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了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于找到了你-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多少时间?一旦研制成功,结果就只有一个了。”虽然卡尔森还不知道这个“巨大爆炸力的武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但她已经可以从眼前的资料中得出结论:谁拥有了这种武器,谁就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

  “幸好没那么快。”克雷格的语气缓和了下来。“虽然德国的核裂变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他的反犹政策逼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像艾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卡尔森补充道:“还有匈牙利的科学家利奥·西拉特(Leo Szilard)、爱德华·特勒(Edward Teller)、尤金·威格纳(Eugene Wigner),奥地利的维克多·维斯科普夫(Victor Weisskopf) ,他们都去了美国。”

  “对,科学家的流失是不利因素之一。不利因素之二:这项研究不是一个实验室,几个科学家可以完成的。事实上,它在德国的许多地方进行,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领导。随着研制工作在汉堡、海德堡、莱比锡、柏林、科隆和其它地方的开展,对资金、资源以及允许青年学生免除兵役待遇的争夺愈加激烈,各地之间的相互嫉妒、猜忌也极为猖獗。这些都使得研制工作进展缓慢。”

  “还有?”卡尔森看着他,等待着。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不利因素是:德国也像全世界一样,没有几个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核裂变’的巨大威力,希特勒没有,他的党羽没有,德军总参谋部的将军们也没有。我同你爷爷谈过,他的想法应该是有代表性的。他不仅不能理解‘核裂变’的科学原理,不相信可据此研制出‘决定性的武器’,而且他在感情上排斥这种武器,运用这种武器是有悖于他们普鲁士军人的道德及信仰的,即使研制成功,他也不愿意用它来赢得战争。所以这项研究并没有得到整个德国、希特勒的政府以及德国军方的有力支持。”

  克雷格的分析让卡尔森的心宽慰了一些。

  “为了保密,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并不知道他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他们从来不在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相互之间不联系,不交流,所以研究工作虽在军方的控制之下,但一年来进展甚微。”

  “应该有人来协调这些的。”

  克雷格点点头:“是由物理学家卡尔·F·冯·魏兹泽克(Carl F。 von Weizsaker)负责的。”

  “你是说外交部副部长厄恩斯特·冯·魏兹泽克男爵(Ernst von  Weizsaker) 的儿子?他大概还不到三十岁。”卡尔森有点不相信。

  “是他,我已经见过他了。”

  “他怎么样?”

  “应该说他才华横溢,极富魅力。同时他也很有野心,对他来说,追求名利要比探究真理更有吸引力。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政治家。他是希特勒的忠实信徒,狂热、专横、飞扬跋扈,用卑劣的手段胁迫科学家参与研制,给军方找了不少麻烦。所以军方需要一个联络官来协助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联络官要能够跟科学家打交到,最好年纪比较轻,军衔比较低,这样更容易与魏兹泽克合作。”

  “他们选中了你。”

  “芬克中校给我的指示是:配合卡尔·F·冯·魏兹泽克教授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减少矛盾、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将‘决定性的武器’研制成功。”克雷格嘴角露出微笑。

  “你都想好了?”

  “还没有完全想好。当然,我会把得到的所有的资料信息都送回英国。对了。今后我穿着军装去大学图书馆恐怕不太合适。”

  “这事交给我,你放心吧。”卡尔森认真地回答,忽然她的口气变了。“确实不合适,你没穿军装时就已经把人迷得神魂颠倒,现在穿着这一身儿,还让不让人活了,不知又会惹出多少个蒂拉来。”卡尔森不怀好意地笑着,等着克雷格的反应。

  克雷格歪过头看她,并不言语。

  过了片刻,卡尔森急了,她仰起头,挑起眉毛,等着克雷格说:“我说的可是真的啊。上次我去图书馆,你知道我看见什么了?”

  “什么?”克雷格仍然看着她,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刚才还是胸有成竹,现在已经泄气了,她几乎是带着哀求的口气说:“我看见蒂拉小姐在对着你还回去的那几本书发呆。”后面的话被她咽了回去:好了,别再这样看我了,我只是想开个玩笑。

  克雷格拿起大衣,盖在卡尔森的膝头。“仅把情报送回去远远不够,想想看,还能做些什么。要尽量拖延这里研究的进度。不知道美国有没有正式开始这方面的研制工作。”

  为什么是美国,为什么不是英国?卡尔森并没有不高兴,但她还是这样想,也许有些狭隘了。

  克雷格可不是因为狭隘的爱国主义。“要集中这么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概只有美国可以,但愿她已经开始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十九、犹太科学家
随着工作的深入,克雷格知道的越来越多:研究计划、工作进程、参与研究的各类人员及相关背景;还有实验照片,黑板上的演算公式,从办公室里的便条和草稿纸上得到的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卡尔森都一次次交由伊尔莎送了回去。

  每次到图书馆与伊尔莎接头,卡尔森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心里隐隐的有些不快。她在这里已经三年了,几乎每周都会见到伊尔莎,却一直不知道伊尔莎的身份。她不明白温尼为什么不告诉她,而是要舍近求远,另外给她安排联络人。如果当初她可以把情报交给伊尔莎,她就不用冒雨跑去敲联络员家的门,她也不会上那辆马车,不会发生事故,不会受伤,联络员也不会死。一想起联络员的死因至今还是个迷,她就不安。小时候,她认为世上的事情不是对,就是错;人不是好,就是坏。现在看来可没那么简单,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身处暴风雨的中心,她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看不清周围的一切,不知道可以相信谁。幸亏有了阿里克斯,只有在他身边,她才感到安全,平静。阿里克斯总是那么沉着,那么冷静,总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知道该干什么,也总能强烈地影响着身边的人。阿里克斯改变了她的生活,她相信他也改变了伊尔莎。不然,伊尔莎怎么变得可爱了。

  在所有学生的眼里,图书馆馆长伊尔莎·施勒格尔小姐是一个严厉、古板的老女人,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博学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可以说几乎不会有人喜欢她。卡尔森和她的同学们曾经十分同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蒂拉和其它姑娘们在那双金丝边眼镜后面锐利目光的注视下一定很难受。当克雷格第一次告诉她,伊尔莎·施勒格尔小姐是她们的联络人,有急事可以去找她时,她嘴上没说,心里除了吃惊、不快以外,还有个愿望,就是希望永远不要去见伊尔莎·施勒格尔小姐。现在,传送消息的任务已经完全地交给了她,渐渐的,她不再觉得伊尔莎古板、刻薄了。尽管,她仍然很少在伊尔莎脸上见到笑容。

  “这次的情报很重要,阿里克斯希望快点得到伦敦的答复。”在书库深处,在一排排医学类文献的书架中,卡尔森拿着一本《外科解剖图谱》,一边翻阅,一边说,“布雷格教授根据他自己的理论,推断,计算出最理想的核反应减速剂是石墨。他提出需要100块长3米、宽米的石墨片进行实验。 现在有三家工厂可能得到这张订单,分别在德国、波兰和荷兰,三家工厂的名称和地址都在这上面。”她从胸衣内拿出一张字条递给书架另一边的伊尔莎,“阿里克斯说,石墨板的质量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如果实验失败了,布雷格教授就必须另找合适的减速剂,研究进度就会被推迟。所以,你要伦敦务必尽快回复,哪家工厂得到这张订单对我们最为有利。”

  伊尔莎打开挂在胸前的怀表,怀表是那种比较大的,背面有个夹层,她把看完了的字条重新折叠好,放了进去。“好的,我会尽快与伦敦联系。”

  “如果一个星期以后才得到回复,也许时间太长了。晚了的话,阿里克斯就比较被动了。”

  “这个,你放心,我可以要求增加一次联络。你星期三再来一次,行吗?”

  卡尔森想了想,“我现在在医院实习,不过,行,我会来的。”

  “那好,就这样定了。”

  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卡尔森想仔细地看看手中的这本书,这本《图谱》是伊尔莎向她推荐的,真的很不错。

  没想到伊尔莎接着对她说:“你们上次的名单中有一个爱德华·斯特恩教授?”

  “对。”卡尔森从书上抬起头,透过书架的空隙疑惑地看着伊尔莎。

  伊尔莎仍然不紧不慢地整理着书,一边说:“他是不是35岁左右?”

  “对,应该是,怎么了?”

  “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是的。”

  “那就是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是犹太人。”

  “犹太人?不可能的。”卡尔森大为不解,“根据现在的法令,犹太人是不可以再作教授的,大学里已经没有犹太人了。而且,凯撒·威廉物理研究院是在军方的严密控制之下,怎么可能还有犹太人?施勒格尔小姐,你会不会记错了?”

  “我不会记错的,卡拉,爱德华·斯特恩是个天才,像他这样的学生并不多,我是不会记错的。就像我不会记错医学院37届的学生中有一位漂亮的黑发姑娘。你第一次来接头时我可真是吃惊不小。”

  伊尔莎的话说得卡尔森都有些脸红了。“所有的档案里肯定没有这一点的记录。不然阿里克斯会说的。”

  “一定是被人掩盖了,要不,他也不能呆在那儿。你让阿里克斯查一下。”

  “好的。他是魏兹泽克最主要的研究员,如果他真是犹太人,就要想办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