的肺腑之言。那么,是不是该进行进一步的试探,将军对国家与家人怀有深切的忧虑,这种忧虑能使他做出进一步的行动吗?克雷格知道将军是容克家族的子孙,腓德烈大帝把这个家族塑造成极其精干、极其傲慢的军事贵族。对于他们来说,绝对的,毫不犹豫的服从是世界其它地方不能理解的竭尽全力去实行的惯例。这也就是德国军事力量的秘密所在。将军曾向元首宣誓效忠,他会违背自己神圣的誓言吗?克雷格摇了摇头,也许自己想得太远了,太简单了,还要看情况的发展,并且得到伦敦的同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十、卡尔森
几天来,克雷格一直想找卡尔森好好谈谈,关于将军的事,也关于他们俩的事,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因为他不知道怎样开口,因为卡尔森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之中。

  这种幸福,如此巨大,如此甜蜜,如此纯粹,是她从来没有经历过,感受过的。

  当年车祸发生的时候,卡尔森也在场。车祸非常严重,卡尔森在刹那间同时失去了父母,但是,她活了下来,毫发无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许是受了太大的刺激,她的一部分大脑皮层被抑制住了,以至于车祸发生前的一切事情她都忘记了,她甚至不记得父母的长相。对于她来说最痛苦的不仅是失去了父母,还有同时失去了美好的童年以及对童年和母爱的记忆。

  卡尔森最早记得的就是约翰叔叔。车祸以后,约翰·福尔克纳把卡尔森带回英国,他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爱她,呵护她,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卡尔森所遭受的巨大不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卡尔森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她想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怎样的人,他们出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车祸之后,她不留在爷爷奶奶身边,而是跟着没有血缘关系的约翰叔叔来到英国,为什么她长期不与她的亲属来往。对于这些约翰叔叔都避而不谈,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在约翰叔叔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封德国的来信。在她的追问下,约翰叔叔才告诉她:她的爷爷叫路德维西·冯·伯克勒,是德国陆军参谋部副参谋长。这封德国来信是她的奶奶写的。在信中,奶奶真切表示了希望尽快见到孙女的迫切愿望。既然约翰叔叔不愿,或者是不能告诉她她想知道的一切,那么她就要自己去探寻事情的真相。于是,她不顾约翰叔叔和阿里克斯的反对,来到了德国,她爷爷奶奶的身边。

  将军和夫人对自己的孙女可谓是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卡尔森也深为感动。然而,奇怪的是,将军和夫人同样回避谈论卡尔森的父母和那次车祸,好像这些都根本不存在,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使得卡尔森在感情上难以真正接受他们,她在心中始终与爷爷、奶奶保持着距离。

  卡尔森在学校里捡到了反战的传单,在大街上看见了冲锋队殴打犹太人,这时,她才明白,至少是部分明白了约翰叔叔反对她回德国的原因。现在的德国,是一场世界大战的发源地,而她的爷爷正是这些侵略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是她的固执使自己陷进了危险的漩涡之中,但她并不后悔。当温尼&;#8226;梅特卡夫上校找到她时,她没有犹豫多久,既然我拥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既然我可以为阻止战争,减少灾难做贡献,我就应该义无反顾。这时,她没有想到做这事有多危险,也没有想到做这事将使她的心理承担多大的压力。

  卡尔森没有想到在一次次完成任务后,伴随着成功的喜悦一同而来的是背叛爷爷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使她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忧伤。在她受伤以后,爷爷,奶奶对她越是关心,越是爱护,她的负罪感就越是强烈,越是感到孤独,乃至在得到阿里克斯的死讯时,她几乎垮了。如果没有他,这个假的阿里克斯,真的不敢想象。

  开始,卡尔森还在努力支撑着,她不愿意被这个陌生人同情与怜悯,在他告诉她,她的药被人换了,她长期处于危险之中,而她竟浑然不知之后,悲伤、恐惧、孤独与罪孽感使她崩溃了。正在这时,那一句“我说过……上帝派我来……替你做任何事……”给了她无限的柔情和无穷的力量。在他自己生命垂危的时刻,他都不忘记用尽量轻松、诙谐的语言来稳定她的情绪。从那时起,她的心整个儿的被他所占据,他的眼神,他的语气,坚定、温柔、宽厚、无畏……从此,她这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小船有了一个避风的港湾;她这只在天空下飞翔的小鸟有了一处驻足的树冠;她这个在沙漠中独行的旅人有了一位知心的伙伴。卡尔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幸福,快乐,她不再害怕,不再孤单,不再压抑,不再伤感。

  现在,除了失眠,可以说卡尔森的身体已经完全好了。就是失眠,她也不再烦躁不安了,这反倒成了她每天期待的时刻。每到夜深人静时,她闭上眼睛,眼前就会出现一个个动人的,令人心驰神往的瞬间。但愿永远就这样闭着眼睛,半梦半醒,最后在他温柔的注视下甜蜜地睡去。

二十一、空袭
这天晚上,卡尔森刚刚进入甜蜜的梦乡,就被空袭警报声惊醒了。她坐起身,在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