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内心中,陈寔先生也是以自己为李膺先生的党徒的,并不是为了分享什么利益,也没有利益可以分享,相反只会惹来麻烦,甚至牺牲姓名,但陈寔先生仍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全在于一颗正义心,一种激浊扬清的道义感。
说这些跟樊英先生有甚关系呢?关系至伟。
试分析之。清议的发生,党锢之祸的发生,乃是矛盾积累的结果。矛盾聚积到一定程度了就要爆发,要不然就不会有发展。而两者的发展源头则在樊英先生与汉顺帝的风波中就得以孕育。这并不是说樊英先生直接点燃了引火线,而是他的精神和作为已为后来的清议和党锢之祸开启了先声。
樊英先生在朝堂之上和汉顺帝大吵大闹,原因就是深恶痛绝于汉顺帝宠幸宦官的黑暗政治;乃至而后隐居授徒,品藻人物,更开清议之先河;虽然,樊英先生并不是这一切的肇始人,但在这股浩荡的时代潮流中,他亦是令人耳目一亮的弄潮儿。
樊英先生太渺小了,以至于被历史湮没。但关于他的零星记载,依然可以看出,他洞悉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以自身的微薄的力量推动着潮流的向前滚动。他听懂了时代的旋律,时代却因为他的隐逸而将他遗忘。幸好,樊英先生并不以此为憾事。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樊英先生是令人尊敬的女权主义者,他看待妇女的观念、关于妇女地位的阐述,比之于现代人的观点,丝毫也不逊色。而读者上帝不要忘记,樊英先生生活的时代是两千年前的东汉,这一点现代人应该感到无比汗颜。两千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反不如以前了?
陈寔先生亲眼目睹了老师尊重老婆的一幕。樊英先生生病期间,他的老婆派侍女前来拜问,樊英先生不惜病体,从床上下来答拜。陈寔先生觉得奇怪,就向老师问为什么。樊英先生说:〃妻是齐的意思,按照古礼,老婆应该与老公一同供奉祭祀,地位是平等的,我怎么能不下床答拜呢。〃
呵呵,一个彬彬有礼、崇尚女权的可爱的老头形象宛然眼前。
樊英先生七十多岁时故去,最终的身份只是一个隐士,真正做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虹←桥书←吧←
第70节:庞德公,决不当官(1)
庞德公,决不当官
庞德公先生是三国时期的大隐士。他在当时虽为隐士,却四方闻名,因为经他的教导和推举,三国史上响当当的两大谋士……诸葛亮先生和庞统先生相继升空而起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政治明星,辅佐刘备成就一番霸业。其中庞统先生是庞德公先生的侄儿,诸葛亮先生对庞德公先生也执弟子老师之礼。
庞德公先生一生未仕,至死恪守〃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准则。如果说诸葛亮先生如此说,是因为在等待识货者,以提高自己的价码,但对于庞德公先生,不求闻达于诸侯则是发自肺腑的,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和弦外之音。这种对仕途宦海不发烧不感冒的态度,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来讲难能可贵。
做官难,难做官。有的人为官一生,身心俱疲;有的人殒命官场,可恨可怜;有的人得窥官场本质,压根就不去当官。庞德公先生看来,做官无异于蹲牢房,既不可得自由之思想,又遑论独立之人格,仿佛一片苦海。于是他挣脱苦海,羁留山林,于青山绿水相伴,做了一名悠哉乐哉的隐士。
鹿门山中的大隐
庞德公先生是彻头彻尾的隐士。
他终生未仕,高卧林泉,和老婆躬耕于田亩,与当地的老百姓打成一片;他的心底有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那就是不做官,不出仕,不当名缰利锁下的奴隶;
生活要有自己的主张,庞德公先生为后世的随波逐流者树立了表率。
读者上帝一定会对庞德公先生的名字产生疑问,德公到底是他的名还是字呢?是他的敬称还是号?抑或是当地人对他的饱含尊敬的习惯叫法?这些都是围绕着〃庞德公〃三个字产生的疑问,而其根源则来源于两本古籍含有分歧的记载……《襄阳记》中说他叫做庞德公,《后汉书o逸民列传》中则称他为庞公。
庞德公先生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襄阳记》,上面说〃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如按这个记载,则德公应该是庞先生的表字,因为前面三个人,诸葛孔明,庞士元,司马德操,都是以姓加表字的表达方式来记述的,庞德公也应该如是情况,即姓庞,表字德公。
但这只是一种推测,事实仍在存疑。范晔先生在撰写《后汉书》的时候,也遭遇如此难题,不过他老先生本着不负责任的态度,一旦涉及庞德公的事迹,则笼而统之的直称其为〃庞公〃。这下子倒好,不管你叫什么名字,叫你〃庞公〃总不会有错。范晔先生倒是省事了,却害苦了读者上帝苦费思索。
不管怎么说,《襄阳记》还是准确无误地告诉读者上帝,庞德公先生是地地道道的襄阳人,而且终生未离开过襄阳半步。
庞德公先生生活的时代,天下已然大乱。
东汉王朝末期,桓、灵二帝以来,朝堂之上群魔乱舞,乱七八糟。丧乱的根源无外乎两股势力,一是深受皇帝宠幸的宦官势力,倚借皇帝的威名无恶不作;二是深受皇帝倚重的外戚势力,爵高权重,无所顾忌。两股势力既相互勾结又彼此攻讦,甚至同一势力的内部仍然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多种力量合力而发,东汉王朝苟延残喘都不可得。
天下的分裂已属必然。外戚何进听取袁绍的建议,引凉州军阀董卓进京勤王,诛灭十常侍,但董卓却是个请来容易送去难的瘟神,他不但盘踞京师不走,反而反客为主,残酷镇压异己者。天下群雄再次将矛头转向董卓,结成联盟共同讨伐之。但终因心力不齐各怀鬼胎而功败垂成。
其后,袁绍以〃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本崛起于冀州;曹操夺取青、兖之地,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声势逐渐浩大;袁术占据淮南、扬州,实力不容小觑;刘表占据荆襄,其地藏龙卧虎;孙坚广据江东,收兵买马,倚长江天险,睥睨中原;刘璋据蜀地,张鲁据汉中。天下已然支离破碎,东汉王朝亦名存实亡。
乱世既出英雄,也出隐士,这即是所谓的人各有志。有的人不甘寂寞,想在浑水中捞一把,凭借自身的谋略或是纵横家的口才,打动诸侯,从此奔走效力,博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功业;有的人却淡泊名利,不想趟浑水,不想趁火打劫,视尘世如网罗,视名利如羁索,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说这句话是假的,而对于某些人却是真的……不掺水,没有弦外之音。庞德公先生即是某些人之中的一分子。
庞德公先生世局襄阳,不知道以上几辈祖宗曾在朝中为官,为后代留下不菲的家产,但经过几代人的坐吃山空,到了庞德公先生这辈几乎消耗殆尽。庞德公先生老爹属于那种自己不富裕却喜欢资助别人的大善人,他把祖上的余资全都用来接济穷人,结果自己混得越来越穷困潦倒,可是却博得了乡人的好口碑。
◇欢◇迎◇访◇问◇。◇
第71节:庞德公,决不当官(2)
口碑是个好东西,饥饿的时候可以换饭吃,穷困的时候可以当钱花,最不济的时候仍可以用来安慰心灵。因此庞老先生对口碑的看重要远远超过金钱。
庞德公小娃降生的时候,庞家一贫如洗,大概连劣质奶粉都买不起,好在庞老先生有口碑,人缘相当不错,当街坊四邻听说庞老先生喜得贵子的时候,纷纷慷而慨之,送来米面鸡蛋和各种滋补品,庞德公小娃因此得以成活。
日渐长大后,庞德公小娃的聪明程度令人惊奇。诸如太阳当空照、小么小二郎此类的儿歌只需一遍就能熟记成咏;连《诗经》中的生僻晦涩的古怪句子只需稍加点拨就能倒背如流;庞老先生一看儿子聪颖非常,便下决心搞好家庭教育,把重振颓废的家势的希望寄托在庞德公小娃的身上,为此,他仿效孟母三迁,来了一出〃庞父一迁〃,把阖家从岘山之东牵到岘山之南,大概那里临着小河,环境更加清幽,有利于读书和学习。
说起庞德公小娃的老爹庞老先生,真可谓是一块真金璞玉陷入了泥沼中,又好似一块好铁用在了破锅上。庞老先生虽说败尽了家产,但祖上买断的岘山还在。上文曾经说过,庞家也曾一度辉煌,最可供后人追念的就是买下岘山。那个时候不讲究山川河泽是国家财产,谁家有钱就可以买断一座山,一条河。庞家买下岘山是一件非常具有远见的事情,别的不说,就以庞老先生为例,他虽然把家底送光,可却没有把岘山卖掉,使得在乱世中尚有一处栖息之地可以避开刀光剑影的辐射。
庞德公小娃也深受其益,当别人的孩子痛苦于流离失所的时候,他却能躲在幽静的山林饱读诗书。庞老先生为了自己的儿子,学会了敛财之术,他砍伐山竹,担到山下的圩市上卖钱,然后买各种书籍,包括天文、地理、军事、数学、算卦学等等。可以说,为了庞德公小娃能成才,庞老先生不惜砍光山上的竹子。
庞德公小娃果然不负老爹一番心血,将近二十岁的时候,就达到了别人要用五十年才能达到的境界。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文韬武略,无所不通,用这些老掉牙的词汇来形容庞德公先生的渊博学识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表达方式上也显苍白,不过只能将就一下,纳兰秋先生搜肠刮肚也未能找出更有力度的词汇。
既然学有所成,庞老先生自然而然的要求儿子去建功立业,要不然这满身的学识岂不白费?可是在建立功名的问题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